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徐階罷相

第28章 徐階罷相

說到了錢法不通,蘇澤立刻就明白了。

大明朝從建立之初,就面臨嚴重的貨幣問題。

這個貨幣問題,和現代人經常遇到的通貨膨脹不一樣,大明朝從建國之初,就飽受通貨緊縮的影響。

通貨緊縮的原因很多,大明朝通貨緊縮的原因則比較簡單,就是貨幣的數量,跟不上商品經濟的規模,導致市面上缺乏流通性的貨幣,出現了谷賤錢貴的問題。

當然,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很複雜,比如宋代開始銅礦開採的差不多了,明代想要鑄幣也缺銅。

再比如宋元的對外貿易,導致了大量的銅錢外流,就比如倭國使用的銅錢,就是從中原流出的,越南、朝鮮等國的貨幣,也都是中原的銅錢。

還有就是民間私鑄氾濫,劣幣驅逐良幣,市場交易混亂。

朱元璋發行寶鈔,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爲了緩解宋元以來的銀錢不足問題。

當然,最後寶鈔還是崩了。

在隆慶時期,錢法不通的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

黃管事說道:

“陛下登基以來,京畿地區的錢法不通,京師城內都沒有銀錢交易了,很多城外的市場都開始以物易物了。”

“戶部官員多次上奏請求疏通錢法,但是都提不出有效的法子來。”

“錢法淤塞至此,普通百姓也不敢種植棉花,只能種植糧食自保,再用糧食換物。”

蘇澤都有些瞠目結舌,堂堂大明朝的京師,竟然已經退化到了以物易物的階段。

也對,無錢可用,糧食就是最穩定的一般等價物。

這時候百姓哪裡還敢種植棉花?萬一賣不出去就要全家餓死了。

所以明明已經發展到了商品經濟時代,卻因爲缺乏貨幣又重新退回到了小農經濟時代。

也因爲北方棉花種植不穩定,所以蘇州府和松江府的地主,開始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棉花。

當然,京師錢法不通,也就意味着財富更聚集在東南地區。

本質上,錢法不通,是朝廷在失去財政的控制權。

東南士紳集團的尾大不掉,在這個時候已經埋下了種子。

蘇澤思考了一會兒,也想不出疏通錢法的辦法來。

掏出了購買箋紙的錢,黃管事也沒有因此和蘇澤拉扯,而是坦然的收下。

這份“職業”的態度,讓蘇澤對他的印象更好了。

再次感慨,這黃管事果然是八面玲瓏,讓你感覺到了尊重,但又不是那種諂媚奉承,這對於自詡清流的江南文人來說,纔是最好的拉近距離的辦法。

蘇澤這是才踏入官場,已經有這麼多的事情,日後再升官,光是這些人際關係就要牽涉大量的精力。

如果能有黃管事這樣的人,幫着自己處理日常事務就好了。

對了!蘇澤靈機一動問道:

“黃管事,會館可以幫着招幕友嗎?”

幕友,也叫做幕客,師爺,是幫着官員處理事務的參謀。

比如當年幫助胡宗憲平叛的徐渭,就是以幕客的身份協助胡宗憲,幫着胡宗憲處理政務出謀劃策的。

黃管事立刻說道:

“草民讓人在同鄉中打聽下,有沒有人願意去您府上爲幕的。”

但是蘇澤想到自己囊中羞澀,又連忙說道:

“不急不急,我只是姑且一問,有合適的人選再說。”

黃管事八面玲瓏心,他立刻說道: “這個自然,爲蘇翰林選任幕客,自然要好好挑選才是,要品學兼優才行。”

蘇澤這才滿意的返回家中,他攤開【家庭裝種植毯】,調節成沙壤的土地,將買來的綿種種下,不知道這道具上說的“大大加快作物成熟速度”,到底能快到什麼地步。

看着【手提式大明朝廷】,蘇澤開始思考下個月的上疏。

——

六月十一日,蘇澤再次來到史館,一進門就見到了憋了一肚子話的沈一貫。

沈一貫急忙將蘇澤拉到公房中,他立刻說道:

“徐閣老被參了!”

“閣老被彈劾,不是正常的嗎?”

閣老被彈劾,是大明特色,不得不品嚐。

蘇澤看向沈一貫,在他穿越前的歷史上,你老兄日後做了閣老,也是隔三差五被彈劾。

沈一貫又說道:

“徐閣老已經上疏乞休了!”

“閣臣被彈劾,乞休不是也很正常?”

閣臣被彈劾,自請上書乞休,這也是正常的操作,這有時候是表明自己認錯的態度,請求皇帝處罰,有的是用辭職向皇帝施壓,彈壓科道官員。

徐階作爲閣老,一年乞休沒十次也有八次的。

沈一貫滿頭汗的說道:

“徐閣老乞休的奏疏被陛下留中了!”

這下子蘇澤正色起來。

閣臣乞休,正常操作都是皇帝下旨安慰挽留,然後訓斥處罰一下彈劾閣臣的言官,表明自己支持閣臣的態度。

但是皇帝留中徐階乞休的奏疏,這就意味着皇帝是真的在考慮讓徐階退休了。

雖然留中只是不批覆,但是按照大明的政治慣例,徐階就要再上疏乞休了。

也就是說,徐階去相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系統的預言果然對了!徐階就是在六月份罷相了。

蘇澤問道:“是哪位上書,彈劾了徐閣老?”

沈一貫露出得意的表情,好像是說你蘇子霖也要問我,不過他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

“是南京禮科給事中張應治。”

“南京?”蘇澤喃喃說道:

“難道是徐閣老松江老家的事情?”

沈一貫看向蘇澤,暗中讚歎不愧是朝堂大佬都看重的人,竟然能從彈劾的人,就猜到了彈劾的內容。

“正是!張應治上書彈劾徐閣老縱容子弟爲禍鄉里,又言徐閣老身爲大明閣老,松江徐氏卻帶頭欠繳朝廷賦稅,累計欠款達到了數萬兩!甚至還領着松江士紳抗稅。”

蘇澤倒吸一口氣,好犀利的奏疏!

如果是前者,縱容子弟在大明不算什麼大的罪過,頂多算是徐閣老治家不嚴,申飭一下就行了。

大不了讓徐階上演一出大義滅親,這事情也就過去了。

但是帶頭抗稅這件事性質就不一樣了,江南士紳拖欠朝廷稅賦也是有傳統的了,但是徐階身爲內閣首輔子弟都抗稅,這事情性質可就變了。

而且現在正是國庫空虛的時候,北方俺達叩邊,東南倭亂剛剛平定,京師錢法不通都沒有足夠的財政疏通。

你徐階坐擁大片良田,還帶頭抗稅,皇帝怎麼想?

這份奏疏被隆慶皇帝留中不發,蘇澤估算着徐階的首輔職位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

(本章完)

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15章 圈子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69章 寡斷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56章 大婚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7章 威望增加第46章 叩闕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8章 會館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85章 橙色道具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51章 國祚減二第39章 支線任務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52章 貢監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50章 辦報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30章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85章 橙色道具第42章 經筵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68章 傳承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59章 日用之道?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87章 齊發力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41章 冊立第50章 辦報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178章 國本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72章 整頓學風
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15章 圈子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69章 寡斷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56章 大婚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7章 威望增加第46章 叩闕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8章 會館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85章 橙色道具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51章 國祚減二第39章 支線任務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52章 貢監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50章 辦報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30章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85章 橙色道具第42章 經筵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68章 傳承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59章 日用之道?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87章 齊發力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41章 冊立第50章 辦報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178章 國本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72章 整頓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