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試探進攻(上)

劉宗敏跪伏在地上,抵着頭,不敢與李自成的目光對視。

在光州城下被商家軍擊敗之後,劉宗敏一直敗到了羅山縣,纔算收住了腳步。查點人馬,拆損了三千餘衆,特別是兩千精銳騎兵,被殺得只剩下三百多人。

在這個時代,騎軍是精銳人馬,因此無論是在明軍還是在農民軍中,騎軍都是全軍中最重要的部隊。李自成手下的兩大精銳,親衛和五營共計有十萬多人馬,但騎軍只有二萬五千。田見秀一戰送走了三千多,而自己再一戰又扔進去了近兩千,對闖軍來說,可以算是一個極大的損失了。

雖然說這次劉宗敏沒有田見秀敗得那麼慘,但田見秀多少還有一個不知敵軍虛實的藉口。而且在出兵之前,李自成一再強調,讓劉宗敏不要輕敵,同時在戰爭的過程中,田見秀也三番五次的提醒自己,明軍這是再用誘敵之計,叫自己不要上當,可惜自己當時不知被什麼給迷住了心竅,偏偏就是不聽,結果現在後悔也晚了。

二天之後,李自成率領大軍來到了羅山縣,劉宗敏也學着當初田見秀的樣子,跪在李自成的面前請罪。

不過劉宗敏剛一跪下,還沒有說話,李自成也離座走身,把劉宗敏攙扶起來,道:“宗敏兄弟,勝敗仍兵家常事,這一戰之敗,也並不是全怪你,看來我們當初都抵估了商家軍。”

把劉宗敏扶起來之後,李自成又轉向田見秀道:“見秀兄弟,上一次是我錯怪你了,這個商毅確實不好對付,上一仗輸了,也不會是你的過錯。從現在開始,你恢復原職,還是統領五營,讓李生先扶助你。”

田見秀和劉宗敏聽了,也都十分感動,都向李自成磕了一個頭,道:“謝闖王。”

其實聽說劉宗敏也被商家軍打敗了之後,要說李自成不震驚那是假話,但畢竟有田見秀慘敗在先,給李自成帶來的震憾力並不太大。因此李自成也能夠比較冷靜的對待這場失利。即然田見秀、劉宗敏一個一個都被商毅給擊敗了,這也充份說明,這兩次大敗,並不是田見秀和劉宗敏不努力戰,而是商家軍的戰鬥力確實不容小視,恐怕是自己遇到的最強對手。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李自成也聽從了牛金星、李巖等人的勸告,不追究劉宗敏失敗的責任,同時也饒恕田見秀,將他恢復原職,以讓這兩人安心,也是對一幫老弟兄們的安撫。畢竟對付商毅,恐怕將是一場硬仗,需要大夥兒齊心協力。

等處理完了田見秀和劉宗敏的事情之後,李自成接着道:“各位兄弟們,明天就隨我一起出戰,我剄要見識一下,商家軍到底有多強的戰鬥力。”

―――――――――分割線―――――――――分割線―――――――――

“呵呵,這一次來的人馬可真不少,只怕有六七萬都不止吧。”

因爲這一回李自成可不敢再小看商毅,而且從田見秀那裡得知,商家軍的火炮可以打得極遠,因此李自成在距離光州城差不多有千步以外的距離就停拄了人馬列戰。

雖然從這個距離上看去,一個人比一隻螞蟻大不了多少,但也能看出闖軍的陣列密密麻麻,滿山遍野,比前幾次的人馬都要多得多。而一千步也就合後世的一千五百米左右,正是商毅的GPS的紅外線功能的掃描極限範圍,因此無法使用紅外線掃描闖軍的人數,只能大致上估計一下。不過能夠依稀看見,在一處山崗上,旗幟密集,似乎有不少騎士駐馬而立,大概李自成就在其列吧。

儘管對於李自成的大軍殺到,商毅也早就有預防,也做好了充份的準備,但一想到自己將首次對陣這位歷史上的牛人,商毅的心裡還是有些激動。

在後世有一段時間裡,儘管出自一些特殊原因,史學界對李自成進行了一定的美化,過份誇大了他在崇禎十三年以後的種種收穫民心的舉措,而忽視了在此之前,李自成同樣也幹過不少濫殺無辜的事情,但不可否認,李自成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英雄人物。

李自成的從亂造反,其實是明末一個官逼民反的典型例子。當然在最初的時候,李自成也絕不會有什麼救民於水火之中的偉大理想,其實就是走投無路,活不下去了,不是坐着等死,就是鋌而走險,用性命去賭一下,或許還能博得一線苟延殘喘的機會。說白了在死亡面前,良民和盜賊之間,僅僅只是一念之差。

不過李自成後來能在明末的農民軍大潮中脫穎而出,也決並非是出自僥倖,與其性格、能力等都大有關糸。和明末的其他農民軍首領相比,李自成的意志更爲堅定,性格更爲頑強,被最危機的生死關頭,也沒有假意投降過明朝,而且能吃苦耐勞,與部下同甘共苦,不喜女色,沒有太多的享樂嗜好,在成勢之後,仍然生活僕素,脫粟粗糲食之如甘,頗受部衆敬擁,因此雖然幾經起浮,但總是能夠東山在起。可見無論是流芳百世者,還是遺臭萬年者,總是有些不同常人之處吧。

一千多步的距離,對於高倍距遠望鏡來說,並不算什麼?商毅調好了焦距,放眼看去,只見在數百名騎士的簇擁中,在面繡着“闖”字的黃龍大纛前,一頂小黃麾蓋下,可以清晰的看見一人,中等身材,頭戴大沿范陽氈帽,身披藍布戰袍,佩刀帶丂,跨騎一匹白馬。高顴深頰,鴟目鷹鼻,頷下微須。但一隻眼睛被黑布遮住——這是在一攻開封的時候,被守軍射傷左目,也成爲李自成的一個明顯標誌。

商毅放下了望遠鏡,李自成的形像確實和後世流傳的至少有七八分相似。說實話,商毅對李自成並無惡感,也並不想把李自成滅掉,之所以這麼賣力的打擊闖軍,一方面是向湖廣地區的官員和百姓展示商家軍的實力,另一方面,也是想在湖廣地區建立一塊新的根據地來。

其實在商毅心裡也希望李自成早一點向在另一時空裡那樣,揮兵北上,好趁機去攻佔襄陽,因爲想在湖廣地區建立根據地,就必需佔領襄陽和武昌兩地才行,而李自成遲遲不走,那麼只好自己動手趕他走了,因此這一次也只好對不起李自成了。

光州不是大城,也不是戰略要地,單面城牆長爲五百四十步,全長只有六裡,四角分別有四個塔樓,一面城牆上都有四個突出的馬面,但沒有衛城,雖然有一條護城河,但河水基本都乾枯,而且常年不加以維護,河牀擡高了不少,只有三尺多深。在商毅進城時,也沒有看見城外有羊馬牆,也不知道是本來就沒有,還是年久失修,給毀壞了。不過這段時間裡,商毅安排戰俘苦力在四城外挖出一道呈棱形的戰壕,離城牆約二十步遠,壕溝邊上都壘上土袋,也能代替羊馬牆用。

現在駐守在光州城中的,只有商家軍的全部人馬和後勤人員,還有他們抓住的戰俘苦力和預備投靠商家軍的一千多官軍,劉澤清、謝科、高君遠三部人馬早己經被商毅安排離開了光州,躲出了十幾裡外,當然在名義上,商毅是這三部人馬出城埋伏,等待城中的信號,然後殺回來,裡應外合,擊敗闖軍。

這樣的安排,三人自然是求之不得,而商毅也少了不少麻煩,因爲留他們在城裡,不僅幫不上忙,而且還礙手礙腳。而且商毅也根本沒指望過他們能殺回來。

這次李自成從襄陽出發,幾乎所有大將都隨軍出戰,還帶來了七萬大軍,其中親衛和五營的精銳人馬各有一萬五千,另外四萬都是雜役兵。加上劉宗敏和田見秀的敗軍還有一萬五六千多人。其中親衛和五營的精銳人馬還有八千多。可以說這一次李自成也是出動了大軍。

另外李自成與明軍征戰多年, 也繳獲了一些火炮火槍,因爲知道商家軍以火器爲主,因此也全都帶來,在必要的時侯,也可以來個以火器對火器。

闖軍進攻的方向是光州的西城,商毅在這時佈下了周少桓的二團守衛,二團所配的四門紅夷大炮,和三門一號佛朗機炮都佈置在西城的城牆上,四門二號佛朗機炮,三門三號佛朗機炮和六門虎蹲炮都佈置在城外的陣地上。而其他三個門交給成進的三團分兵把守,剛到的羅遠斌的五團作爲接應部隊。並且又派出不少偵察兵,在其他三門郊外查看,一但發現有闖軍的人馬偷襲,就立刻發回信號。商毅在西城的城樓上總觀全局指揮,調派兵力,現在己是萬事俱備,就只能李自成的大軍進攻過來。

征戰了十幾年,在歷次的戰鬥中,李自成都是身士卒,親自在第一線戰鬥,而現在這樣第一次離着這麼遠指揮戰鬥,這在過去的戰鬥中,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因爲他沒有望遠鏡,根本就看不清楚對手的陣地佈置,只能隱隱約約的看到對方好像是如田見秀所說,挖出了壕溝,士兵都藏在壕溝裡,在壕溝後面,依稀是火炮,因此也覺得非常不習慣,有一種自己撐控不住局面的感覺來。

不過現在以經不能再想那麼許多,李自成下令,派出一萬雜役兵,首先向光州城發起進攻。

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33章 餘波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47章 穿插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196章 軍校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53章 激戰(上)第88章 喜得千金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246章 身世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234章 收尾第56章 重新整編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81章 佈置(二)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93章 雷汞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92章 返航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209章 進京(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36章 投靠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17章 海盜(一)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224章 洞房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278章 回航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48章 皇太極(上)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333章 對持(三)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49章 大獲全勝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46章 內外夾攻第87章 挑戰第37章 進攻南陽第74章 完成包圍
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33章 餘波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47章 穿插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196章 軍校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53章 激戰(上)第88章 喜得千金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246章 身世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234章 收尾第56章 重新整編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81章 佈置(二)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93章 雷汞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92章 返航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209章 進京(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36章 投靠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17章 海盜(一)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224章 洞房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278章 回航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48章 皇太極(上)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333章 對持(三)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49章 大獲全勝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46章 內外夾攻第87章 挑戰第37章 進攻南陽第74章 完成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