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再補閣臣

相比往日李府門前整年排隊的人羣,當李春芳要辭官的消息傳出後,門前冷落了不少。

蘇澤遞上拜帖,很快李府的管事出來,將蘇澤迎接入府。

李春芳治府森嚴,當年自己的幕僚徐渭就是因爲受不了李春芳府上的規矩,這才寧可違約也要解聘。

即使是外面風傳李首輔要離開京師了,但是李府內依然井然有序,絲毫沒有亂象。

李春芳和高拱不一樣,兩人的關係沒有這麼親近,所以李春芳在會客的偏廳見了蘇澤。

蘇澤看向這位李閣老,“養病”了這麼久,李春芳和自己初見的時候差不多,果然是養生有道。

這年頭,能活七十歲絕對是高壽了。

“拜見首輔。”

蘇澤向李春芳行禮,李春芳讓家僕送上茶水,接着說道:

“子霖,你應知老夫要歸鄉了。”

蘇澤心中有異樣的情緒瀰漫開。

想到當年,自己忽悠李春芳在《樂府新報》上連載《西遊記》,幫着《樂府新報》打開銷量,那時候的場景猶在眼前。

但是現在李春芳已經要離開京師了。

看到蘇澤臉上流露出的真情,李春芳的心情倒是好了很多。

此子果然是有一顆赤誠之心的。

李春芳反過來對着蘇澤說道:

“四十年來官場路,悲觀離合老夫早已經看淡,子霖你前路還長。”

“等你到了老夫這個年紀,能榮歸故里,悠遊於鄉間,實乃人生之大幸了。”

蘇澤點點頭。

李春芳說的也不錯,在大明首輔這個位置上安全退下去實屬不易,還能得到一個榮耀的晚年,這在明史上都不多見。

大明首輔也是個高危職業。

嘉靖朝的幾位首輔,楊廷和因爲大禮議削職爲民,差點被處死,兒子楊慎流放雲南。

蔣冕、毛紀是楊廷和的繼任者,也是罷官歸鄉,鬱鬱而終。

張璁四次罷相,三起三落。

夏言被斬首,嚴嵩削籍抄家,餓死墳舍。

徐階罷官後,因爲家族田產被彈劾,家產被清丈查抄。

嘉靖朝唯一一個還算是善終的,是病逝在任上的費宏。

李春芳是嘉靖時期的老臣,眼看着這麼多前輩的下場,自己能帶着榮譽歸鄉,確實是一種幸運了。

李春芳看向蘇澤,他爲官幾十年,又習黃老,自詡能看透人心,可偏偏遇到蘇澤這個異類。

無論李春芳怎麼都看不透蘇澤的心思,他甚至不知道蘇澤的這些奏疏,對大明是好是壞。

這時候李春芳就真的感嘆自己老了。

李春芳看向蘇澤,想要說幾句囑咐官場後進的話,卻不知道如何出口。

在有些方面,蘇澤比自己都要老成謀國,自己還怎麼教導他?

李春芳思來想去,最後只能給了蘇澤一點建議。

“子霖你爲政太急,總想要爭朝夕,日後沒有老夫在內閣,再加上你那個急性子的師相,你可要好自爲之。”

蘇澤拱手稱是,之前自己確實有急躁的毛病,但是如今各方改革的佈局基本完畢,確實應該和李春芳說的那樣,需要耐下心來了。

太冒進也是要犯錯誤的,特別是自己金手指在身,總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確實要像李春芳說的那樣,剋制自己的急躁慢慢推進。

李春芳又說道:

“報館交給羅萬化,老夫是不放心的,報館亦是你的心血,且多擔待點。”

蘇澤疑惑的看向李春芳,本來以爲李春芳很欣賞羅萬化,他當總裁官的時候也經常誇獎羅萬化的。

李春芳說道:

“羅萬化爲人剛直,是辦報的璞玉良才,但剛過易折,做報館又是一個戾氣易生的事情,老夫怕他鬧出事情來,讓朝廷下不來臺。”

蘇澤沉默了一下。

正如李春芳所說的,羅萬化接手報館後性格確實更沉悶內向了。

特別是成立編輯部,開始深入報道社會問題後,羅萬化似乎更陰沉了。

沒辦法,接受的負面新聞太多,自然會這樣。

李春芳說道:

“日後《樂府新報》要是被禁,可別說老夫是第一任總裁官。”

蘇澤連連點頭。

李春芳繼續說道:

“在離開京師之前,老夫有幾件事要託付子霖。”

蘇澤正色說道:

“李首輔請說,蘇某一定拼盡全力完成您的囑託。”

李春芳搖頭道:

“不用你拼盡全力,只不過是幾件家務小事。”

蘇澤做成洗耳恭聽的樣子。

李春芳說道:

“首先是老夫這座宅子,這是先帝所賜,老夫數次上奏,請求陛下將宅子收回,但是陛下都不準。”

“家族中子弟不肖,沒能科舉爲官的。犬子雖然恩蔭了官職,但是沒有做官的才能,這次也隨老夫一起歸鄉,這宅子還要空耗錢財,所以麻煩子霖幫着老夫處理了。”

蘇澤也沒想到,李春芳竟然將府邸交給自己處理。

蘇澤說道:

“等李首輔離京後,蘇某會幫首輔變賣此宅,再讓人將銀元送到首輔家鄉。”

李春芳搖頭說道:

“老夫都要歸鄉了,還在乎這些錢財外物?”

也對,當年《西遊記》的稿費,李春芳就死活不要,最後還是設立了“華陽獎”。

對了,華陽獎。

蘇澤試探道:

“首輔的意思,華陽獎?”

李春芳點頭,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

蘇澤也沒想到李春芳竟然如此淡泊錢財,他想了想說道:

“首輔,那蘇某建議這座宅子還是不要賣了。”

“這是爲何?”

蘇澤說道:

“未來很長時間,京師的房價一直會漲的,現在賣了日後肯定是虧的。”

“而且華陽獎每年都要頒發,需要找一些能穩定生財的生計,所以蘇某建議租出去。”“以李閣老這座府邸,租出去每年的租金,也能有不少收入,差不多就夠頒獎了。”

李春芳滿意的點頭說道:

“老夫拙於財計,這事情交給蘇子霖果然妥當。”

蘇澤真心實意的說道:

“李首輔,只要蘇某在一天,就要讓華陽獎頒下去,就是等蘇某百年以後,也要讓華陽獎發上五百年!”

“五百年?子霖說笑了,百年世間就已經滄海桑田,五百年也不知道史書上如何評價你我,別說是華陽獎了。”

蘇澤卻堅定的說道:

“首輔大人,蘇某絕非妄言,也不是隨便發願。”

李春芳看到蘇澤的表情,又想到他做官以來種種不可思議的作爲,竟然真的信了他幾分。

他的心情更好,點頭說道:

“既然子霖有如此把握,那李某就更放心了。”

李春芳繼續說道:

“剩下一件事,老夫是替老友所請。”

——

等蘇澤從李春芳家中出來,精神有些恍惚。

李春芳的第二個請求,雖然沒有指名道姓的,倒是蘇澤也清楚,他是爲了司禮監掌印李芳所請。

李芳也想要出宮養老,但是太監是天子家奴,李芳需要皇帝同意他出宮養老才行。

眼看着李春芳要辭官歸鄉,李芳也從宮中遞出信來,請求李春芳幫忙讓他出宮。

李春芳也知道這件事敏感,所以就想到了蘇澤頭上。

蘇澤想起李芳這個老太監,對方對自己不錯,也幫了自己幾回,那還是儘量還上這個人情。

實在不行就用系統幫忙好了,可要怎麼上書呢?

蘇澤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內閣首輔和司禮監掌印同時出缺,看樣子大明朝局還要動盪一段時間。

李春芳將這些消息告訴自己,也是讓自己有所準備。

首輔和司禮監掌印的候選人就這麼幾個,蘇澤也都認識。

但是如此一來,內閣又剩下三輔臣和一名專務大臣,人數又少了。

更緊張的是司禮監,這下就剩下兩名大太監了。

這個數量也太少了。

正德年間,司禮監掌印加上秉筆可是足足有八人。

兩人幾乎沒辦法維持正常政務需要,所以司禮監增補秉筆也是肯定的事情。

蘇澤思考着,自己在這場政局變化中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是不是可以再上奏增補閣臣了?

此外如果幫着李芳出宮養老,那李芳是不是能推薦一名司禮監的繼任者?

登萊市舶司太監張誠和蘇澤的關係密切。

登萊市舶司是僅次於月港開海的北方港口,又是大明水師的駐地。

登萊市舶司還負責鑄幣,是北方最重要的港口。

張誠爲人也機靈,幾次元宵燈會登萊市舶司都進獻花燈,在皇帝心中也是掛上號的。

如果張誠能增補進司禮監,那自己也能在司禮監有了“自己人”?

蘇澤準備給張誠寫信,告訴他這個消息。

政治就是這樣,有時候你比別人早知道一點,就能比別人得到更多。

這也是官員都聚集在京師的原因,有的消息傳到地方,黃花菜都涼了。

除此之外,如果要增補閣臣,自己又能得到什麼?

蘇澤又想了想,幾個候選人裡,王世貞和李一元和自己的關係不錯,殷士儋是自己的老上級,關係算是湊合。

內閣距離自己還是太遠了,但是一旦這些人升入內閣,又會給六部和九卿衙門帶來空缺。

這樣一來,說不定自己也能升一升官?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爲什麼說混亂是進步的階梯。

以前李春芳這尊大佛在朝,朝局平靜的如同死水,大家只能安分的幹活。

現在朝廷要出現變更,自然就是龍蛇並起的時候。

蘇澤嘆息,即使自己身負系統,也無法改變這種變更。

只不過好消息是,在自己的干預下,李春芳和李芳,這一內一外都得能等到善終。

——

三月十九日,內閣首輔李春芳再次上書請辭。

這一次李春芳的奏疏詳述自己少年苦讀,進士及第後在外爲官,至今年近古稀,無法歸鄉侍奉父母的心情。

不愧是當時文豪,蘇澤看完李春芳這篇奏疏,也覺得情真意切。

李春芳已經上到這樣的奏疏,隆慶皇帝再捨不得,也只能放他歸鄉了。

皇帝對這位老臣也給了最大的禮遇。

封妻廕子,這些待遇李春芳都是拉滿了的。

皇帝又下令,賜馳傳,也就是允許李春芳和家人使用驛站回鄉。

又命行人司賜儀仗,護送他歸鄉。

並詔令有關部門每年賜他“輿隸八人”,每月饋贈“官廩六石”。

這樣的待遇已經超過了前任首輔徐階,由此可見皇帝對李春芳的恩寵。

而且和原時空不同,李春芳不是被言官彈劾被迫請辭的,所以百官也給了李春芳極高的評價,認爲他不貪戀權位,仁孝寬厚。

帶着這份評價歸鄉,李春芳在史書上的評價就不會太差,而且他任上確實做了很多事情,肯定是要位列大明名相的行列了。

當然,也有坊間說李春芳尸位素餐,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經常請病假摸魚,是躺贏了榮譽。

但是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李春芳躺贏也罷,真的有本事也罷,反正他主政期間,大明取得了一系列勝利,這份榮耀他是肯定受得起的。

報館中,羅萬化看向蘇澤問道:

“子霖兄,你不去給李首輔送行嗎?”

蘇澤說道:“我已經給李首輔送過行了,今日那麼多重臣在,擠過去就是遠遠見一面,沒什麼意思。”

羅萬化想想也是,他前一天也單獨去拜見了李春芳。

李春芳和他談及了辦報的事情,臨行又贈送他一堆書,讓他在辦報之餘看看黃老的書籍。

羅萬化雖然不知道李春芳是什麼意思,但是他原本就酷愛讀書,李春芳也是學術大家,他的藏書自然珍貴無比。

羅萬化收下李春芳的禮物,又聽了李春芳的話,今天沒去擠人羣送他,但是此時又有些傷感,所以纔來找蘇澤聊天。

看到蘇澤正在奮筆疾書,羅萬化問道:

“子霖兄是要上奏?”

蘇澤點頭說道:

“應天來報,太祖陵寢需要修葺了,所以我上奏朝廷,請求派遣督造太監去金陵,監修太祖皇陵。”

羅萬化點點頭,他知道蘇澤和應天巡撫海瑞書信往來密切,這估計是應海瑞所託。

羅萬化又說道:“子霖兄,這次增補閣臣的事情你怎麼看?”

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5章 圈子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8章 奸佞是我?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70章 倦鬼之說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00章 舌戰第85章 橙色道具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45章 大鬧天宮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50章 辦報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30章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56章 大婚第15章 圈子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42章 樹典型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31章 莫須有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84章 邊亂第47章 助攻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74章 襲職盛況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131章 莫須有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8章 會館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75章 楚宗案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
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5章 圈子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8章 奸佞是我?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70章 倦鬼之說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00章 舌戰第85章 橙色道具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45章 大鬧天宮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50章 辦報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30章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56章 大婚第15章 圈子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42章 樹典型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31章 莫須有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84章 邊亂第47章 助攻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74章 襲職盛況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131章 莫須有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8章 會館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75章 楚宗案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