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山東戰役(四)

第一天的進攻雖然受挫,但第五軍退回到軍營之後,查點人馬的損失情況,發現結果其實並不像戰場上表現的那麼遭糕。

如果是在以前,向這樣激烈的進攻戰中,陣亡的士兵至少也會在千人以上,但中華軍的實際損失是,陣亡五二十八人,傷二千一百九十二人。而且受傷的士兵有八成以上都是箭傷,受傷的部位也都是手臂、腿部等非致命部位,有不少都只是皮肉傷,並未傷筋動骨。

在中國古代軍隊的醫療條件十分落後,也不受人重視,幾乎沒有什麼專業的軍醫,隨軍一般能夠帶上幾個蒙古大夫,就算很不錯了,除了少數的將領之外,一般的士兵受傷,都得不到很好的醫治,最多就是能簡單的包紮一下,致於什麼清洗傷口、消毒、割切腐爛部位等,根本就沒有,因此傷兵的死亡率極高,幾乎都超過了半數,就是到六七成,也不是不可能。

但商毅是現代的軍事思緒,非常重現軍隊的醫療保障,因爲受傷的士兵大部份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能多挽救一個,其價值絕不容低估,在這幾年時間裡,也爲軍隊培養了一大批軍醫,並配治了大量的軍用藥材,因此中華軍無論是戰場醫療還是戰後的醫療條件,和過去的軍隊都不可同日而語。士兵的治癒率也高達八成以上。

而這一次戰鬥中受傷的士兵傷得都不重,只要能夠及時上藥醫治,絕大部份士兵都有望能夠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傷愈歸隊。而且大約有五百多名傷兵,在經過包紮治療之後,就可以馬上參戰了。

因此喬克裕立刻招集各師旅級的軍官,商議明天的進攻計劃。衆將都認爲,清軍的火力雖然十分密集,但主要是使用弓箭爲主,火槍火炮的數量並不多,實際的殺傷力並不強。只是清軍也學中華軍使用戰壕防禦,而且學得還十分地道,並不只是一個表像,這一點確實讓所有軍官都覺得非常頭痛,畢竟戰壕的防禦能力,在坐的衆人都再清楚也不過了。

但最後衆將還是一致認爲,在明天的進攻中,應該加強炮兵的火力,並且不要做全線的攻擊,而是將集中攻擊在幾個點,爭取能夠在清軍的防線上打開幾個缺口,以突破一點,來帶動全局,撕開泗水縣外圍的防線。而在發動地面進攻時,一定要堅決果斷,該投入兵力時,一定要堅決投入,不要害怕部隊的傷亡。同時針對清軍的射程比自己近的弱點,可以在前沿陣地八十到一百步的距離內,派出一支使用小型臼炮的隊伍,在近距離內,以曲射的方式打擊清軍的防線,爲地面步隊的進攻創造機會。

到了第二天,第五軍再次向泗水縣城外的防線發動進攻。

果然這一次中華軍改變了進攻的方式,首先集中重中型火炮,針對清軍防線上的三四個點,展開猛烈的炮擊。雖然這樣的做法對清軍的殺傷仍然不大,但對清軍防線的破壞卻不小,足可以將清軍佈置好的三層泥砂袋護牆全部給炸散,在整條防線上也出現了三四個大缺口。

隨後第八師二十團向清軍的防線發動了地面進攻,而二十團的炮兵營就在距離清軍防線不到一百步的距離上支起了六十餘門臼炮,向清軍的防線開炮轟擊。因爲臼炮都以大仰角曲射發射,無數的炮彈是從空中直接落到清軍的防線裡,有不少甚致直接落到了戰壕裡,因此對清軍造成的打擊也遠遠超過了採用直射的火炮。

清軍的防線上立刻響起了一連竄的爆炸、慘叫聲,士兵的傷亡人數也在呈直線上升。

而就在這時,二十團的另外三個營也逼近了淸軍的防線,而且都把重點進攻的目標放在被火炮轟開的幾個缺口上。雖然清軍也組織起了密集的火力,對中華軍進行阻止,但一開始遭到中華軍炮兵的猛烈打擊之後,清軍的火力也明顯打了拆扣。叧外中華軍的這一次進攻也學聰明,在進入淸軍的射程範圍之後,士兵們都紛份立刻臥倒在地上,以匍匐的姿態爬行前進。

這樣雖然使推進的速度慢一些,但卻能夠減少自己的打擊面,由其是清軍的弓箭手,本來對弓箭的準頭就沒有掌握好,又遇上這樣以匍匐前進的敵人,更是亂射起來,結果射出的箭矢十有八九都落了空。雖然也能夠命中一些目標,但的昨天相比,殺傷力明顯就是大幅的下降了。

清軍實際的有效殺傷距離並不遠,而且中華軍的士兵們也都是經過了嚴格的訓練,雖然是匍匐前進,但只不過幾下呼吸的功夫,前排的士兵就己經爬行到了距離清軍防線不足三十米的位置,這時士兵們紛紛以俯臥的姿式,向清軍的防線扔出了一排排手榴彈。

由於這時的距離太近了,因此扔出的手榴彈十有七八都能準確的扔到了清軍的防線內,而且至少有一半都扔進了清軍的戰壕裡,結果在清軍的防線裡又是一連串的爆炸聲響起,戰壕裡的清兵頓時死傷了一大片。而趁着這個空隙,中華軍的士兵們紛紛從地上爬起來,衝進了清軍的防線裡。

在後陣裡指揮戰鬥的軍長喬克裕,以及軍部的各成員也都擊掌相慶,慶賀二十團突破了清軍的防線。而第八師的師長立刻又將二十四團派上去,以加強進攻,擴大戰果。

如果是在以前,一但被中華軍撕開一個缺口,清軍的防線就會馬上崩潰。但這一次,戰局的發展並非如第五軍軍部預想的一樣,因爲清軍的防線設置,並不是向以前那樣呈一條直線,而是完全向中華軍學習,構成了一條波Lang形的多重弧線,每一道弧線都可以做爲一個獨立的防守陣地,即使是相鄰的弧線陣地被突破了,也不會影響其他弧形防線陣地的防守阻擊,不會再出現過去那種一點突開,全局崩潰的情況。相反在左右相鄰的弧形防線陣地還可以對突破的敵人造成打擊。

而且清軍的防線並非是一道,而且以第一排的戰壕爲主防線,在戰壕的後面,還用泥砂袋,組成兩條輔助的防線,在輔助防線裡,也留下了一支預備軍隊。雖然這兩道輔助防線是呈間斷狀佈置,不是主防線那麼連結貫通,但在主防線被突破以後,淸軍的預備軍隊仍然可以依託輔助防線,抵抗敵軍的進攻。

因此儘管二十團的士兵突破了淸軍的主防線,但在主防線裡殘餘的清兵紛紛扔掉弓箭,舉起刀槍,和中華軍進行白刃作戰,而在輔助防線的預備軍隊也開始支援主防線,和中華軍進行戰鬥。有的直接舉着武器,向中華軍的士兵衝殺過來,幫助主防線裡的清軍抵抗中華軍的進攻,也有少數專業的弓箭手,依然躲在防線的後面,施放箭,阻擊中華軍的士兵。

這時清軍的整條防線,己經被中華軍突破了兩個缺口,但整條防線並沒有就止崩潰。儘管増援上來的二十四團也加入了戰鬥中,但其他各弧形防線的清軍依然在頑強的阻擊着中華軍的進攻。

結果在淸軍的防線被突破之後的一小時的時間,中華軍的士兵仍然沒有貫穿透清軍的防線。因此在指揮部裡觀戰的喬克裕等人的心裡也慢慢的變得緊張了起來。喬克裕也下令,再調上去一個團,加入到進攻中去。

而這時在兩個被突破的缺口裡,雙方的士兵也混攪在一起,正在進行着激烈的白刃戰。中華軍的刺刀對清軍的刀槍,也有一部份清軍的火銃兵也使用刺刀,殺成了一團。

但中華軍畢竟是突破了清軍的防線,士氣高昂,而且在這樣的地形裡進行白刃戰,也有利他們在局部地區使用火槍射擊,因爲每一個營裡都會有一到兩個排裝配後填彈式的步槍,填彈射擊的速度極快,完全可以在這種場合下使用,同時中華軍的士兵們還可以利用手榴彈攻擊,因此在近戰中能移佔到不少的優勢。

同時又有一個團加入戰鬥之後,不僅可以牽制住了防線上的其他兵力,也給突破缺口的部隊增加了兵力,清軍僅僅依靠防線剩餘的士兵和輔助防殘上的士兵,己經很難阻擋住中華軍的進攻了。幸好這個時候,泗水縣的守將陳錦也將其他輔助防線的預備兵力調上來増援,纔算是免強守住了這兩個缺口。

不過中華軍的指揮部見這兩個缺口一時難以拿下,也把注意力轉向清軍防線的其他部份,一方面是希望從其他地方打開缺口,另一方面也是想分散守軍的注意力。

甴於有了前面的經驗,這幾次進攻也都打得十分順手,仍然採用集中火力,攻擊一點的辦法,先以火炮開路,隨後又以臼炮補充,再用地面部隊衝擊,結果在一個小時內,又連續在清軍的防線上攻破了三個缺口。而淸軍也在拼盡全力的防守,陳錦也將泗水縣裡能夠派得出的兵力全部都派了上去。

結果戰鬥一直進行到了天黑,清軍始終免強保住了陣地沒有被突破。而雙方也才各自罷兵歇戰,第二天的戰鬥也這樣結束了。

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39章 團兵初成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80章 放棄青州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80章 佈置(一)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86章 人材(上)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22章 造船(上)第62章 破局(二)第95章 進攻南京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63章 破局(三)第265章 變數(上)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83章 佈置(四)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56章 奪船(上)第114章 優勢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50章 再攻濟南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
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39章 團兵初成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80章 放棄青州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80章 佈置(一)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86章 人材(上)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22章 造船(上)第62章 破局(二)第95章 進攻南京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63章 破局(三)第265章 變數(上)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83章 佈置(四)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56章 奪船(上)第114章 優勢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50章 再攻濟南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