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追擊

勒克徳渾和韓岱撤回開封之後,清軍在開封城裡的總兵力約有十一二萬人,留在開封城裡,和在城南準備投降中華軍的,只有一萬多人,其餘全部都分散從東西北三方撤逃,不過是有組織逃離開封的,只有多爾袞一行,勒克徳渾和韓岱一行這兩批人馬,其餘全部都是作鳥獸散,完全打亂了建制,多則千餘人,少則幾十人,各自結夥成隊。

而且絕大多數清兵都不知道該向那個方向逃走,大名府方向被中華軍堵死,繞道山西,大多數人對地理道路根本就不熟,也不知道該怎麼走,因此雖然清軍己經出逃了二三天的時間,但都是漫無目地,大部份的軍隊繞來繞去,其實還是在開封城外一帶打轉,並沒有跑遠。

因此中華軍開始追擊之後,也立刻將隊伍分散成以營團爲單位, 於是在這個古老的戰場上, 出現了許多新的故事, 在很多年之後, 還一直被人津津唸到。

…… ……

十一軍二十師七十六團是西路追擊部隊的先鋒,爲了堵住更多的清軍,盡抄着小路往前趕。

在夜暗中,聽到前面有大羣人的腳步聲、喘息聲、刀槍武器的碰擊聲、還有戰馬的嘶鳴聲,整個隊伍的行進速度也慢了下來。

團長劉紹毅有些火了:“怎麼搞的?前面的五十三營出了什麼事情,怎麼走得這麼慢?”

他跑到前面,找到五十三營的營長閆志誠詢問,結果閆志誠把手一指,道:“團長,前面來了一支部隊,和我們擠在一起了,當然走不起來。”

劉紹毅仔細看了看插過來的這支部隊,在黑暗中隱隱約約只看這支隊伍的士兵都揹着大包小包,壓得東倒西歪,覺得有些不對勁,他向前走了幾步,湊近仔一看,只見人人都是帶着鍋底朝天的大沿帽,腦袋後面還甩着一根長辮孑!竟然是一隊清兵,他急忙後退,往後傳令:淮備戰鬥。

這時清軍漢軍正白旗甲喇額真許長林正騎在馬上,睡眼惺忪的打着屯,只聽前方有人大喝一聲:“站住!投降不殺。” 他坐下的青棕馬驚得暴叫了一聲,前腿高高的擡了起來。

幸好許長林的騎術還算不錯,緊緊抱着馬鞍,沒有摔下來。他勒住繮繩,有些惱火,道:“你們的那一部份的?還不趕緊趕路,在這兒窮嚷什麼?”

班長朱黎搶上前去,道:“少廢話,快下來。”

許長林這下可火了,道:“他奶奶的熊,你曉得老孑是誰嗎?”

朱黎一個箭步跳過去,掄起槍托對着許長林的小腹狠狠的就是一下,道:“你給我滾下來吧!”

許長林“咕咚”一下摔下馬去,只摔得全身發痛,但這時的睡意也全部驚醒了,一看身邊站着得全都是中華軍的士兵,這才明白過來,心裡也不禁一急:我他媽的怎麼就這麼倒黴!

…… ……

二十二旅七十三團三十七營的營長劉平原有個睡前洗腳的習慣, 隨身總帶着一個小腳盆, 就是追趕淸軍這麼緊張, 他也照洗不誤。因爲這時己是十月底的季節,氣候寒冷,因此在戰場上拾了一件清軍的大氅披上,雙腳泡在熱水裡,覺得十分舒報。

這時只見在一個士兵來卸門板,劉平原眨着眼睛,有熱水裡蹭着腳,漫不經心的道:“你是那個部份,爲什麼來下門板。”

那士兵趕忙站直身體,道:“回稟大人,是我們哨長讓我來下門板,說晚上天冷,找柴燒火取暖。”

劉平原聽了,立刻來了氣,道:“老百姓家的門板你們就下去當柴燒、還有沒有紀律了,回去叫你們哨長來見我。”

那士兵聽了,趕忙一溜煙走了,不一會兒,只聽門口有人道:“標下參見軍門大人。”

劉平原聽得不對味,擡頭一看也嚇了一跳,怎麼是個清軍的軍官,正彎腰打千。幸好劉平原反應得快,一把抓起放在身邊的短銃,也不管裡有沒有子彈,連鞋都沒有穿,光着腳踏在地上,幾步來到這個清軍的軍官面前,把槍向他腦門一頂,道:“你們被中華軍包圍了,快去集合你們的人,放下武器,準備投降吧。”

這時那個清軍的軍官纔看清楚,也忍不住道:“你……你們是怎麼到這裡來了?這是我們的營盤呀!”

劉平原用槍管敲了敲他的頭,認真的道:“誰說這是你們的營盤,明明是老子三十七營先到的。”

…… ……

中華軍的班長宋士孝聽偵察兵說在前面的萊地是有一羣清兵正在睡覺,於是帶着全班的士兵摸上去,想抓幾個俘虜。

這時天色正暗,冷風勁吹,疲憊之極的清兵們都蒙着毯子,裹着身體,在萊地裡呼呼大睡,宋士孝帶領着全班的戰士己經摸到了清兵當中,但也沒人查覺。

一個士兵輕聲道:“班長,咱們抓幾個,這可有一二百,隨便咱們抓後。”

另一個士兵道:“要是能全抓回去就好了,可惜咱們只有這幾個人,人手太少了。”

宋士孝眼珠一轉,道:“誰說人少就抓不了,你們看我的。” 說着拾了一頂清兵的帽子,帶在自己頭上,然後踢了踢在腳邊睡覺的清兵,道:“快起來,快起來,要集合了。”

那個清兵從睡夢中驚醒,揉了揉眼睛,道:“起來幹嘛,趙統領走了嗎?”

宋士孝道:“趙統領早就走了,現在就剩你們了,還不趕快起來。”

其他幾個中華軍的士兵也都找了頂清兵的帽孑帶上,然後散佈到清軍羣裡,一個個的拉,一個個的喊,揪耳雜、用腳踢。但這些清兵實在太累了。都不想動。

這時士兵謝安家忽然叫着:“中華軍快追上來了,起來快走呀。”

這一句話果然有用,一個清系立刻問道:“中華軍在那個方向。”

宋士孝罵道:“中華軍已經追上來了,趙統領朝東南方走了,再不起來動身,就不管你們了。你們再不走,等中華軍追上來了,看怎麼收拾你們。”

一聽說中華軍要追上來了,清兵們頓時就慌了起來,趕忙你推我,我叫他,一片喧鬧:“快起來,快走啊,中華軍追上來了。”“趙統領早就走了。”然後一個個都從地上爬起來,卷毯孑,清東西,好一陣忙亂。

宋士孝道:“快!等不及了。馬上都跟我走。”

清兵們聽了,這才罵罵咧咧的都動了身,糊里糊塗的跟着宋士孝走了。等清軍的隊伍浩浩蕩蕩走進了一塊低窪的平地上,宋士孝讓他們在一個高臺前站好,只聽高臺上有一個聲音道:“我們是中華軍,你們都被俘虜了。“

這時只見火把通明,清兵們這纔看清,周圍全都是中華軍的士兵。

這一下子就抓了五百多人。

…… ……

十七軍三十三旅六十九營的營長石自賢帶領着隊伍追了一天,只累得腰痠腿軟,紮好了帳蓬之後,正要躺下來睡覺,這偵察兵來報告,在前方西南小村裡發現有一小股清軍,大約有十幾個人的樣子,離這裡只有二三里路。

石自賢聽了,也立刻下令,讓二一七排的新任排長劉禮明帶着張繼龍、王克軍、張剛等十幾個戰士去抓俘虜,大約一個多小時以後,抓俘小組帶着十餘名抓獲的清兵回來了。

石自賢也顧不上睡覺,親自在帳蓬點着燈裡審訊起俘虜來。

“你是什麼官職?”

“校衛。”

“什麼名字?”

“劉禮亮。”

這時,正在帳蓬外面向同伴說述如何抓住這一批俘虜的排長劉禮明,猛然停住了話頭。轉身衝進了帳蓬裡。在燈光下清兵俘虜和劉禮明對視了一會兒,突然抱在一起,都放聲大哭起來。

“哥,沒想我抓的俘虜是你呀!”

“兄弟,原來是你啊,你不是跟着英親王的人馬一起出戰了嗎?我還以爲你不在了,你還沒死啊!”

“是啊!哥,我歸順了中華軍了。”

“啊?你已經投降了中華軍了。”

“對呀! 我在戰場上被中華軍抓住了,首長們沒有殺我,還讓我參加中華軍。在進攻朱仙鎮的戰鬥裡我立了功,現在剛當上了排長,這裡可比清軍那邊好多了。哥,咱們都是漢人,是被清軍逼着當了兵,在戰場上殘殺咱們自己人,哥,你也趕快投降吧。”

“好啊!兄弟,你說得對,其實我也不想在清軍那邊幹了,投降中華軍了。”

這一幕到把帳蓬裡的人都看呆,石自賢笑道:“好了,劉禮亮,你們兄弟兩到是團圓了,歡迎你哥哥加入中華軍呀。”

這時劉禮明擦了一把眼淚,道:“大人,我也要立個功,就在前面五六裡地,是清軍統領黃輝的部隊住在那呈,有一千二三百人,我帶你們去抓他。就當是我給中華軍的見面禮。”

結果到了天明的時候,六十九營押着一千三百多名俘虜,興高彩烈的迴歸開封。

…… ……

這樣的小故事實在太多了,多得就如清軍遺棄在路上雜物,俯拾皆是。

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187章 講和(下)第141章 造船廠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34章 鄉鬥(上)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47章 對策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87章 講和(下)第149章 新政(三)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1章 安撫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86章 人材(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19章 投效(上)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81章 洋人(下)第17章 行軍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3章 雙截棍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71章 追擊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75章 架臨宿州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79章 桂王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3章 反擊(一)第161章 飛剪船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56章 火船(二)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44章 救援部隊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279章 大不敬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2章 荒鎮怪客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9章 安慰公主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80章 放棄青州
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187章 講和(下)第141章 造船廠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34章 鄉鬥(上)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47章 對策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87章 講和(下)第149章 新政(三)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1章 安撫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86章 人材(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19章 投效(上)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81章 洋人(下)第17章 行軍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3章 雙截棍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71章 追擊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75章 架臨宿州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79章 桂王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3章 反擊(一)第161章 飛剪船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56章 火船(二)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44章 救援部隊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279章 大不敬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2章 荒鎮怪客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9章 安慰公主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80章 放棄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