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八疏求戰

第67章 第八疏求戰!

詹仰庇立刻問道:“蘇澤上疏說什麼了?”

這個御史攤手說道:

“蘇澤的奏疏才送到內閣,我在通政司有熟人,是他提前告訴我的。”

原來是才從通政司送到內閣啊。

詹仰庇盤算了一下,就算是皇帝留中,最遲兩天也能在六科廊見到蘇澤的奏疏抄本了。

詹仰庇想了想說道:“那蘇澤素來喜歡標新立異,拖到今日才上疏,定是反對我的遷界禁變之策!大家現在就起草奏疏,彈劾他!”

很顯然詹仰庇是不準備再等了。

把漢那吉兵圍大同,但是他又不是俺答汗本人,只是俺答內部的一箇中等部落,他不可能長期圍困大同的。

一旦把漢那吉撤兵,邊關的局勢稍緩,那朝堂的注意力就會從這件事上移開。

那個時候再推動遷界禁邊,事情就不這麼好辦了。

在場的御史們,也紛紛地響應詹仰庇,不過真正寫奏疏彈劾蘇澤的,卻要比響應的人少。

蘇澤在六科的戰鬥力已經滿朝皆知,都察院的御史們雖然嘴上喊打喊殺,但這一次也不敢貿然行動,更多的人還是選擇等看到蘇澤的奏疏再說。

——

內閣中。

高拱揉了揉眼睛,看向空蕩蕩的首輔寶座。

李春芳乞病休了。

老狐狸!

首輔李春芳不在,次輔高拱主持內閣,高拱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權力。

但是這個時候主持內閣,是接了一個燙手山芋。

高拱是贊同俺答封貢,通過貿易安撫俺答部的。

嘉靖朝的東南抗倭戰爭,加上嘉靖末期發生宮災,紫禁城內的宮殿被燒燬,爲了重修宮殿又要花錢,幾乎掏空朝廷的國庫。

如今東南倭亂平息,北方邊患又鬧起來,國庫更緊張了。

如果能給俺答封貢,解決北方的邊境問題,那就能節省下大量的銀錢,用來推動高拱準備進行的內部改革了。

可偏偏羣臣反對聲浪這麼大,甚至連遷界禁邊這種政策都提出來了,高拱又不敢支持封貢了。

時機還不成熟啊。

高拱長嘆一聲,又看向下手的張居正。

執掌戶部的張居正,肯定更頭更邊患問題,張居正應該是也是支持封貢的。

高拱再看趙貞吉,當家才知道柴米貴,當年主張對俺答強硬的趙貞吉,也只是上書請求整飭邊關軍務,他的態度其實也很明顯了。

難得內閣能在一件事上達成一致,卻被外朝言官給毀了!

至於首輔李春芳?他一般沒意見。

就在這個時候,通政司的官員送來了蘇澤的題本。

“蘇子霖終於捨得上疏了?他這個蘇一疏,還當真是一月一疏。”

高拱笑着拿起蘇澤的奏疏,罕見的開起了玩笑來。

張居正和趙貞吉也看向高拱手裡的蘇澤奏疏,不知不覺中,蘇澤的上疏在諸位閣老心中,也有了特殊的地位。

高拱翻開蘇澤的題本,看了一會兒,他的臉色奇怪了起來。

高拱放下題本,捏一下太陽穴,突然對下手的張居正問道:

“張閣老,太倉庫裡還有多少備邊銀?” 張居正疑惑的看向高拱。

大明的國庫,其實是個籠統的概念。

大致上可以分爲內帑和外庫。

內帑就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庫,主要收入是金花銀。

而外庫就是朝廷能動用的國庫,大部分稅收都是進的外庫。

這其中,戶部管理的太倉庫,是外庫最大部分。

而備邊銀,則可以看做是戶部專門留存的戰爭預算,這筆錢就是專款主用來打仗的,如果今年不支就會結轉下年,不得挪作他用。

當然,很多時候,皇帝在皇親典儀、分封藩王這些需要用錢的場合,也會挪用備邊銀。

隆慶朝的內閣輔臣還是比較剛的,隆慶皇帝登基的時候想要挪用備邊銀辦元宵燈會,被時任內閣首輔徐階給頂了回來。

張居正張口說道:

“今年太倉庫還結餘備邊銀一百二十萬兩。”

這筆錢聽起來很多。

但嘉靖年的每年軍費開支高達四百萬兩,如今東南抗倭戰爭結束,但是九邊支出上升,一年需要的常例銀也有二百多萬兩。

常例銀是軍隊日常開支,是戶部專項列支的,而備邊銀是獨立的留存的緊急軍費,互相是不混淆的。

但即使如此,也就是說戶部的戰爭備用經費,也只夠九邊軍隊動員半年。

實際上時間還要更短,因爲打仗期間的軍費消耗和和平時期是不同的,明代士兵打仗都需要賞錢,戰後還要犒賞,這一百二十萬兩看起來很多,實際上一點都不多。

張居正疑惑高拱突然提起備邊銀,高拱就將蘇澤的奏疏遞了過去。

張居正接過奏疏,臉色也和高拱一樣難看起來。

因爲蘇澤這份奏疏,既不是支持鄭洛,要求鬆弛邊禁的,也不是和詹仰庇一樣主張遷界禁邊,徹底斷絕和俺答部貿易。

蘇澤在兩者之外,提出了另外一個路線——打!

看完了這份奏疏,張居正都愣住了,你蘇澤疑似有些太極端了吧?

如果不是蘇澤的奏疏,怕是張居正估計看了開頭,就直接票擬“妄言”,打入另冊了!

可偏偏是因爲這份奏疏是蘇澤的,張居正還是看了下去。

等全部看完後,你還別說,你還別說,張居正覺得還挺有道理。

甚至張居正都有點贊同蘇澤的奏疏了。

張居正看了一眼高拱,他知道高拱是主張封貢的,但是剛剛高拱詢問自己戶部還有多少備邊銀,說明他也在考慮蘇澤的提議,要對北部動兵了。

人望,就是人和人在他人心中分量的不同。

領導重視你,好歹能將你的意見聽完,也會認真考慮你的意見。

如果領導就不重視你,他甚至都聽不完你的意見,就算你的意見再好,也不會被採納。

當然,蘇澤這份奏疏寫的也很好,他開頭的第一句話,就讓張居正眼前一亮。

“臣曾聞,兵法有曰:‘若將威素立,則先收之以恩;若將威未行,則先振之以威。’”

“治國若治軍,以威求安則天下安,以退求安則天下危!”

(本章完)

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41章 冊立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3章 講學之風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31章 莫須有第130章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178章 國本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78章 國本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75章 楚宗案第41章 冊立第253章 水毒病第37章 講讀東宮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41章 冊立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53章 水毒病第45章 大鬧天宮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13章 請修國史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81章 清田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5章 馮保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63章 車營之法第78章 公私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8章 會館第281章 跳幫戰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5章 圈子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
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41章 冊立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3章 講學之風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31章 莫須有第130章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178章 國本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78章 國本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75章 楚宗案第41章 冊立第253章 水毒病第37章 講讀東宮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41章 冊立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53章 水毒病第45章 大鬧天宮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13章 請修國史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81章 清田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5章 馮保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63章 車營之法第78章 公私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8章 會館第281章 跳幫戰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5章 圈子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