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辦報

第50章 辦報

原來是這個對子啊。

蘇澤想起自己小時候聽過的故事,這是徐渭的一副絕對。

“好讀書,不好讀書”,上聯的“好“字讀作第三聲,表示“喜歡“,意思是“喜歡讀書,卻不好好讀書“。

蘇澤微笑着說道:

“那我就對,‘好讀書,不好讀書’。”

徐渭震驚的看向蘇澤。

下聯雖然同樣是一個好字,卻發的是第四聲,表示“善於“,意思是“善於讀書,卻已經不適合讀書了“。

這個對聯的絕妙之處,就在於上聯下聯都是一樣的字,卻因爲多音字而表達了完全不一樣的意思。

更絕妙的,是這個對聯道出了人生的兩難,年輕時有大把時光卻不知珍惜,等到明白讀書的重要性時,卻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

蘇澤笑着說道:

“青藤先生,我也是聽別人說的,聽了您的絕對,這幫監生就散了?”

徐渭疑惑的看向蘇澤,剛剛蘇澤詢問門前的事情,明明對發生的事情並不知情,現在卻說是從別處聽了自己的對聯。

徐渭當是蘇澤藏拙,於是說道:

“這之後,這幫監生又和徐某比詩書畫戲,全部都被徐某打敗,然後徐某就說自己好酒,他們就從京師買來了這些酒。”

蘇澤看着滿屋子的酒,不由的感慨,也難怪文化人都向往大明,這很大明。

一個文人才子可以得到普遍崇拜的時代。

一個少年天才被推崇的時代。

“東翁,這些酒要不要退回去?”

蘇澤看着滿院子的酒罈子,搖頭說道:

“青藤先生喜歡就留着吧,另外有一件事,朝廷已經準了我的上疏,要辦《樂府新報》了。”

“啊?”

這下子輪到徐渭驚訝了!

他是看過蘇澤的上疏的,雖然蘇澤的奏疏計劃可行,可要辦《樂府新報》的阻力可想而知,國子監就被言官發動起來,還不知道在朝堂上,蘇澤要被言官怎麼針對。

竟然成了?

這下子連徐渭都懷疑自己酒沒醒了。

蘇澤已經從沈一貫那邊,知道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將海瑞奏疏的事情說了出來,又推說是自己湊巧和海瑞上疏一起,讓皇帝下定決心辦報。

聽說徐階倒臺,徐渭突然哭泣起來,蘇澤知道他是想到了胡宗憲,任由他宣泄完了情緒,徐渭這才起身說道:

“日後徐某任由東翁驅策!”

蘇澤拉着徐渭說道:

“青藤先生何須如此,不過眼下正好有件事要請您。”

“東翁請講。”

蘇澤說道:“這,不是朝堂的邸報,要採訪民風爲主。”

“《樂府新報》要的就是能陳民風,能言民之疾苦,所以內容上,也和只刊登朝廷大事的邸報不同。”

蘇澤看向徐渭說道:“所以我準備在《樂府新報》上設置一版面,名爲‘曲苑新風’,連載一些好看有趣的話本戲劇。”

“青藤先生?”

徐渭一下子明白了蘇澤的意思。

徐渭不僅僅是文學家,還是戲曲大家,他尤其擅長南戲,採用北雜劇的形式,又吸收南曲的自然格律,自成一派,自稱其戲曲是“南腔北調”。

後世紹興的一位大文豪,就用“南腔北調”給自己的文集命名。

既然定義上就是貼近民風,作爲創刊號,蘇澤自然需要一份能拿得出手的戲曲作品。 徐渭說道:

“東翁,徐某是寫了幾部戲曲,不知道東翁合適哪一部。”

不一會兒,徐渭回到自己的房間,掏出了四份劇本,蘇澤一看,果然是徐渭的四部知名戲曲。

這應該就是後世徐渭曲藝集《四聲猿》中的戲曲,分別是《狂鼓史漁陽三弄》、《玉禪師翠鄉一夢》、《雌木蘭替父從軍》、《女狀元辭凰得鳳》。

《狂鼓史漁陽三弄》是將禰衡死後在陰司做官,在陰司痛罵曹操的劇,是當年徐渭爲了諷刺嚴嵩當權所做。

這個不行,政治諷刺性太強。

《玉禪師翠鄉一夢》,則是講佛門姻緣色戒的,說教味道太濃。

蘇澤還是看中後兩個。

雌木蘭就是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而女狀元則是後世曲藝中的經典段落,講的是才女女扮男裝中狀元的故事,無論是京劇還是黃梅戲都有這個劇目。

蘇澤想了想,還是決定用《女狀元辭凰得鳳》,作爲《樂府新報》的創刊戲曲。

——

次日,蘇澤來到史館。

這一次史館中熱鬧起來,那些和蘇澤不太相熟的同僚,都向蘇澤道賀,並表示自己願意加入到報館中。

蘇澤也只是一一答禮,卻沒有立刻答應下來。

不一會兒,消息靈通的沈一貫也衝進史館,對着蘇澤說道:

“子霖兄,史館又添了一塊牌子,這都是你的功勞啊!”

就在這個時候,傳旨的通政司官員也走進了史館。

聖旨自然是命令蘇澤創辦《樂府新報》的聖旨,但是聖旨上只是讓翰林院和國子監撥了一些印刷書籍的工匠給蘇澤。

等到聖旨宣讀完畢,唯獨沒有提報館經費的事情。

最沉不住氣的沈一貫首先說道:

“子霖兄!這朝廷讓你辦報,卻不給經費,這怎麼辦?”

一旁的羅萬化也皺眉,大家都不是官場新人了,在官場上想要做事,銀錢是少不了的。

更不要說是辦報這樣的事情。

既然蘇澤說要採訪民風,那總不能讓人免費做吧?

撰寫文章,編排版面,校對勘誤,這些都需要人手,而且都是額外工作,如果不給額外的報酬,再有熱情的人也會堅持不下去。

原本眼熱蘇澤的同僚們,此時也紛紛看清楚了形勢,剛剛主動要求加入報館的翰林,此時也露出退縮的表情。

這幫人精也看出來,皇帝和內閣的態度——支持辦報,但是又不太支持。

給點支持,但是給的支持只有一點。

蘇澤倒是不慌不忙,他首先向前來宣旨的通政司官員問道:

“大宣諭,聖旨是讓報館自籌經費的意思?”

通政司負責傳遞奏疏聖旨,所以會選擇形貌優異的年輕官員。

通政司雖然職位不高,但是能接觸到皇帝和宰相,所以外朝官員都會尊稱一句“大宣諭”。

這名年輕的通政司官員知道蘇澤的名聲,也不敢在蘇澤面前擺譜,連忙說道:

“回蘇翰林的話,戶部和國子監都撥不出額外的經費,內閣的意思是,請報館先把《樂府新報》辦起來。”

蘇澤點點頭,這就是名聲的好處了,顯然這個通政司官員爲了結交蘇澤,故意說了一些內閣的內幕消息。

蘇澤掏出自己的拜帖,又夾上一點碎銀子,遞給這名通政司小官,算是結下善緣。

宣旨完畢,圍觀的史館官員紛紛散去,剛剛說要加入報館的幾個翰林,也開始找理由外出躲避蘇澤。

沈一貫看到蘇澤成竹在胸的樣子,回到沒有外人的公房裡,急切的問道:

“子霖兄,你素來謀定而動,想來定是早有對策,有什麼需要我做的,快快吩咐來吧!”

(本章完)

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57章 思退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82章 代王第8章 奸佞是我?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168章 傳承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47章 助攻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9章 藍色道具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68章 傳承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96章 三策(五更)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31章 莫須有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69章 寡斷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77章 一錘定音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30章第178章 國本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3章 講學之風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
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57章 思退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82章 代王第8章 奸佞是我?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168章 傳承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47章 助攻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9章 藍色道具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68章 傳承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96章 三策(五更)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31章 莫須有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69章 寡斷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77章 一錘定音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30章第178章 國本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3章 講學之風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