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長城填詞

龍嘯大明

等把孩子們安頓好了之後,紫玲瓏才輕輕嘆了一口氣,悠悠道:“我己經好久沒有這麼開心過了。”

葉瑤瑱笑道:“姐姐現該知道了,我當初把你弄進宮來, 可都是爲你好了吧,等你以後也有了自己的孩孑,就會天天這樣開心了。”

商毅笑眯眯道:“說不定現在己經有了,這幾天我可餵了你不少,等回到南京之後,找個御醫來看看。”

紫玲瓏頓時杏飛雙頰,嗔道:“你在胡說什麼呢?誰要看御醫了。”

商毅呵呵笑道:“這怎麼是胡說呢?如果還沒有,我們就還要多多努力一些。”

雖然說紫玲瓏己經和他有了男女親密關係,但也受不了他越說越露骨,只覺得連耳根都發起燒來,趕忙道:“別忘了,誰跟你努力一些,你可是答應過我的,還要再填一首詞,不能比那首[清平樂]差,如果填不上來,以後別想再碰我。”

商毅道:“如果我馬上再填出一首比[清平樂]更好的詞呢?”

紫玲瓏撇了撇嘴,道:“吹牛。這才幾天時間,你有這麼快嗎?”

其實雖然紫玲瓏進宮的時間不長,但商毅對她確實有些喜愛了,因爲她是商毅後宮中少有敢不拿商毅當皇帝看,言語之間,敢直接搶白商毅的人。在商毅稱帝以前,妻妾們還都敢和他鬧一鬧性子,頂幾句話,但等商毅稱帝之後,就都收斂得多了,只有葉瑤瑱和亞莉桑徳拉有時還能和商毅搶白幾句,現在紫玲瓏天天和商毅絆嘴,反到讓商毅覺得更有閨房之樂。當然紫玲瓏並非不知道分寸,在外人面前,還是顯得十分恭敬的樣子。

商毅笑了一笑,道:“這可不是吹牛,我確實已經想好了。”

就在這時,堵胤錫和十餘名官員登上長城,來請商毅上車出發,商毅道:“堵卿,昨日天降大雪,正好觸動了聯的靈感,於是以雪爲題,又做了一首[沁園春]。”

堵胤錫也怔了一怔,畢競有那首[清平樂]在前面,也引起了堵胤錫的興趣,反正一首詞也耽誤不了多少功夫,因此道:“臣願聞其詳。”

其他官員一聽說皇帝做好了一首新詞,那有不湊個趣的,因此也都紛紛道:“臣等洗耳恭聽。”

其實昨天看到下雪的時候,商毅確實就已經想好了,這正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可以把太祖的那一首得意之作出來。要知道在穿越大軍中,這首詞的率可是最高的,如果不把道詞出來,回去以後都不好意思根別人說自已也是穿越的。而且現在的場景、地點、環境都很合適,也不會再出現像[清平樂]的硬傷。

因此見衆官員都是一付靜聽佳作的樣子,連紫玲瓏也睜大了眼睛,盯着自己,一付半信半疑的樣子。商毅也覺得鋪掂得差不多了,於是咳喇了一聲,清清咽子,背起雙手,昂首挺胸,走了幾步,作指點江山狀,緩緩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在另一時空裡,各種版本的這首《沁園春?雪》的朗誦,商毅也聽過了無數次,因此也學着念出來,聲音抑揚頓挫,高低起伏,到是顯得聲情並荗,也確實頗有渲染力,而且在念完上半闋之後,商毅還故意停頓了一下,看一看衆人的反應。

在場的官員們都是熟讀詩書的人,哪不知道該自己出場了,當然詞意也確實是上層佳作,因此商毅一停下來,已有好幾名官員大聲道:“好,好,好詞。”

一名官員道:“皇上這首《沁園春》,雖然只聽到了上半闋,但己是雄闊豪放、氣勢磅礴,揮灑自如,辭義暢達,實在是難得的佳作。”

另一名官員也道:“單是這一句“欲與天公試比高”,更是不同凡響,爲古來各詞人所不及也。”

堵胤錫道:“臣等願聞下闋。”

其他人也紛紛道:“臣等願聞皇上下闋。”

就連紫玲瓏的睜大眼睛,臉上一付驚疑不定的表情,顯然就是半上闋己經大出了她的意料。因爲紫玲瓏右秦淮河當名妓的時候,確實也會過不少知名文士,詩詞歌賦也聽過不少,因此在詩詞方面,確實有相當的造詣,此果如先前那首[清平樂]還能夠找出幾首來相比,那麼這首[沁園春]雖然只有上半闕,但己是絕佳之作,和歷代的詩詞名家名作相比,也絲亳不遜色。而且她也頗爲期盼,下半闕會是什麼內容。因爲一般來說,詩詞都是先抑後揚,名句多半都是出在下半闕中,而這首[沁園春]的上半闕已有如此的水準,那麼下半闕要怎樣才能超過上半闕呢?

商毅心裡也覺得十分好笑,這才只是上半闋,就起到了這樣的效果,那麼下半闋再出來,還不知道怎麼樣。因爲後世的人都知道,這首[沁園春雪]的猛料可全都是在下半闋裡,因此又清清嗓子,然後繼續道:“江山如此多驕,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呤完之後,商毅正好來到長城垛口邊,一手扶在垛口上,擡頭望天,作傲視天下狀,自己也對這個造型十分滿意。而在長城上一片寂靜,衆官員們一起無語。又過了好一會兒,也不知是誰首先喊了一聲:“皇上萬歲。”其他官員們也都紛紛道:“皇上萬歲。”也不顧滿地的積雪,全部都跪了下來。就連葉瑤瑱、紫玲瓏也都半跪下來,亞莉桑徳拉雖然遲疑了一下,但也跟着半跪下來。

商毅也不禁嚇了一跳,雖然他也估計到,下半闋一扔出來,一定是一顆重磅炸彈,但也沒有想到會達列這樣一個效果,用震驚都不能形容了,這簡直就是霸氣側漏啊!看來自己太低估這首詞對古人的衝擊力了。同時心裡也頗爲得意,終於把這首詞也出來了,總算是不枉自已穿越了一回。因此趕忙道:“各卿,你們這是做什麼,快起來,快起來。” 說着走過去把堵胤錫扶了起來。

堵胤錫道:“皇上這首[沁園春]風調獨絕,文情並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從此以後,恐怕無人再敢填[沁園春]詞了。”

商毅笑道:“詩詞一道,不過是些閒情小品,不頓大雅之堂,朕也是偶一爲之。衆卿不必過於認真了。大家快都起來了吧。時候也不早了,我們趕快上路吧。”

衆官員這才起身,然後簇擁着商毅,下了長城,分別上車上馬,而紫玲瓏在上車之前,也低低聲音對啇毅道:“算你行,這次我服了你了。” 到這個時候,她己經完全相信這首[沁園春]絕對是商毅作的,畢竟下半闕的內容,也只有以商毅現在的身份才做得出來,因爲換了傍人,絕計做不出這樣的詞句來。因此也對商毅由衷的佩服起來。

不過商毅還是低估了這一首詩的影響力,在若干年之後,這首[沁園春雪]也被評爲中華第一名詞,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夠背誦得下來,而商毅站在長城上,手扶垛口,對天作詞的場景,也成爲無數畫作的素材。

後來居庸關長城成爲風景區之後,還專門在這段長城上塑造了一組雕像,還原當年的場景。其中不僅是有商毅扶垛口作詞的塑像,而且在場的葉瑤瑱、亞莉桑徳拉、紫玲瓏、商莞、商娥、岡薩雷斯候爵夫妻、堵胤錫等人,以及當時其實並不在長城上的成進、李定國、安德烈、吳亮等人,也全都被塑造了雕像在場。而這一景點,也成爲來長城遊玩的中外遊客必到的地方。

商毅當然不知道自己一時之快,了這一首[沁園春雪],造成的影像力要比另一時空裡還大。衆人都一一上車之後,大隊人馬才都開居庸關,各自上路啓程。

出了居庸關之後,人馬各自分道揚驃,商毅的大隊人馬向西,經平刑關,進入了山西省境內,過五臺山,經雁門關後才轉道南下,低達太原。然後一路南下,進入河南、湖北等地。

因爲回程不趕時間,因此大隊人馬也走得不快,遇到了景點古蹟,還會停下來遊玩一番,而且這一路上的景點確實不少,因此大隊人馬是十一月初離開居庸關, 有了差不多有一個半月, 纔到達湖北省武昌府, 這時已是十二月十七曰了, 離新年僅僅只有十幾天的時間。

不過南京方面早就得知了商毅的返回行程,因此內閣也早就派遣了船隊,停泊在武昌府等候,迎接商毅的大隊人馬。從武昌乘船最多五天,就可以到達南京了,也能趕在新年之前,於是商毅等人以及隨行的士兵等衆,也在武昌棄車乘船,一路順江而下,駛向南京。而這一趟行程,也算是車船齊備了。而且沿途還可以欣賞到兩岸美麗的風景。

但船隊行駛到九江的時候,商毅也收到了南京發到急訊,朝中發生了一件大事,不僅是所有的內閣成員,就連黃宗羲、顧炎武等參政院的議員也都被牽連進來了。需要商毅緊急趕回南京處理。

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10章 淸廷聯盟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180章 報紙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93章 遷移(一)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25章 作戰原則第180章 出兵(上)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35章 鄉鬥(下)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71章 追擊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35章 鄉鬥(下)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308章 宣戰(上)第46章 內外夾攻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166章 雨戰(二)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72章 清廷進京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28章 計劃(上)第142章 偵察兵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94章 救援蘇州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65章 出兵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54章 水上進攻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209章 進京(下)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
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10章 淸廷聯盟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180章 報紙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93章 遷移(一)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25章 作戰原則第180章 出兵(上)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35章 鄉鬥(下)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71章 追擊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35章 鄉鬥(下)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308章 宣戰(上)第46章 內外夾攻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166章 雨戰(二)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72章 清廷進京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28章 計劃(上)第142章 偵察兵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94章 救援蘇州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65章 出兵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54章 水上進攻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209章 進京(下)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