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內閣的眼藥

第72章 內閣的眼藥

回到御書房,隆慶皇帝看向御案上最高的那堆奏疏。

這些都是言官主張遷界禁邊的奏疏。

隆慶皇帝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奏疏,上面貼着張居正和高拱的票擬意見。

上書的,正是掀起這次政治風波的都察院御史詹仰庇。

隆慶皇帝皺起了眉頭,他已經對這個御史沒有太好的印象,翻開奏疏後,這是詹仰庇彈劾蘇澤的奏疏。

越看隆慶皇帝的眉頭皺的更厲害,皇帝又想起上一次彈劾內閣,也是這個詹仰庇帶的頭,這下子更氣了!

內閣首輔李春芳都因爲這些言官稱病了,如果內閣其他幾位輔臣也告病,這政務誰來處理?

言官嗎?

接着皇帝開始看兩位閣臣的票擬意見。

看完以後更氣了!

高拱的票擬意見很簡單,甚至可以說,高拱並沒有發表任何意見,而是將詹仰庇的任職經歷和上官考評的話附列在揭紙上。

如果從履歷上看,詹仰庇的履歷還是不錯的。

他進士出身,初授了南海縣令,到任以後緝捕強盜,撫卹地方,清斷訴訟,因此受到上官的褒獎,升遷爲都察院御史。

一向有京官大三級的說法,京官外放都要升三級任用,七品縣令升遷到正七品的監察御史,這算是相當大的升遷了。

如果只是這些,那高拱就是寫了詹仰庇的履歷,但是接下來上官考評,就體現出高拱的誅心之言了。

在南海縣令的時候,詹仰庇就不斷上述請求朝廷優免本縣賦稅,還請求朝廷罷了皇室在南海採購珍珠的差事,讓民衆能休養生息。

詹仰庇當年的上級,還評價他“寬厚愛民”。

但是一想到詹仰庇現在的主張,要將整個大同的百姓內遷,隆慶皇帝更加覺得他虛僞。

而張居正在票擬上也沒有對詹仰庇進行評價,而是羅列了戶部測算,將大同百姓內遷,戶部到底要花費多少銀錢。

張居正這也是從蘇澤在《樂府新報》上搞的物價指數上得到了靈感。

張居正羅列各項費用,戶部測算,僅僅是大同一地,如果遷界禁邊就需要花費五十萬兩銀子,這還只是動遷的費用。

給這些動遷百姓安置,維持這些動遷百姓穩定,這些費用還需要被遷入地區官府承擔,其費用可能還大於動遷的費用。

看到這裡,隆慶皇帝算是將帳算明白了。

他提起硃筆,迅速寫下了對詹仰庇的處理意見。

“着調降外任用,南海典史。”

處理完了詹仰庇,隆慶又覺得念頭通達了一些,自己被這些言官小臣矇蔽,竟然忘記了自己要“開隆慶之新政”的志向!

正如蘇澤所說的,對北方用剿要撫,要開貢還是禁邊,總要先打上一場再說!——

【《平戎策》得到執行,明廷調集南兵北上,戚繼光領兵出塞擊敗把漢那吉部。】

【俺答汗聽聞後,遣使貢馬請罪。】

【《平戎策》安定了北方邊防,減少了北方衛所的軍費。】

【大明國祚+2】

果然,這條國策讓國祚又增長了。 蘇澤滿意的將【手提式大明朝廷】收起來,按照系統的模擬,戚繼光在大同建功,那徐渭的那個爲胡宗憲平反的支線任務就有眉目了。

戚繼光只要立功,那蘇澤就可以順勢上疏給胡宗憲平反,那樣就算是強制執行,需要的威望值肯定也不多。

但是另外一個在閣老們中刷聲望的任務,蘇澤卻還沒有頭緒,也不知道自己在閣老們心中的地位如何?

都怪系統!連個聲望值都不顯示!哪有打怪不亮血條啊!

——

兩天後,東宮,朱翊鈞讓張宏抄下了蘇澤的《倦鬼》,又命令他大聲誦讀,可無論張宏喊破了嗓子,也沒見到倦鬼出來。

“怎麼按照蘇師傅的辦法,沒見到倦鬼啊?”

張宏被胖鈞折騰,但是內心卻十分高興。

太子能讓自己做這樣的事情,說明自己已經是太子的心腹了,他賣力的說道:

“殿下,也許是您這些日子勤勉,蘇翰林不是也說了嗎?倦鬼不敢打擾勤勉的人。”

朱翊鈞的胖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原來如此!我說怎麼這兩天經筵都沒打瞌睡!原來是倦鬼已經跑了!”

將《倦鬼》一文收起來,朱翊鈞又說道:

“這兩日的講學乏味的很,蘇師傅什麼時候才能再給孤講學啊?”

張宏這時候就不忘給殷士儋上眼藥了,他立刻說道:

“聽說蘇翰林早就該給殿下講學了,但是被少詹事殷大人給駁了,如果不是陛下降旨,殿下連蘇翰林都見不到呢。”

聽到這裡,朱翊鈞的小臉氣鼓鼓,但是少詹事殷士儋德高望重,是父皇給他請的教導主任,他也不敢直接罵他,還能說道:

“他們自己講的不行,還不讓蘇師傅給孤講!”

“孤這就去求父皇,讓蘇師傅天天給孤講學!”

聽到朱翊鈞這麼說,張宏連忙攔着說道:

“殿下,陛下國事繁忙,怎麼能事事勞煩呢?這事情還是要從長計議。”

朱翊鈞想到殷士儋的嚴肅樣子,也慫了一下,接着他又開始盤算起,要怎麼讓蘇澤給自己講學。

朱翊鈞雖然年紀不大,但腦子實際上是相當好的,他已經在開始盤算,如何繞過詹事府的制度,讓蘇澤給自己講學。

他對着張宏說道:

“你去把《皇明祖訓》拿來,還有那個什麼,會什麼?”

“《大明會典》?”

“對對對,孤就不信,這祖訓裡,就沒有讓太子自己選師傅講學的辦法!”

看到朱翊鈞興致沖沖的樣子,張宏也沒想到,蘇澤竟然用這種方式完成了勸學。

——

蘇澤並不知道,自己成了皇太子學習怎麼使用權力的靶子,如果他知道了,只怕也只會笑着說一聲“孺子可教”。

報館的工作總算是上了正軌,蘇澤剛剛完成了第三篇科普文章。

這篇文章講的是火藥,蘇澤從火藥歷史,演變用於武器的過程,都做了一些科普,最後提出了一個問題。

火器發射,是不是藥火填充的越多越好?

如果不是,那填充的藥火多少爲宜?

藥火中的各種原料配比,有沒有改進的可能?

有沒有比現在藥火更好的起爆物?

蘇澤沒有在文章中寫任何配方,自然也不用擔心泄露什麼軍事秘密,他只是將這些問題拋出來,只要有人願意來嘗試研究就行了。

就在蘇澤剛剛輕鬆了一些,就接到了讓他去兵部參議的通知。

(本章完)

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7章 錢法不通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32章 神劍出鞘第58章 斷章狗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81章 跳幫戰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35章 馮保第69章 寡斷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57章 立成法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25章 再升官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76章 閣部會議!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42章 樹典型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8章 徐階罷相第9章 藍色道具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41章 冊立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69章 寡斷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6章 紫色道具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
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7章 錢法不通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32章 神劍出鞘第58章 斷章狗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81章 跳幫戰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35章 馮保第69章 寡斷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57章 立成法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25章 再升官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76章 閣部會議!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42章 樹典型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8章 徐階罷相第9章 藍色道具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41章 冊立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69章 寡斷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6章 紫色道具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