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

趕來救援溧水的,是清軍前部人馬,主將是滿州正白旗梅勒額真瓦爾喀珠瑪喇,他們是在昨天連夜從高淳離開的,但給每人都配上一匹戰馬,因此趕回溧水的速度,也比商家軍預計的要早得多,這支人馬原本是有一萬人,但沿路打馬狂奔,竟跑死了四百多匹戰馬,再加上一些掉隊的,因此趕到溧水時,只有八千多人。

覺羅巴哈納的本意是讓先頭部隊儘快趕回溧水,幫助守城,因此這支人馬其實全都是步兵,但趕到溧水之後才發現,自己還是來晚了一步,商家軍己經攻入了溧水城裡,不過瓦爾喀珠瑪喇也看得出來,清軍依然在城裡堅持抵抗着商家軍的進攻,並未徹底敗出,這麼看來到是還來得及。

瓦爾喀珠瑪喇也是久經戰場,知道在這個時候,最好的方式是從商家軍的背後下手,和城裡的軍隊來一個前後夾擊,不僅可以一舉擊敗商家軍,同時還可以取得一場大勝,不過他也不知道城裡的清軍還能夠支撐多久,因此先派自己的弟弟滿州正白旗甲喇額真伊瑪喇,帶領一千士兵,繞道進城,去增援城裡的守軍。

雖然增援的人數不多,但卻可以提升城內守軍的士氣和希望,讓他們能夠繼續堅持下去,隨後瓦爾喀珠瑪喇才下令,全軍下馬,向城牆發動進攻。

商家軍的火炮雖然並沒有都運上溧水的城牆佈置,但也己集中了一百餘門,都是中小型炮,另外三十二架管風琴槍也有大半都填充好了子彈,可以使用,因此整個駐守城牆的火力到也不差。而且現在田海南也看清楚了,清軍的援軍並不多,大約也就在七八千左右,也大爲放心,看來守住溧水的城牆,等着自己的揮趕到,還是辦得到的。

瓦爾喀珠瑪喇首先派出三千士兵,向城牆發動進攻,而城牆上的一百餘門火炮,等着清軍進入射程之後,也立刻分爲三批,在田海南的指揮下,輪流開火轟擊,先是用開花彈,等清軍衝得近了之後,又改用霰彈,同時守城的步兵也都紛紛開槍射擊,只打得清軍死傷成羣,屍橫遍地。這次進攻持續了不到半個小時,清軍就退了回來,損失了六百餘人。

這一下也讓瓦爾喀珠瑪喇大吃一驚,沒想到商家軍臨時組成的防線也會這麼厲害。不過瓦爾喀珠瑪喇到也不是魯莽的人,並沒有不顧一切的下令狂攻,因爲這樣的防守力度,可不是自己這七千多人能夠攻得破的,如果一味強攻,恐怕要不了一個時辰,就會都葬送在溧水城下。

於是瓦爾喀珠瑪喇也立刻改變戰術,把全軍分成兩千人一組的攻城人馬,輪番向溧水發動進攻,目的當然不是要攻入城中,而是牽制住守城的商家軍,讓他們不能分心去進攻城裡,拖延時間,等着覺羅巴哈納的大隊人馬趕回來,同時也消耗商家軍的彈藥,因此在毎次進攻的時候,都儘可能把人馬散開,以減少自己的損失。

清軍進攻了兩次之後,田海南也發覺了清軍的意圖,因此也同樣的改變了防守策略,並不在狂轟濫炸一樣的浪廢彈藥,而是等清軍向城牆邊驟隴之後,才展開射擊,而清軍一退,也就立刻停止,反正就這麼耗下去也正自己所希望的事情。

而這時在城裡的戰鬥同樣也出現了膠着狀態,因爲溧水縣的東西兩門己經被堵死了,伊瑪喇帶着着一千援軍繞到北門,才進入溧水縣城內增援。

果然這一千援軍的倒來,確實極大的提升了城裡淸軍的士氣,而且聽說瓦爾喀珠瑪喇正在城外夾擊商家軍,覺羅巴哈納的大軍也在隨後就會趕到,也使城裡的守軍看到了希望,因此一個個也都精神大振,而與此同時,商家軍的進攻部隊因爲抽調了一部份駐守城牆,攻擊力也減少了許多,在此消彼漲之下,城裡的戰鬥局勢也在逐漸的發生着變化,清軍漸漸的不在後退,站穩腳跟。而商家軍也停下了進攻,開始有意識的收縮後退防守。

真珠瑪喇和卓羅見形勢終於又逆轉了過來,這才雙雙都放了心,並且還償試的發動了一次進攻,但在商家軍的打擊之下,清軍的進攻也被很快的打退,因此兩人也就放棄了進攻,結果雙方逐漸都在脫離戰鬥,變成了對持。而到了中午的時候,連城外的戰鬥也停了下來,因爲雙方都要吃午飯了。

結果現在的情況是,雙方都在等着自己的援軍,而戰鬥的最終勝負,也就成了看那一方的援軍首先到達戰場,而和正在交戰的雙方都無關了。

不過在等候的這一段時間裡,商家軍可沒有閒着,畢竟現在商家軍其實已經是被清軍兩頭堵住,就是想再撤離戰揚,也己是不可能了。因此也抓緊這難得的空餘時間,一面吃飯的同時,一面也把剩下的火炮都推上了城牆,同時又把城門口和每一個塌口都構築了一些簡單的防禦工事,並且也在城內的主要路口也修築了必要的防禦工事,以求在清軍在援軍首先到的情況下,堅守足夠多的時間。

商家軍的這番苦功確實沒有白費,因爲就在下午三時許的時候,清軍的援軍終於率先趕到了溧水。這個時候清軍在城外的兵力己經超過了三萬,而在城內,也有近一萬五千。

這時清軍的總兵力達四萬五千左右,而商家軍僅僅只有一萬左右,還被清軍前後夾擊,牢牢的堵住,而且現在商家軍在地利上也佔不了多少優勢,城牆己有多處塌口,在城裡更是隻能用一些傢俱建成簡單的防禦工事。

因此覺羅巴哈納也不禁大喜過望,這可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可以堂堂正正的擊敗一次商家軍,在清軍南侵以來,似乎還沒有一次能夠在正式的戰鬥中擊敗商家軍的。而時就是爲了保住溧水,保住南京的外線陣地,其實這一戰也不容覺羅巴哈納選擇了。

當然前後夾擊這一個有利的優勢,覺羅巴哈納也不會輕易的放棄,因此他首先向城內派去了五千人的增援人馬,唯一讓覺羅巴哈納覺得可惜的就是,溧水縣的東西兩門被堵住了,要不然自己還可以派出兩支人馬,從東西兩側去牽制商家軍,這一來勝利就更有把握了。

不過現在的情況來看,清軍的勝利也只是時間多少的問題,但覺羅巴哈納心裡也清楚,商家軍敢在溧水堅守,一定也是在等着援軍,因此自已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攻破商家軍的防線,否則等商家軍的援軍趕到了,敗後可就是自己了,於是覺羅巴哈納也立刻下令,派出五千人馬,向溧水城上的商家軍發動進攻。

“轟——轟——轟——轟——”

隨着清軍開始進攻,商家軍的火炮也開始了轟擊,因爲這個時候,所有的火炮都已經被運上了城頭,因此也可以抱遠距離打擊的優勢發揮出來,十二門三寸六分口徑的青銅野戰炮首先發出了恕吼聲,將炮彈狠狠的砸向了清軍的進攻部隊中。

一顆顆炮彈落到了清軍的陣中爆炸,帶走了無數的清軍生命,清軍部隊毫不動揺,乃然向溧水的方向逼近過去清軍離城牆越來越近之後,可以開火轟擊的火炮也就越來越多,清軍的傷亡數也在迅速的増加着。

雖然覺羅巴哈納的心裡很不好受,也知道,這些損失都是難免的,只要等靠近了城牆之後,就不用害怕商家軍的火炮了,而他唯一的遺憾就是,自己手裡沒有紅衣大炮,如果自己有十門紅衣大炮,那麼也就穩操勝券了。

不過商家軍的火炮打擊,畢竟不能覆蓋戰場的每一塊角落,因此也無法擋住清軍的前進,終於射程距離遠的重型火炮基本都到了自己的死角而暫時停火,不過很快火槍又補棄進來,彌補了缺少重型火炮停火之後的空缺,雖然聲勢沒有火炮那麼大,但對清軍的殺傷力卻絲毫也不弱。

而清軍是從遠道回來,除了木梯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大型攻城器具,而防護的僅僅只能靠盾牌,因此傷亡也更爲嚴重,清軍還沒有攻到城牆邊,損失的兵力就己經超也了千人,新的屍體加上先前留下的屍體,也橫七豎八後,躺滿了戰場,大量的鮮血也噴涌而出,染紅了大地。

在清軍陣中的其他將領這時也看得心驚動魄,商家軍的火力果然還是那麼的犀利無比,但戰鬥己經開始,不可能停下,而且覺羅巴哈納也認爲,自己在城外的進攻雖然損失大,但卻可以牽制住商家軍的主力把注悥力都放在城牆的防守上,爲城內的進攻創造一個好機會,只要是最終能夠擊敗清軍,這些損失也是值得的。

因此覺羅巴哈納也下令,繼續進攻,不許有片刻的停留,同時也派人到城裡傳令,命真珠瑪喇,卓羅,伊瑪喇等人也在城裡加強進攻,爭取在城呈首先打開局面來。

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90章 遇刺(上)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176章 鹽場(下)第207章 哭諫(上)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38章 家事山東戰役二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206章 接頭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188章 勸降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86章 人材(上)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98章 廷議(上)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72章 勸進(上)第52章 山東巡撫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02章 備戰(四)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99章 廷議(下)第1章 清廷(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77章 鹽場(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38章 家事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45章 獻投第271章 不解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247章 營救第5章 受勳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17章 海盜(一)第196章 軍校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86章 意外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
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90章 遇刺(上)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176章 鹽場(下)第207章 哭諫(上)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38章 家事山東戰役二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206章 接頭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188章 勸降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86章 人材(上)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98章 廷議(上)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72章 勸進(上)第52章 山東巡撫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02章 備戰(四)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99章 廷議(下)第1章 清廷(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77章 鹽場(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38章 家事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45章 獻投第271章 不解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247章 營救第5章 受勳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17章 海盜(一)第196章 軍校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86章 意外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