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整頓學風

第272章 整頓學風

蘇澤下令,李如鬆不敢怠慢,立刻衝出了學舍,從司號兵手裡搶過了集合號。

原本大明是用鼓聲作爲軍事信號的,不過蘇澤提出使用號聲集結後,戚繼光在新軍中推廣了效果確實不錯。

號角可以隨身攜帶,這樣每個隊伍只要配備一名號兵,就能夠將上級的命令迅速傳遞下去。

號聲嘹亮,雖然不如鼓聲的穿透力強,但是在戰場上作爲信號實在是方便太多。

李如鬆是將門子弟,武監採用軍事化管理,每日用號聲集結,他也很快學會了吹號。

隨着集結的號聲響起,武監內也出現了一些騷亂。

按照武監的規矩,無論什麼時候,只要集結的號聲響起,武監生就要放下手上的事情,在吹號的地方集結。

但是很顯然這項制度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號聲響起一炷香時間後,只有寥寥幾個武監生來到學舍前。

一炷香時間過去,蘇澤從陳亮手裡拿過名冊,接着開始點名。

蘇澤冷冷的報出名字,沒有應答的他就會勾上紅圈,等到點名完畢,沒來集結的都是朱時坤爲首的勳貴家子弟。

蘇澤名冊收入袖子,接着迅速點出了幾個名字,都是剛剛隨着李如鬆起哄,擾亂課堂紀律的武監生。

蘇澤問道:

“我武監的校訓是什麼?”

蘇澤一連問了幾個人,全部都答不出來,到了李如鬆的時候,他大聲說道:

“回教務長,是‘精武礪技,令行禁止’!”

蘇澤看向李如鬆,大家都是紈絝,但是有人就能記住校訓。

而且李如鬆確實是上過戰場的,他十四歲就隨着父親李成樑作戰,在原時空也是一名驍將。

蘇澤說道:“校訓乃是陛下欽定,爾等連校訓都記不住,是要本官上奏陛下嗎?”

這下子那些武監生慌了。

他們來上武監,就是爲了承襲自家的軍職,如果皇帝一怒之下奪去他們的世職,那就怕立刻自殺去見了祖宗,魂魄都要被打散。

“爾等初犯,回去罰抄五百遍,明日送到本官手上。”

雖然逃過一劫,但是罰抄五百遍校訓,還是讓這些世職軍官子弟臉都白了。

李如鬆憋着笑,蘇澤的眼神掃過他說道:

“李如鬆罰抄一千遍。”

“大人!爲何我要重罰啊!”

蘇澤冷冷的說道:

“他們記不住校訓犯錯,你記得住校訓犯錯,那就是知錯犯錯。”

“‘令行禁止’,就是要在武監內聽從教官的命令,公然擾亂課堂秩序,自然要重罰!”

聽到這裡,李如鬆連忙低下頭。

自己一個將門子弟,竟然失心瘋和當朝翰林鬥嘴。

李如鬆也明白,爲什麼父親將蘇澤列爲不能得罪名單的前幾位了。

又過了一會兒,那些得到消息的勳貴子弟,包括現任成國公的弟弟朱時坤,小跑着來到了學堂前。

蘇澤又點了一次名,接着說道:“李如鬆,違反武監校規,擅自離校,當如何?”

李如鬆支支吾吾的說道:

“初犯笞十,再犯笞五十。”

蘇澤點頭說道:

“你們幾個去行刑。”

剛剛擾亂課堂秩序的世職子弟一臉的惶恐,讓他們去打勳貴子弟?

可看着蘇澤滿臉的殺氣,如果他們不去動刑,怕是這笞刑就要落在自己身上了。

果不其然,蘇澤說道:

“施刑不利者,同罪!”

聽到這話,這不打也要打了,李如鬆拿起了教室後的竹板,這是施展笞刑的刑具。

笞刑,就是用竹板打人的脊背或臀腿的刑罰。

這在五刑中算是最低的一級,但是對於這些勳貴子弟來說,侮辱性質大於肉體疼痛。

果然好幾個桀驁的勳貴子弟臉上露出不滿的表情,只不過爲首的朱時坤作出一副老實受刑的樣子,其他勳貴子弟纔沒有妄動。

蘇澤冷冷的說道:

“不願意遵守武監校規的,現在就可以離開,不是武監生員,就不用受刑了。”

還有這樣的好事,好幾個勳貴子弟蠢蠢欲動。

但是朱時坤卻將外衣脫下,老老實實趴下說道:

“教務長,學生領受刑罰。”

蘇澤點點頭,示意李如鬆過去行刑。

我打成國公的弟弟?

李如鬆雖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但是今天發生的事情快要讓他暈過去了。

別說是李如鬆了,估計他爹李成樑站在這裡也會腿軟。

可看到蘇澤的眼神,李如鬆還是拿着竹板,他輕輕對朱時坤說了一句“抱歉”,然後就用力抽打起來。

朱時坤咬着,但是到第七下的時候還是發出慘烈的叫聲。

李如鬆看向蘇澤,看到蘇澤冰冷的眼神,李如鬆又繼續打了三下,足刑之後才放下竹板。

這時候李如鬆發現自己完全溼透了,這行刑比受刑還折磨。

李如鬆和朱時坤做了榜樣,武監內就出現了奇妙的景象,哭喪着臉的世職子弟,打着勳貴子弟,勳貴子弟的慘叫響徹武監內。

等到所有人領受刑罰完畢,蘇澤又將所有武監生召集到校舍中。

“本官疏於武監事務,是本官的過錯,陳教官和諸位教官辛苦了。”

蘇澤向一衆武監教官稽首,嚇得這幫教官連忙回禮。

緊接着蘇澤說道:

“武監之設,乃是爲國育才,是百年之國策。”

“爲此陛下親任監正,定國公任監副,也是爲了明確你們天子門生的地位。”

“爾等父母兄長將你們送來武監,也是希望你們學有所成,報效大明。”

“可是你們呢!?”

蘇澤提高音調,在場的武監生紛紛低下頭。

“李如鬆!”

“學生在!”

李如松本能的站起來,蘇澤接着說道:

“如你課上所言,你是覺得陳教官和諸位教官不如你?”

“學生不敢!”

蘇澤淡淡的說道:

“五日之後,武監內來一場比試。”

衆人看向蘇澤。

蘇澤說道:

“所有武監生分成兩組,五十名勳貴子弟和二十名教官一組,世職子弟二百五人一組,在武監校場比試一場。”

“李如鬆,就由你來指揮如何?”

李如鬆傻了,他沒想到蘇澤竟然這麼分組。

要知道這五十名勳貴子弟,可都是酒囊飯袋,他們本來就是來武監混日子的,根本沒有戰鬥力。 那些教官就算是老兵,也只有二十多人。

二十人帶五十個廢物,自己這邊二百五人?

怎麼看都是自己這邊優勢很大。

蘇澤冷冷說道:

“屆時我會請朝廷重臣出席,爾等好好準備。”

“如果你們贏了,本官會請陛下更換一批教官。”

“如果你們輸了,就去把紀效新書謄抄三遍。”

說完這些,蘇澤就和沈鯉飄然而去。

——

接下來幾日,蘇澤果然每天都來武監。

蘇澤做的就是抓紀律。

他會隨機出現在課堂上,懲罰不遵守紀律的武監生。

蘇澤還會讓人半夜吹響集結號點名,不能按時集合的也會被他懲罰。

三天下來,武監學生都和坐牢一樣,可又不敢有絲毫抱怨。

原因也很簡單,這些世職子弟看到了勳貴子弟的態度。

那日蘇澤懲罰了幾個勳貴子弟後,有幾個人晚上翻牆回家控訴。

其中就有剛剛復爵的誠意伯劉世延的兒子劉藎臣。

劉藎臣從小就得到父親的寵愛,他也是極少數勳貴家繼承人被送入武監的。

劉藎臣本來以爲一向寵溺自己的父親會替自己出頭,卻沒想到聽完了事情原委,誠意伯劉世延當場“逮捕”兒子,然後押送劉藎臣返回武監。

將劉藎臣送回去後,劉世延當着衆人的面,在武監門口執行校規,足足笞打了劉藎臣五十下。

劉藎臣殺豬般的叫聲響徹整個武監,而另外幾個押送自家子弟回來的勳臣,看到劉世延打得這麼用力,也只能跟着他一起行刑。

從這件事之後,這些勳貴子弟也明白了。

就連他們的父輩,也不敢得罪蘇澤。

這些勳貴子弟,就算是沒有繼承權,能被送到武監,也都是正常人。

他們從小就在權力場混,當然明白權力比大小的遊戲。

連自己最大的靠山——“家族”,都鬥不過蘇澤,只能乖乖認輸聽話,遵循武監的校規。

僅僅是違反校規就被懲罰成這樣,如果被武監開除估計要開革出家族了。

這是這些勳貴子弟最不能接受的事情。

這種風氣的改變,就迅速蔓延開來。

後天就是蘇澤約戰的日子,今天課程結束,李如鬆拉着幾個商議約戰的事情。

李如鬆突然說道:“蘇教務長好厲害的謀劃!”

“李兄怎麼說?”

李如鬆說道:

“教官帶着勳臣子弟,讓我們和他們打,萬一再贏了,定然要和這些勳臣子弟結仇!”

衆人這纔想起來,那日行刑已經和勳貴子弟結下仇了。

雖然下令行刑的是蘇澤,但是執行的是世職子弟。

那些勳臣子弟捱打的醜態被他們看見了,他們不敢找蘇澤的麻煩,卻知道來找世職子弟的麻煩。

就連朱時坤看自己的眼神也不太對。

李如鬆深深懷疑,這是蘇澤故意的,就是爲了挑撥兩撥人的矛盾。

李如鬆說的沒錯,大家在武監也是想要交朋友的,而不是樹敵的。

這些勳臣子弟日後給自己上眼藥,就算是承襲了世職也受不了啊。

“蘇翰林這計劃也太損了!”

“是啊,這不是要我們故意輸嗎?”

李如鬆是那種桀驁中帶着狡黠的人,他腦子轉的最快,所以才成爲世職子弟的首領。

想明白了這點,他咬牙說道:“輸肯定是要輸的,但是我們可以輸的好看一點,我們可以先勝再降!”

“打壓了教官的氣勢,又照顧了勳臣子弟的臉面,教習長公務繁忙,也不可能天天盯着武監吧?”

衆人紛紛點頭,覺得李如鬆的計劃可行。

制定了盯着教官打的方案後,李如鬆又簡單佈置了作戰方案。

他的作戰方案也是跟着李成樑學的,就是以步卒爲正面誘餌,用遊騎兵機動突擊。

校內演練不用火器,也只用木甲木刀,炮兵就換做練習弓弩,在步兵陣後支援。

自己父親就是這麼打女真人的,每次都能大獲全勝,李如鬆很有信心。

——

另一邊。

笞刑是懲教爲主的刑罰,和挨板子不同,竹板打完之後就能很快恢復了。

現在還不能活動的,只有倒黴的劉藎臣。

他爹誠意伯劉世延的竹板太狠,劉藎臣現在還只能趴着,不能參加這次的演練。

陳亮看了看這些勳臣子弟們。

如果讓他選,他寧可不帶這些勳臣子弟。

陳亮這些軍官,都是戚繼光麾下百戰精銳,他們二十人就有擊敗二百世職子弟的信心。

但是蘇澤要求他帶上這些勳臣子弟,陳亮也只能老老實實的訓練他們。

不過這次經過蘇澤的整頓,勳臣子弟們都老實了很多。

就連領頭的朱時坤都認真操練,陳亮也欣慰了不少,逐漸將戰場上的要訣相授。

人和人的關係也是處出來的,陳亮也發現這些勳臣子弟也不全是草包。

他們有的人也有軍事天賦,只不過作爲家族次子需要掩藏自己。

而勳臣子弟們也發現,原來這些教官真的有東西。

陳亮這種百戰老兵,隨口講的戰場故事,都是寶貴的軍事經驗,也是極其精彩的戰爭故事。

陳亮在浙江從軍,浙江、福建、山西、草原都打過仗,人生閱歷十分的豐富。

等到兩邊都冷靜下來,這些勳臣子弟發現學習還是有樂趣的。

都是年輕好動的年紀,能夠學習戰陣之術,這是以往勳貴家庶子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一邊願意教,一邊願意學,陳亮拿出了抗倭戰爭中常用的三才陣。

之所以不用鴛鴦陣,是因爲操練這種陣法需要戰場默契,陳亮只有五天時間,所以選了更容易的三才陣。

陣法這東西其實也不是什麼精妙的東西。

陣法就將戰場上每個人要做的事情拆解下來,通過反覆操練印入本能中。

那士兵到了戰場上,能記得做好自己的事情,聽從上級的指揮,不會因爲殘酷的戰場潰敗,這就是陣法的作用了。

陳亮將勳貴子弟們編成三才陣,自己和教官則用鴛鴦陣。

雙方又操練了兩日,終於到了蘇澤約定的對決的時候。

(本章完)

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38章 徐文長第41章 冊立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3章 講學之風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86章 【事後畫冊】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59章 日用之道?第46章 叩闕第254章 蒸汽機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5章 再升官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70章 倦鬼之說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9章 藍色道具第59章 日用之道?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83章 羊吃人第281章 跳幫戰第178章 國本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70章 倦鬼之說第47章 助攻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52章 貢監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31章 莫須有第39章 支線任務第37章 講讀東宮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8章 奸佞是我?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
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38章 徐文長第41章 冊立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3章 講學之風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86章 【事後畫冊】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59章 日用之道?第46章 叩闕第254章 蒸汽機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5章 再升官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70章 倦鬼之說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9章 藍色道具第59章 日用之道?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83章 羊吃人第281章 跳幫戰第178章 國本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70章 倦鬼之說第47章 助攻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52章 貢監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31章 莫須有第39章 支線任務第37章 講讀東宮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8章 奸佞是我?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