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

這些日子胖鴿子沒有任務的時候,也不知道在哪裡浪,但是蘇澤只要撒上精米,胖鴿子肯定準時出現。

蘇澤也有些無語,這胖鴿子的胃口是越來越刁了,非要【家庭種植毯】種出來的上好精米才能滿意。

也不知道它在外面的時候到底吃什麼。

蘇澤將寫給登萊市舶司太監張誠的信塞入信籠之中,他提前將李芳要離宮的消息告訴張誠,至於張誠能不能成功進入司禮監,就看他本人的本事了。

——

就在京師剛剛因爲內閣首輔更迭而議論的時候,又是一道驚天的消息傳來。

蘇澤上《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皇帝御批後,司禮監掌印李芳請出宮養老。

這是繼內閣首輔後,又一個重要職位出缺。

大明官場會將內閣首輔稱之爲“外相”,司禮監掌印稱之爲“內相”。

司禮監掌印是內廷的大管家,是皇帝最貼身的人。

如今司禮監中,也只有馮保和陳洪兩個秉筆。

這次李芳去職,司禮監內又會發生權力鬥爭了。

整個京師,上至勳貴重臣,下至販夫走卒,都在熱烈的討論這次朝堂的鉅變。

而京師小報行業的發達,又讓各種陰謀論喧囂塵上。

除了四大報之外,還有很多地下小報。

這些小報原本是想要復刻三大民報的發展路徑,從地下小報開始逐漸成爲大報。

但是奈何京師的識字人口,目前也只能容納四份報紙。

於是這些小報爲了生存,要麼刊登淫蕩情色的文章,要麼以獵奇恐怖來吸引讀者,要麼就是迎合市井流言,刊登一些陰謀論的消息。

張敬修從登萊返回京師,卻沒有直接回家。

近鄉情怯,張敬修拋開一切去登萊,也是做了思想鬥爭的。

他也怕看到弟弟妹妹後,再也捨不得離開家。

他這次來京師是辦公事的。

自從擔任了蓬萊水師學堂的教學長後,張敬修忙得不可開交。

爲了招募水師學堂的老師,張敬修不得已向自己的閣老父親寫信求助。

本來張敬修還有些忐忑,但是父親很快回信,承諾幫助他在京師物色良師。

但是很快,京師又傳來了消息,朝廷清朝京營,省出了一百萬銀元的預算。

蘇澤上奏朝廷,請五品以上官員聯名共議這筆錢的分配。

在登萊的水師提督李超聽到消息,卻已經來不及趕回京師了。

於是李超又讓張敬修來京師打聽消息,朝廷到底分了多少錢給水師,順便讓張敬修來京師處理水師學堂招生的事情。

要招募合格的軍官,僅僅在登萊一個地方招生是不夠的。

而且水師提督李超同樣也擔心,過多的登萊籍的軍官,會造成未來水師山頭的問題。

爲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李超決定讓張敬修去京師招生。

這全天下,哪裡能有京師的人才多呢?

於是張敬修身負雙重使命來到京師,他思來想去,這兩件事還是要求自己的閣老父親幫忙。

張敬修不願意直接回家,坐在張府前的茶樓裡,一邊喝茶一邊看報,一邊等着父親張居正下衙。

等張敬修看到茶樓小二送上來的報紙,隨手翻了幾頁就覺得心情煩躁。

因爲京師大部分讀書人都會看四大報,所以茶樓爲了招徠客人,會專門訂一些小報,以供喝茶的客人打發時間。

而張敬修手裡這份小報,名叫《每日時訊報》。

這份報紙原本只是蒐集一些京師的消息,但是因爲每日一刊,時效性比四大報要強,所以銷量還可以。

後來這家報紙不知道爲什麼開始轉型,在消息之外開始刊登各種京師的陰謀論。

這麼一來,報紙銷量大增。

前些日子,首輔李春芳辭相,現在司禮監掌印李芳又請辭,正是各種陰謀亂飛的時候。

《每日時訊報》的銷量暴增,甚至一度和四大報平起平坐。

而這份報紙上最大版面的文章,就是講高拱官拜內閣首輔後,次輔張居正在家中失態痛罵下人。

這篇報道煞有介事,以“知情人士”口吻,繪聲繪色的描繪張居正失態責罵下人,拿下人撒氣的場景。

偏偏這文章寫的場景聲情並茂,讀完就彷彿人在張府,親眼看着張閣老發脾氣。

更讓張敬修生氣的地方,這文章中還隱晦寫了當年張居正在其恩師徐階罷相中出力,本來想要因此成爲內閣首輔,但是皇帝識破他的奸計,請來了李春芳擔任首輔。

如今李春芳辭相,張居正本以爲可以順利接任,又被高拱搶了首輔。

這類閣老之間的明爭暗鬥,最是引起京師普通人的興趣,《每日時訊報》就是通過這類新聞來帶動銷量的。

張敬修看完幾乎要撕了報紙,去找這《每日時訊報》理論。

但是張敬修很快又冷靜下來,這類小報根本都是地下辦報,根本找不到理論的人。

而且按照這種小報的尿性,若是自己真的上門,他們更不知道要寫多少文章來編排自己父子了。

張敬修有一種路邊踩到狗屎的感覺。

就在這個時候,茶樓外出現動靜,聽到開道的銅鑼聲,張敬修大概知道是自己的父親回來了。

這麼早嗎?

張敬修以前在家的時候,父親都是很晚纔回家的。

如今還沒天黑,父親竟然已經回府了?

張敬修離開茶樓,果然在張府前見到了父親的車馬儀駕。

張府書房中。

張敬修低着頭,小心翼翼觀察父親張居正的表情。

還是那張嚴肅的臉,只不過又清瘦了一些,看來這段日子父親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沒有去見你母親和弟弟妹妹?”

張敬修低着頭說道:

“父親,兒子回來是爲了公事,見多了怕捨不得。”

張居正微微點頭,對於兒子這個態度他不置可否,但是也沒有提這件事,而是聽張敬修說明了來意。

張居正說道:

“水師的預算陛下也要已經批了,戶部不會短了你們的,回去讓李提督安心,準備好去濟州島建設軍港就行了。”

“至於水師學堂的事情,爲父幫不了你。”

張敬修有些失望。

但是張居正說道:

“但是有人一個人能幫你。”

“請父親賜教。”“你的鄉試座師。”

張敬修想到自己的鄉試座師申時行,那不就是父親的弟子嗎?

當年因爲申時行執意要取他這個解元,還鬧出不少事情來,最後張敬修放棄繼續科舉去了登萊。

張敬修聽說申時行去了直沽擔任兵備道,爲什麼說申時行能幫自己?

張居正說道:

“你座師要轉任武選郎了。”

兵部武選司郎中,是掌管武官考覈的重要職位,和吏部文選司郎中一樣重要,也被稱之爲“武選郎”。

這一文一武,差不多是大明最重要的五品官。

大明官場的規矩,京官外任升三級,但是外官回朝也要降三級。

申時行從直沽兵備道調回兵部擔任武選郎,這在級別上算是平調。

但是從含權量上,掌管全國武官闕選的武選郎,可要比直沽兵備道值錢多了。

父親讓自己找申時行想辦法,還真的能解決水師學堂招生的問題,武選司不就是負責人才選拔的嗎?

張敬修大喜,張居正說道:

“既然你不想見你母親和弟弟妹妹,那就不留你在府上吃飯了。”

張敬修看着張居正,收斂起剛纔的心情,小心翼翼的問道:

“父親,李閣老辭相,您還好嗎?”

張居正看向兒子道:

“你是要問高新鄭任首輔,爲父心中是怎麼想的?”

張敬修連忙點頭。

張居正說道:

“高新鄭衆望所歸,他出任首輔也是正常的。”

“至於說爲父和高新鄭的關係,那都是政見不和,倒嚴的時候爲父還和高新鄭並肩作戰。”

張敬修鬆了一口氣。

但是張居正又說道:

“但要是說爲父就這麼認了,那也是假話。”

“正如蘇子霖所說,我大明正在千年不遇的‘大爭之世’,如此盛世,能執掌朝爭的也止一人爾。”

“無論高新鄭和爲父私交如何,都一定會把爲父排擠出權力圈。”

“換而言之,易地而處,爲父要是做了首輔,也必然會排擠高新鄭。”

“這無關道德,也非是個人好惡,而是必須要這麼做。”

“爲父要施展自己的抱負,就要坐上這個內閣首輔的位置才行。”

張居正繼續說道:

“不過來日方長,還未到見勝負的時候。”

張敬修立刻明白了父親的對策,韜光養晦。

這一招張居正也不是第一次用了,嚴嵩在朝的時候,徐階帶着高張二人,圍繞在裕王府內,也是這麼對付嚴嵩的。

也難怪今天父親這麼早就從內閣回來,原來是做姿態給高拱看的。

但是這樣張敬修更擔憂了,一山不容二虎,自己父親的性格他自然是瞭解,那位高首輔的性格也如自己父親一樣,也是認準了絕對不回頭。

這樣爭起來,也不知道朝局會怎麼樣。

但是張敬修擔憂也沒用,他現在不過是個蓬萊水師學堂的教學長,從六品的武官,這些朝堂上的大事,距離自己還是太遠了。

最終張敬修還是忍着沒見自己的弟弟妹妹,直接去見了申時行。

申時行主持過張敬修的鄉試,他堅持張敬修爲解元,不是因爲他是張居正的兒子,是欣賞張敬修的文章。

所以當張敬修來訪的時候,申時行十分熱情的歡迎了他。

聽完了張敬修的話,申時行沉思說道:

“這件事倒是不難,在我剛上任武選司郎中的時候,蘇子霖找過我,說是準備在全國設立武學蒙童制度。”

“武學蒙童?”

事關蘇澤,出現新名詞很正常,可蒙童和武學這兩個字,到底是怎麼聯繫起來的?

申時行說道:

“武學蒙童,就和國子監預科一樣,挑選民間十四歲,身強體壯,能讀書識字的蒙童,將他們召入武監預科讀書。”

“你們那個水師學堂,也可以分設一個預科班,從十四歲開始教起嘛。”

張敬修傻了,他本來只是準備來京師招一批學員,先搞幾個短期培訓,填充緊缺的船上崗位。

但是申時行直接提出一個計劃,從十四歲的武學蒙童開始教。

張敬修很快明白這樣的好處。

從十四歲開始教,這正是一個人最能接受新知識的時候。

實際上水師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是很多的。

現在的水師學堂,其實只是軍官短期速成班,將航海的諸多技能分拆成幾個部分,分別培訓專業的崗位。

這樣的速成班,培養一個導航的火長,一個操炮的火炮長還行,但是沒辦法培養出指揮整艘船的艦長。

而且隨着航海技術的發展,培養的時間還在拉長。

這些還只是航海技術,海軍戰術、海戰操練,這些東西學習的時間更長。

十四歲的蒙童,可以將一切從頭學起。

張敬修的眼睛亮了。

身爲水師學堂的教學長,讓他親手培養一名全面的海軍軍官,這無疑是巨大的誘惑!

“恩師,水師學堂也能招收武學蒙童嗎?”

申時行點頭說道:

“這個自然,大明水師現在也劃歸兵部,水師學堂和武監一樣,都是朝廷設立的武生學校。”

張敬修又疑惑的問道:

“這個武生蒙童的挑選標準是什麼?”

申時行說道:

“也是按照國子監預科蒙童的標準,由地方學政官員推舉,品學兼優的,身體強壯的少年。”

“經過武監和水師學堂考覈後,決定能不能留下來。”

張敬修又問道:“那他們的學費呢?”

申時行說道:

“也和國子監預科一樣,每月朝廷撥給廩餉,讓他們能在學校安心學習。”

“按照蘇子霖的計劃,武監預科讀滿了兩年,經過考覈合格就能升入武監。你們水師學堂預科也是同理。”

聽到這裡,張敬修露出驚喜的表情。

如果真的能這樣,那水師學堂就能招收一批完全由學堂培養的學生。

可以想見,這些學生日後一定能成爲大明水師的人才。

張敬修激動的看向申時行道:

“恩師,蘇翰林什麼時候上書?我去勸說父親支持他!”

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86章 【事後畫冊】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38章 徐文長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156章 大婚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3章 講學之風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39章 支線任務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35章 馮保第81章 清田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56章 大婚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86章 【事後畫冊】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82章 代王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23章 丹術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54章 蒸汽機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78章 國本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304章 鐵路第6章 畫餅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254章 蒸汽機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25章 實學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85章 橙色道具
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86章 【事後畫冊】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38章 徐文長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156章 大婚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3章 講學之風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39章 支線任務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35章 馮保第81章 清田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56章 大婚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86章 【事後畫冊】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82章 代王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23章 丹術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54章 蒸汽機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78章 國本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304章 鐵路第6章 畫餅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254章 蒸汽機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25章 實學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85章 橙色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