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日用之道?

第59章 日用之道?

張居正揉了揉太陽穴,又看了一眼正在看報的高拱,再一瞥首輔李春芳和四輔趙貞吉,兩人也都在看報。

“《樂府新報》是什麼時候送來的。”

“一刻之前,張相公看奏疏太認真了,小吏就沒敢打擾。”

張居正捏了一下太陽穴,看着眼前的奏疏,腦袋又嗡嗡的疼起來。

這是宣大總督王崇古送來的奏疏。

宣大總督,是總管宣府大同軍務的重臣,王崇古雖然是文臣,但是履歷遍佈倭亂時期的東南,倭亂平定後又調往西北,在寧夏整飭過邊務,是如今大明少數精通軍務的文臣。

可以說,王崇古是胡宗憲死後,大明最瞭解軍務的文臣了。

俺答,全名是孛兒只斤·俺答,從這個名字就知道,他是誰的後代。

北方草原這塊,從來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在瓦剌衰落後,俺答汗所在的土默特部就開始崛起。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部起兵,突破了明廷在九邊設置的防線,一路上殺到了北京城下,這就是嘉靖朝的庚戌之變。

張居正看了一眼一旁的趙貞吉,庚戌之變可以說是趙貞吉仕途的起點,當年俺答兵圍京師,世宗集百官商量對策,只有趙貞吉反對議和,得到世宗讚賞,升左諭德兼御史。

那時候京師城外兵荒馬亂,衆大臣都不敢出城,趙貞吉帶着自己的弟弟趙頤吉出城犒軍,組織京師的防務。

在東南倭亂解決後,大明最大的威脅,就是北面的蒙古俺答部了。

張居正只是看到奏疏的封面,就知道王崇古所奏是什麼了。

宣大總督上書一般只談三件事——要錢、要錢,還是他媽的要錢!

王崇古所奏,朝廷累計拖欠宣大軍銀二十萬兩,他請求朝廷儘快撥足賞銀。

所以王崇古每次的奏疏,都會先送到執掌戶部的張居正手裡。

可是朝廷也沒錢啊。

張居正長嘆一口氣,他內心知道,王崇古這個宣大總督已經很不容易了。

王崇古的前任仇鸞,那纔是妥妥的貴物。

仇鸞是嚴嵩的黨羽,他執掌宣大的時候,經常用當地士兵的軍餉去賄賂俺答汗,讓敵軍從別的地方進攻。

除了賄敵之外,仇鸞還貪污腐敗,縱容士兵殺良冒功,他主持宣大期間,宣大的軍費才上漲了這麼多。

王崇古到任後,整頓了宣大的軍隊,算是重建了西北防線。

但俺答汗依然不斷地在邊境用兵,而他們的要求也很簡單,封貢。

是的,俺答的目標不是佔領什麼領土,而是向大明朝貢,和大明貿易。

嘉靖朝的時候,俺答幾次入侵,都是要大明開放馬市,和草原進行貿易。

嘉靖朝也曾經短暫開放過馬市,但是土默特部反覆無常,在嘉靖三十年雪災後,又縱兵劫掠大同,嘉靖皇帝立刻罷了馬市,再次斷絕了和俺答的貿易。

在張居正看來,俺答封貢其實是划算的。 用封貢安撫俺答部,換取北方的防線的安定,不知道能省下多少軍費。

而且和俺答貿易也並非無利可圖,中原缺馬,在宣府大同和俺答部貿易,也可以穩定的獲得戰馬。

但是封貢這個話題,在大明朝是個禁忌話題。

東南倭亂的起點,就是倭寇在寧波爭貢。

反正對言官來說,他們只需要考慮自己堅定的對敵立場就行了,但是戶部兵部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居高不下的軍費,因爲戰爭糜爛的九邊,言官們可以上疏開疆,可軍隊能不能打出去,打下來的地盤能不能佔住,打完仗以後得犒賞和撫卹誰出,這些都不是言官需要考慮的事情。

反正如今誰提俺答封貢,誰就是漢奸投降派!

我大明就是戰死,餓死,也不能因爲外藩蠻夷的逼迫,就和他們開貢市!

其實王崇古在給內閣的私信中,也提出過想要在宣大開貢的事情。

內閣中,高拱其實也支持封貢,解決西北軍費居高不下的問題的。

但光是高拱張居正支持沒用,這個話題實在是太過於敏感。

張居正放下了王崇古的奏疏,拿起了蘇澤辦的《樂府新報》。

第一版就是邸報新聞摘抄,就是簡單介紹最近邸報上的大事,這倒是方便基層的官員和百姓知道朝廷的動態。

這個倒是沒什麼問題,其實大明也一直在提倡政務公開,太祖朱元璋設計的縣衙,其中一個職責就是在縣衙外的宣諭亭張貼朝廷的最新政策,朱元璋還規定縣令還要派遣鄉老在鄉野宣讀政策。

當然,這項制度執行得怎麼樣,還要看基層的情況。

對於大部分縣令來說,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讓這些百姓知道了朝廷政策,官紳胥吏還怎麼利用政策的信息差來盤剝百姓?

張居正很清楚基層的德性,如果《樂府新報》能發到所有的州縣,是不是就能杜絕官紳盤剝百姓?

張居正搖了搖頭,自己實在是有些異想天開了,這報紙能在京師發行都困難,別說覆蓋全國了。

但是這種新聞簡報的形式不同,要比邸報上的長篇大論來的有意思,可以很快了解朝廷的大事。

仔細想想,這不就是和內閣票擬一個意思?

只是票擬是給皇帝看的,而這個簡訊是給報紙讀者看的。

第三版是羅萬化的八股文,張居正看完十分的滿意,準備將報紙帶回去給自己的兒子當做範文。

張居正輕笑一聲,蘇澤當真是人精,有了這第三版,《樂府新報》就有人看,就是考過了科舉的官員,誰還沒個備考的子侄呢?

這樣一來,被強行訂報的戶部,議論聲應該小上不少。

第四版的戲文和笑話也有趣,張居正準備回家好好讀一讀。

因爲是隨手翻的,張居正最後才翻到了第二版。

恩?日用之道?

這蘇澤什麼時候投了泰州學派?怎麼搞起日用之道了?

張居正最不喜歡朝野的講學之風,他看了一眼趙貞吉,難道蘇澤向趙貞吉投降了?

《兩小兒辯日解惑》?

張居正深入的讀了進去,怎麼感覺不是趙貞吉那一派的心學理論,反而在談論什麼“光學”,用的論證都是《周髀算經》和《夢溪筆談》裡的東西,這還是心學說的百姓日用之道嗎?

張居正撇向趙貞吉,不知道趙閣老現在是個什麼想法?

(本章完)

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82章 代王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49章 暗中博弈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69章 寡斷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41章 冊立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5章 圈子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83章 羊吃人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00章 舌戰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82章 代王第63章 車營之法第87章 齊發力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81章 跳幫戰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23章 丹術第178章 國本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281章 跳幫戰第130章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41章 冊立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57章 立成法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6章 紫色道具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8章 奸佞是我?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
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82章 代王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49章 暗中博弈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69章 寡斷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41章 冊立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5章 圈子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83章 羊吃人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00章 舌戰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82章 代王第63章 車營之法第87章 齊發力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81章 跳幫戰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23章 丹術第178章 國本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281章 跳幫戰第130章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41章 冊立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57章 立成法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6章 紫色道具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8章 奸佞是我?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