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化緣禮部

第53章 化緣禮部

對於這些還在考取鄉試的讀書人來說,什麼教育資源最珍貴?

名師當然是一方面,但實際上他們比那些有錢人家子弟更缺乏的,還是教輔書。

科舉到了隆慶朝這個時期,已經衍生出了很多科舉相關產業,其中教輔書產業絕對是最欣欣向榮的文化產業,沒有之一。

江南各地的書坊,會將一些優秀的八股文編纂成冊,命名爲《狀元冊》,再請上所謂的“名師”點評,作爲讀書人研習八股的教輔書。

蘇澤的同鄉,大文豪王世貞,他當年在京師爲官的時候,就有腦子活絡的蘇州書商,重金請他寫八股文,然後用最快的速度送到江南刊印成冊,這些書在江南被搶購一空。

申時行這樣的狀元,也有人重金向他約稿,只不過大部分考上進士的讀書人,不願意給商人寫這些東西。

蘇澤表示將在《樂府新報》上刊登翰林院官員的八股文,在場的貢監生們的眼睛立刻亮了!

能入翰林院,都是庶吉士起步!

他們都是窮學生,能維持溫飽就不錯了,別說是購買教輔書了。

而且市場上這類書籍魚龍混雜,盜版正版都分不清楚,如果是不小心買錯了書,學到了落第文人杜撰的盜版書,按照那個學這輩子八股就完了。

別的不談,至少國子監內,《樂府新報》就能賣爆!

爲首的張純此時也不顧蘇澤是不是奸佞了,直接說道:

“我願意爲《樂府新報》採風!”

聽到張純帶頭,在場的貢監生們紛紛點頭答應下來。

沈鯉摸着自己的鬍鬚,他也沒想到蘇澤竟然能用這樣的方法,讓自己的學生爲他效力。

但是想想《樂府新報》上如果真的刊登翰林院官員的八股文,也能給那些買不起教輔書的窮苦讀書人一條路,沈鯉又對蘇澤有了點惺惺相惜的感覺。

——

從翰林院出來,沈一貫對蘇澤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手段大爲佩服,他連忙問道:

“子霖兄,我們接下來去哪裡?”

“去禮部。”

“啊?禮部?”

禮部尚書是蘇澤的頂頭上司的上司趙貞吉,衆所周知蘇澤是高黨,和這位趙大洲不對付,趙貞吉也沒少給蘇澤下絆子。

沈一貫本以爲蘇澤要先去吏部戶部,這種高拱和張居正控制的部門,沒想到蘇澤第一個竟然是要去禮部?

沈一貫還是乖乖陪着蘇澤來到了禮部。

門房送進去拜帖,不一會兒,就見到申時行急匆匆的從禮部衙門裡走了出來。

“蘇兄,你怎麼來了?”

申時行的人事關係已經轉到了詹事府,但是可能趙貞吉覺得他太好用了,還留着他繼續在禮部辦差。

沒辦法,誰讓詹事府詹事也是趙貞吉呢。

但是這也能看出申時行的本事來了。

朝野都說申時行是張居正的門生,但是和張閣老也不對付的趙貞吉趙閣老,卻也對申時行青眼有加。

蘇澤很快就放棄了比較,肯定是高拱高閣老的問題!

誰讓自己的靠山人緣太差!

絕對不是自己的問題!

蘇澤稽首說道:

“我是來拜見趙閣老的。”

“閣老正在視衙,你隨我先進去吧。”

作爲閣老,趙貞吉基本上都在內閣辦公,但是兼任禮部尚書,隔三差五也要來禮部視察,宣示自己的權力。

蘇澤見到禮部內鬧哄哄的,誰曾想剛進門就碰上了浩浩蕩蕩的隊伍。

шшш⊙тt kān⊙C O

申時行要拉着蘇澤躲避,卻迎接上了趙貞吉的目光。

只見到禮部的官員,按照官品高低排列在趙貞吉的身後,趙貞吉領着這羣官員一個個視察公房,這場景讓蘇澤想到了前世醫院裡的大主任查房。

其實過程也和主任查房差不多,趙貞吉也會過問官吏手頭上的工作,詢問他們的工作進展和工作思路。

見到蘇澤,就算是趙貞吉的城府,眉頭都皺起來,他對着左右侍郎說道: “今日就到這裡。”

衆人齊齊稱唯,蘇澤算是見到了什麼叫做閣部大臣的威風。

“你隨我來。”

趙貞吉雖然不待見蘇澤,但是又怕他折騰出什麼幺蛾子,帶着他來到了禮部的花廳。

花廳是大衙門奉茶待客的地方,但是這會兒趙貞吉似乎也不準備留着蘇澤喝茶,坐下後就說道:

“何事求見本官?”

“大宗伯,今日下官前來,是請禮部訂上幾份《樂府新報》。”

“訂報?”

趙貞吉皺眉,他本來想要拒絕,蘇澤說道:

“陛下諭旨,讓下官奉旨自籌辦報經費。下官斗膽揣摩上意,自籌最重要的還是這個‘籌’字,陛下是讓下官在京師各部衙門化緣。”

趙貞吉盯着蘇澤,他差點被蘇澤這番話給氣笑了。

自籌是這個意思嗎?

在一旁的申時行沈一貫等人也是臉色發白,沈一貫也沒想到,蘇澤想到的籌措經費辦法,竟然是找京師衙門攤派?

不是,從來都是京師各大衙門攤派下面,什麼時候倒反天罡,一個小小的報館,找他們攤派?

“訂報費用如何?”

蘇澤掰着指頭說道:

“不貴,大宗伯,禮部的人在六部中是第二多的,下官估算禮部要訂五十份報紙,年例就給一千兩銀子吧。”

趙貞吉一拍桌案說道:

“禮部沒有這筆開支!”

蘇澤卻繼續說道:

“大宗伯,《樂府新報》可是陛下御旨批辦,李首輔牽頭的大事,辦報也是昌教化樹風紀的好事,禮部這麼大的衙門,總有些應急的銀子吧?”

以趙貞吉的養氣功夫,此時也快要忍不住了。

蘇澤話鋒一轉說道:

“大宗伯,王學泰州曾言,‘百姓日用即爲道’,可您看看這禮部的諸位,哪個不是我大明雲端尖尖上的人物?他們還能知道什麼叫做百姓日用?”

“大宗伯,您還記得您年少時,曾想要拜王守仁爲師,志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如今您已經身居宰輔,爲國計操持,已經幾時未見民苦民困?”

“君不見‘慈航偏易渡,豈若世途難’?”

趙貞吉愣了一下,這兩句是他青年時送別友人的詩句。

他不以詩才見長,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卻沒想到蘇澤竟然隨口就引用了他的詩。

蘇澤看向趙貞吉,知道自己的猜對了。

趙貞吉的詩確實一言難盡,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的應制詩,一輩子沒寫下一個名句。

但是他流傳下來的詩作不少,晚年還自費出版過詩集,顯然是很看重自己在詩詞上的名聲的。

蘇澤這番操作下來,趙貞吉的神色反而緩和了一些,他說道:

“五百兩,從禮部的紙張錢中撥出。”

見到趙貞吉點頭,蘇澤又說道:“下官還有一事。”

加更,求票!

(本章完)

第31章 大明神劍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81章 跳幫戰第85章 橙色道具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75章 楚宗案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63章 車營之法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47章 助攻第86章 【事後畫冊】第31章 大明神劍第85章 橙色道具第59章 日用之道?第50章 辦報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59章 日用之道?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4章 高拱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40章 盛世第25章 再升官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50章 辦報第9章 藍色道具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83章 親親尊尊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
第31章 大明神劍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81章 跳幫戰第85章 橙色道具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75章 楚宗案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63章 車營之法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47章 助攻第86章 【事後畫冊】第31章 大明神劍第85章 橙色道具第59章 日用之道?第50章 辦報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59章 日用之道?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4章 高拱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40章 盛世第25章 再升官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50章 辦報第9章 藍色道具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83章 親親尊尊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