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

這名白甲兵雖然戰死,但卻爲後續進攻的清兵贏得了一線空隙的時間,後面緊跟着又有幾名清兵們通過垛口,蹬上了濟南的城牆上。

這幾個清兵也都是滿八旗的披甲兵,雖然只有三四個人,但個個都悍勇無比,雖然圍攻他們的穆陵軍士兵有十餘人,但也只殺死其中二個人,而自身卻被他們殺死了五人。而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又有四五名淸兵蹬上了城牆來,牢牢的守往了這個城垛口。

濟南城的防線,終於被清軍突破了一個缺口。

有了第一個缺口,就馬上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很快清軍就又突破了好幾個突口。儘管穆陵軍連續組織人手進行反擊,但終於還是因爲雙方士兵的個體戰鬥力懸殊太大了,就算上來的是穆陵軍的老兵,最多也只能落得和清兵一個對刺互相中槍的結果,還是無法將清軍趕下城牆去。而雙方混戰起來之後,穆陵軍的火槍兵也不敢輕易開槍射擊,只能端着槍衝上去和淸兵拼刺刀。

不一會兒,清軍就在城牆上突破了五個缺口,在毎一個缺口處,多的以經聚集了十幾人,少的也有五六人,全都牢牢守住缺口,而接應後面的清兵也繼續蹬上城牆。雙方的廝殺也越來越激烈,屍體也在不斷的增加,鮮血也開始染紅城牆上的地面。

而這時在城下觀戰的阿巴泰和圖爾格也不禁大喜過望,看來還不等派出最後的人馬,攻下濟南就大有希望了。阿巴泰也是久經戰陣的人,深知乘勢而進的道理,立刻下令,又派出了一千滿八旗披甲兵,二千鋪兵,加上他們的跟役包衣,共計有六七千人,立刻又增援上去,務必一舉攻下濟南。

但阿巴泰並不知道,就在他剛剛發下命令,增援的人馬纔出發的時候,濟南城上的激戰,以經發生了極據的變化。

這時被淸軍第一個攻開的缺口處以經圍攏了二十餘清兵,他們在一名牛錄額真的指揮下,結成了一個半圓陣,牢牢的守住了這個缺口。而在這個半圓陣的周圍,以經躺倒了二十多具屍體,清軍、穆陵軍都有,雙方几乎是有一片血汩中進行着殊死的搏鬥。而那名牛錄額真甚致打算,如果再上來一些人,就可以開始沿着城牆,向穆陵軍發動反擊了。

就在這時,忽然圍攻他們的穆陵軍左右一分,讓出了一條通道來。只見三個奇形怪狀,有一點像是一個平放着的撐開雨傘狀的東西,而毎一個都支着十幾支黑洞洞的鐵管,正對準着他們。

清兵還沒有明白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只聽“轟!”一聲響,三個怪東西幾乎是同時噴出了火舌,因爲距離實在太近了,根本就無從躲避,立刻有三名清兵慘叫了一聲,身上鮮血飛濺而出,仆倒在地上。

其他的清兵立時都清楚了,這一定又是明軍的什麼新式火銃,用來對付自已。有幾名清兵馬上就反應了過來,怒吼了一聲,向這三架怪異的火銃撲了過來,打算要趁着火銃填彈的空隙,將使用火銃的士兵殺死。

但出乎清兵意料之外的是,幾乎就在一瞬間,槍聲再次響起,立刻又有三名清軍中槍之後,栽倒在地上。緊接着槍聲又響,清軍中倒度有人倒地。

就在一瞬間,剩餘的淸兵感覺到一陣心寒,穆陵軍用的是什麼火銃,竟然能夠這樣快的速度連續發射。

其實穆陵軍使用的,就是迅雷銃。這種中國自行製造出來的連發槍,終於在戰場上派上了用場。

現在穆陵軍中一共有十八支迅雷銃裡,有十支五管,五支十二管和三支十八管。商毅命人將這十八支迅雷銃全部都填裝好彈藥,分爲六組,毎組有三支,只等城牆上那裡出現危情時,就趕到那裡去救急。而在這裡出現的,是由一支十八管迅雷銃和二支五管迅雷銃組成的一個小組。

每支迅雷銃上都配有一個圓牌作護盾用,射擊時用一個斧子支撐起銃身,也可以進行一定角度的旋轉。因此當圍攻清兵的穆陵軍士兵讓出一條通道來之後,使用迅雷銃的穆陵軍士兵,立刻就對準攻上了城頭的清兵一陣掃射。

這時淸兵早就被這種可以不間斷連續發射的火銃嚇懵了,根本就不知道躲閃了,其實就是想躲也來不及,三支迅雷銃幾乎就是在十幾秒鐘的時間內,就將所有二十八支銃管的弾藥全部打光,而好不容易纔攻上城牆來的二十幾名清兵,幾乎就是在這短短一瞬間的功夫,全部都橫屍在城牆上。

發射完畢之後,使用迅雷銃的士兵立刻扛着銃槍抽身撤出,退到一邊去給銃管裡重新填裝彈藥,而穆陵軍的其他士兵也立刻圍隴了上來,刀槍齊上,將僅剩的幾名清兵殺死,終於將這個城垛口牢牢向堵住了。

而在其他幾個被清軍突破了的缺口處,發生的戰事也基本大同小異,一個迅雷銃的小組趕到之後,在近距離一陣連續不斷的掃射,攻上城頭的清兵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以經全都橫屍當場了。而清軍經過千辛萬苦也打開的幾個缺口,很快又一個一個被穆陵軍給重新守住。

直到這時,在城樓上觀戰的沈揚等錦衣衛的人員纔算是鬆了一口氣,這才明白,原來商毅還留着這麼一手。而孫和鬥對商毅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商毅說的果然沒有錯,雖然迅雷銃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但只要運用得當,同樣能在戰場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不過這時商毅根本就沒有時間高興,因爲新一批的清軍增援人馬以經接近了城牆,準備開始攻城了。而這一戰的關建時刻終於到了,同時也正是商毅等待以久的大好時機。

只見有一隊穆陵軍的士兵,大約有百餘人,兩人一組,擡着一個大箱子,從甬道蹬上了城牆,但並沒有投入到戰鬥中去,而是在城牆上分佈排開,從箱子裡拿出了一支松枝點燃,並又拿出一個大圓筒來。

原來上城的是一百二十名擲彈兵,在商毅的一聲令下之後,每一個人都點燃了手榴彈的引線,然後用力的向城下扔了下去。然後又到箱子裡去拿,點燃之後再扔下去。

只聽城下發出了一連串“轟——轟——轟——轟——” 的巨大爆炸聲,連城牆幾乎都晃動了起來,並且立刻就騰起了大量的煙霧,將整個城牆附近,全部都籠罩了起來。而且隨着穆陵軍的投彈兵還在連續不斷的扔下手榴彈,每一名投彈兵至少都扔下了七八顆手榴,動作快的,甚至都扔下去十餘顆,因此爆炸聲幾乎就不曾停止過,足足響了有三四分鐘,以致於將清軍的慘叫聲都全部掩蓋住了。

這時清軍在城牆下以經驟集了一萬四五千人,而穆陵軍也差不多扔下了超過一千顆手榴彈,幾乎將這一次守衛濟南準備的手榴彈全都扔出去了。這就是商毅一直等待的時機,讓淸軍在濟南城下大量聚集的時候,再用手榴彈進行集中轟炸,一舉對淸軍造成大規模的殺傷。結果立刻就將城下的清兵炸得頭昏目眩、七零八落,死傷無數。

而且幾乎就是在穆陵軍剛剛將被清軍攻開的幾個缺口全都堵住了之後,清軍的攻勢依然還十分兇猛的時侯,結果被手榴彈這麼集中一炸,立刻也將淸軍的攻勢徹底瓦解。而手榴彈扔完之後,穆陵軍的火槍手們立刻就佔據了城牆的垛口,忍住嗆人的琉璜味道,對着一團迷霧的城下不住的開槍射擊着。隨着槍聲又密集不斷的響起,在城下的迷霧中,也連續不斷的傳來了慘叫聲。

等迷霧漸漸散盡之後,展現在人們眼前的,幾乎一片狼籍的慘狀。這一次轟炸,至少有五六千人被炸死炸傷,基本完全失去了戰鬥力。

絕大多數攻城的木梯都被炸得粉碎,不少盾車也被炸得千創百孫,還有不少斷木殘轅燃燒着火焰。而在城下的三十步以內的空地上,以經橫七豎八、密密麻麻躺滿了淸軍的屍體,幾乎將地面都遮住,就連護城河裡,也盡是屍體,有的地方甚致都與河岸齊平了,而河水以經是一片鮮紅。殘碎的盔甲、拆斷的刀槍,還有人的殘肢斷臂,以及人體的內臟,更是散落的滿地都是。還有不少並未被炸死的清兵倒在死人堆裡,竭力的掙扎着爬行。

這時就是在濟南府的城樓上,孫和鬥、沈揚、劉知用、趙從夫等人也臉色慘白,扭過頭來不敢再看城下,而周威早己扶着一面牆壁,低着頭乾嘔起來。而其他的士兵們也同樣被這場景嚇得呆住了,毎個人都在想,是我們把清軍打成這樣的嗎?

而剩餘的近一萬餘名清兵顯然被剛纔那一陣,自己以前從未經歷過的巨烈爆炸給嚇懵了,呆怔怔的站在原地,任城上的穆陵軍開槍射擊,竟然不知道該怎麼辦?但也不知是誰,第一個開始向後逃跑,馬上影響到了全軍,隨後所有的清軍也不等主陣裡發出撤退的命令,全都向自己的主陣如潮水一般的敗退了下去。

這時只有商毅仍然不爲所動,大聲道:“弟兄們,韃子以經被我們打退了,下面就該論到我們出擊,出城去追擊韃子了。”

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章 各懷鬼胎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63章 通商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82章 下獄(上)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36章 南歸(下)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67章 建設(下)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7章 夜襲(下)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333章 對持(三)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91章 遇刺(下)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45章 新年(下)第167章 雨戰(三)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78章 步兵進攻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1章 婚姻(下)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37章 新武器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21章 狙擊手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62章 破局(二)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346章 親情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34章 宣戰(上)第268章 變數(四)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55章 火船(一)第71章 大戰曲阜(二)
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章 各懷鬼胎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63章 通商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82章 下獄(上)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36章 南歸(下)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67章 建設(下)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7章 夜襲(下)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333章 對持(三)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91章 遇刺(下)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45章 新年(下)第167章 雨戰(三)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78章 步兵進攻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1章 婚姻(下)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37章 新武器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21章 狙擊手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62章 破局(二)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346章 親情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34章 宣戰(上)第268章 變數(四)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55章 火船(一)第71章 大戰曲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