“一場戰爭的勝負是明確的,但一件政事的成就卻無法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可天下是變好、還是變壞,不是能夠明確看到嗎?”
“那你又怎麼知道這所謂的變好不是涸澤而漁呢?”李顯穆反問,“你又怎麼知道這所謂的變好不是因爲某一個不可複製的偶然,或者前人的遺澤太過豐厚,而真的是因爲當下的政策所導致的呢?
你又怎麼知道導致天下變壞的,就是因爲政策害民呢?
你看宋朝王安石的變法,那一條條政策說起來都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可最後卻導致了宋朝的滅亡。”
聽着李顯穆的一言一語,朱瞻基此時有些明白爲何他的皇爺爺、父親、母親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對他這位表叔如此推崇,說李顯穆有扛天下之能。
朱瞻基的老師都是飽學鴻儒,有心學的,有理學的,還有朱棣和朱高熾對他的言傳身教,可此刻他依舊覺得李顯穆是不同的,他的言行和思維,超越了很多人。
他的小臉緊繃起來,帶着深深的求知慾,“表叔,若是如此,那天下如何才能變好?”
李顯穆知道朱瞻基已經聽進了心裡,心中暗自讚歎,果然是個天賦極高的明君苗子。
“治大國若烹小鮮,首先就要把期望放低,不要想着我要功成如何如何,而是要慢慢推行、及時觀察,一旦發現不對之處,就可以及時補救。
一次兩次出現問題是正常的,一項政策是否能真正實行下去,通常要五到十年才能看到成效,可能到最後,已經和一開始的設想完全不同了。
在這五到十年之中,你會遭受無數的失敗,你會遭遇無數的挫折,最後你才能看到成果,可這依舊不曾結束。”
僅僅聽着李顯穆這般說,朱瞻基就已經要皺起眉頭苦着臉了。
“若是成果是好的,你就要更加的戒懼,如同行走在獨木橋上,戰戰兢兢,生怕一個不慎就導致好不容易得來的成果毀於一旦,這就是唐玄宗的問題——驕傲、懈怠!
對於一個君王而言致命的問題,那就是躺在功勞簿上,我說過,治國從來沒有結束的那一天。
你花費了五到十年才摸索出來的政策,可能僅僅運行了五到十年就會出現不適,需要重新調整。
你費勁力氣整頓的吏治,讓風氣好轉,可你一旦鬆懈,只需要一兩年,就會死灰復燃,甚至變本加厲。
這就是治國,一條一旦走上去,就沒有終點、沒有勝利、沒有結束的道路!”
李顯穆感慨道:“沒有一顆鋼鐵鑄就的雄心,是難以成就永恆聖君的。”
朱瞻基僅僅聽着都覺得絕望,“皇爺爺治國也是這樣嗎?”
在朱瞻基心裡,他皇爺爺就是世上最厲害的人。
“聖上以及先帝這種從戰火中走出來的皇帝,面對過最艱難的險境,以及最殘酷的生死,所以從不缺乏堅定的勇氣,所以古來開創朝代的君主,從不曾有半途而廢的人。”
李顯穆第一次和朱瞻基對視着,而後一字一句道:“一個真正的聖君,不僅僅有皇帝的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王者之心!”
最後四個字落在朱瞻基耳中,如同洪鐘大鼓響徹,震得小小的他腦海中一片空白,只剩下“王者之心”四個字。
在這之前,許多人,包括他皇爺爺和父親,都在告訴他如何成爲一個好的皇帝,他學習了很多,有權術、有處理國政的能力。但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在能力之外,君主更重要的是心,可他卻彷彿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他很聰明,幾乎瞬間就意識到,王者之心就是駕馭一切的終極!
等他回過神來,幾乎是不由自主的便向李顯穆躬身一拜,“表叔,還請教小侄,如何才能擁有一顆王者之心!”
李顯穆灑然笑道:“這就是一個很漫長的事情了,如果太孫願意的話,臣可以慢慢教給你,就從這次征討蒙古的戰爭開始吧。”
和太子走的太近會引起皇帝的忌憚,但和太孫走得近則無事,恰好養成一下太孫。
兩人雖然差着一輩,但李顯穆其實只比朱瞻基大七歲。
李顯穆突然想到,朱瞻基說不準還活不過自己,畢竟三宮六院的皇帝,壽命普遍都不長。
朱瞻基肅然拱手作揖,“小侄叨擾表叔了。”
營地中吹起了拔營的號角聲,嗚咽着好似草原上最蒼涼的風。
……
從匈奴開始,北方遊牧就一直是中原的心腹大患,斬之不盡、除之不絕,這自然是因爲從遼東到歐洲,草原是相連接的,永遠都有遊牧民族會尋找到豐沃的草原。
北邊來來回回變幻着鄰居,可說來說去,不算漠南河套地外,其實也就是三片,東邊、西邊、中部,東部就是大名鼎鼎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如今這片土地在臣服大明的朵顏手中。
在北元分裂後,黃金家族統治的韃靼佔據着中部草原,瓦剌佔據着西部草原,第一次北征把韃靼擊垮後,瓦剌趁勢崛起,侵佔了原本屬於韃靼的中部草原,這自然引起了大明的警覺,永樂十年大明就遣使要求瓦剌順義王馬哈木退出中部草原。
但吃到嘴的肥肉哪裡有吐出來的道理,馬哈木無視了大明的訴求,於是就有了這一次的北征。
對於馬哈木這種行爲,李顯穆的評價就是跳樑小醜,有種不讀書還非要參加科舉的美,但凡馬哈木讀過幾本書,就該知道,中原王朝剛剛建國沒多久,又國庫充盈的時候,戰鬥力極強。
這個時候招惹中原王朝,每個遊牧部落都會被打的滿頭包。
朱棣建立大明第二帝國纔剛剛十年,跟着他一路靖難的三大營正處於巔峰,如今國庫又充盈。
現在的大明比朱元璋的大明第一帝國還強、還可怕。
馬哈木哪有什麼勝算!
事實也不出李顯穆所料,僅僅一場遭遇戰馬哈木最引以爲傲的蒙古騎兵就被朱棣的神機營打的抱頭鼠竄。
蒙古草原上的雄鷹感覺自己的翅膀還不是特別硬,很快就派來了使者乞降。
朱棣都被馬哈木這番厚顏無恥的模樣氣笑了。
“說戰便戰,說停便停,你家主子是個笑話,以爲我大明也是個笑話不成,去告訴馬哈木,讓他親自跪在朕的面前,乞求投降,朕未必不能原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