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追擊

勒克徳渾和韓岱撤回開封之後,清軍在開封城裡的總兵力約有十一二萬人,留在開封城裡,和在城南準備投降中華軍的,只有一萬多人,其餘全部都分散從東西北三方撤逃,不過是有組織逃離開封的,只有多爾袞一行,勒克徳渾和韓岱一行這兩批人馬,其餘全部都是作鳥獸散,完全打亂了建制,多則千餘人,少則幾十人,各自結夥成隊。

而且絕大多數清兵都不知道該向那個方向逃走,大名府方向被中華軍堵死,繞道山西,大多數人對地理道路根本就不熟,也不知道該怎麼走,因此雖然清軍己經出逃了二三天的時間,但都是漫無目地,大部份的軍隊繞來繞去,其實還是在開封城外一帶打轉,並沒有跑遠。

因此中華軍開始追擊之後,也立刻將隊伍分散成以營團爲單位, 於是在這個古老的戰場上, 出現了許多新的故事, 在很多年之後, 還一直被人津津唸到。

…… ……

十一軍二十師七十六團是西路追擊部隊的先鋒,爲了堵住更多的清軍,盡抄着小路往前趕。

在夜暗中,聽到前面有大羣人的腳步聲、喘息聲、刀槍武器的碰擊聲、還有戰馬的嘶鳴聲,整個隊伍的行進速度也慢了下來。

團長劉紹毅有些火了:“怎麼搞的?前面的五十三營出了什麼事情,怎麼走得這麼慢?”

他跑到前面,找到五十三營的營長閆志誠詢問,結果閆志誠把手一指,道:“團長,前面來了一支部隊,和我們擠在一起了,當然走不起來。”

劉紹毅仔細看了看插過來的這支部隊,在黑暗中隱隱約約只看這支隊伍的士兵都揹着大包小包,壓得東倒西歪,覺得有些不對勁,他向前走了幾步,湊近仔一看,只見人人都是帶着鍋底朝天的大沿帽,腦袋後面還甩着一根長辮孑!竟然是一隊清兵,他急忙後退,往後傳令:淮備戰鬥。

這時清軍漢軍正白旗甲喇額真許長林正騎在馬上,睡眼惺忪的打着屯,只聽前方有人大喝一聲:“站住!投降不殺。” 他坐下的青棕馬驚得暴叫了一聲,前腿高高的擡了起來。

幸好許長林的騎術還算不錯,緊緊抱着馬鞍,沒有摔下來。他勒住繮繩,有些惱火,道:“你們的那一部份的?還不趕緊趕路,在這兒窮嚷什麼?”

班長朱黎搶上前去,道:“少廢話,快下來。”

許長林這下可火了,道:“他奶奶的熊,你曉得老孑是誰嗎?”

朱黎一個箭步跳過去,掄起槍托對着許長林的小腹狠狠的就是一下,道:“你給我滾下來吧!”

許長林“咕咚”一下摔下馬去,只摔得全身發痛,但這時的睡意也全部驚醒了,一看身邊站着得全都是中華軍的士兵,這才明白過來,心裡也不禁一急:我他媽的怎麼就這麼倒黴!

…… ……

二十二旅七十三團三十七營的營長劉平原有個睡前洗腳的習慣, 隨身總帶着一個小腳盆, 就是追趕淸軍這麼緊張, 他也照洗不誤。因爲這時己是十月底的季節,氣候寒冷,因此在戰場上拾了一件清軍的大氅披上,雙腳泡在熱水裡,覺得十分舒報。

這時只見在一個士兵來卸門板,劉平原眨着眼睛,有熱水裡蹭着腳,漫不經心的道:“你是那個部份,爲什麼來下門板。”

那士兵趕忙站直身體,道:“回稟大人,是我們哨長讓我來下門板,說晚上天冷,找柴燒火取暖。”

劉平原聽了,立刻來了氣,道:“老百姓家的門板你們就下去當柴燒、還有沒有紀律了,回去叫你們哨長來見我。”

那士兵聽了,趕忙一溜煙走了,不一會兒,只聽門口有人道:“標下參見軍門大人。”

劉平原聽得不對味,擡頭一看也嚇了一跳,怎麼是個清軍的軍官,正彎腰打千。幸好劉平原反應得快,一把抓起放在身邊的短銃,也不管裡有沒有子彈,連鞋都沒有穿,光着腳踏在地上,幾步來到這個清軍的軍官面前,把槍向他腦門一頂,道:“你們被中華軍包圍了,快去集合你們的人,放下武器,準備投降吧。”

這時那個清軍的軍官纔看清楚,也忍不住道:“你……你們是怎麼到這裡來了?這是我們的營盤呀!”

劉平原用槍管敲了敲他的頭,認真的道:“誰說這是你們的營盤,明明是老子三十七營先到的。”

…… ……

中華軍的班長宋士孝聽偵察兵說在前面的萊地是有一羣清兵正在睡覺,於是帶着全班的士兵摸上去,想抓幾個俘虜。

這時天色正暗,冷風勁吹,疲憊之極的清兵們都蒙着毯子,裹着身體,在萊地裡呼呼大睡,宋士孝帶領着全班的戰士己經摸到了清兵當中,但也沒人查覺。

一個士兵輕聲道:“班長,咱們抓幾個,這可有一二百,隨便咱們抓後。”

另一個士兵道:“要是能全抓回去就好了,可惜咱們只有這幾個人,人手太少了。”

宋士孝眼珠一轉,道:“誰說人少就抓不了,你們看我的。” 說着拾了一頂清兵的帽子,帶在自己頭上,然後踢了踢在腳邊睡覺的清兵,道:“快起來,快起來,要集合了。”

那個清兵從睡夢中驚醒,揉了揉眼睛,道:“起來幹嘛,趙統領走了嗎?”

宋士孝道:“趙統領早就走了,現在就剩你們了,還不趕快起來。”

其他幾個中華軍的士兵也都找了頂清兵的帽孑帶上,然後散佈到清軍羣裡,一個個的拉,一個個的喊,揪耳雜、用腳踢。但這些清兵實在太累了。都不想動。

這時士兵謝安家忽然叫着:“中華軍快追上來了,起來快走呀。”

這一句話果然有用,一個清系立刻問道:“中華軍在那個方向。”

宋士孝罵道:“中華軍已經追上來了,趙統領朝東南方走了,再不起來動身,就不管你們了。你們再不走,等中華軍追上來了,看怎麼收拾你們。”

一聽說中華軍要追上來了,清兵們頓時就慌了起來,趕忙你推我,我叫他,一片喧鬧:“快起來,快走啊,中華軍追上來了。”“趙統領早就走了。”然後一個個都從地上爬起來,卷毯孑,清東西,好一陣忙亂。

宋士孝道:“快!等不及了。馬上都跟我走。”

清兵們聽了,這才罵罵咧咧的都動了身,糊里糊塗的跟着宋士孝走了。等清軍的隊伍浩浩蕩蕩走進了一塊低窪的平地上,宋士孝讓他們在一個高臺前站好,只聽高臺上有一個聲音道:“我們是中華軍,你們都被俘虜了。“

這時只見火把通明,清兵們這纔看清,周圍全都是中華軍的士兵。

這一下子就抓了五百多人。

www◆ тTk án◆ ℃ O

…… ……

十七軍三十三旅六十九營的營長石自賢帶領着隊伍追了一天,只累得腰痠腿軟,紮好了帳蓬之後,正要躺下來睡覺,這偵察兵來報告,在前方西南小村裡發現有一小股清軍,大約有十幾個人的樣子,離這裡只有二三里路。

石自賢聽了,也立刻下令,讓二一七排的新任排長劉禮明帶着張繼龍、王克軍、張剛等十幾個戰士去抓俘虜,大約一個多小時以後,抓俘小組帶着十餘名抓獲的清兵回來了。

石自賢也顧不上睡覺,親自在帳蓬點着燈裡審訊起俘虜來。

“你是什麼官職?”

“校衛。”

“什麼名字?”

“劉禮亮。”

這時,正在帳蓬外面向同伴說述如何抓住這一批俘虜的排長劉禮明,猛然停住了話頭。轉身衝進了帳蓬裡。在燈光下清兵俘虜和劉禮明對視了一會兒,突然抱在一起,都放聲大哭起來。

“哥,沒想我抓的俘虜是你呀!”

“兄弟,原來是你啊,你不是跟着英親王的人馬一起出戰了嗎?我還以爲你不在了,你還沒死啊!”

“是啊!哥,我歸順了中華軍了。”

“啊?你已經投降了中華軍了。”

“對呀! 我在戰場上被中華軍抓住了,首長們沒有殺我,還讓我參加中華軍。在進攻朱仙鎮的戰鬥裡我立了功,現在剛當上了排長,這裡可比清軍那邊好多了。哥,咱們都是漢人,是被清軍逼着當了兵,在戰場上殘殺咱們自己人,哥,你也趕快投降吧。”

“好啊!兄弟,你說得對,其實我也不想在清軍那邊幹了,投降中華軍了。”

這一幕到把帳蓬裡的人都看呆,石自賢笑道:“好了,劉禮亮,你們兄弟兩到是團圓了,歡迎你哥哥加入中華軍呀。”

這時劉禮明擦了一把眼淚,道:“大人,我也要立個功,就在前面五六裡地,是清軍統領黃輝的部隊住在那呈,有一千二三百人,我帶你們去抓他。就當是我給中華軍的見面禮。”

結果到了天明的時候,六十九營押着一千三百多名俘虜,興高彩烈的迴歸開封。

…… ……

這樣的小故事實在太多了,多得就如清軍遺棄在路上雜物,俯拾皆是。

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61章 飛剪船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33章 餘波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32章 攻城(下)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79章 救急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43章 提案(下)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84章 游擊戰(三)第85章 地雷陣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27章 煙雨杭州第37章 進攻南陽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4章 反擊(二)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92章 勸進(下)第39章 吳甡督戰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36章 林家會議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44章 救援部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46章 亂攤子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83章 下獄(下)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245章 獻投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82章 佈置(三)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35章 鄉鬥(下)
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61章 飛剪船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33章 餘波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32章 攻城(下)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79章 救急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43章 提案(下)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84章 游擊戰(三)第85章 地雷陣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27章 煙雨杭州第37章 進攻南陽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4章 反擊(二)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92章 勸進(下)第39章 吳甡督戰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36章 林家會議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44章 救援部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46章 亂攤子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83章 下獄(下)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245章 獻投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82章 佈置(三)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35章 鄉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