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錢法不通

第27章 錢法不通

黃管事立刻說道:

“有的,當然是有的,草民這就讓人拿來。”

不一會兒,黃管事抱着一迭的箋紙,重新回到了花廳中。

蘇澤一看,黃管事果然是個伶俐的人,他知道蘇澤的經濟狀況,也知道蘇澤的性格,所以拿來的箋紙就是市面上的一般貨色,但是也不會顯得太寒酸。

這份七竅玲瓏,也難怪他能在蘇州同鄉圈子裡混這麼好。

黃管事說道:

“蘇翰林儘管回帖,會館會派人將回帖一一送到諸位大人府上的。”

蘇澤不由感慨,黃管事的這份職業素養,比自己後世見過的領導大秘都不遑多讓。

回帖肯定是要回帖的,鄉黨也是人際關係中的重要一環,同鄉這麼熱情,蘇澤不趕緊表示一下肯定說不過去。

蘇澤將自己的新地址寫下,又向同鄉們表示了感激之情。

處理完了這檔子事,蘇澤又問道:

“黃管事,這會館中可有種子販售?”

“種子?翰林郎,這京師城內是沒辦法種地的,要買種子也要去京郊集市上,或者從農戶家中收購。”

蘇澤有些失望,看來會館也不是萬能的。

可就在這個時候,黃管事突然說道:

“對了,前些日子,申大人讓我搜集北方的棉花種子,正好從北直隸的行商手裡買了一批,翰林郎要嗎?”

“棉花種子?”蘇澤露出驚喜的表情,他本來只是想要種植一些糧食,但是黃管事提到棉花,他纔想起來棉花這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是可以改良的。

申大人?不就是申時行嗎?

申時行要種子幹嘛?

黃管事說道:

“翰林郎,您忘記了,申大人的泰山吳家,可是咱們蘇州府有名的布商,應該是吳家聽說北方有良種,想要引去南直隸種植。”

蘇澤這纔想起來,這個時候江蘇很多地方是種植棉花的。

前世的時候,蘇澤曾經聽農業部的朋友談過,一直到九十年代,江蘇還有很多良田都是種植棉花的,江蘇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棉花種植的大省。

原因自然很簡單,棉花這種經濟作物,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

而江蘇種植棉花的發端,是元代在江南成立的木棉提舉司。

元代在江南推廣棉花種植業和織布業,就是爲了利用江南的人力和資源優勢,換取海外貿易的利潤。

從元代開始,江南的很多良田,都被用來種植棉花。

松江府的棉業,規模已經不亞於桑蠶業,比如徐階的松江徐家,這些年兼併的土地,也大多用於種植棉花。

原因無他,種植棉花比種植糧食更賺錢。

現實中可能沒有改稻爲桑的國策,但是江南地區改農田爲棉田,一直都是大趨勢。

松江吳家想要轉型棉布產業,也是很有遠見的轉型。

按照歷史發展,大明朝的海疆政策很快就會轉向,從朱元璋制定的“片板不得下海”,改爲有限度的開放港口貿易,史稱“隆慶開海”。

而開海自然要有貿易,無論是絲綢、棉布、瓷器還是茶葉,這些都會製造驚人的利潤,流向東南地區。 無論是松江徐家,還是申時行老婆的孃家松江吳家,在這個時間點上大力投入到棉業中,如果說沒有什麼貓膩,蘇澤是不相信的。

這些年來鬆弛海禁的呼聲在朝堂逐漸成了氣候,也不知道是這些家族有商業嗅覺敏銳的聰明人,還是從朝堂中提前得到了消息。

蘇澤不由內心嘆息,古今中外,這種政商聯繫都是斬不斷的。

甚至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都不被視作違法行爲。

最大的商業紅利都是政策紅利,而最靠近決策中心的商人們,才能吃到這筆紅利。

不過這件事,倒是提醒了蘇澤“隆慶開海”這個事件。

嘉靖朝的倭亂已經平定,但沿海地區的走私活動依然難以禁絕。

所謂“隆慶開海”,實際上不過是對東南地區走私行爲的追認,將無法禁絕的遠洋貿易,變成朝廷可以監管的指定港口通商。

這個事件自己也可以利用一下,如果能找機會成爲“開海”的首倡功臣,對於自己的仕途也會很有幫助。

而且高拱和張居正,都是支持開海的閣老。

自己的任務是【和一名內閣成員關係達到“親密”】,蘇澤自然是準備刷高拱的聲望,在這件事上和高拱保持一致,也能提升自己和高拱的關係。

蘇澤決定關注一下近些日子朝廷對於海禁的討論,找時機上書請求開海。

黃管事命令手下拿來了一袋子良種,他對着蘇澤說道:

“單論種植棉花,還是北方的更好,北方的綿種自然也更好些。”

蘇澤點點頭,棉花的種植範圍很廣,從熱帶到寒帶都能種植。

但是無論是什麼品種的棉花,大體還是耐寒,怕澇,喜光的。

比起江蘇地區,其實北方更適合種植棉花。

而且元代大力推廣棉花,在各地建立木棉提舉司,花了大力氣在北方提升棉花種植的農業技術。

蘇澤疑惑的問道:

“既然如此,爲什麼不在北方種植棉花,再運到南方紡織呢?”

黃管事說道:

“原本確實是如此的,每年南方的漕糧入京,總要帶點什麼東西返回南方,棉花就是最好的壓艙貨物,先帝那些年,咱們松江府的商人也都是這麼做的,每年漕糧入京的時候,都是會館最熱鬧的時候,商人們在京師買上一堆貨物,再租漕船運回江南。”

“那時候北直隸附近,都是大片的棉田。”

蘇澤也沒想到,大明的商品經濟要比自己想的還要發達,自己這個想法竟然真的已經實行很久了。

他疑惑的問道:“北方種棉,南方織布,這是合則兩利的事情,爲何不這麼做了?”

用江蘇上好的良田來種植棉花,其實是極大的浪費。北方明明適合種植棉花的土地不少,南方的商人捨近求遠,實在讓蘇澤想不通。

黃管事給出了一個讓蘇澤意想不到的答案:

“因爲北方錢法不通,實在沒辦法做買賣了。”

(本章完)

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33章 考成法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1章 風暴再起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8章 會館第47章 助攻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85章 橙色道具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35章 馮保第21章 立儲之功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42章 樹典型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40章 盛世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7章 威望增加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53章 化緣禮部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81章 跳幫戰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157章 立成法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77章 一錘定音第9章 藍色道具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77章 一錘定音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5章 圈子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8章 會館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47章 助攻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54章 接羔搜套
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33章 考成法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1章 風暴再起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8章 會館第47章 助攻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85章 橙色道具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35章 馮保第21章 立儲之功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42章 樹典型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40章 盛世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7章 威望增加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53章 化緣禮部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81章 跳幫戰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157章 立成法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77章 一錘定音第9章 藍色道具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77章 一錘定音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5章 圈子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8章 會館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47章 助攻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54章 接羔搜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