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清軍反擊(下)

傍晚的落日,就像熟透了的巨型血色果實,滴着紅色汁液向遠遠的西邊跌落而去;將遠處天地相接處的彩霞也彷彿似燃燒起來一樣,給正在進行中的清軍大軍染上一層血似的顏色。

只可惜這時的阿巴泰卻無心欣賞這片夕陽無限美的好景緻,他騎在馬上,擰着眉,瞪着眼,臉色一片鐵青。

其實在剛出兵的時,阿巴泰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因爲清軍己經打探清楚了,商家軍有一部份人馬目前正駐紮在濰縣,因此清軍一出兵立刻直撲濰縣而去。一路也十分順利,兩天之後,博洛的前部人馬到達濰縣的時候,商家軍早己是人去城空了。清軍兵不血刃就取了濰縣。

初戰告捷,也使阿巴泰相信,自己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看來青州一戰商家軍的損失也不小,現在也只敢躲在山裡鄉村裡鬧騰,而不敢和自己的大軍正面交戰。因此只要是攻下了萊州、登州,商家軍在山東也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了。那樣各地的動亂也就自然平息下來了。

而隨軍出征的方大猷對阿巴泰更是奉若聖神,毎天連誇貝勒爺英明神威,兵鋒到處,明軍是望風敗逃,就是昔日的關羽之威、張飛之猛、趙雲之勇也大大不及。因爲方大猷在清廷混久了,知道滿人都沒什麼學問,掉書袋他們多半都聽不懂,唯獨喜歡[三國演義],因此也投其所好,借用三國人物來吹噓阿巴泰。果然讓阿巴泰十分高興。

濰縣離萊州大約有二百多裡的路程,中間隔着一個邑昌縣,約有六七十里。因此阿巴泰也決定,自己親領大軍,攻取邑昌,讓博洛和李率泰帶一支人馬去攻取萊州南方一百二十里平度州。然後兩路人馬,夾攻萊州。於是攻佔了濰縣之後的第二天,清軍就精神煥發的分頭出擊了。

那知這一次情況就大大不同了,從濰縣分兵出擊之後,商家軍對清軍的襲擊在沿途上幾乎從來就都沒有停止過,一天至少也要出動十幾次,令人防不勝防, 又頭疼不己。

而且如果商家軍真的是出動正式的軍隊來襲擊清軍到也好一些,因爲這種戰術清軍過去對付明軍的時侯也老用,大不了雙方就在半途中大打一仗,反正清軍也正想找到商家軍的正規部隊決戰。

但問題就在於商家軍根本就不是過去清軍的那種襲擊方式,淸軍在襲擊明軍時,一般都是借戰馬的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快速殺嚮明軍,不給明軍從容佈陣的時間,在接近明軍之後,首先以弓箭發動進攻,使明軍發生混亂,再殺入陣中亂衝亂殺一陣,然後再衝殺出去,周而復始, 拖累明軍。如果明軍追擊出來,就一面跑一邊以弓箭回擊射殺明軍。

這也是北方遊牧民族對付中原軍隊的慣用戰術,一般來說,除非中原軍隊同樣建立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否則基本拿這一招沒什麼辦法。

但商家軍的襲擊則完全就是一種清軍過去從未見過,甚致是連想都沒過的方式,他們每次襲擊的人數並不多,一般都不會超過百人,但根本就不會拉近和清軍的距離,至少也是離着八十到一百步的距離,向清軍舉槍射擊,或者是離得更遠,用肩扛式霹靂火箭筒打,而且是打完就跑,不是躲上週圍的山裡就是鑽進附近的樹林。

如果淸軍派小股騎兵部隊追來,就會發現,原來在山林裡面還埋伏着人馬,就會馬上遭到各種火槍、火炮、手榴彈一陣猛擊。而且一但追到了山裡、樹林,騎兵也就失去了作用,只能幹捱打。而如果清軍派出大股步兵追擊,那麼很不幸,在其他地方,又會出現襲擊的商家軍,也弄得清軍左右爲難,疲於奔命。就這樣只能走走停停,一天下來走了還不到三十多裡的路程。

雖然商家軍每一次襲擊打死的清軍人數不多,只有幾十人百餘人,有時甚至才十幾人,但卻是積小勝爲大勝,一天十幾次襲擊,加起來也有好幾百人了。而且對清軍的士氣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而且既使是到了晚上,也不等於就安全了,相反對清軍來說,晚上可是比白天更危險的時間。阿巴泰對此是深有體會的,因此絲毫也不敢大意,派出了大量的巡邏隊伍,加了雙崗,在清軍大營的四周來回巡視,以防商家軍趁夜晚襲擊。

但很可惜事物並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雖然清軍安排了衆多的巡邏隊,一般來說,巡邏隊的活動不會離大營太遠,只能在離大營二三百步左右的地方遊動,因爲越遠的地方,範圍就越大,越難控制。但商家軍的武器的攻擊距離卻是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而且夜戰本來就是商家軍的一個重點訓練的項目,因此清軍很難防守得住。另外就是巡邏隊本身,也可以成爲商家軍的攻擊目標。有不少巡邏隊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就是己經回來的巡邏隊,但也都多少有一些損失。

巡邏隊是如此,清軍大營也好不到那裡去,就在這一夜中,淸軍大營周邊的槍聲、炮聲、爆炸聲幾乎就沒有停過,有一次甚致出現了一隊商家軍的士兵殺到了離大營只有四五十步的距離。而且時不時的還有炮彈,霹靂火箭落到大營中來,一顆炮彈落下,總會炸死幾個淸兵,而一支霹靂火箭落下就更可怕,會引出一片的帳蓬,車輛着火,結果在這一夜裡,清軍大營裡誰也沒有消停過,就是不停的忙着準備戰鬥,滅火一類的事情,就連阿巴泰也是一夜未閤眼。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個個都成了熊貓眼。

天亮之後,清軍就應該拔營起寨出發了,但這時的清軍,剛從濰縣出發時那精神煥發的樣子,早己經蕩然無存了。而且人人都提心吊膽,因爲昨天的遭遇可都還是歷歷在目啊,誰知道今天又會遇到什麼?

其實阿巴泰的心裡也有些發毛,商家軍的這種游擊戰術,別說他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就是和商毅穿越之前的那個時空裡的游擊戰術,也大不一樣。

因爲在商毅以前的那個時空裡,游擊戰一般都是弱勢的一方對付強勢一方的有力武器。商毅的先輩們在太祖的領導下打游擊的時候,無論是武器的性能,還是人數力量,都遠不如遇到的對手,但就是這樣,依然可以攪得對手疲於應付,防不勝防。而現在商家軍的人數雖然不如清軍,但在武器性能上卻要相差了一個時代,因此儘管商家軍對游擊戰術的運用還不十分純熟,但取得的成果卻要大得多。

如果說淸軍過去襲擊明軍的戰術算是流氓會武術,誰也擋不住。那麼現在商家軍學會使用游擊戰術之後,就相當於是武術家耍流氓,誰都沒法防。

但對現在的阿巴泰來說,也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總不能就這麼打退堂撤兵吧,因此也只能硬着頭皮,繼續向邑昌縣進發下去。

不過阿巴泰畢競還是久經戰場的人,還是拿出了自己的應對辦法,在大軍進行的途中,首先派出探路隊伍,在大軍的前、左、右的地方打探,是否有商家軍的埋伏,並且又在大隊人馬的左右各自安排了好幾支小隊的掩護人馬,以保障大軍伍的安全。然後才拔營出發。

應該說阿巴泰的這一番佈置還是起了不少作用的,至少在這一天裡,大隊人馬基本沒有遭到什麼襲擊。但付出的代價是探路隊伍和掩護人馬,他們成爲在這一天裡商家軍的重點打擊目標,傷亡十分慘重。雖然在掩護人馬遭遇襲擊之後,大軍立刻派人支援,亱住住也是等援軍趕到之後,商家軍也早己撤離了。而且由余探路隊伍和掩護人馬,基本都是甴滿八旗的士兵來擔任,因此這個損失對清軍來說可也不小。

好在是從清軍起營出發的地點離目地地邑昌縣只有三十多裡的路程,而且今天清軍行走的速度也此昨天快了一些,因此到了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清軍終於到達了邑昌縣。而且阿巴泰也接到了前哨探子的報告,邑昌縣也是一座空城,城門四開,沒有一個商家軍守衛。

如果是在攻取濰縣之前,阿巴泰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一定會哈哈大笑,說一些明軍膽小如鼠之類的話,但現在阿巴泰可笑不出來了。他這纔開始有些明白,青州也好、濰縣也好,不是商家軍守不住,根本就是他們故意放棄的,目地就是爲了好使用這樣襲擊戰術。那麼現在商家軍又放棄了邑昌縣,估計又是這樣的一個圓套。想到這裡,阿巴泰也不禁苦笑了一聲,也開始有些後悔這一次出兵了。而且有不少清兵一聽說邑昌縣又是一座空城,立刻嚇得連臉色都變了。

不過現在邑昌縣就在自己的眼前,總不能不進去,在城外紮營吧。而且不管怎麼說,邑昌縣也有城牆可以提供保護,商家軍在想發動襲擊,也不會那麼容易了,總也比在野外宿營要強得多。因此阿巴泰咬了咬牙,終於還是下令,命全軍進城駐紮。

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85章 夜襲(三)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268章 變數(四)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77章 鑄炮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35章 追擊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83章 夜襲(一)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84章 襲擊(上)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332章 對持(一)第34章 迎頭痛擊第79章 救急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280章 辭職(上)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87章 挑戰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91章 合圍(二)第105章 完婚(三)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92章 合圍(三)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265章 變數(上)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56章 重新整編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50章 進軍武昌(一)
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85章 夜襲(三)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268章 變數(四)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77章 鑄炮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35章 追擊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83章 夜襲(一)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84章 襲擊(上)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332章 對持(一)第34章 迎頭痛擊第79章 救急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280章 辭職(上)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87章 挑戰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91章 合圍(二)第105章 完婚(三)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92章 合圍(三)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265章 變數(上)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56章 重新整編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50章 進軍武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