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排隊槍斃”

第274章 “排隊槍斃”

三天後,武監。

雖然李如鬆全身痠痛,但到了上課時間,還是咬牙從校舍裡爬起來,衝到了教室裡。

突然正武堂方向響起了集結號聲,李如鬆等一衆武監生又連忙衝向正武堂。

正武堂是整個武監最大的教室,可以容納武監所有的生員一起上課。

李如鬆帶着疑惑來到了正武堂,發現除了武監生外,整個武監的二十多名教官也都坐在教室裡。

李如鬆連忙整肅儀容,站在門口喊了一聲“報告!”

陳亮看到李如鬆如此乖巧,嘴角也微微上揚。

果然實戰是最好的課堂,李如鬆這個刺頭也知道遵守武監紀律了。

演武之後,武監內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武監內的秩序建立了起來。

教官的權威建立起來,三天前戰鬥大家也都看到了這些百戰精銳的實力。

除此之外,蘇澤又對三科進行了分班。

一個班二十人,又挑選演武時候表現優異的生員,任命他們擔任班正和班副。

比如李如鬆,就是騎兵科二班的班正,朱時坤則是騎兵科一班的班正。

除此之外,武監的學舍是五人一間的,蘇澤又讓各班的班正任命舍長。

也不知道蘇澤是不是故意的,騎兵科一班大部分都是勳臣子弟,騎兵科二班則是世職子弟。

從分班開始,雙方就隱約有些火藥味,類似的暗中較勁也出現其他科。

集結號響起一炷香內,武監所有生員都集合在正武堂內,這時候蘇澤拿着一把鳥銃走入了正武堂內。

蘇澤滿意的看了一眼正武堂內,這些日子的整肅果然有了效果。

鳥銃在明軍中已經很常見了,就算是遼東也有不少軍隊裝備鳥銃。

蘇澤舉起手裡的鳥銃問道:

“你們看看這把鳥銃,和普通鳥銃有什麼區別嗎?”

隨着蘇澤說完,有幾名工部的匠官上前,給每一排都發了一把這種新鳥銃。

十幾把鳥銃在教室傳了一遍。

李如鬆端詳這把新式鳥銃,好像確實和明軍普遍裝備的鳥銃不同。

首先就是沒有火繩。

鳥銃其實就是一種火繩槍。

發射前,需要在槍管裡先裝填“槍藥”,然後塞入彈丸。

而在槍上掛着一根“火繩”,這是一種浸泡了特殊藥劑的麻繩,點燃之後就會緩慢的燃燒。

在需要射擊的時候,士兵就會拿起火繩塞進燃燒室,點燃其中的火藥,發射槍管中的彈丸。

明軍其實在抗倭戰爭中就已經大規模列裝了鳥銃,但是依然有將領對鳥銃評價不高。

這其中就是有李成樑。

李如鬆聽自己父親李成樑評價過鳥銃,李成樑認爲鳥銃雖然好用,但是並不適合在遼東使用。

特別是對付女真人的時候,女真人會藏在雪地和森林裡,明軍點燃的火繩就是最好的靶子,落單的士兵經常會遭遇女真人的冷箭。

其次遼東苦寒,很多地方還常年積雪,火繩很容易熄滅,火藥也容易受潮。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明軍的鳥銃質量實在是堪憂,經常會發生炸膛事故,很多鳥銃手都瞎了眼睛。

有的鳥銃手都不敢瞄準射擊,那殺傷效果其實還不如弓箭。

受父親的影響,李如鬆其實對鳥銃也評價不高。

不過李如鬆還是很認同火炮的作用。

但是這把新式鳥銃怎麼沒有火繩?

不僅僅沒有火繩,這個新式鳥銃還有一個奇怪的扳機。

槍身也沒有塞入火繩的燃燒孔,但多了一個奇怪的裝置。

等衆人看完了以後,蘇澤說道:

“這是工部虞衡司製造的最新鳥銃,大家現在隨我去校場。”

衆人跟着蘇澤來到了校場,只見到校場上已經豎起了幾個靶子。

緊接着教官陳亮接過蘇澤手裡的鳥銃,來到了靶場前。

只見陳亮身上穿着一件奇怪的坎肩,這個坎肩上有很多小袋子。

陳亮從袋子掏出一個紙包,塞進槍管後又迅速掏出另外一個紙包彈丸,接着用新式鳥銃上的杆子壓緊,就這樣舉起了新式鳥銃。

陳亮拉動那個奇怪的裝置,然後瞄準靶子扣動了扳機。

砰的一聲,鳥銃竟然發射了!

緊接着幾名武監生舉着中靶的標靶來到衆人面前,一枚彈丸正中靶心。

沒有火繩也能發射?

蘇澤看着新式鳥銃,這個項目其實是和新火炮項目一起啓動的。

這把新式鳥銃,其實就是所謂的“燧發槍”。

和火繩槍不同,燧發槍是通過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發射的。

燧發槍雖然只比火繩槍進步了一點,但是需要的科技卻不少。

主要是擊錘的彈簧,工部的工坊,一直到上個月才製造出強度滿意的彈簧,而且這還只是工坊匠人手工打造的,要批量生產還需要攻克更多的技術難關。

然後蘇澤又對燧發槍進行了優化。

這個坎肩就是原時空燧發槍發展後期纔出現的東西。

使用紙包的定量火藥,可以減少炸膛的可能,也能在戰場上迅速換彈。

紙包的彈丸又能增加氣密性,提高燧發槍的威力。

這種分別裝着火藥包和紙包彈丸的坎肩,是原時空十八世紀纔出現的,如今已經被蘇澤列爲燧發槍的標準配置。

這種新式的燧發槍,加上配套的坎肩,也讓“排隊槍斃”成爲可能,於是蘇澤請戚繼光在山西進行了實戰試驗。

雖然俺答部已經封貢,但是草原的統治本來就是鬆散的,山西前線依然會有零星的戰鬥。

再加上隨着草原貿易興起,而一併興起的馬匪,山西的小摩擦不斷,自然是新武器最好的試驗場。

戚繼光回信盛讚燧發槍和“排隊槍斃”的戰術,但是戚繼光也提出這種戰術對於士兵的紀律和訓練要求很高,而且過於依賴地形。 戚繼光還指出,這種戰術在面對火炮防守的時候會比較吃虧,過於密集的陣型反而會成爲火炮的靶子。

接到回信,蘇澤深以爲然,戚繼光不愧是名將,一針見血就看出了“排隊槍斃”的問題。

“排隊槍斃”,其實應該叫做“線列步兵”戰術,這種戰術其實是和武器配套的。

前裝的燧發槍裝填速度慢,準度低,所以要發揮燧發槍最大的作用,就要讓士兵排成線列一同發射提高準備,採取輪換射擊來提高射擊頻率。

而“排隊槍斃”之所以深入人心,也和原時空有關那個時代戰爭的藝術加工有關。

很多十七到十九世紀的影視作品,都喜歡用這種“線列步兵”戰術來表現早期火器時代的戰爭。

這種戰術能在十七到十九世紀廣泛運用,也是因爲歐陸戰場很多都是平原,線列步兵戰術在平原容易展開,確實是最合適的戰術。

其實不難看出這種戰術的缺點,過於集中的隊形容易被火炮當做靶子,最終隨着火炮威力的提升,更方便的槍械出現,線列步兵戰術被散兵戰術取代。

正如原時空那樣,線列步兵戰術能稱霸兩個世紀。

以目前的科技來說,搞出燧發槍已經是大明的極限了。

更高級的槍械,需要冶金、機械加工、化工等領域的突破,就算是有巧匠能手搓出來,大規模列裝成本就是最大的問題。

古往今來,永遠不缺乏神兵利器。

可要改變一個時代,需要的是技術突破。

鐵器取代青銅器,靠的不是一兩個工匠的巧思,而是冶鐵技術的突破。

所以蘇澤和戚繼光討論後認爲,線列步兵戰術,是最適合燧發槍的戰術。

確定了戰術之後,接下來就是操典了。

這一點戚繼光也給蘇澤帶來了驚喜,戚繼光敏銳的發現,線列步兵戰術最重要的一環——步法。

蘇澤和戚繼光討論到這裡的時候,他已經徹底震驚了。

難道這就是軍神嗎?

就算是原時空,如果不是對線列步兵戰術有深入研究的人,也絕對不會知道這個秘密。

步法,就是線列步兵戰術的核心!

這還是因爲線列步兵的陣型決定的。

因爲需要輪換射擊,所以整個線列步兵雖然也是方陣,但是攻擊面只有正面一面。

當然有些將領也會在側翼佈置三排掩護的縱隊,但是這些火力也只是牽制拖延用的,要發揮線列步兵戰術最大的偉力,就要將火力面對準敵人。

敵人不是固定的靶子,他們在戰場是會移動的。

而且和電影裡那樣,敵我雙方線列步兵對衝這種事情,實際上也是很少發生的。

更多的時候是一方埋伏,對着行進中的敵軍發動攻擊。

所以能不能及時“變陣”,這就是線列步兵軍隊的核心戰鬥力。

能在紛亂的戰場上,聽從指揮官的命令,及時調整陣型,將火力面對準敵人。

這變陣的關鍵,就是“步法”。

拿破崙時期的法軍,能夠在歐洲戰場所向睥睨,就和當時法軍操典領先,法國士兵的步法最熟練有關。

拿破崙的步兵操典中,就專門強調了步法的訓練,當時的法國士兵能夠以“慢步”、“快步”、“跑步”三種速度行軍和變陣。

同時期的俄國士兵,就只能用“慢步”、“快步”兩種步法。

而更加災難的,是俄國的一線士兵很多都是文盲,根本分不清左右,所以也聽不懂軍官的命令,變陣的時候一塌糊塗。

所以拿破崙就特別強調步法訓練,而法軍的步法後來就演變成了“齊步”和“正步”,一直到蘇澤穿越前,都作爲軍隊的基本訓練項目保留了下來。

蘇澤和戚繼光制定的《線列操典》,同樣也制定了詳細的步伐訓練要求,對各種口令都制定了相應的步伐訓練項目。

見識到了燧發槍的偉力後,蘇澤又下令,由教官組成線列方陣,進行了一次“排隊槍斃”演練。

爲了這一次的演示效果,蘇澤還專門從城外的養象所動物園要來了一支鹿羣。

就在衆人疑惑中,陳亮領着教官排成了線列步兵陣。

說是陣,實際上教官只有二十多人,所以其實只是三排的小隊。

就連陳亮心中也沒底,他訓練這個線列步兵陣也才幾天時間,也多虧很多操典項目都是在戚繼光麾下訓練過的,纔算是勉強列陣。

但是在武監的生員看來,教官這個陣法平平無奇,不就是簡單的方陣嗎?

就在這個時候,養象所的錦衣衛釋放了鹿羣。

在錦衣衛的引導下,頭鹿領着鹿羣衝向了陳亮的線列步兵陣。

就連李如鬆都擔憂的看着校場,鹿羣有三十多隻鹿,最前面的頭鹿相當的健壯。

頭鹿跑起來和戰馬差不多,再加上公鹿的尖角,如果是在遼陽,就是精銳也會避開這些失控的鹿羣。

但是教官方陣這邊佁然不動,陳亮正在測算鹿羣的速度和距離,估算最佳的射擊時機。

“準備!”

隨着陳亮的命令,第一排的教官舉起裝填完畢的燧發槍,對準鹿羣開始齊射!

李如鬆見到頭鹿身後的一頭公鹿中彈倒地,但是彈丸擦過了頭鹿,反而激發了頭鹿的兇性。

李如鬆捂着眼睛,火器已經發射了,裝填還要很久,被狂暴的頭鹿撞上,不死也要重傷了。

可李如鬆沒想到的是,緊接着又是一陣槍響,這次更多的鹿倒下了,後方的鹿則開始逃跑。

然後又是第三陣槍響,這次頭鹿中彈了,它衝鋒的速度也慢了下來。

火槍還能連射的?

不對,是輪射!

李如鬆很快就發現了秘密,他剛剛就注意到了,這種新式火槍的裝填速度極快,而教官們排成三列,不斷亂換射擊,所以才產生了不停射擊的感覺。

第四輪射擊的時候,頭鹿已經中槍倒地了。

在場的武監生都發出歡呼聲。

李如鬆也歡呼起來,但是他激動的是這新火槍和新戰法!

這是何等的威力啊!

如果在遼東用上這樣的戰法,那殺女真人?

遼東最大的問題,也是女真問題始終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女真人騷擾能力太強了。

女真戰敗就會逃入白山黑水中,等到緩過來就會繼續劫掠漢人的據點。

長期下來,遼東漢人只能聚集到大城市,等於將土地讓給女真人。

而遼陽這樣的城市必須要維持一支高昂的騎兵,才能在野外和女真人作戰。

如果能推廣這種新武器和新戰術,那隻需要少量這樣的火槍步兵,就能防守據點了!

(本章完)

第304章 鐵路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75章 楚宗案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42章 經筵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16章 立人設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70章 倦鬼之說第13章 請修國史第91章 上架感言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125章 實學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47章 助攻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25章 再升官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59章 日用之道?第49章 暗中博弈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9章 藍色道具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39章 支線任務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30章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00章 舌戰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
第304章 鐵路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75章 楚宗案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42章 經筵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16章 立人設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70章 倦鬼之說第13章 請修國史第91章 上架感言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125章 實學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47章 助攻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25章 再升官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59章 日用之道?第49章 暗中博弈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9章 藍色道具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39章 支線任務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30章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00章 舌戰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