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暮去朝來顏色故(2)

暮去朝來顏色故(2)

朱成璧不知所以,越衆上前,不看便罷,一看卻是唬了一跳,慌忙跪下道:“臣妾失職,請皇上恕罪。”

皇后微微咳嗽一聲,葉向高是翰林院的老先生了,見到帝后二人並一衆妃嬪候在那裡,不由一愣,到底也沒失了禮數,慌忙行禮:“皇上聖安,皇后娘娘金安!”聞得此聲,玄清頭一個回過頭來,連忙拍醒了玄淩,並着兩個陪學的學生一同跪了下來。

“先生辛苦。”皇后悠悠道,“四殿下卻怎麼睡着了呢?”

葉向高不假思索道:“微臣實在不知,只是連着幾日來四殿下神思昏聵、頗爲倦怠,微臣講學時頻頻走神,所以微臣才讓四殿下小憩片刻。”

“小憩?”弈澹勃然大怒道,“你道朕請你來做保姆嗎?既然神思昏聵,該罰就是該罰,該打就是該打!這樣的不思進取,如何給幼弟做榜樣!”

皇后也道:“連着幾日?此情此景竟不是偶然得見嗎?”

舒貴妃忙道:“聽琳姐姐提起,近日四殿下讀書頗爲勤謹,許是睡的少了,天又炎熱,纔會如此吧。”

玉厄夫人聞言只是冷笑,拈着帕子一指跪着的玄淩,揚聲道:“貴妃真當是好解釋,如果今日皇上不來,四殿下是要在書房裡睡上一整天嗎?況且琳妃身爲四殿下生母,自然是處處維護,貴妃倒是輕信一面之詞。”語畢,玉厄夫人盈然望住皇帝,溫言軟語道,“臣妾教導無方,濟兒雖然於詩書上並不十分用心,騎射倒是上佳,倒也不是臣妾謙虛,只是如今看來,要勝過四殿下幾分呢。”

弈澹緩了口氣道:“夫人的長兄乃是國之棟樑,有博陵侯素日教導,玄濟的騎射確實是諸皇子中排第一的。”

玉厄夫人更見得色,睨着琳妃道:“妹妹是該好好教導四殿下才是,不然帶壞了六殿下倒如何是好?”說罷又看一眼韓婕妤,“婕妤也應該謹記,這孩子,可不能用慣的。”

韓婕妤聽出話中有刺,眉心一跳,連忙分辨:“嬪妾不敢。”言畢,韓婕妤又嬌笑一聲,“臣妾將來,必定十分嚴謹、好好教導孩兒,不至於像四殿下一般便是了。”

朱成璧沒料到韓婕妤如此膽大,竟跟了玉厄夫人一同來諷刺自己,心中大恨,卻又不便反駁,只能再度叩首請罪。

皇后輕撫胸口,徐徐道:“四殿下是否是身體抱恙纔會如此?”

禧貴人微微沉思,臻首而言:“可是臣妾昨日看到四殿下與六殿下在御花園放風箏呢,不像是身體抱恙。”禧貴人素來實誠,只是這話卻如同火上澆油一般,弈澹眼中的陰翳愈加明顯,右手也是緊緊握着,指關節發白,正是駭人的形狀。

舒貴妃雖然微有不忍,但今日之事確實無可辯駁,皇帝本來興致頗高,今日之事,豈非大掃顏面?若要讓言官們知道,必定又要輪番上書,指責皇帝的不是。舒貴妃眼見皇帝面色鐵青,之前的種種好興致都作風消雲散,也只好不再多言。

和妃見狀忙跪下道:“縱使琳姐姐疏於教導,但四殿下品行至純、孝義兼備,姐姐又服侍皇上多年,還請皇上寬恕姐姐!”

玉厄夫人冷冷道:“寬恕不寬恕的,輪不到和妃來多嘴,皇子貪玩、延誤學業,太祖皇帝與太宗皇帝在天之靈,如何得以安心?你是要添了皇上的不是麼!”玉厄夫人脣角微揚,話中帶刺,“和妃一向仁慈寬厚,不知倘若五殿下今日還在,會不會也和四殿下一個模樣。”

此番言語連消帶打,十分激烈,和妃一愣,心頭像被極鋒利的刀片劃過,一時間翻涌起最痛楚的回憶和不堪回首的哀傷,宜妃見她雙臂微微發抖,慌忙穩穩攙住她起身,懇切道:“還請皇上寬恕琳妃罷。”

玄淩此時也是嚇得不敢擡頭,更兼之母妃自從跪下之後便一眼也沒有看過自己,心裡愈加惴惴,本以爲這幾日的慵怠不過受時令節氣影響而已,誰知在學堂上仍會時不時陷入迷糊狀態,這便也罷了,又怎知今日父皇竟會過來呢?這樣想着,淚水漣漣不由從臉頰滾落。

書房籠罩在蒼松勁竹之間,素來最得清涼,只是,任憑那微風習習,卻是怎麼也吹散不了弈澹心頭積聚的烏雲了,他微微側首,語帶清冷:“琳妃實屬教導不善,便在自己宮門口跪上兩個時辰思過吧。”

玉厄夫人冷眼看着琳妃叩首謝恩,又掃了一眼玄清道:“貴妃也好好謹記吧,來日六殿下若學了不好,貴妃便也是一樣的。”

昭陽殿遼闊幽深,細膩的蟬蠶香沁人心脾,玉厄夫人手持一盞紫筍茶,幽幽一品:“好茶!娘娘這裡的茶果然是旁處不能相比的。”

皇后微微笑道:“紫筍茶貴在外形細嫩緊結、湯色淡綠明亮,凌薇烹茶的技藝又見精湛了。”

凌薇是鳳儀宮的掌事女官,皇后的陪嫁,於後宮女官中自是頭一份的尊貴,她聞言忙福了一福,笑道:“娘娘謬讚了。”

玉厄夫人讚許地看一眼凌薇,話鋒一轉:“相信此時,朱成璧已然跪在含章宮門口了。”

皇后望一眼窗外,方纔還是晴朗的天氣,此刻正逐漸陰沉下來,不覺笑道:“欽天監當真算得不錯,看來今日必有一場大雨。”

玉厄夫人掌不住笑道:“賤人活該!誰讓她當初費盡心機、把素馨受刑的情景一字不落地傳到了本宮耳朵裡,擾得本宮連着幾日不得好睡。”玉厄夫人凝眸片刻,又撫掌而嘆,“不過,真真要謝謝姜氏的好謀算,朱成璧只顧着慶幸沒被扳倒,殊不知整整一個月來都在別人的算計之中,活人鬥不過死人,當真是笑話了!”

皇后也不多言,只是微微品茗,眼中閃過一絲凌厲的兇光,恰似那烏雲密佈的天空中,偶爾劃過的一道閃電,炫目而又震人心魄。

“譁”暴雨如注,一層一層的水霧瞬間被激盪而起,氤氳着周圍的景緻都若隱若現,朱成璧跪在宮門口,只覺得青石板上逐漸泛起了一陣陣的寒涼,似靈活的小蛇在膝邊遊走。因是思過,朱成璧不着華服、不戴珠飾,一頭青絲挽成一個低垂的平髻,唯有手腕上那隻碧玉蓮花鐲靜靜地臥着,“願如蓮花托玉,生生不息”,朱成璧撫着鐲子,心中綿生出一點點溫暖,還好,再多的坎坷風波,總還有你在身邊。

朦朧之中,卻見遠處似有人影一步一步走來,朱成璧有些疑惑,只是劉海早已溼溼地糊在額頭上、遮擋住了視線,直到那個身影漸漸走近,朱成璧才猛地怔住,竟然是他?

樑王周奕渮,乃是先帝第十四子,生母璟裕貴妃,山東定陶人氏,入宮時封貴人,賜號“璟”,以示其顏容如玉、光彩照人,後又歷遷至貴嬪,誰知誕下十四皇子後不久便撒手而去,爲紀念璟貴嬪,先帝破例追封其爲璟妃,弈澹登基後,又尊爲璟裕貴妃。

山東有一名湖曰“渮湖”,先帝便爲十四皇子擬“渮”爲名,以示對璟妃的追思。先帝末年九子奪嫡,奕渮未曾參與,更兼之太后撫育奕渮,因此弈澹即位後奕渮甚得禮遇,於諸位親王中最得信任與恩寵。

奕渮猛然見琳妃跪於此地,心中惶急,正欲上前攙扶,卻聽她清越安沉的聲音道:“王爺安好。”

奕渮不由駐足:“你怎會跪在這裡?”

朱成璧望一眼奕渮,忍住心頭的惆悵與酸楚,保持着一個妃子應有的姿態,平靜道:“本宮教導四殿下不周,被皇上罰跪於此處思過,王爺又爲何冒雨入宮?”

“聽聞太后鳳體漸愈,因而進宮請安。”奕渮心中不忍,將傘移至琳妃頭頂,“到底發生何事,竟然要跪在這滂沱大雨裡麼?”

朱成璧只是悽然一笑:“王爺無需過問。”言畢,卻一把將傘推開,“皇上並未允許本宮撐傘,王爺此舉,是叫本宮再度見罪嗎?”

奕渮心頭怨恨,不顧漫天大雨,猛然將傘擲開,雨水瞬間淋溼了他的衣服,風逸俊朗的面容覆上一層水霧,只覺得飄渺而模糊:“你一定要着意分開彼此嗎!”

良久的沉默在二人之間發酵,一種悽楚疏離的氣息慢慢升騰起來,朱成璧早已分不清頰邊是淚水還是雨水,狠心說道:“王爺,太后還在等候。”一壁說着,一壁膝行撿回雨傘,鄭重交回奕渮手中,“王爺聰慧,自然明白什麼東西該放下、什麼東西該握緊,況且宮中是非流言,王爺若想要成璧好好活下去,就不要久留此地。”

奕渮牢牢迫住朱成璧的雙眸:“如果當初。”

“沒有如果。”朱成璧生生截斷道,“我是庶女出身,自然不奢望能找到可以託付終身的那個人,即便找到了,也並不奢望能在一起。我的長姐能夠萬事圓滿,已是難能可貴,朱氏前途名望,總不見得沒有人爲之犧牲。”

奕渮的心裡激盪着一股又一股的疼痛:“好久未見,爲何一見面卻是這種情景,我寧願此生再不見你,只要你安穩做一個寵妃便足夠了,如今看來……”奕渮喉頭哽咽,也不再說下去,撐起雨傘離去,一步一步,激起的水花像是那破滅的希望一般於空中支離破碎。

拐過含章宮,奕渮卻生生擲開雨傘,像是賭氣一般,任憑那瓢潑大雨將自己澆個溼透,十八年前,也是這樣的大雨,自己站在朱府外,生生淋了一夜,心中的希望也一分一分冷了下去。

聽得奕渮的腳步聲漸行漸遠,朱成璧終於受不住,伏在地上放聲痛哭,十八年前,你在朱府門外癡癡相守,任憑那一夜的大雨不住,我自是明白的,但又能怎樣?你我二人,本就無法廝守。

“皇兄。”奕渮喃喃而語,“當初爲了你的帝位,我甘願退出競爭,你爲何要了江山又要美人?要了美人卻爲何不好好珍惜?”奕渮擡眼望天,只覺得心頭的痛悔重重疊疊,正如那密佈的烏雲一般深不可測。

當初的一牆之隔,生生斷了二人的念想,如今,含章宮一個轉角,二人卻再度同淋大雨,奕渮、成璧,四字相連,便是“亦成和璧”——周有砥厄,宋有結緣,樑有懸愁,楚有和璞。和氏璧溫潤無暇,而這世間,能夠修成溫潤無暇的愛情又有多少?當初的言笑風生,奕渮曾笑稱:“你我二人,名字相連,豈非那傳世的和氏璧了?”成璧低低嬌笑:“我並不奢望和璧,只求相對浴紅衣。”

和氏璧自誕生之日起便頗多坎坷,奕渮與成璧竟被一語成畿,如那和氏璧一般,風波曲折、抱憾終身。

奕渮想起琳妃嫁入魏王府後留給自己的一紙信箋,字字泣血,句句含情,那封信,已經看了無數遍,至今仍好好地封存在書房最深的角落,雙脣微顫,已是下意識地念了出來: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伏在冰冷青石上的朱成璧,亦是想起了自己的信箋,當初這封信,生生如同王母的髮簪,劃開一道星河,只是牛郎織女尚可七夕一聚,而自己卻是再無可能了,就如同咸寧三十七年七月初七的魁星之節,那日之後,再無所戀。這樣想着,心中的節奏也慢慢跟了上去,與奕渮竟是毫無二致: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奕渮與成璧之間的距離越發地拉長,二人終是惘然望向天空,希望大雨能夠洗淨面容上的哀傷,風裹挾着雨,雨癡纏着風,直到雨水墜地,生生分離,似乎每一輪迴,都是無盡的哀嘆。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注:1、渮湖,古湖泊名,在今中國山東省定陶縣。“渮”,音同“荷”

2、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來自倉央嘉措的十誡詩,後經桐華改寫。

第六十五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3)第六十三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1)第三十章第一章第十二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2)第五十六章第二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十六章第四章第四十八章  昭陽殿裡恩愛絕(3)第三章第五十六章  應憐夜半幽夢生(1)第十二章第九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1)第八十九章第五章第八十章第十二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2)第四十章  桐黎照夜夜如水(1)第六十三章第十九章  算來浮生一場夢(1)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一章  斜光到曉穿朱戶(1)第四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三章第七十七章  相思血淚紅豆拋(2)第六十一章第六章第六十九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2)第七十五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3)第四章第十一章第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二十三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九十九章第六十四章第六章  魂歸遺夢語驚心(2)第四十九章第六章  魂歸遺夢語驚心(2)第一百零八章第十八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4)第九十四章第七十九章  翠葉吹涼玉容色(2)第二十二章第九十八章第七章第五十六章第四十八章第十四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2)第六十一章第三章第七十八章  翠葉吹涼玉容色(1)第七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八十七章第九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1)第一百零八章第七十五章第四十九章第七十一章  多少淚珠無限恨(2)第六十七章第二十八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3)第三十八章第十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2)第四十四章第七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五章第四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五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十八章第九章第五十九章  欲卷珠簾秋意長(1)第八十四章第七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十一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1)第二章第六十章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七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2)第一百零六章第二十七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2)第十四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2)第四章第六十章  欲卷珠簾秋意長(2)第四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四十五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4)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五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3)第六十三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1)第三十章第一章第十二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2)第五十六章第二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十六章第四章第四十八章  昭陽殿裡恩愛絕(3)第三章第五十六章  應憐夜半幽夢生(1)第十二章第九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1)第八十九章第五章第八十章第十二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2)第四十章  桐黎照夜夜如水(1)第六十三章第十九章  算來浮生一場夢(1)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一章  斜光到曉穿朱戶(1)第四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三章第七十七章  相思血淚紅豆拋(2)第六十一章第六章第六十九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2)第七十五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3)第四章第十一章第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二十三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九十九章第六十四章第六章  魂歸遺夢語驚心(2)第四十九章第六章  魂歸遺夢語驚心(2)第一百零八章第十八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4)第九十四章第七十九章  翠葉吹涼玉容色(2)第二十二章第九十八章第七章第五十六章第四十八章第十四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2)第六十一章第三章第七十八章  翠葉吹涼玉容色(1)第七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八十七章第九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1)第一百零八章第七十五章第四十九章第七十一章  多少淚珠無限恨(2)第六十七章第二十八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3)第三十八章第十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2)第四十四章第七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五章第四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五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十八章第九章第五十九章  欲卷珠簾秋意長(1)第八十四章第七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十一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1)第二章第六十章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七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2)第一百零六章第二十七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2)第十四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2)第四章第六十章  欲卷珠簾秋意長(2)第四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四十五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4)第五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