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

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

申時行和沈一貫都看向蘇澤。

蘇澤說道:

“格魯派根本大寺有三,貢使有二。”

申時行的政治覺悟比較高,他立刻說道:

“是啊,子霖兄二桃殺三士,妙策啊!”

沈一貫聽到申時行說“二桃殺三士”,也立刻撫掌叫好。

只有羅萬化聽不懂,茫然看向另外三人。

沈一貫連忙說道:

“格魯派的根本大寺有三座,以往的法王都是在三座大寺中輪流產出。可這次來貢的使團只有甘丹寺和哲蚌寺的,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接受金瓶掣籤之法,日後就是這兩座大寺抽了。”

申時行又說道:

“而且用掣籤之法,人人都覺得自己有機會中,就是抽不中也沒什麼可抱怨的,只能說自己天命不行。”

“子霖兄,妙策啊!”

蘇澤微微一笑,別說是法王了,日後我大明還要將掣籤法用在官員選任上,不也是好評如潮?

公平不能保證的時候,抽籤纔是最大的公平。

——

果不其然,當禮部主客司的官員趕到四方館,將金瓶掣籤之法告訴兩撥烏思藏貢使後,兩邊竟然一下子就接受了,還請求朝廷立刻舉行金瓶掣籤儀式,好讓抽中的使團參加皇太子的冊立大典。

這下子連主客司主事魏用敬都傻了,他本來以爲烏思藏貢使會激烈的反對,沒想到他們竟然這麼支持?

爲了解決烏思藏貢使和法王承襲的問題,這些日子禮部上下想破了頭,竟然被蘇澤用一個抽籤的方法解決了?

魏用敬忍不住對哲蚌寺的貢使問道:

“大師不覺得這個掣籤法太兒戲了?”

沒想到這位哲蚌寺的大和尚卻用流利的漢話說道:

“我寺尋得的靈童必然是法王轉世,豈有掣籤不中之理?甘丹寺的僞靈童將不攻自破!”

這位魏主事纔想起來,烏思藏貢使首先是一羣僧人,然後纔是貢使,自己以前竟然要和一幫僧人講道理,還不如交給老天爺呢。

魏用敬涌起了對蘇澤的無限憧憬,蘇翰林一出手,一封奏疏,就讓一場爭貢的事端就此消弭。

高,實在是高!

魏用敬立刻說道:

“工部已經在打造金瓶,等金瓶製成,定會請諸位參加金瓶掣籤儀式。”

“多謝上國!”

另一邊,甘丹寺的貢使也熱情的向魏用敬表示感謝。

在收穫了烏思藏使團的感謝後,魏用敬又趕回禮部覆命,將烏思藏貢使全盤接受金瓶掣籤法,並感激天朝上國幫助他們解決爭端的事情寫成奏疏,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到了內閣。

——

內閣。

當看到從六科十三道送來的,堆積如山的奏疏,張居正露出笑容。

他手裡拿着魏用敬的奏疏,他其實昨天就已經知道,烏思藏貢使接受金瓶掣籤法的消息了。

高拱的心情和張居正一樣好。

金瓶掣籤法,皇帝贊同,內閣贊同,連烏思藏的貢使也贊同,那到底是誰在反對?

哦,是言官在反對啊。

隆慶元年高拱罷官,就是被言官胡應嘉和歐陽一敬逼迫辭官回鄉的。

如今高拱返回朝堂,胡應嘉被外放湖廣佈政司,歐陽一敬則已經辭官。

但當年跟着兩人一起彈劾高拱的言官,還有不少留在六科十三道,他們不少都是徐階的門生故吏。 這次正好是一個好的機會,這不是更證明了這幫言官百無一用,不僅僅提不出有用的國家政策,反而會攻擊真正幹實事的人。

蘇澤這一次的上疏,不僅僅解決了烏思藏爭貢的問題,還給了高拱一個清理科道的藉口。

高拱掌管吏部,只要能得到皇帝的支持,貶謫幾個言官出去,實在是太容易不過的事情了。

面對一厚一薄的兩摞奏疏,趙貞吉也沉默不言。

作爲禮部尚書,蘇澤幫着他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作爲內閣輔臣,他也是討厭那些外朝掣肘的言官。

解決烏思藏貢務,是他管理的詹事府和禮部的功勞,也揚了內閣的志氣。

可怎麼就覺得這麼憋屈呢?

趙貞吉內心十分的矛盾。

魏用敬的奏疏上,李春芳、高拱、張居正都已經票擬了意見。

這一次,首輔李春芳也下場,三位閣臣的意見出奇的一致,都是敦促工部加快打造金瓶,禮部制定完善的金瓶掣籤制度,解決烏思藏法王繼承問題。

趙貞吉微微嘆息,他只能拿起揭紙,也贊同了前面三人的意見。

魏用敬的奏疏好處理,但是科道的彈劾奏疏?

趙貞吉摸着自己的鬍子,咳嗽一聲說道:

“烏思藏爭貢的事情已畢,這些言官小臣的奏疏,我等就不用票擬了,直接送去司禮監,不要牘擾聖聽了吧。”

隆慶皇帝比較放心司禮監和內閣,所以形成政治默契,如果不是內閣特別說明請求御覽,內閣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小事,司禮監就會直接按照內閣意思批紅用印,不會送到皇帝的御案上。

趙貞吉的意思,自然是要保護那些上疏的言官。

但是高拱卻站起來說道:

“這些言官小臣屢屢攻擊大臣,干涉國務!真有事要他們建言獻策,於國事提不出有用的章程,反而攻擊解決了問題的蘇子霖!”

“好生可惡,高某要請陛下嚴懲這些科道言官!”

高拱唱了白臉,張居正則站起來唱紅臉。

“高閣老息怒,六科十三道是太祖所設,言官上書是保障言路通暢。因言獲罪傷的是天下士人之心。蘇澤做得對,就嘉獎他就是了,六科十三道做的錯了,申飭即可,不用喊打喊殺。”

趙貞吉臉色鐵青,兩人一唱一和,看起來是在打擂臺,實則是在唱雙簧。

內閣輔臣意見不一,李芳那個謹慎的司禮監掌印太監,肯定會一本不落的送到皇帝御案上。

那時候隆慶皇帝看到魏用敬和言官們的奏疏,肯定要對科道產生不滿。

科道官章進諫糾劾,如果皇帝都對你不信任,那科道奏疏的威力就大大降低。

即使皇帝不處罰這些科道官員,也會極大的影響六科十三道的威信。

可趙貞吉看向不知道在寫什麼首輔李春芳,他實在想不通,怎麼徐閣老才離職一個月,內閣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本章完)

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58章 斷章狗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140章 盛世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42章 經筵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9章 支線任務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31章 大明神劍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47章 助攻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51章 國祚減二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4章 徐階思退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87章 齊發力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49章 暗中博弈第75章 引子第66章 殃及池魚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78章 公私第55章 壓力怪第41章 冊立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75章 楚宗案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200章 舌戰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56章 大婚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253章 水毒病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33章 考成法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44章 拆臺子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32章 神劍出鞘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3章 講學之風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4章 高拱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
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58章 斷章狗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140章 盛世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42章 經筵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9章 支線任務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31章 大明神劍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47章 助攻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51章 國祚減二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4章 徐階思退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87章 齊發力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49章 暗中博弈第75章 引子第66章 殃及池魚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78章 公私第55章 壓力怪第41章 冊立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75章 楚宗案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200章 舌戰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56章 大婚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253章 水毒病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33章 考成法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44章 拆臺子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32章 神劍出鞘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3章 講學之風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4章 高拱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