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

衆人通過軍隊重新編制的決定之後,商毅也立刻下令,開始按自己制定的編制方式,對全軍進行整編。首先確定了五個團的團指揮部,然後讓各團指揮部討論確定自己的下級軍官,然後報到商毅這裡來批准。

當然這裡面也少不了扯皮拉筋的事情,因爲不少人都會被各團部爭來爭去,畢竟打了這麼多仗, 誰能打大家心裡都基本有數了.比如在守衛穆陵關時從軍的王虎,雖然從軍的時間不算長, 但在數次戰鬥中,都表現得十分勇猛,因此雖然只被確定爲是個排長,但有三個團部都爭搶着要他, 一直鬧到商毅那裡去了。

最後商毅也沒有辦法,只能用抽箋的方式來決定王虎的歸屬,結果三團幸運的抽中了樂透箋,得到了王虎。後來商毅索性就全用抽箋的方法,確定各個團部挑人的先後順序。

而就在這時,朝廷的旨意終於下到了登州,要曾化龍帶商毅即刻進京朝見。曾化龍收到聖旨之後,也覺得十分奇怪,因爲在聖旨中,並未說明對商毅有什麼晉升嘉獎,也就是說現在商毅將以一個千總的身份,到北京去朝見皇帝。

原來曾化龍上傳到北京的奏本,引起了整個大明朝廷的巨烈震盪,一個小小的千總,在十餘萬清軍南下的襲掠中,雖然獨守一座關城,與清軍大小進行了十三戰,全部獲勝不說,斬首竟高達一萬七千餘級,還收復了二縣一府,解救了十餘萬被清軍抓獲的百姓。

兵部和朝中的幾位內閣大臣看到這一份奏本時,就像是看到天書一樣,大眼瞪小眼,彷彿根本就看不懂一樣。每一個人心裡都在想,這會是真的嗎?大明朝莫非真的出了第二個戚繼光了, 這個叫商毅的千總是何許人也,怎麼會有這樣的本事?就連崇禎皇帝心裡也驚疑不定,心裡也不敢相信這裡真的,但卻又又盼望是真的。

這時內閣首輔周延儒以經頂不住壓力,自請到保定、昌平一帶督師、抗擊清軍去了。因此崇禎也無法確實來自山東的消息是真是假,正打算派人去山東察看,這時卻收到了沈揚等錦衛衣人員發回來的密信。

因爲這時他們一行正在河北一帶打探消息,並沒有回到北京。但還是將山東的消息傳到了朝廷。雖然在密信中並未詳細記錄在山東發生的所有戰事,但卻明確提到守衛穆陵關的千總商毅是一個人材,並且記錄了錦衣衛隨商毅收復濟南的過程。

崇禎看完密信之後,這纔信相曾化龍的奏本或許將商毅的功勞有所誇大,但也不算是做假,起碼收復二縣一府,解救十餘萬百姓,又在濟南擋住清軍的進攻,這可都是真的。而就算是這樣,這功勞在大明來說,也是絕無僅有的了,因此祟禎也不禁大喜過望,立刻下令,要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議論,該給商毅升什麼樣的官職,是否如曾化龍所請,晉升商毅爲山東總兵。

但崇禎的決議一傳下,立刻引起了許多官員的反對,因爲不少官員都認爲, 商毅所立下的這些功勞太不合理,需要進一步覈實確認之後,才能議論升官的問題,還有一部份官員乾脆就直接認定這是假的,這是曾化龍假報戰功,荒報軍情,應該將曾化龍和商毅抓到北京來問斬。

結果這一來二去,崇禎的信心又動搖了不少,而且他又不好向衆人說,自己是從錦衣衛那裡得到的確切消息,於是又經過一天的議論,官員們也終於決定出一個辦法,先不給商毅封官,而是把曾化龍和商毅招到北京來,當面詢問淸楚再說,如果是真的,那麼就再給曾化龍和商毅加官進爵,如果是假的,那麼就對不起,在北京就把他們兩人拿下問罪。

崇禎聽了之後,也覺得這是最好的辦法,儘管以商毅一個小小千總的身份,其實根本就沒有資格進京朝見皇帝,但現在非常時期,也只有破例一回了。

曾化龍接到聖旨之後,雖然覺得奇怪,但想了一想,也馬上猜出了個**,不過這也難怪皇帝生疑,這樣的事情,說出來確實誰都難以相信,反正商毅的戰功都是真的,就是到了北京也能說得清楚,因此曾化龍到也沒往心裡去,一面收拾行馬,準備上京,一面又派人通知商毅,讓他也準備一下,到青州府來等自己,然後兩人一起結伴進京。

曾化龍的公文傳到了穆陵關之後,商毅也覺有些好笑,不過轉念一想,自己純屬是在歷史中橫插了一竿子,崇禎在歷史中本來就是個多疑的人,他要是一下子全信了纔怪。因此也就釋然了。同時他也想到北京去看看,大明朝的氣數如何,還有沒有救了,因此立刻就馬上準備起來。

因爲在先前聽了曾化龍的吩咐,商毅特意保留了三百顆人頭,這次進京,自然會都帶上。隨後又從清軍的俘虜中挑選出二百名身強體壯,最好是標準的滿人,一起押解到北京去。同時還帶上了所有的旗幟,盔甲三百套,刀槍武器五百件,鼓二十面。反正也湊了一大堆,足足裝了二十輛大車。

並且商毅又聽了周世奇的建議,帶了七萬兩白銀和一批貴重的器物,準備到北京去上下打點關節。有道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底下的人要是刁難你一下,也夠受的。

帶着這麼多的東西還有俘虜進京,而且現在李自成和張獻忠鬧得正凶,沿路自然需耍不少人保護,因此啇毅也決定,帶兩個火槍連,共計四百多人,一起上路。另外還帶了兩個偵察排。爲了防止路上不測,毎名士兵帶六十發彈藥,另外還帶了兩百顆手榴彈。

而穆陵軍的人員中沒有人去過北京,而且現在關城裡也沒有別的事情,因此商毅決定,帶周少桓、童大勇、成進、成剛、段鵬等五個當初在山村要好的少年一起進京,還把葉瑤瑱也帶上,就當是做一次公費旅遊吧。同時洋和尚阿科尼亞也準備和他們一起上路,到北京去向湯若望報到。

於是被點到名的人在一片歡喜中,收拾行李。葉瑤瑱也是又驚又喜,知道這是商毅疼愛自己,因此心理也覺得十分甜美。

準備了兩天之後,商毅這才帶着隊伍出發,在臨走之前,又對關裡的事情做了一番詳細的安排佈置。

到了青州府之後,商毅又受到知府孟宏恭的熱烈歡迎,也不住的向商毅道謝。一方面是因爲商毅在曾化龍面前爲他掩飾了青州兵的惡績,保全孟知府的官位,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商毅這次進京肯定升官,趁着這個機會,好好和商毅拉拉關糸,因此在家裡設家宴招待商毅。

見實在是盛情難卻,商毅也只好帶着葉瑤瑱赴宴。卻不知這下令孟宏恭精心準備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原來孟宏恭有個女兒,今年十六歲,長得也頗有幾分姿色,於是孟宏恭也動了心思。雖然他知道商毅以經娶妻,但認爲他娶得不過是個鄉下女子,怎麼能和自己的知府千金相比,因此打算在席間探一探商毅的口風,只要商毅原意立自己的女兒爲立室,就打算和商毅結這個親。

而如果商毅並不忘糟糠之妻,孟宏恭的女兒自然不能嫁給商毅作妾,但他也另有準備,就是送給商毅兩名姬妾,人都選好了,藉着獻歌獻舞們名議,出來讓商毅見一見,只要商毅有意動,就馬上開口相贈。

那知見了葉瑤瑱之後,孟宏恭才發現,商毅的這個新婚嬌妻雖然年紀不大,但長得秀美絕倫不說,行爲舉止言語也非常得體,絕不是一個粗鄙的鄉下女子,自己的女兒雖然相貌不差,卻也遠遠不及。再看商毅的言談舉止,顯然是對妻子用情及深,體貼倍致,更不可能娶自己的女兒爲正室了。而且當着葉瑤瑱的面,也不能給商毅送姬妾,因此孟知府也只好把精心安排的事情暫時作罷,等以後有機會再說。

等了兩天之後,曾化龍也到達了青州府,商毅和孟宏恭一起將曾化龍接進城來,和曾化龍同行的還有商毅認識的韓志和肖文軍兩人。

看到商毅準備的東西,曾化龍也非常滿意,認爲一定能讓皇帝見了這些東西之後,一定會感到高興的。隨後又問了孟宏恭安置難民的工作,孟宏恭也一一向曾化龍彙報,又誇講了商毅幾句,說全靠他支助的錢糧,才使安置難民的事情辦理的頗爲順利。

其實孟宏恭還算是一個不錯的官員,這次安置難民的工作,他也花費了不少功夫,商毅支助的錢糧,絕大部份也確實都用到了難民們的身上。

曾化龍聽完之後,將他們兩人都誇講了一番,而得知商毅這次打算帶着新婚的妻子進京,曾化龍也不禁一笑,想到商毅倒底還是少年人,行事風流一些也是正常,而且他們是少年夫妻,又是新婚燕爾的時候,這次商毅又是進京受封,正是春風得意,因此攜妻同行也是情有可原,這些小節也就不必過於計較了。

衆人又在青州府住了一夜,第二天才一起上路出發。而孟宏恭將他們一行送出城外十里,這才返回。而曾化龍和商毅帶領着這一行人馬,一路北上,向北京進發。

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03章 夜奔(下)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91章 勸進(上)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73章 阻擊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49章 新政(三)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03章 海商(上)第145章 迴歸第400章 國事(三)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49章 新政(三)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89章 交易(下)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63章 通商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404章 新年(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27章 煙雨杭州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37章 新武器第165章 雨戰(一)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48章 新政(一)第31章 碧華軒(上)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04章 海商(下)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82章 下獄(上)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97章 遷移(四)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6章 第一次考驗
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03章 夜奔(下)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91章 勸進(上)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73章 阻擊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49章 新政(三)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03章 海商(上)第145章 迴歸第400章 國事(三)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49章 新政(三)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89章 交易(下)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63章 通商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404章 新年(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27章 煙雨杭州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37章 新武器第165章 雨戰(一)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48章 新政(一)第31章 碧華軒(上)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04章 海商(下)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82章 下獄(上)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97章 遷移(四)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6章 第一次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