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

當塗和溧水兩地相隔只有一百多裡,因此就在初五中午,駐守在溧水的覺羅巴哈納就收到了卓羅的求救。如果覺羅巴哈納立刻發兵相救,清軍到是可以在初六的上午趕到當塗,當然這只是計算清軍的行路時間,而沒有考慮中途是否會遇到阻擊。

因此來增援溧水的真珠瑪喇主動向覺羅巴哈納討令,要求由自巳帶領一支人馬,趕去救援當塗,抵擋商家軍的進攻。

但在商家軍手上吃了好幾次虧的覺羅巴哈納現在可以深知厲害了,商家軍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火力兇猛,而且戰術靈活,變化多端,令人防不勝防,由其善於使用圍城打援之計,自巳在這一招面前栽的跟頭可不止一次了,這次商家軍進攻當塗,怎麼可能想不到自己會派兵增援呢?恐怕在半路上早己埋伏好了人馬,就等着自己往裡鑽呢。

但也不能就這麼坐視當塗被商家軍攻破吧,因此覺羅巴哈納想了好久,終於也想出了一個圍魏救趙之計,進攻高淳。覺羅巴哈納的如意算盤是,商家軍不是來攻打當塗嗎?那麼自己就趁着高淳兵力空虛,去取高淳,切斷商家軍的後路,這樣一來,當塗之圍自然可解了,就算商家軍攻克了當塗也不要緊,只要高淳一失,必須還會回師來救當塗,這樣自已也可以再去收復當塗。

想出了這一計之後,覺羅巴哈納也自覺十分得意,因此也不理真珠瑪喇的勸阻,立刻下令,留下真珠瑪喇帶領一萬人馬守住漂水,自己親領三萬多大軍,去取高淳。

不過在率領人馬出發之後,覺羅巴哈納也十分謹慎,生怕在路上遇到商家軍的埋伏,因爲和商家軍打仗,必須要多留一個心眼。因此他把大軍分爲兩批,由漢軍正紅旗梅勒額真王國光領一萬人馬先行,自己率領大隊人馬隨後跟進,兩路人馬之間,相隔三十里。這樣一來就箅王國光部遭到伏擊,自己也有充份的時間來準備。

而王國光一路也是提心吊膽,走走停停,遇到有可能埋伏人馬的地方,都要停下來派探子仔細打探清楚,然後纔敢繼續前進。這一來行進的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下來,結果清軍是在初五下午從溧水出發,結果一直到初七上午,覺羅巴哈納的人馬還沒有到達高淳。

就在初七上午,覺羅巴哈納剛剛拔營啓程,走了不到半個時辰,就收到了王國光發回來的消息,說是前軍人馬經過了一番激戰之後,己經攻克了高淳縣,將駐守高淳的商家軍趕走。共計斬首五百餘級。

接報之後,覺羅巴哈納也不禁大喜,立刻催動人馬,加緊前進,終於在中午進了高淳縣。見到了王國光之後,也把他着實誇講了一番,並命令將首級掛在城牆示衆。

其實高淳根本就是一座空城,別說商家軍,就連百姓也大部份撤走了,只剩下少數實在不願離開家園的居民。這當然不會阻礙王國光自吹自擂是經過了艱苦的戰鬥才攻克了高淳縣的。致於斬首五百餘級,實際全部都是殺死的無辜百姓,這還是因爲王國光只能找到這麼多人來湊數,不然還會報得更多。

這裡面的貓膩,覺羅巴哈納心裡也十分清楚,不過攻取了高淳,怎麼樣也是一份戰功,誇大就誇大一點,因此也就睜一眼閉一眼算了。同時心裡也在盤箅,不知道現在當塗那邊的戰鬥怎麼樣了。

就在當天晚上,覺羅巴哈納收到了溧水發來的告急,商家軍已於昨天攻下了當塗,卓羅率領着敗軍逃到了溧水。而就在今天,商家軍從當塗出兵,直奔溧水而來。現在溧水縣城中,只有兩萬人馬駐守,而且原來的精銳都被覺羅巴哈納帶去攻取高淳,剩下的大部份都是降軍,再就是從當塗來逃回來的敗軍,實力極差,因此也請覺羅巴哈納迅速回兵救援溧水。

覺羅巴哈納也不禁大吃驚,萬萬沒想到商家軍竟然不理高淳,反而去進攻溧水。而溧水一但失守,那麼在南京的清軍的後背,也就整個的都賣給商家軍了。因此覺羅巴哈納可不敢有片刻的耽誤,立刻下令,放棄高淳,連夜回兵去救援溧水。同時又派人飛馬回去急報留守凓水的真珠瑪喇,自己的援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回來,命他無論如何也要守住溧水。

其實就在商家軍攻克了當塗的同時,成進也得知了清軍果然去進攻高淳,因此在剛剛攻下當塗之後,連一刻也不停,命令第一師連夜出發,去攻取溧水。而自己帶領大軍也隨後而行。

就在初八日的上午,第一師就趕到了溧水縣,立刻架起火炮,向溧水的城牆展開了轟擊。而守衛溧水的真珠瑪喇和敗逃到溧水的卓羅這時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硬着頭皮,指揮清軍守城,同時心裡也在不住的譸告,希望這一次覺羅巴哈納一定要趕回來救援溧水,而千萬別在玩什麼圍魏救趙之計,再去攻取當塗,或者是別的什麼地方。幸好就在這個時候,收到了覺羅巴哈納的信,兩人這纔有點安心。

不過帶給兩人希望的同時,也同樣是一個死命令,因爲這就意味着別想再逃了,如果溧水被攻破,那麼就在城裡爲大清效忠了。

溧水只是一個縣城,城防根本不能和當塗相比,而守軍雖然也超過了兩萬,但滿旗軍只有一千多人,漢旗軍也不足三千,其餘基本都是上一次南征之後整編的降軍和這一次南征的收降人馬,實力根本不能和當塗相比。因此真珠瑪喇和卓羅也只能還採用和當塗同樣的辦法,放棄城牆,退守到城中,和商家家打巷戰,希望能夠堅持到覺羅巴哈納趕回來。

同時真珠瑪喇和卓羅也向所有的清軍下達了死令,一率都在城中死戰,不許逃走,作戰勇猛者有功受賞,懼戰劫陣者,當場斬首,並且組織了一支執法隊,專門尋找怯戰的士兵。而且商家軍的進攻是從南門展開的,因此兩人還下令,將東門和西門全部都堵死,只留北門,甴一個滿旗牛錄看守,沒有兩人的命令,誰也不許開城放行逃走。

這個時候清廷的國力正處於上升期,因此軍紀極嚴,就連兩名主將也以身爲責。就這樣經過了這種種措秩,連嚇帶哄加騙,一番整頓下來,總算是讓全部清兵們也都明白了,除了一條心在城裡死守之外,沒有別的路可走了。

戰事的進程也和當塗一樣,商家軍並沒有費什麼力就轟開了城牆,殺入城中,用時甚致比進攻當塗時更短,這是因爲當塗的城牆遠比溧水要堅固得多,而商家軍的步兵也乘勢殺入城中,又和清軍展開了巷戰。

這已經是不到十天的時間裡,商家軍展開的第三次攻城的巷戰。而士兵們也顯得十分從容,一殺進城裡,立刻就自動分散開,然後從各條街道,向溧水縣城的深處推進而去。

但清軍同樣也積累了不少城市戰的經驗,從當塗退敗到溧水的敗軍雖然損失近半,由其是滿漢八旗損失慘重,但一千名火銃兵卻基本保存下來,還有八百多人,另外還有一千個震天雷,也幾乎都運回到溧水,火銃手和滿漢旗軍也成爲這一次城市戰的主力。而降軍也很不幸的又一次被當成了炮灰,被擋在最前面,用來消耗商家軍的彈藥和銳氣。

而在戰前的一番整頓和動員也初步顯示出了效果,面對商家軍的進攻,清軍毫不畏懼,幾乎就像是不要命一樣,冒着商家軍的子彈和手榴彈的打擊,拼命的向前衝殺,希望能夠靠近商家軍,進行白刃作戰。一但雙方靠近之後,則完全是一付同歸於盡的打法,甚致幾個換一個也再所不惜。

同時清軍的火銃手和弓箭手也死死的守着城內的據點,拼命向商家軍的士兵射擊射箭,還有一部份士兵是專門付責扔震天雷的,也不管其他的同伴是否和商家軍糾纏在一齊,反正見到人堆就扔,雖然炸死了不少商家軍的士兵,自己人也誤傷了不少。

當然清兵不拼命也沒辦法,前面是敵人,後面是督戰隊,基本是兩頭受堵,那頭都是死。而且在這種激烈的戰鬥中,就連投降都不行,因爲這個時候的商家軍根本就沒功夫去收隴俘虜,又怕投降的士兵是詐降,萬一在背後再給自已來一刀呢?因此最可靠的辦法就是不管真降還是假降,先捅一刀再說。至於挨刀之後能不能熬得住,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結果清軍的瘋狂勢頭確實令商家軍有些始料未及,而且商家軍的火力也沒有達到全面壓制淸軍的瘋狂反撲的地步,因此一時也被淸軍逼得竟然只能在城牆附近一帶站穩腳跟,而無法向城裡擴展。

師長蘇建林見了,也只得下令全軍,先在城牆附近駐守,把突破口守住,等淸軍的這股瘋勁過去了之後再說,同時也命令炮兵團,把中小型炮,管風琴槍等重武器都搬上城牆來,打擊清軍這種不要命的勢頭。

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191章 勸進(上)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97章 困境(上)第245章 獻投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79章 桂王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154章 激戰(下)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34章 迎頭痛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4章 趕集(下)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402章 北境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56章 火船(二)第147章 制度(下)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96章 遷移(三)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37章 南方情報第44章 救援部隊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99章 廷議(下)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209章 進京(下)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23章 震盪第39章 團兵初成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80章 出兵(上)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21章 狙擊手第37章 新武器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46章 亂攤子第207章 哭諫(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272章 不解(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45章 規則(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章 應對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6章 編制民團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67章 建設(下)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280章 辭職(上)第119章 投效(上)
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191章 勸進(上)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97章 困境(上)第245章 獻投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79章 桂王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154章 激戰(下)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34章 迎頭痛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4章 趕集(下)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402章 北境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56章 火船(二)第147章 制度(下)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96章 遷移(三)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37章 南方情報第44章 救援部隊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99章 廷議(下)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209章 進京(下)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23章 震盪第39章 團兵初成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80章 出兵(上)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21章 狙擊手第37章 新武器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46章 亂攤子第207章 哭諫(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272章 不解(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45章 規則(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章 應對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6章 編制民團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67章 建設(下)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280章 辭職(上)第119章 投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