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流黜(加更!)

第48章 流黜(加更!)

半個時辰前,內閣。

海瑞的加急文書,是傍晚的時候才送到內閣的。

當高拱見到這份題本後,內心是十分的複雜。

海瑞這個應天巡撫,是他掌控的吏部推免的,到任也不過一個月多月。

這本來就是蘇澤的建議,讓海瑞這把大明神劍去江南試試鋒芒。

可高拱也沒想到,海瑞這柄神劍竟然這麼快,這麼鋒利!

海瑞的奏疏寫得十分的漂亮,而且整本奏疏沒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全部都是在就事論事。

海瑞將徐家在松江府侵佔民田,徐階兒子們發放高利貸,帶頭抗稅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記錄了下來。

隨着奏疏而來的,還有海瑞親自審理的記錄,以及訴訟徐府百姓簽字畫押的萬民書。

無論是公文寫作,法律判決,全部都找不到一點差錯!

海瑞也沒有對退休首輔徐階進行任何的牽連攻擊,整個奏疏所講的都是松江徐氏,沒有任何主觀唯心的推論。

但在官場混過的人才知道,這樣的刀纔是最快的!

整個過程沒有任何的紕漏,海瑞走的是公開上書的題本,也就是說他這份奏疏是完全經得起所有官員和言官檢查的。

一切都是在合法合理合規的情況下,海瑞在奏疏中詢問朝廷,要如何處置松江徐家,特別是徐階兩個放高利貸的兒子。

因爲徐階的兒子都恩蔭做官,處置他們需要經過朝堂的論罪,海瑞這麼做也是正常的程序。

高拱看完奏疏,心中百感交集。

徐階倒了。

和上次致仕不同,大明官員致仕復起也是正常的,徐階上次致仕,名望和門生故吏都在。

可海瑞這一封奏疏,是徹底將徐階養了幾十年的名望粉碎,在政治上徐階已經等同於死人了。

高拱本質上是個感性的人,嚴嵩徐階,兩任首輔都落到這樣的下場,若日後自己也坐上首輔的位置,還能善終嗎?

但是高拱畢竟是剛毅的人,他撫平自己惆悵的情緒,將這份海瑞的奏疏遞交給了首輔李春芳。

李春芳看完了海瑞的奏疏,第一個想法是,“這蘇澤當真是妖猴”?

言官前腳左順門叩闕,這邊海瑞的奏疏就到了?

以李春芳的政治智慧,已經猜到了皇帝的反應。

大明朝在政治上有兩個首都,在南京有一套和京師近乎一比一的南京朝廷,不僅僅有南京六部,南京還有六科十三道的言官。

松江府在南京眼皮子底下,南直隸這麼多的官員,南京六科十三道的言官,都對松江徐家視而不見?

京師科道又羣起攻擊蘇澤,皇帝心中會怎麼想?

兩京六科十三道,是不是已經成了徐黨的黨徒?

科道的言路不再被信任,那蘇澤請辦的《樂府新報》,是不是可以成爲皇帝新的耳目?

還有徐階。

李春芳是徐階舉薦入閣,也是徐階講學的同道。

但是看到海瑞這份奏疏後,李春芳就知道徐階完蛋了。

徐階個人政治生命已經完蛋,徐階的黨羽如果找不到新的門庭,也會很快失勢被驅趕出去。

而科道必然會成爲皇帝清理的主要部門。

到了這一步,李春芳已經很快接受了現實,如今要做的,就是幫着皇帝清理科道中的徐階餘黨,然後將自己的門人弟子安插進去。

李春芳是清靜無爲,但是清靜無爲的前提是有人幫着作爲。 如果朝堂局勢失衡,高拱一家獨大,他這個內閣首輔就不是清淨無爲,而是被人架空了。

李春芳定下計劃,現在要做的就是和徐階一黨的言官迅速切割,對外做出內閣和皇帝一致的態度來,追責兩京六科十三道失察的罪過。

李春芳又將奏疏交給趙貞吉和張居正,兩人也都涌起了類似的想法。

李春芳環視一圈,站起來說道:

“入宮吧。”

——

有了江南織造太監的密奏,看完海瑞的奏疏,隆慶皇帝反而冷靜下來。

海瑞所列的松江徐氏罪名,也就是牽連到徐階的兒子徐璠和徐琨頭上,按照現在的證據,徐階也就是個縱子行兇的罪過。

這反而讓隆慶皇帝鬆了一口氣。

徹底打倒前任首輔,還是幫助自己登基的輔政大臣,先帝託孤重臣,這樣的代價皇帝也是承受不住的。

現在將罪過追索到徐階的兒子,力度也是剛剛好。

隆慶皇帝看着內閣四名宰輔大臣,問道:

“徐首輔的二子要如何處置?”

聽到隆慶皇帝還稱呼“徐首輔”,李春芳、趙貞吉、張居正都鬆了一口氣,這是皇帝已經給案件定性了,不會全面清算徐階,只追查到他兒子爲止。

高拱正色說道:

“革去官職,當流。”

這下子輪到張居正驚訝了,按照海瑞的上疏,徐階的兩個兒子殺頭都不爲過,高拱竟然只提議流放,沒有繼續追殺徐階的兒子們。

隆慶皇帝點點頭,很滿意這個處理結果,他說道:

“那就流放廣東徐聞,如何?”

廣東徐聞縣,位於雷州半島的最南端。

大明不是大宋,比起流放西北東北,流放徐聞其實算是優待了,畢竟兩廣地區經過幾百年的開發,已經不是宋代瘴氣橫行荒蕪邊疆了。

內閣諸臣都沒有意見,隆慶皇帝又問道:

“叩闕的言官要如何處置?”

這時候趙貞吉站出來,對着皇帝說道:

“陛下,本月剛定國本,不宜見血。”

老狐狸!

高拱看了一眼趙貞吉,一個天天講隨心所欲爲道,求本心致良知的心學大儒,竟然將漢儒這套讖緯之說拿出來,可偏偏這句話,對於有些迷信的皇帝很有效果。

隆慶的老爹嘉靖能爲了一句“二龍不相見”,就幾十年不見親兒子,隆慶皇帝自然也不願意在愛子冊立的當月就見血。

高拱進一步想到,趙貞吉迴護言官,這是給徐階門生弟子一個信號,表明自己願意繼續庇護他們。

事情到了這一步,再趕盡殺絕也是不可能了,高拱說道:

“當黜。”

隆慶皇帝點點頭說道:“領頭的那個,刑科給事中陳瓚,降外任用,廣東徐聞縣典史。”

和大禮議時期嘉靖對抗羣臣不同,皇帝和內閣形成合議,這些左順門叩闕的官員命運已經定下。

隆慶皇帝看向四名內閣輔臣,接着說道:

“朕覺得,蘇子霖所言的《樂府新報》,可以籌辦起來了。”

今天繼續加更,求票

(本章完)

第89章 兩級分化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95章 崩盤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46章 叩闕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59章 日用之道?第38章 徐文長第283章 羊吃人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33章 考成法第123章 丹術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6章 紫色道具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83章 羊吃人第9章 藍色道具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5章 再升官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275章 楚宗案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37章 講讀東宮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69章 寡斷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57章 思退第304章 鐵路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5章 再升官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75章 引子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6章 立人設第42章 經筵第25章 再升官第32章 神劍出鞘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48章 流黜(加更!)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41章 冊立
第89章 兩級分化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95章 崩盤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46章 叩闕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59章 日用之道?第38章 徐文長第283章 羊吃人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33章 考成法第123章 丹術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6章 紫色道具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83章 羊吃人第9章 藍色道具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5章 再升官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275章 楚宗案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37章 講讀東宮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69章 寡斷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57章 思退第304章 鐵路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5章 再升官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75章 引子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6章 立人設第42章 經筵第25章 再升官第32章 神劍出鞘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48章 流黜(加更!)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41章 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