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遼王覆滅

第119章 遼王覆滅

十一月十一日,申時行在一片喧鬧聲中醒來。

申時行疑惑的披上衣服走出房間,只見到整個巡案衙門中亂作一團。

申時行連忙攔住一名使團的同僚,聽到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

“遼王反了!”

申時行徹底傻了,他懷疑自己聽錯了,又重新問了一遍。

這名同僚又說道:

“遼王在府內豎起了大纛,上書‘訟冤之纛’!”

申時行想到的第一件事,是遼王瘋了!

纛,就是軍旗。

上一個在王府裡豎起大纛的藩王,是寧王朱宸濠,他的結局是被王陽明領兵給平了。

遼王在王府豎起大纛,無論大纛上寫的是什麼內容,這已經等同於謀反了。

申時行立刻問道:“洪侍郎呢?施副使呢?”

就在申時行剛剛問完,就聽到了巡案衙門內的鼓聲,這是洪朝選聚集使團官員的鼓聲。

申時行立刻回到自己的房間,他迅速換上官服,衝到了巡案衙門的明堂。

只見到勘遼使團的正使,刑部侍郎洪朝選一臉鐵青。

洪朝選實在是想不通,他已經快要將遼王從案子裡摘出去了,爲什麼他非要作死?

洪朝選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腦袋也是嗡嗡的。

但是能夠做到刑部侍郎這個級別,洪朝選也是有點實力的。

他立刻想到,要迅速穩住使團,將案件的解釋權把握在自己的手裡,這樣才能保住遼王。

而保遼王就是保自己。

洪朝選心中苦澀,他的政治生命已經和遼王捆綁在了一起,如果遼王倒了,那一直都力主保遼的自己,政治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

那時候,等待自己的,就是張居正的反攻倒算。

先把整個使團控制起來,迅速形成統一的決議,再去定性遼王“豎纛鳴冤”的性質。

這就是洪朝選想出的三步走方案。

對於他這個級別的官員來說,這些操作就如同本能一樣,動作不可謂不迅速。

但是等到聚集的鼓聲停歇,洪朝選的臉色越發難看。

洪朝選的親信正在迅速清點人數,很快這名親信就對洪朝選說道:

“侍郎大人,施副使不在,還有他的幾名隨員也不在。”

洪朝選的臉已經紅了,他大聲問道:

“施副使人呢?”

“把看守巡案衙門的守衛喊來!”

洪朝選想到了另外一個可能,一個可怕的可能,他連忙讓人喊來了守門的士兵,守門士兵立刻說道:

“回侍郎老爺的話,一刻鐘前,施副使帶着幾位大人騎馬離開了巡案衙門。”

洪朝選一屁股坐在太師椅上,他沒想到施篤臣竟然這麼果斷!

這些日子,洪朝選仗着自己正使的身份,狠狠壓制住了施篤臣,洪朝選也對施篤臣逐漸放鬆了警惕。

原本洪朝選以爲,只要自己牢牢控制住遼案的審理權,施篤臣只能乖乖就範。

可洪朝選卻忘記了,這裡並不是刑部。

而施篤臣的前一個職位,是湖廣按察副使。

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這是一省負責政務、督查和軍事指揮的三駕馬車。

施篤臣是湖廣的地頭蛇,是張居正安插在老家的親信,又怎麼可能是無能之輩?

申時行暗暗感慨,師相張居正的手段了得,連自己都對施篤臣這位副使看走了眼。

但是申時行也在好奇,到底施篤臣去了哪裡?

好在申時行的好奇心很快就得到了滿足,洪朝選的一名親信,連滾帶爬的衝進了明堂。

這名親信失態的跪在洪朝選面前,大聲道:

“洪大人!施副使領着士兵,包圍了遼王府!”

洪朝選手腳冰涼,眼前一黑,差點昏過去。

他強撐着站起來,拍打太師椅的扶手說道:

“施篤臣!誰給他的權力!私自調動軍隊,他是要造反嗎!?”

洪朝選強撐着身體,對着身邊親信說道:

“速速隨我去遼王府!”

洪朝選又環視一圈說道:

“所有人都要去!”

可洪朝選話音剛落,就有人哀嚎道:

“哎呦,我肚子痛,洪大人我昨日吃壞了肚子。”

“我也是!”

“下官舊病復發,走不動路。”

申時行看了一圈,這些都是副使施篤臣麾下的官員。

而面對這些官員耍賴拖延時間,洪朝選也是果斷,直接命令巡案衙門的兵丁押着衆人,一同向遼王府趕去。

洪朝選的反應不慢,下令也很果斷,但是他趕到遼王府的時候,遼王府大門已經被攻破。

“洪大人小心!”

洪朝選眼看着遼王府內的大纛被砍倒,徑直向着遼王府正門倒去,他身邊的親信連忙將他拉開。

大纛轟得一聲倒在了地上,砸了半邊王府側門,揚起大片的灰塵,幾個軍官領着士兵衝出來,興高采烈的將軍旗取下。

洪朝選這才從震驚中恢復過來,他看到這幾個軍官搶奪軍旗,立刻上前說道:

“本官是刑部侍郎洪朝選,此乃遼王案重要物證,速速交予本官!”

這幾個軍官面面相覷,就在他們猶豫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一聲暴喝:

“施臬臺要的東西呢!?”

這幾名軍官聽到長官的聲音,連忙拿着軍旗就衝入了遼王府中,洪朝選就看到一名紅色披風的老年軍官,將上書‘訟冤之纛’的軍旗收起來,轉身就要向遼王府內走。

洪朝選當然不能讓這軍官帶走軍旗,他連忙說道:

“你是何人!本官乃勘遼正使洪朝選,此物乃是遼案的重要物證,還不速速呈上來!?”

洪朝選死死盯着身披紅氅的老將,可對方卻絲毫不買賬,只是看着洪朝選,行了一個簡單的軍禮說道:

“甲冑在身,不便全禮。” “下官湖廣副都指揮使俞大猷,遼王豎纛聚兵謀反,已被下官領兵平定。”

洪朝選臉色猙獰的說道:

“遼王是否有罪,還需要本使勘察,你一個區區副都指揮使,竟敢抗命?”

就在這時候,施篤臣從遼王府內走出來,而他身邊是一名身穿宗王蟒袍,卻被五花大綁的中年人。

被綁的自然就是遼王朱憲煒。

施篤臣接過了俞大猷手裡的軍旗,對着洪朝選說道:

“洪侍郎,遼王聚兵謀反,此案已經不是你我能審理的了,必須要將遼王和一干案犯解送京師,請閣部會審,陛下聖裁。”

洪朝選不甘心大勢已去,他強自說道:

“遼王謀反?你有什麼證據說遼王謀反?”

施篤臣嘆息了一聲說道:

“洪侍郎,荊州城內數萬軍民,都見到遼王府內升起了大纛,舉旗謀反,這還需要證據嗎?”

施篤臣又說道:

“如果不是俞都司剛剛到任,又領兵在荊州附近巡營,真讓遼王起兵鬧起來,洪侍郎你擔得了干係?”

緊接着施篤臣話鋒一轉說道:

“自勘遼使團抵達荊州後,洪侍郎處處維護遼王,難道洪侍郎和遼王勾連,也要謀反?”

施篤臣的指控可以說是很嚴厲了,而且隨着施篤臣說完,更多訓練有素的士兵從遼王府跑出來,這些人列隊整齊訓練有素,很快就將洪朝選一行人給包圍了起來。

申時行暗暗疑惑,湖廣竟然有如此精兵?

對了,這個俞大猷,申時行纔想起來,這個名字他曾經聽蘇澤說過,是當年追隨胡宗憲在東南抗倭的名將。

俞大猷爲什麼會在湖廣?還正好是湖廣副都指揮使?

正好巡營到荊州?

申時行身後冒出冷汗,他看向遼王府,作爲藩王府邸,而荊州又是軍防重鎮,遼王府其實是按照軍事要塞來建造的。

能這麼快攻破遼王府,生擒遼王,這絕對不是疲敝已久的荊州衛所兵能做到的,這定是俞大猷在東南抗倭訓練的精兵!

想到了這些後,申時行才明白自己師相的手段。

就算是遼王不舉大纛,只要放出點遼王造反的風聲,那巡營到荊州的俞大猷就能立刻領兵“平叛”。

張居正根本就沒想給遼王活路!

這就是閣老的手段嗎?

想通了這些,申時行對權術又有了新的理解。

他同情的看向洪朝選,這一路上洪朝選看似處處主動,實際上早已經落入陷阱中了。

施篤臣對着洪朝選最後一施禮,接着說道:

“本官是湖廣按察副使,遼王謀反,都指揮副使俞大猷領兵平叛,現在本官押送一干人犯赴京,就此告辭!”

說完這些,施篤臣直接不理睬洪朝選,將遼王塞進囚車,直接向城外而去。

等到施篤臣離開,洪朝選一系的官員們立刻圍在洪朝選身邊詢問對策。

洪朝選終於從失神中恢復過來,他長嘆一聲說道:

“還能怎麼辦?還不快點上書,遼王謀反,消息要在施篤臣進京之前送到朝廷!”

喧鬧後,申時行回到房間,他提起筆看到了窗角中的鴿子,連忙將今天發生的事情寫下來。

塞進信籠中,申時行打開窗戶,一直都安靜待在房間裡的鴿子張開翅膀,轉眼就飛出窗外不見了。

“子霖兄這鴿子當真是成精了。”

申時行喃喃道,緊接着他開始搓手,以蘇澤的政治敏銳力,在遼王造反消息傳到京師前的這段時間差內,蘇澤又能謀到多少好處?

申時行又嘆息了一聲,自家妻妹就是性格太跳脫了,自己還沒來及的說親,就被趙閣老家的捷足先登了。

——

兩天後,當【飛鴿傳書】飛入史館,落在蘇澤的桌子上,蘇澤打開信籠,立刻將申時行的信傳給沈一貫和羅萬化看。

他緊接着在書桌前坐了下來。

俞大猷竟然被張居正調去了湖廣,這說明張居正早就在準備對付遼王了嗎?

湖廣副都指揮使,這個職位當真是十分的巧妙,不像是一省指揮使那麼扎眼,卻能起到和指揮使一樣的作用。

正如施篤臣這個湖廣按察副使一樣。

學到了,不起眼的副職,放在關鍵位置上,起到的作用不比正職小,還更隱蔽。

也對,蘇澤在上《平戎策》的時候,向內閣推薦了東南抗倭的三人,文臣譚綸、武將戚繼光俞大猷。

戚繼光被高拱收編,如今擔任大同總兵。

譚綸被張居正推薦,擔任了薊遼總督。

原來張居正也招攬了俞大猷。

湖廣副都指揮使,這是個臨時差事,現在俞大猷應該押送遼王進京了。

俞大猷是這個時代少數陸戰海戰全能的將領,蘇澤建議在登萊開港,正需要俞大猷這樣的名將坐鎮!

不行,要想個辦法把俞大猷要過來!

蘇澤進一步想到,這次內閣如此沉默,到底是被外朝發難打得措手不及,還是閣老們設的局?

蘇澤越想越是覺得更有可能是後者。

這可是隆慶朝的內閣,每個閣臣都是鎮壓一世的大能,可不是萬曆朝費拉不堪的內閣。

蘇澤又想到了明年的京察,再想到沉默的吏部,結論就呼之欲出了。

內閣這幫人精也太可怕了!

蘇澤又想到前世讀過的那些歷史文,真以爲穿越到古代就能大殺四方啊?如果自己沒有系統,怕是連施篤臣都玩不過。

但是提前得到遼王造反等消息,事情就好辦了。

蘇澤在遼王造反的消息傳到京師之前,瘋狂的上書彈劾遼王就行了。

蘇澤只要瘋狂的拉仇恨,那些內閣隱藏的敵人就會跳出來攻擊自己,那就正遂了閣老們的心願,就等於刷了內閣閣老們的聲望。

這對於積攢了豐富拉仇恨經驗的蘇澤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一樣的事情。

看到蘇澤正在寫奏疏,沈一貫也立刻反應過來,拉着羅萬化說道:

“一甫兄,今天開始我們就每日一封奏疏,彈劾遼王!”

羅萬化似懂非懂,還是點頭應了下來,反正跟着蘇澤走總是沒錯的。

接下來幾天,和蘇澤預料的一樣,隨着蘇澤、羅萬化、沈一貫連續上書,請求朝廷嚴懲遼王革除遼藩,更多的大臣跳出來攻擊三人。

甚至都因爲蘇澤的攪局,讓原本進攻內閣的官員們,都反過來開始彈劾蘇羅沈三人。

內閣四位輔臣都哭笑不得,蘇澤每次出手,都能立刻成爲風暴中心。

但是也多虧了蘇澤,不少暗中反對內閣的大臣,也趁機跳了出來,讓高拱的名冊上記錄了更多的名字。

就這樣,十一月二十日。

施篤臣派遣快馬,急遣往京師的奏疏,送到了內閣的案頭上。

(本章完)

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81章 清田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53章 化緣禮部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8章 奸佞是我?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91章 上架感言第81章 清田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157章 立成法第35章 馮保第25章 再升官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130章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81章 清田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95章 崩盤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6章 畫餅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50章 辦報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4章 高拱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42章 經筵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8章 會館第39章 支線任務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32章 神劍出鞘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87章 齊發力第66章 殃及池魚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81章 清田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8章 徐階罷相第45章 大鬧天宮
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81章 清田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53章 化緣禮部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8章 奸佞是我?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91章 上架感言第81章 清田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157章 立成法第35章 馮保第25章 再升官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130章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81章 清田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95章 崩盤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6章 畫餅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50章 辦報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4章 高拱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42章 經筵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8章 會館第39章 支線任務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32章 神劍出鞘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87章 齊發力第66章 殃及池魚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81章 清田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8章 徐階罷相第45章 大鬧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