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

劉進忠投降 也將大西軍在鳳凰山一帶的駐軍分佈、虛實全部都告訴給吳三桂和尼堪

得知這時大西軍人馬雖多但的幾員主將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馮雙禮等人這時都不在張獻忠的身邊吳三桂認爲應該抓住戰機立刻出擊但尼甚對此卻半信疑又擔心大西軍人馬衆多因此也舉棋不定

吳三桂見狀決定獨自出擊在順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下令以劉進忠爲嚮導部將高大節率領精銳騎軍輕裝疾進出其不意對大西軍發起突然襲擊

二十七日清晨清軍隔太陽溪與張獻忠的大西軍相遇面對這意外的突然來襲張獻忠率軍創促應戰指揮大西軍馬步兵迎戰清軍

中午十二時左右吳三桂率大軍趕到戰場遣部將胡國柱向大西軍右翼進攻郭壯圖攻擊大西軍左翼自己親率人馬中路進攻戰鬥打得非常激烈一直打到黃昏時分大西軍終於抵擋不住全線潰敗

就在這時張獻忠帶着十幾名衛士在太陽溪邊督戰劉進忠爲吳三桂指點道:“這就是八大王” 吳三桂立刻下令向張獻忠齊發亂箭在混亂之中張獻忠中箭身亡清軍大獲全勝而這時馬寶、夏國相也攻克了成都

在張獻忠死後部將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馮雙禮等不敢再向陝西進軍衆人合兵之後決定以孫可望爲首率軍向南在重慶府境內受到明降將曾英部的阻擊經過了一番激戰孫可望等人軍擊敗了淸軍並臨陣斬殺了曾英這時孫可望本打算繼續率軍進攻奪取重慶做爲川中的立足之地但這時吳三桂己命大將高大節、王屏藩率軍來增援重慶因此孫可望等人也不敢在重慶停留率軍南下向貴州方向轉移 後來退進了雲南

而吳三桂本來就打算在四川佔地割據在佔領了成都和重慶這兩個四川最重要的城市之後也忙於穩固佔領地區設將守衛招降大西軍的餘部因此也沒有去追趕孫可望等人

這時張獻忠的勢力基本全部都退出了四川省而吳三桂搶佔了成都、重慶、潼川、夔州等川中地區而尼堪率領的清軍佔領了川北地區而在川南地區還有不少明朝的殘餘勢力而四川的戰事也暫時告一段落吳三桂和尼堪各守各自的佔領區暫時也都相安無事並向北京的清廷報告了四川的戰事經過

玄皇教過去在四川也進行過佈置雖然沒有南方這麼深厚但也有一定的基礎打聽一些基本的消息和動向還是做得到的現在經過了明石姬的改造之後也都成爲商毅現在的情報網絡不也四川和浙江兩地一個長江頭一個長江尾相隔萬里其間又有千山萬水因此從四川把消息傳回來至少也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去年十一月就發生的事情一直到今年開年之後商毅才收到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離着這麼遠就是用信鴿也不好使

從時間上看 大西軍在四川敗亡的時間和另一時空差不多 不過清軍佔領四川的時間提前了而且吳三桂居然真的挪到四川去了可以說現在的局勢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當然也越有趣了

不過四川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素有“天府之國”之稱在中國版圖中的地位雖然十分重要但由於地理位置過於偏避交通也不便利始終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也有“天下未亂而川先亂天下未定而川先定” 之話因此吳三桂雖然佔領了四川但恐怕也難成大器當然也不能對他掉以輕心因爲如果四川和清廷攜起手來對自己來說還是相當不利的

商毅想了一想對明石姬道:“我們在四川的情報人員有多少?都是以什麼身份隱藏?”

明石姬道:“一共有三十八個人現在都是當地居民身份基本都是地方的幫會”

商毅點了點頭道:“人數到是不少但身份太單一了安排一批人轉換其他身份現在清軍剛進四川百廢待新而且吳三桂一定會在川中擴軍找幾個合適的人爭取打入到軍中去還安排幾個人經商這樣也容易和我們聯絡互通另外再安排一批新人過去不過讓他們暫時不要輕舉妄動先把根基扎牢再說”

明石姬也點了點頭道:“還是相公想得周全妾身實在是自愧不如”

商毅微微一笑道:“少給我帶高帽子了情報工作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凡事要一步一步的來而且沒有你們以前在四川的基礎現在恐怕還是舉步維艱因此這一切也都是你的功勞”

聽到商毅的誇讚明石姬也不禁心中竅喜低下頭道:“妾身整個人都是相公的何況是爲相公做這些事情”

商毅又笑了一笑把她拉到自己懷裡在她臉上親了一下道:“剛纔我答應鳳舞今晚陪她明天到你房裡休息好嗎?”

明石姬嫣然一笑雙手勾住商毅的脖子道:“明天妾身一定洗得香噴噴的迎候大人” 然後也在商毅的臉上親了一下這才起身飄然而去

等她走了以後 商毅也不禁苦笑了一聲 看來老婆多了 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每個人都需要安撫那些穿越的前輩們的老婆都是兩位數以上起步 是怎麼過來的呢

就在第二天從北京也傳來了消息清廷作出幾項重大的人事變更首先是攝政王多爾袞病重不能理事由禮親王代善出面代行攝政事務;洪承疇因爲江南督師不力敗軍辱國但估念其對大清一片忠心平時素有功勞因此令其戴罪立功出任屯田大使責任陝北、甘肅等地的軍屯事務而鄭親王濟尓哈朗從遼東調回北京奉命南下總督湖廣、河南、山東軍務

付責屯田工任其實是一個苦差事由其是陝北、甘肅都是屢遭戰亂的地區不少地方的田園荒蕪都在十幾年以上沒有十年的功夫很難見到大成效因此讓洪承疇幹這個差事也可以看作是對他變相的一種懲罰當然讓洪承疇出任屯田大使實際是一個幌子其由是付責軍屯其實就是讓洪承疇藉機訓練新軍否則在朝廷裡交待不過去

不過雖然洪承疇爲多爾袞承擔了敗軍的責任但畢竟現在多爾袞纔是清廷話事人而且這一次南征也是多爾袞一力主張策劃的因此南征失利之後也連帶多爾袞的聲望大跌滿州貴族中有不少人對他都頗多微詞同時多鐸戰死也是多爾袞陣營的一個重大損失一些過去受多爾袞壓制的勢力也都看到了機會開始蠢蠢欲動企圖把多爾袞扳倒取而代之

鄭親王濟爾哈朗也就是其中之一雖然這時濟爾哈朗人在遼東平亂但也遙遙指揮着一些黨羽在北京上下活動不斷拉隴其他反對多爾袞的勢力借這次戰敗之機打擊多爾袞爲濟爾哈朗造勢而且濟爾哈朗本身也還有一定的實力因此其他一些人也都附庸在濟爾哈朗周圍搖旗納喊爲他助威造勢

但多爾袞畢竟是掌權多年勢力根深蒂固雖然元氣大傷但仍然不可輕動而且兩宮皇太后也十分清楚現在清廷還需要多爾袞坐鎮因此雙方又結成了暫時的同盟

不過現在濟爾哈朗的攻勢咄咄逼人多爾袞暫時還不能與其正面交鋒因此也想出了一個以退爲進的辦法以病重不能理事爲由趁着濟爾洽朗在遼東平亂把一向不管事的代善推到前臺來當幌子而多爾袞退到背後來操縱一切以代善在清廷的資歷 由他接替多爾袞代理攝政事宜 誰也說不出反對的意件來而且代善年事己高本來就不大理事朝野上下又盡是多爾袞的黨羽又有兩宮皇太后的支持也不怕代善會趁機奪權

代善推辭不過只好答應出頭來代理攝政事宜不過他也十分清楚自己的位置因此但一切行政事務實際通過何會洛都是按多爾袞的意圖來辦結果多爾袞不僅避開了現在的衆夫所指而且也斷絕了濟爾哈朗的執政希望還能夠繼續把持着朝中的大權實在是一石三鳥濟爾哈朗的攻勢雖然看似兇猛卻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渾不受力

而多爾袞在化解了濟爾哈朗的進攻之後也立刻展開反擊因爲按洪承疇所說既然湖北、淮南之地很難保全那麼這個敗仗就讓濟爾哈朗去吃好了因此多爾袞就把濟爾哈朗調到南方去總督湖廣、河南、山東軍務

一但等到濟爾哈朗丟失了湖北、淮南之地以後恐怕也沒有資格再鬧騰下去了而到了那時多爾袞也就可以宣佈病癒復出重新走到前臺來

()

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84章 四徵湖北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85章 襲擊(下)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98章 遷移(五)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45章 迴歸第251章 調兵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73章 勸進(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69章 召見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章 安撫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76章 鹽場(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63章 烈火焚城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92章 返航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72章 勸進(上)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9章 安慰公主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268章 重逢(下)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36章 隱密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
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84章 四徵湖北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85章 襲擊(下)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98章 遷移(五)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45章 迴歸第251章 調兵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73章 勸進(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69章 召見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章 安撫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76章 鹽場(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63章 烈火焚城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92章 返航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72章 勸進(上)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9章 安慰公主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268章 重逢(下)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36章 隱密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