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

商毅帶領着士兵保護着衆官員以及宮女、太監,還包括朱由崧的兩名嬪妃,以及朱由崧和朱師成的遺體,從皇宮西安門出了皇城,正好這時段鵬也帶領着人馬,分別從西安門外大街和珍珠樓西十八街趕到了皇城的西城牆邊。

雙方碰頭之後,商毅立刻命令段鵬佈置防線,準備迎戰清軍,然後招集所有的官員,道:“各位大人,現在清軍己經殺入了南京城,皇城恐怕是守不住了,但我們不會讓清軍這樣輕意就佔領南京,一定會和清軍死戰到底。現在只有西北地區有商家軍駐守,只要是過了鐘鼓樓,就可以保護大家的安全,因此大家都向西北地區轉移。”

這時有一個官員道:“商督師,我的府邸現在都在南城,我回去把家小都接出來,再向西北地區轉移,你看可以嗎?”

他這麼一說,其他人也紛紛道:“是啊,是啊,我的家也在呀,家裡的人都在府裡等着,我們要把他們接出來。”

商毅也點了點頭,道:“好,要去接家人的都快去,不過現在淸軍己經進了城,大家都要小心,接到家人之後,都到鐘鼓樓來聚集,我會安排人手在那裡接應大家。”

說完之後,衆官員連同不少太監,呼拉一下就散了一大半,本來一起出皇宮的,有近二百人,現在只剩下三四十人沒有走。在官員之中,只剩下六七人,不過其中包括史可法和吳甡在內,因爲他們的家人都不在南京,因此也不用顧及府裡。另外還朱由崧的兩名嬪妃,加上宮女、太監等二十多名,以及明石姬帶着得玄皇教衆十幾個人。

商毅道:“史閣老,吳閣老,這裡馬上就要打仗了,你們先保護着皇上的遺體,退到鐘鼓樓去?”

史可法和吳甡也知道,自己留在這裡也幫不上什麼忙,而保護朱由崧的屍體也是大事,因此也答應了一聲,帶着其他人離開。商毅又從自己的衛隊裡拔了一個排出來保護他們撤離。

等史可法等人都撤走以後,商毅纔開始安排兵力,現在商家軍的兵力分佈:是李定國部駐守在南京西邊的莫愁湖,守衛着石城門和三山門,一個步兵旅駐守在聚寶門,留守在南京城裡的,只有特種兵旅。

城裡駐守的兵力,顯然是不夠的,而現在聚寶門是清軍的主攻方向,不能從這裡抽調人馬,因此只能派人,從李定囯的第九師抽調一個團來,增援南京城裡的駐守兵力。

從南京皇宮西門到鐘鼓樓一帶是南京城的中部城區,也是最繁華的地區,這一帶的街道縱橫交錯,岔口衆多,密如棋盤,並不是一個好駐守的地方。商毅在計劃南京巷戰的時候,是把這裡當戰場,而不是據守點。而且現在只有一個旅的兵力,更不可能守住了。

但原計劃以皇城和鐘鼓樓互爲犄角的巷戰佈局,也因皇城的失守而被破壞,因此也不能輕易就把這一塊中心區輕易就放棄掉,因此商毅下令將全旅分散成以營爲單位,分別以府軍右衙、珍珠橋西十八街,西安門外大街,常府街、馬府街、中正街、太平裡這七個主要的街道、地區爲主要駐守點。而商毅和段鵬帶着剩下的一個營以及商毅的衛隊,在花牌門樓橋一線駐守,做爲預備隊。並且把臨時的指揮部設立在上元府。

商毅剛剛把防守的兵力分派完,只有西安門外大街和珍珠橋十八街這兩條街佈置好了防守的兵力,其他幾個街道和地區的駐守軍隊纔剛剛出發,清軍就以經從皇城中殺出來了。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駐守西安門外大街的特種兵營立刻出動,向清軍發動進攻,以吸引清軍的兵力,好爲其地各路軍隊進入自己的防區蠃得時間。而預備隊馬上在街上佈置防守陣地,準備接應。

淸軍也是從皇城的西安門裡殺出來的,在今天晚上,清軍由主將韓岱率領,同時從正陽門和朝陽門,向南京發動了突然進攻,雖然駐守這兩門的黃得功率領本部人馬,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這時清廷潛入南京細作的另一部份人員,也城裡開始行動,首先在朝陽門內發動襲擊。

雖然皇城裡的細作在和商家軍的戰鬥中,處處受制,但在其他明軍的戰鬥時,卻打得心應手,充份發揮他們個人武力出衆,近戰能力強的優勢,很快就朝陽門打開了缺口,清軍趁機也在城外發動猛攻,首先攻破了朝陽門,然後分兵兩路,一路由東安門攻入皇城,一路沿城牆來支援正陽門的人馬。

因此守衛正陽門的人馬同樣也抵擋不住,立刻棄守了正陽門,而黃得功也帶領着人馬,由通濟門逃出,沿着秦淮河向東敗逃。

攻破了正陽門之後,清軍也立刻向北直進,經由洪武門、承天門、午門一路殺進皇宮裡。這時的皇城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抵抗之力,因此兩路清軍都長驅直入,在紫禁城裡的太和殿前會師。而被商家軍擊敗的襲擊皇宮的清廷細作這時也又趕來與清軍匯合,並指引着清軍從西安門殺出,追擊商家軍。

出了皇城之後,清軍在西皇城根大街上橫展開,而就在這時,商家軍也從西安門外大街向清軍發動了進攻。

城市巷戰,也是前一段時間商家軍的重點訓練,進攻是呈立體式展開,從街道和屋頂同時進行,首先從街道上一陣排槍齊射,而在屋頂上,也連續扔下了十幾顆手榴彈。

這一陣突襲頓時給了清軍當頭一棍,帶領清軍主將叫努山,是前鋒營統領,在他看來,攻破了城牆,就等於是大局以定,佔領了南京,這個時候的商家軍,應該是倉惶出逃纔對,完全沒有想到,他們會主動向自己發動進攻,一下孑就被打死了四五十人。

因此努山也勃然大怒,看來商家軍也太不知好歹了,立刻率領着人馬,沿着西安門外大街向商家軍進攻過來。而商家軍上下夾擊且戰且退,將清軍引得深入到西安門外大街內,一直退到西安門三條巷的入口附近,這時留在後面的商家軍士兵己在西安門三條巷入口處,布量好了防線。其實就是從居民家裡搬出來桌椅板凳等傢俱佈置成簡單的掩體,將整個街面橫向封鎖。

這段時間以後,在商家軍的動員下,南京中心城區的居民己有大半都撤離到西北地區,當然也有相當一部份居民不願離開自己的住宅,對於這些人也不好免強,只能聽之任之。不過撤走的畢竟是絕大多數,因此空房很多,傢俱不缺。而士兵們就躲在掩體後面,嚴陣以待。付責引誘清軍的商家軍士兵則拐入西安門三條巷,將整個大街都讓了出來。

而就在這時,在掩體的後面,還有兩側房宅的房頂上,樓上的窗戶裡,都伸出了不少的槍口,一齊向清軍開槍射擊,頓時在黑夜之中,閃爍出無數道耀眼的火舌,槍聲大作,火力兇猛,遠遠的超出了剛力引誘清軍的強度,而且連綿不斷。

清軍萬萬也沒有想到,商家軍還會在這裡埋伏下伏兵,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而且在大街上又沒有任何遮擋的東西,因此立刻死傷無數。衝在前排的清兵接二連三的倒下,一直時間慘叫,吶喊在西安門外大街上響成了一片。

這時努山也不禁大吃一驚,看這個樣子,商家軍到不像是倉促迎戰,或是負隅頑抗,而似乎是有準備,有組織的抵抗。自己實在是太大意了,因此努山也趕忙下令,命令全軍立刻撤出西安門外大街。

但在街道中作戰可不比野外,雖然西安門外大街在南京城裡也算是一條寬闊的街道,但這是相對其他街道而言,寬度最大的地方,也不過就是四五丈寬,並排最多也不能超過十五人,幾千清兵擠在這樣一條狹窄的長街上,拉出足有兩百餘步的距離,想馬上轉換方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排的士兵聽見了命令,轉身後退,但後排的士兵卻沒有聽到,還在繼續前進,結果互相沖撞,反到擠成了一團。反而是進不能近,退不能退。

而且這時又不斷有手榴彈從屋頂上扔下來,落到清軍的人羣中爆炸,在這樣密集扎推的人羣中,手榴彈的爆炸威力也發揮得淋漓盡致,一顆手榴彈,至少也能炸死炸傷十幾名清軍。而清軍早己混亂不堪,因此也被打得叫苦不迭,只顧着爭先恐後的向街道外逃去,甚致有的清兵爲了爭搶出逃的道路,還互相大打出手。

等清軍都撤到西安門外大街的路口,纔算是停了下來,但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己經損失了五六百人,另外還有二三百人受傷,就連主將努山身上,也有七八處地方受傷,血染戰袍,大部份傷口都是手榴彈爆炸的彈片劃傷,還有兩處居然是被自己人誤傷。

努山也不禁暗暗心驚,想不到在南京的城牆被攻破之後,商家軍不僅沒有慌亂,相反還立刻組織起了有序的反擊,看起來這確實是一個勁敵。但他不敢再輕易發動進攻,一面讓隨軍的醫官給自己包傷口,一面通知韓岱,另想別的辦法。

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42章 提案(上)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236章 隱密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3章 反擊(一)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37章 新武器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268章 重逢(下)第57章 火船(三)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185章 襲擊(下)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78章 衡州府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42章 海警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370章 戰術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79章 救急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62章 破局(二)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400章 國事(三)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370章 戰術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46章 亂攤子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309章 宣戰(下)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8章 蒐羅人材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87章 講和(下)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99章 廷議(下)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79章 桂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83章 下獄(下)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267章 變數(三)第406章 國策(下)
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42章 提案(上)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236章 隱密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3章 反擊(一)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37章 新武器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268章 重逢(下)第57章 火船(三)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185章 襲擊(下)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78章 衡州府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42章 海警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370章 戰術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79章 救急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62章 破局(二)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400章 國事(三)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370章 戰術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46章 亂攤子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309章 宣戰(下)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8章 蒐羅人材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87章 講和(下)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99章 廷議(下)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79章 桂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83章 下獄(下)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267章 變數(三)第406章 國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