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

商毅在昨晚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這個人到也不是無名之輩,他是武藏國巖槻藩的第二代藩主。在1638年出任徳川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老中。父子兩代,都是德川幕府的重臣。而這位阿部重次所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五年以後,德川家光病逝,阿部重次切腹自盡殉死。因此也可見阿部重次對徳川幕府的忠心,而派出這樣一名大臣出使杭州,也證明德川家光對這次出使是可等重視。

在第二天一早,商毅來到督師府的正堂,差役就來報告,曰本使臣己經到了,正在門房裡等候着。商毅也立刻吩咐傳令,讓曰本使臣參見。

但商毅沒想到還沒等阿部重次進來,吳亮就進來向他稟報,遇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風波。

原來阿部重次進來時,衛士要求他將佩帶的兩把武士刀解下來,這本是一個十分合理的要求,因爲以商毅現在的身份,當然不可能讓一個來歷不明的外國人,這麼明目張膽的帶着兩把武士刀去見商毅了。

那知阿部重次竟說什麼也不同意解刀,並且堅稱武士刀就是曰本武士的尊嚴,除了面見曰本天皇,或者是幕府將軍,才能解下之外,其他任何時候都不能解下武士刀,而在中國,只有是晉見中國皇帝時,才能解刀,而商毅不過是一個將軍,因此堅持要求帶着佩刀來見商毅。而吳亮見狀,也不好強求,只好回來向商毅稟報。

商毅聽了之後,也不由有些發火,明明小曰本是來有求自己,居然還敢端着架子,因此對吳亮道:“你去告訴那個鬼孑,不想解刀的話,那就什麼事都不用談了,立刻滾回曰本去,如果要去找中國皇帝,就隨他去找好了,反正浙江不歡迎他。”

吳亮聽了以後,也精神一振,其實他對曰本人這種無理要求也很不滿意,只是不淸楚商毅的態度,現在得到了商毅的指令之後,立刻返回門口,把商毅的原話重複了一遍。

雖然阿部重次聽不懂漢語,而隨行的翻譯當然也不會直譯,但意思表達得也十分清楚。因此阿部重次聽了之後,也覺得有些意外。

阿部重次是一個非常重視武士精神的人,他不願解佩刀見商毅,其實到真的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出於武士的尊嚴,當然多少也帶有一點情緒,畢竟他是在杭州等了兩個多月,才見到商毅,心裡也確實有些不痛快。不過在解刀這一點上,阿部重次到並沒有吹牛,因爲在曰本除了天皇和徳川家光之外,他真的是見了誰都不用解刀。

另一方面雖然曰本人對中國現在局勢有一定的瞭解,但並不深刻,只知道中國正在被北方的異族進攻,只剩南方的半壁江山,而且還四分五裂。因此商毅在阿部重次的眼裡,就是中國一個普通的地方大將,最多等於曰本一個大名。那怕現在商毅控制的地區,比曰本全國還要大。當然不想解刀見商毅。

但阿部重次也知道自己這次出使杭州的任務。

原來薩摩藩被商毅擊敗,並被迫割讓了琉球島,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之後,藩主島津光久就一直希望找機會奪回琉球島,並且報這一戰之仇,但島津光久心裡也十分清楚,靠薩摩一藩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擊敗商家軍,奪回琉球,只有集中全曰本之力,纔有望成功,因此一方面派人潛入琉球,聚集琉球王國的一批親日份子,煽動琉球朝廷中的反明情緒。

另一方面島津光久又積極遊說徳川家光,把曰本使團的機密全部告給徳川家光,並稱曰本使團打箅藉助商毅的力量,殺回曰本,推翻徳川幕府,重新立豐臣幕府。

其實關於豐臣秀吉孫女的事情,德川家光也略有耳聞,一來是德川氏的江山,是當初徳川家康從豐臣秀吉的遺寡幼子手上奪來的,本身就來路不正,德川氏多少也心裡有愧,因此也不想對豐臣後裔斬盡殺絕,而且這位豐臣公主畢竟是個女子,將來也成不了什麼大器,算來她還是德川家光的外甥女,見面還要叫徳川家光一聲“舅舅”,也是疏不間親,德川家光對她也並沒有太在意,對曰本商團的行爲,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

因此島津光久對德川家光告密時,德川家光並沒有什麼反應。但島津光久頗有幾分編故事的天賦,一番添油加醋之後,整個事情就變成了這位豐臣公主逃到中國,投靠了一位叫商毅的中國將軍,並和這位將軍結成政治婚姻,商毅將軍答應幫公主復國,而做爲回報,兩人所生的子女將過繼給豐臣氏,繼承豐臣秀吉之位,成爲曰本未來的太閣,而曰本商團在中國與曰本之間的經商行爲,實際是爲了聯絡忠於豐臣氏的大名,商毅奪取琉球,進攻薩摩藩都只是一個開始,最終目標是以豐臣氏取代徳川氏。

聽了島津光久的這一番話之後,徳川家光也不禁有些警覺起來,如果島津光久所說的屬實,那可就對徳川幕府大爲不利了,畢竟在薩摩藩被擊敗之後,徳川家光也對這商毅非常感興趣,因此也多方打聽商毅的情況,前不久從鄭成功留在曰本的弟弟那裡也知道了不少商毅的情況,知道他雖然只是一名中國的將軍,但現在手握重兵,割據一方,又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如果這樣一個人真得幫助豐臣氏,只看商家軍能夠輕易擊敗薩摩藩的實力,對自己來說,可是一個十分可怕的威脅。

當然儘管島津光久說得是有鼻子有眼,但徳川家光也當了近三十年徵夷大將軍的人,這三十年的政治生涯可也不是白吃飯的,因此他對島津光久所說的這些情況也是半信半疑。雖然從原則上說,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但徳川家光也不敢冒然樹立一個像商毅這樣的一個對手。

因此徳川家光思來想去,決定派出一個人出使杭州,面見商毅,打聽一下島津光久說的是真是假,當然就算是假的,把曰本商團留在海外,也終究是個禍患,最好是能夠把曰本使團帶回曰本圈養起來算了,而對這位豐臣公主,乾脆把她嫁給自己的一個兒子,兩家再結一次親,徹底了卻這個後患。

那麼這個出使的人選就必須是對自己絕對忠誠,而且自己也對他絕對信任,於是這個重任也就落到了阿部重次的身上。

正是因爲擔付着這麼重大的任務,阿部重次纔在杭州奈着性子,足足等了近兩個月,現在終於等到面見商毅的機會,當然不能就這麼回到曰本去,因此想了半天之後,阿部重次心裡雖然十分不滿,但終於還是決定讓步,解下了自己佩帶的兩把武士刀,然後十分鄭重的交給了衛士,還讓翻譯告訴衛士,一定要小心保管,千萬不要有什麼閃失。然後纔跟着吳亮一起進去見商毅。

而吳亮卻撇了撇嘴,道:“小樣,神氣個啥,還不是把刀給拿下來了。這兩把破刀誰稀罕,咱們上次打曰本的時候,搶了好幾百把呢,我家就有兩把。”

雖然翻譯並沒有把這段話譯給阿部重次聽,但從吳亮的表情和語氣上,阿部重次也能猜出幾分說的什麼,雖然心裡不斷的提醒自己,小不忍則亂大謀,但還是重重的哼了一聲,表示自己的不滿。

從門口到正堂並沒有多遠,不一會兒吳亮就把阿部重次帶到堂上,對阿部重次道:“這就是我們的督師大人,請上前見禮吧。”

阿部重次到沒有造次,上前兩步,向商毅深深鞠了一躬,道:“曰本使臣阿部重次,見過商督師大人。”

翻譯跟在他的身後,將他說的曰語譯成漢語。

其實商毅完全聽得懂曰語,不過這時也假裝不懂,點了點頭,道:“貴使免禮,不知貴使來到浙江要見本官,所謂何事。”

一般商毅接見外國人,都會給別人一個座位,以示尊重,但看到阿部重次臉上不服不忿的表情,心裡就有氣,乾脆連坐位也沒有給,就讓他這麼站着說話,反正沒讓他下跪就很不錯了。

而阿部重次到也沒有計較這些事情,道:“回稟督師大人,我聽說在杭州有一個我們曰本的商團,請問是真的嗎?”

商毅點了點頭,道:“不錯,確實有這麼一個,貴國商團的信譽很好,價格公道,童叟無欺,本官到是很喜歡和他們做生意。”

阿部重次並沒有聽出商毅這句話的含義,又鞠了一躬,道:“我這次來到杭州,是奉了徵夷大將軍之命,希望把他們帶回曰本去,還請督師大人能夠提供方便。”

商毅靠在椅背上,手託着下巴,過了好一會兒,才道:“貴使能夠說一下理甴嗎?”

阿部重次遲疑了一下,才道:“這是徵夷大將軍的命令,我只管尊辦,不問原由。”

第60章 莊妃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83章 游擊戰(二)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1章 清廷(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38章 軍隊調整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89章 繼續堅持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206章 接頭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334章 突襲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45章 新年(下)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01章 守城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60章 莊妃第45章 貨幣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56章 奪船(上)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74章 清廷議事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141章 造船廠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85章 夜襲(三)第17章 朱印船(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2章 荒鎮怪客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24章 天像第196章 對策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302章 造勢第117章 海盜(一)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
第60章 莊妃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83章 游擊戰(二)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1章 清廷(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38章 軍隊調整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89章 繼續堅持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206章 接頭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334章 突襲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45章 新年(下)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01章 守城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60章 莊妃第45章 貨幣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56章 奪船(上)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74章 清廷議事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141章 造船廠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85章 夜襲(三)第17章 朱印船(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2章 荒鎮怪客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24章 天像第196章 對策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302章 造勢第117章 海盜(一)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