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排隊槍斃”
三天後,武監。
雖然李如鬆全身痠痛,但到了上課時間,還是咬牙從校舍裡爬起來,衝到了教室裡。
突然正武堂方向響起了集結號聲,李如鬆等一衆武監生又連忙衝向正武堂。
正武堂是整個武監最大的教室,可以容納武監所有的生員一起上課。
李如鬆帶着疑惑來到了正武堂,發現除了武監生外,整個武監的二十多名教官也都坐在教室裡。
李如鬆連忙整肅儀容,站在門口喊了一聲“報告!”
陳亮看到李如鬆如此乖巧,嘴角也微微上揚。
果然實戰是最好的課堂,李如鬆這個刺頭也知道遵守武監紀律了。
演武之後,武監內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武監內的秩序建立了起來。
教官的權威建立起來,三天前戰鬥大家也都看到了這些百戰精銳的實力。
除此之外,蘇澤又對三科進行了分班。
一個班二十人,又挑選演武時候表現優異的生員,任命他們擔任班正和班副。
比如李如鬆,就是騎兵科二班的班正,朱時坤則是騎兵科一班的班正。
除此之外,武監的學舍是五人一間的,蘇澤又讓各班的班正任命舍長。
也不知道蘇澤是不是故意的,騎兵科一班大部分都是勳臣子弟,騎兵科二班則是世職子弟。
從分班開始,雙方就隱約有些火藥味,類似的暗中較勁也出現其他科。
集結號響起一炷香內,武監所有生員都集合在正武堂內,這時候蘇澤拿着一把鳥銃走入了正武堂內。
蘇澤滿意的看了一眼正武堂內,這些日子的整肅果然有了效果。
鳥銃在明軍中已經很常見了,就算是遼東也有不少軍隊裝備鳥銃。
蘇澤舉起手裡的鳥銃問道:
“你們看看這把鳥銃,和普通鳥銃有什麼區別嗎?”
隨着蘇澤說完,有幾名工部的匠官上前,給每一排都發了一把這種新鳥銃。
十幾把鳥銃在教室傳了一遍。
李如鬆端詳這把新式鳥銃,好像確實和明軍普遍裝備的鳥銃不同。
首先就是沒有火繩。
鳥銃其實就是一種火繩槍。
發射前,需要在槍管裡先裝填“槍藥”,然後塞入彈丸。
而在槍上掛着一根“火繩”,這是一種浸泡了特殊藥劑的麻繩,點燃之後就會緩慢的燃燒。
在需要射擊的時候,士兵就會拿起火繩塞進燃燒室,點燃其中的火藥,發射槍管中的彈丸。
明軍其實在抗倭戰爭中就已經大規模列裝了鳥銃,但是依然有將領對鳥銃評價不高。
這其中就是有李成樑。
李如鬆聽自己父親李成樑評價過鳥銃,李成樑認爲鳥銃雖然好用,但是並不適合在遼東使用。
特別是對付女真人的時候,女真人會藏在雪地和森林裡,明軍點燃的火繩就是最好的靶子,落單的士兵經常會遭遇女真人的冷箭。
其次遼東苦寒,很多地方還常年積雪,火繩很容易熄滅,火藥也容易受潮。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明軍的鳥銃質量實在是堪憂,經常會發生炸膛事故,很多鳥銃手都瞎了眼睛。
有的鳥銃手都不敢瞄準射擊,那殺傷效果其實還不如弓箭。
受父親的影響,李如鬆其實對鳥銃也評價不高。
不過李如鬆還是很認同火炮的作用。
但是這把新式鳥銃怎麼沒有火繩?
不僅僅沒有火繩,這個新式鳥銃還有一個奇怪的扳機。
槍身也沒有塞入火繩的燃燒孔,但多了一個奇怪的裝置。
等衆人看完了以後,蘇澤說道:
“這是工部虞衡司製造的最新鳥銃,大家現在隨我去校場。”
衆人跟着蘇澤來到了校場,只見到校場上已經豎起了幾個靶子。
緊接着教官陳亮接過蘇澤手裡的鳥銃,來到了靶場前。
只見陳亮身上穿着一件奇怪的坎肩,這個坎肩上有很多小袋子。
陳亮從袋子掏出一個紙包,塞進槍管後又迅速掏出另外一個紙包彈丸,接着用新式鳥銃上的杆子壓緊,就這樣舉起了新式鳥銃。
陳亮拉動那個奇怪的裝置,然後瞄準靶子扣動了扳機。
砰的一聲,鳥銃竟然發射了!
緊接着幾名武監生舉着中靶的標靶來到衆人面前,一枚彈丸正中靶心。
沒有火繩也能發射?
蘇澤看着新式鳥銃,這個項目其實是和新火炮項目一起啓動的。
這把新式鳥銃,其實就是所謂的“燧發槍”。
和火繩槍不同,燧發槍是通過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發射的。
燧發槍雖然只比火繩槍進步了一點,但是需要的科技卻不少。
主要是擊錘的彈簧,工部的工坊,一直到上個月才製造出強度滿意的彈簧,而且這還只是工坊匠人手工打造的,要批量生產還需要攻克更多的技術難關。
然後蘇澤又對燧發槍進行了優化。
這個坎肩就是原時空燧發槍發展後期纔出現的東西。
使用紙包的定量火藥,可以減少炸膛的可能,也能在戰場上迅速換彈。
紙包的彈丸又能增加氣密性,提高燧發槍的威力。
這種分別裝着火藥包和紙包彈丸的坎肩,是原時空十八世紀纔出現的,如今已經被蘇澤列爲燧發槍的標準配置。
這種新式的燧發槍,加上配套的坎肩,也讓“排隊槍斃”成爲可能,於是蘇澤請戚繼光在山西進行了實戰試驗。
雖然俺答部已經封貢,但是草原的統治本來就是鬆散的,山西前線依然會有零星的戰鬥。
再加上隨着草原貿易興起,而一併興起的馬匪,山西的小摩擦不斷,自然是新武器最好的試驗場。
戚繼光回信盛讚燧發槍和“排隊槍斃”的戰術,但是戚繼光也提出這種戰術對於士兵的紀律和訓練要求很高,而且過於依賴地形。 戚繼光還指出,這種戰術在面對火炮防守的時候會比較吃虧,過於密集的陣型反而會成爲火炮的靶子。
接到回信,蘇澤深以爲然,戚繼光不愧是名將,一針見血就看出了“排隊槍斃”的問題。
“排隊槍斃”,其實應該叫做“線列步兵”戰術,這種戰術其實是和武器配套的。
前裝的燧發槍裝填速度慢,準度低,所以要發揮燧發槍最大的作用,就要讓士兵排成線列一同發射提高準備,採取輪換射擊來提高射擊頻率。
而“排隊槍斃”之所以深入人心,也和原時空有關那個時代戰爭的藝術加工有關。
很多十七到十九世紀的影視作品,都喜歡用這種“線列步兵”戰術來表現早期火器時代的戰爭。
這種戰術能在十七到十九世紀廣泛運用,也是因爲歐陸戰場很多都是平原,線列步兵戰術在平原容易展開,確實是最合適的戰術。
其實不難看出這種戰術的缺點,過於集中的隊形容易被火炮當做靶子,最終隨着火炮威力的提升,更方便的槍械出現,線列步兵戰術被散兵戰術取代。
正如原時空那樣,線列步兵戰術能稱霸兩個世紀。
以目前的科技來說,搞出燧發槍已經是大明的極限了。
更高級的槍械,需要冶金、機械加工、化工等領域的突破,就算是有巧匠能手搓出來,大規模列裝成本就是最大的問題。
古往今來,永遠不缺乏神兵利器。
可要改變一個時代,需要的是技術突破。
鐵器取代青銅器,靠的不是一兩個工匠的巧思,而是冶鐵技術的突破。
所以蘇澤和戚繼光討論後認爲,線列步兵戰術,是最適合燧發槍的戰術。
確定了戰術之後,接下來就是操典了。
這一點戚繼光也給蘇澤帶來了驚喜,戚繼光敏銳的發現,線列步兵戰術最重要的一環——步法。
蘇澤和戚繼光討論到這裡的時候,他已經徹底震驚了。
難道這就是軍神嗎?
就算是原時空,如果不是對線列步兵戰術有深入研究的人,也絕對不會知道這個秘密。
步法,就是線列步兵戰術的核心!
這還是因爲線列步兵的陣型決定的。
因爲需要輪換射擊,所以整個線列步兵雖然也是方陣,但是攻擊面只有正面一面。
當然有些將領也會在側翼佈置三排掩護的縱隊,但是這些火力也只是牽制拖延用的,要發揮線列步兵戰術最大的偉力,就要將火力面對準敵人。
敵人不是固定的靶子,他們在戰場是會移動的。
而且和電影裡那樣,敵我雙方線列步兵對衝這種事情,實際上也是很少發生的。
更多的時候是一方埋伏,對着行進中的敵軍發動攻擊。
所以能不能及時“變陣”,這就是線列步兵軍隊的核心戰鬥力。
能在紛亂的戰場上,聽從指揮官的命令,及時調整陣型,將火力面對準敵人。
這變陣的關鍵,就是“步法”。
拿破崙時期的法軍,能夠在歐洲戰場所向睥睨,就和當時法軍操典領先,法國士兵的步法最熟練有關。
拿破崙的步兵操典中,就專門強調了步法的訓練,當時的法國士兵能夠以“慢步”、“快步”、“跑步”三種速度行軍和變陣。
同時期的俄國士兵,就只能用“慢步”、“快步”兩種步法。
而更加災難的,是俄國的一線士兵很多都是文盲,根本分不清左右,所以也聽不懂軍官的命令,變陣的時候一塌糊塗。
所以拿破崙就特別強調步法訓練,而法軍的步法後來就演變成了“齊步”和“正步”,一直到蘇澤穿越前,都作爲軍隊的基本訓練項目保留了下來。
蘇澤和戚繼光制定的《線列操典》,同樣也制定了詳細的步伐訓練要求,對各種口令都制定了相應的步伐訓練項目。
見識到了燧發槍的偉力後,蘇澤又下令,由教官組成線列方陣,進行了一次“排隊槍斃”演練。
爲了這一次的演示效果,蘇澤還專門從城外的養象所動物園要來了一支鹿羣。
就在衆人疑惑中,陳亮領着教官排成了線列步兵陣。
說是陣,實際上教官只有二十多人,所以其實只是三排的小隊。
就連陳亮心中也沒底,他訓練這個線列步兵陣也才幾天時間,也多虧很多操典項目都是在戚繼光麾下訓練過的,纔算是勉強列陣。
但是在武監的生員看來,教官這個陣法平平無奇,不就是簡單的方陣嗎?
就在這個時候,養象所的錦衣衛釋放了鹿羣。
在錦衣衛的引導下,頭鹿領着鹿羣衝向了陳亮的線列步兵陣。
就連李如鬆都擔憂的看着校場,鹿羣有三十多隻鹿,最前面的頭鹿相當的健壯。
頭鹿跑起來和戰馬差不多,再加上公鹿的尖角,如果是在遼陽,就是精銳也會避開這些失控的鹿羣。
但是教官方陣這邊佁然不動,陳亮正在測算鹿羣的速度和距離,估算最佳的射擊時機。
“準備!”
隨着陳亮的命令,第一排的教官舉起裝填完畢的燧發槍,對準鹿羣開始齊射!
李如鬆見到頭鹿身後的一頭公鹿中彈倒地,但是彈丸擦過了頭鹿,反而激發了頭鹿的兇性。
李如鬆捂着眼睛,火器已經發射了,裝填還要很久,被狂暴的頭鹿撞上,不死也要重傷了。
可李如鬆沒想到的是,緊接着又是一陣槍響,這次更多的鹿倒下了,後方的鹿則開始逃跑。
然後又是第三陣槍響,這次頭鹿中彈了,它衝鋒的速度也慢了下來。
火槍還能連射的?
不對,是輪射!
李如鬆很快就發現了秘密,他剛剛就注意到了,這種新式火槍的裝填速度極快,而教官們排成三列,不斷亂換射擊,所以才產生了不停射擊的感覺。
第四輪射擊的時候,頭鹿已經中槍倒地了。
在場的武監生都發出歡呼聲。
李如鬆也歡呼起來,但是他激動的是這新火槍和新戰法!
這是何等的威力啊!
如果在遼東用上這樣的戰法,那殺女真人?
遼東最大的問題,也是女真問題始終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女真人騷擾能力太強了。
女真戰敗就會逃入白山黑水中,等到緩過來就會繼續劫掠漢人的據點。
長期下來,遼東漢人只能聚集到大城市,等於將土地讓給女真人。
而遼陽這樣的城市必須要維持一支高昂的騎兵,才能在野外和女真人作戰。
如果能推廣這種新武器和新戰術,那隻需要少量這樣的火槍步兵,就能防守據點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