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

這艘船的船長名叫賀鎮,原本是一名萊州海防衛所的把總。

登萊市舶司成立後,賀鎮就因爲熟悉海事而被鎮守太監招募,成爲市舶司下船隊的一名船長。

賀鎮本來是跟着市舶司的艦隊去朝鮮的,卻沒想到在海上遭遇了風暴,偏離了原來的航線。

賀鎮雖然有海圖和指南針,他也懂得測量緯度的牽星術,他觀察鬥星後得出結論,自己在距離原來航道很北的地方,但是具體是什麼地方,他也不知道。

沒辦法,牽星術只能知道南北,但是不知道經度,無法準確定位。

越往北就越冷,賀鎮船上的食物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修補船艙的木材也消耗殆盡,就在這絕路的時候,發現了這座大島。

聽到被土人圍船,賀鎮反而大喜,島上只要有人,那自己就可以招募到人手幫着修船。

“鳥銃隊隨我來,沒本船長的命令不得隨意射擊!”

“夫子呢?請劉夫子過來!”

劉夫子,名叫劉長之,是本地的一名落魄秀才。

他同樣是被市舶司招募來的船上,負責船上的賬目,同時還要給船員看病。

雖然滿口之乎者也,劉長之被戲稱夫子,但是船員們對唯一的船醫還是很尊重的,在船上口糧緊張的日子,也沒斷過他的食物。

賀鎮和劉長之來到船後的甲板上,這些土人的樺木船靠近,一個土人嘰裡呱啦對着賀鎮說了半天,劉長之露出無奈的表情說道:

“把總,我也聽不懂。”

就在這個時候,一艘剛剛從岸邊起航的小船劃到了大明海船邊上,船上站起來一名老者,用半生不熟的漢話說道:

“船長的可是天朝上國尊使!?”

劉長之連忙說道:

“我們是大明的船!”

聽到大明兩個字,這個老者激動起來,他連忙命令土人的船讓開,又喊道:

“吾等是大明冊封的苦兀人,吾乃苦兀囊哈兒衛世襲千戶!”

聽到苦兀兩個字,劉長之連忙對賀鎮說道:

“把總,這裡東海之東的北海峽!這是苦兀島!”

賀鎮從沒聽過苦兀的名字,但是聽到對方的話,他問道:

“難道這苦兀也是我大明藩屬?”

劉長之在出海前也是讀過一些市舶司的藏書的,他說道:

“苦兀是我大明藩屬,我大明設囊哈兒衛,貢貂,三年一貢。”

“苦兀島在倭國以北的極寒之地,倭亂後就斷了朝貢。”

原來如此,賀鎮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在萊州從沒聽說過這苦兀入貢。

但是聽到苦兀貢貂,賀鎮的眼睛更亮了!而且苦兀人能來大明朝貢,必然有航向大明的海圖。

再加上島上大片的冷杉木,這些可都是修補造船的上等材料!

等到海船靠岸,剛剛那個苦兀首領老者抱着賀鎮說道:

“祖靈保佑!老夫死前還能見過上國使者!”

賀鎮沒想到這裡老者比自己還激動,他又怕這個唯一懂得漢話的老者猝死,連忙反過來安撫了他一頓。

聽說賀鎮要補給和修船,老者立刻喊來了部族的壯丁交由賀鎮差遣,又讓婦人捧出大量新鮮肥美的漁獲來款待船員。

賀鎮和劉長之見到這些土人如此熱情,臉上露出笑容,只要能修好船體,很快就可以歸航了。

——

四月六日。

剛剛過了清明,蘇家新女主人的操持下,完成了祭祖的儀式。

明代開始,清明習俗就和後世沒什麼區別了,祭祖踏青是主要活動,就連皇室也要在這天祭祀祖廟。

蘇澤在完成了家祭後,又帶着妻子出城踏青。

清明是踏青的好時節,蘇澤也約上了好友,申時行、沈一貫、羅萬化等也都帶上家人,一同在城外踏青賞春,一衆女眷都在申時行妻子吳氏的帶領下準備野餐,而男人們則聚集在河邊上,又聊起了朝廷的事情。

申時行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道:

“今年的祭禮總算是結束了。”

皇室在清明的祭禮要禮部籌辦,申時行依然被趙貞吉抓回了禮部,負責這次祭禮的籌辦工作。

沈一貫八卦的說道:

“汝默兄,聽說這一次是定國公徐文壁代祭的?”

申時行點點頭說道:

“陛下身體欠安,所以遣公代祭,但是成國公的身子從過了年就不行了,據說都下不來牀了。”

衆人嘆了一口氣,成國公朱希忠,是如今勳貴中的第一人,以往這些代祭的事情都是他代勞的。

王錫爵也應申時行的邀請,參加了這次踏青,他同樣在禮部任職,也說道:

“陛下已經賜了藥,但是成國公的年紀太大了,怕是很難熬過今年了。”

看着氣氛有些沉悶,沈一貫又說道:

“對了,聽說武清伯世子在萊州港捕獲一頭鯨魚,從腹中得了龍涎香。”

武清伯世子在萊州巧得龍涎香的事情,已經在京師傳開了。

這則故事集合了大海、寶物、福禍相依等多種要素,天然就是一個容易傳播的新聞。

王錫爵點頭說道:

“聽說陛下親自打開內承運庫,對比了世宗留下的龍涎香,確定武清伯世子所進獻的真的是龍涎香。”

“因爲這件事,陛下龍顏大悅,足足賞了武清伯世子五十金元!”

衆人倒吸一口氣,五十金元是相當重的賞賜了,由此可見武清伯世子這次進獻龍涎香的賞賜之重。

王錫爵又說道:

“這次武清伯世子進獻的龍涎香足足有一斤重,這抵得上世宗二十年蒐羅的一半了。”

王錫爵又說道:

“當年世宗皇帝曾經命戶部官員去南海蒐羅龍涎香,八兩龍涎香就用去了白銀八百兩。”

聽到這個數字,衆人紛紛咂舌,這麼算五十金元也不多了。

沈一貫又補充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小道消息,他說道:

“從鯨魚腹中得到龍涎香,也被視作是祥瑞,聽說京師不少勳貴子弟都準備前往萊州捕鯨。”

在場的衆人都是文臣,聽到祥瑞這個詞都有些應激,羅萬化首先說道:

“登萊開港本來是好事,豈不是違逆了朝廷初衷?捕鯨取香豈不是傷了天和?等清明後我要上書,請陛下禁止登萊捕鯨。”

衆人紛紛點頭,文臣是本能的厭惡“祥瑞”的。

但是蘇澤卻說道:

“我倒是覺得,在登萊捕鯨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

“子霖兄?”

衆人看向蘇澤,沒想到他竟然說出這樣的話。

最驚訝的還是王錫爵,他和蘇澤交往不多,基本上都是聽申時行講述的蘇澤事蹟,他沒想到蘇澤竟然支持這樣的事情,難道蘇澤真的是諂媚皇帝的佞臣?

蘇澤卻說道:

“我聽說武清伯世子不僅僅組織船隊捕鯨,還在萊州建造了鯨油廠,用鯨油制皁。”聽到這裡,沈一貫等人微微改變了臉色。

蘇澤給太子獻方製造棉籽皁這件事衆人都知道,雖然因爲蘇澤在報紙上刊登過棉籽導致不育的科普文章,所以京師比較有錢的人家還是牴觸使用棉籽皁,依然會使用皁角浣洗。

但是普通百姓家裡,卻已經普及了棉籽皁。

聽說鯨油也能制皁,那捕鯨也算是有利於百姓的事情。

蘇澤接着說道:

“除了鯨油制皁外,鯨腦中有一種油,點燃後十分的明亮,據說此油點亮之後宛如白晝一樣,也可以夜間讀書而不傷眼睛。”

衆人都是讀書人,也都是愛書之人,聽到這裡已經兩眼放光,恨不得立刻搞來一點鯨腦油試試。

普通的油燈昏暗,讀書寫字久了雙眼痠澀,也很傷眼睛。

如果這鯨腦油真的和蘇澤說的那樣,點燃後宛如白晝,那豈不是白白多了晚上讀書的時間?

蘇澤接着說道:

“其實點燈讀書還只是一個用處,以後還可以在萊州港口建造燈塔,點燃鯨腦油來指引船隻歸航。”

還能這樣?

王錫爵只覺得蘇澤的思維天馬行空,一下子想到了這麼多用法,難道這就是實學嗎?

自己是不是也要研究一下實學?

蘇澤其實也沒想到,這位李國舅的偶然行爲,竟然開啓了大明的捕鯨業。

捕鯨,這個後世聽起來十分罪惡,又不環保又很殘忍的行業,實際上在工業時代初期,是非常重要的行業。

鯨魚身上的油脂可以用來製造肥皂,一頭鯨魚體內的油脂很多,在近代養豬業出現前,鯨脂是製造肥皂的主要原料。

鯨油的作用除了照明之外,還是石油化工出現之前最重要的潤滑劑來源。

更高亮度的照明工具,實際上增加了人們可支配的時間,低廉高效的照明提高了識字率,也普及了市民文學。

而且爲了追逐鯨魚,人們也會在航海上加大投入。

蘇澤也沒想到,武清伯世子李文全竟然就這樣成了捕鯨業的鼻祖?

日後捕鯨船開拔前,是不是要給他燒幾支香祈求平安?

就在蘇澤胡思亂想的時候,沈一貫又岔開了這個話題。

“子霖兄,我叔父快要到京師了,他想要見見你。”

“句章先生要來京師了?我一定要上門拜訪!”

沈明臣,越中十子之一,也是徐渭的好友,也曾經在胡宗憲幕府中效力抗倭。

作爲好友的長輩,蘇澤自然要上門拜訪。

沈一貫高興的說道:

“諸位好友有空也要來我沈家坐坐。”

衆人連忙表示一定會去做客,沈一貫又說道:

“說起來我叔父此次入京,還是多虧了子霖兄倡議的靈濟宮大會。”

“這次陛下邀請天下賢良文學入京,叔父因爲在越中的詩名,也被地方官府徵辟入京的。”

衆人這纔想起來這些日子京師確實熱鬧不少,原來是爲了靈濟宮大會來的。

王錫爵也說道:

“禮部四方館已經住了一半人了,聽說禮賓司的人還找了趙閣老,要找地方安置這些賢良文學,好像連城內的幾座敕封寺院都拿出來招待人了。”

申時行說道:

“城外寺院也住滿了,那些沒被邀請的文人進京,也都借宿在這些寺院中。”

羅萬化突然站起來,衆人疑惑的看向他,只聽到羅萬化說道:

“京師這麼多讀書人,我要趕緊回報館,增加《樂府新報》的印刷量!”

這下子連沈一貫都驚訝了,羅萬化這狀元郎怎麼也開竅了?難道是近朱者赤?

但是想到現在蘇澤將報館的日常工作都交給了羅萬化,而羅萬化的《帝鑑圖說》好像也已經完成初稿,內閣的幾位閣老都對他的書很滿意,在校對一下就能刊印了。

想到同年好友的進步,沈一貫又想到自己這段日子,好像真的沒做什麼實事,不由的焦慮起來。

其實作爲翰林官,沈一貫的進步已經很快了,而且蘇澤這樣的畢竟是異類,大部分翰林其實一輩子都在熬。

但是同輩的纔有競爭焦慮,沈一貫在踏青結束前找到蘇澤,向蘇澤說了自己的焦慮。

“所以肩吾兄是想要做點實事?”

沈一貫連連點頭。

蘇澤想到自己正在草擬的一封奏疏,看向沈一貫說道:

“肩吾兄,倒是有件事說不定適合你,但是此事十分的艱險,還有生命之危,你願意去嗎?”

沈一貫聽到蘇澤說有生命之危,他原本想要退縮,但是又想到羅萬化剛剛的樣子,咬牙說道:

“子霖兄,就算是有生命之憂,只要能上利朝廷,下利黎庶,我也願意去做。”

蘇澤點頭說道:

“這件事如果辦好,就能挽救不少生命。”

聽到這裡,沈一貫連忙說道:“那這件事子霖兄一定要讓我參加!”

蘇澤笑着說道:

“這件事還沒影呢,這是需要陛下和閣老們商討的事情,蘇某也只是上疏提個建議罷了。”

沈一貫聽說蘇澤要上疏,更是下定決心要抓住這個機會,一直到蘇澤保證會向閣老舉薦他,這才放過蘇澤。

——

四月八日,蘇澤來到了工部在城外的工坊,看着傅順督造的新式鐵爐,蘇澤指揮工匠將焦化的焦炭放入燃燒室內,接着開始加熱焦炭。

隨着焦炭和空氣反應,鐵爐上方開始冒出一氧化碳。

蘇澤又下令點火,工匠舉着長長的木杆伸入到鐵爐上方,隨着一氧化碳被點燃,熊熊烈火開始燃燒。

蘇澤也沒想到,傅順的手藝竟然這麼好,竟然一下子就製造出了帶有反射蓋的平爐鍊鋼法的鍋爐。

雖然這只是一個很小的鍋爐,但是那種工業時代初期的超大鋼廠,其實就是同樣的原理。

在這場追逐高溫的競賽中,首先是風箱的出現,提升了煤炭燃燒的溫度。

在燃燒煤炭無法達到合適的溫度後,工匠們想出了新的辦法,在鍋爐上加反射蓋,減少熱量的損失。

當這個反射蓋也達不到溫度的時候,工匠們又想到,用煤炭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直接在鐵水上方加熱。

當然,這還不是完全版的平爐鍊鋼法,完整版的平爐鍊鋼法,還需要加熱燃起和空氣,才能達到最高的溫度。

這其中加熱爐的設計,就不是蘇澤這個門外漢能搞清楚的了。

但是有了原型爐就行了,剩下的就交給工部改進好了。

傅順卻拉着蘇澤問道:

“子霖兄,無薪之火是仙術嗎?”

蘇澤搖頭說道:

“傅兄,此乃實學。”

第35章 馮保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64章 邊關告急第81章 清田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6章 畫餅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125章 實學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8章 會館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63章 車營之法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59章 日用之道?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83章 親親尊尊第35章 馮保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6章 立人設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23章 丹術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81章 清田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28章 徐階罷相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87章 齊發力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
第35章 馮保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64章 邊關告急第81章 清田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6章 畫餅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125章 實學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8章 會館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63章 車營之法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59章 日用之道?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83章 親親尊尊第35章 馮保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6章 立人設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23章 丹術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81章 清田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28章 徐階罷相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87章 齊發力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