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

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

“王用汲?”

隆慶皇帝聽到蘇澤報出這個名字,腦海中冒出了一個人影。

隆慶皇帝站起來,看向御座後的屏風,只見海瑞的名字旁邊,寫着“王用汲”三個字。

當年海瑞上《治安疏》,王用汲是海瑞好友,差點和海瑞聯名上疏,最後被海瑞阻止。

海瑞下獄後,王用汲不顧嘉靖皇帝的暴怒,也幫着海瑞奔走。

嘉靖駕崩後,海瑞和王用汲都被重新重用,王用汲原任淮安知府,今年吏部考察中上,被調回京師擔任工部郎中,此時還在返回京師的路上。

作爲海瑞好友,王用汲的人品自不必多說,科道言官也無法彈劾他。

官職正好,名望也正好!

對於皇帝來說,任用王用汲,也能保證自己得到代王案的真相。

御書房中,四位內閣輔臣,都用不一樣的眼神看向蘇澤。

李春芳是欣慰,王用汲是閣部和科道都能接受的人選,和海瑞一樣是先帝嚴選的忠臣嘛!

身爲內閣首輔,李春芳最厭惡的就是朝爭,如果任用王用汲去大同,能夠安定這次朝爭,那就最好不過了。

高拱是滿意。

王用汲不是他的門生故舊,是調任回京的官員,所以吏部也沒有把他算在內。

蘇澤這個人選,科道是無法反對的。

王國光的名聲不錯,但是和王用汲還是沒法比。

你敢在《治安疏》上署名?

蘇澤在用人方面的才能,不亞於他參議國政的才能!

而且代王一案,皇帝要的是真相,王用汲和海瑞一樣是孤臣,肯定能給皇帝真相,實在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張居正眼中是火熱。

以他對王用汲的瞭解,再加上他對代王這類的大明藩王的瞭解,王用汲去了大同,一定能查出問題來!

代王在大同一向無法無天,查出點問題實在是太容易了!

只要查案的人秉公,那代王被除藩就是時間問題。

而代王倒臺了,遼王還會遠嗎?

到時候湖廣按察副使施篤臣上疏揭露遼王逼奸縣主的案子,再派人去荊州查案,案件坐實後按照代王的例子也除掉遼藩。

這不僅僅是爲了張家的私仇,也是爲了荊州的百姓!

趙貞吉眼中則是感慨。

長江後浪推前浪,現在的新科進士都這麼厲害了嗎?

蘇澤這小子是有氣運在身上的,就在他上疏除代藩的時候,就遇到了朱儁棠敲登聞鼓鳴冤。

只能說是天滅代王!

趙貞吉看着蘇澤,又想起了自己的二弟趙蒙吉。

趙蒙吉當年也考中了貢士,但是因爲自己在上一科得授庶吉士,弟弟趙蒙吉害怕別人說閒話,主動放棄了殿試,歸鄉侍奉父母去了。

趙蒙吉從此不仕,趙貞吉也十分愧疚,因爲自己耽誤了弟弟的仕途。

弟弟七年前去世,子孫雖然也都讀書,卻因爲趙蒙吉的家訓,只要趙貞吉在朝爲官,就不允許子弟考學出仕,所以都沒有功名。

就連趙貞吉要請朝廷封蔭弟弟的一個兒子,弟弟至死都不肯答應。

弟弟的長子有個女兒,倒是和蘇澤的年齡合適。 趙貞吉看向高拱,這一次大同之事,高拱也欠了自己一個人情,正好請高拱去試探說媒。

我內江趙家可是世代簪纓,以詩書傳家的大戶人家,弟弟也是能考上貢士的,他孫女也是家教森嚴。

蘇澤的眼神飛快掃過四位輔臣,又偷偷看向隆慶皇帝。

這還是他第一次奉旨入宮面聖。

之前雖然也見過皇帝,但那都是大朝會上遠遠的看,這麼近距離還是第一次。

隆慶的氣色果然不太好。

“那就王用汲,着王用汲任僉都御史,巡案大同。”

皇帝一句話,王用汲從正五品變成了正四品,在場的內閣輔臣卻都覺得理所當然。

如果沒有連勝三級,他們這些閣部大臣,按照年資慢慢升遷,到死也升不到五品。

當官也要看命,遇到機會了,不用你努力就自動升上去了。

王用汲這趟差使如果幹得好,日後升遷的機會就更多了。

說不定很快就能追上海瑞的職位了。

決定了最難的巡案人選,隆慶皇帝輕鬆了很多,他看向蘇澤說道:

“此番的事情,都是你這潑廝鬧出來的,你且說說如何善後。”

皇帝雖然說着“潑廝”,但是臉上面帶笑容,四位內閣輔臣,以及站在皇帝身後的司禮監大太監們也都陪着笑,氣氛十分的融洽。

顯然這是一次非正式的問政了。

蘇澤卻不像是皇帝和內閣輔臣那麼輕鬆,他對於如何處理藩王問題,早就有了自己的計劃。

而大同的代王藩,就是最好的實驗地。

原因也很簡單,首先是代王的血脈距離皇室已經很遠了,皇帝本人對於代王一脈沒什麼香火情。

其次大同是九邊重鎮,藩王的問題更緊迫一些,這一次大同邊亂,也讓皇帝對這些邊境地區的宗藩產生了警惕。

最後一點,那就是代王是真的犯罪了。

混過體制的都知道,如果不涉及到違反亂紀,那上級再不待見你,也頂多讓你賦閒,很難把你徹底鬥垮。

但是如果你真的犯了錯誤,那就算你靠着後臺硬一時保住了位置,日後也免不了清算。

襲殺宗親,盤剝百姓,侵佔軍屯,這些罪行一旦坐實,那代王除藩就沒有了阻力。

蘇澤看向御座上的皇帝,既然你皇帝問政了,我就把想法說出來。

如果皇帝不同意,大不了再上疏唄,反正【手提式大明朝廷】十月份的模擬次數還有兩次。

皇帝如果接受,也就省下了一次模擬的次數。

蘇澤說道:

“臣的善後意見,就是三條,‘除代藩,開宗禁,復邊屯’。”

皇帝和在場衆臣都點點頭,除了開宗禁之外,剩下的說法也都是內閣的意見。

但是等到蘇澤說完,皇帝和內閣輔臣們都皺起眉頭。

怎麼這三條,和皇帝內閣預計的不一樣啊?

李春芳再次皺眉,但是高拱和張居正卻兩眼放光!

李春芳暗暗嘆息,蘇澤果然是無法無天的猢猻,這剛剛出了五指山,又要開始翻天了!

這樣下去,自己這把老骨頭可吃不消,要不然還是辭官算了?

(本章完)

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81章 跳幫戰第84章 邊亂第82章 代王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9章 藍色道具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178章 國本第31章 大明神劍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6章 立人設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200章 舌戰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44章 拆臺子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69章 寡斷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123章 丹術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2章 神劍出鞘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3章 請修國史第6章 畫餅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95章 崩盤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55章 壓力怪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63章 車營之法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00章 舌戰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
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81章 跳幫戰第84章 邊亂第82章 代王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9章 藍色道具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178章 國本第31章 大明神劍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6章 立人設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200章 舌戰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44章 拆臺子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69章 寡斷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123章 丹術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2章 神劍出鞘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3章 請修國史第6章 畫餅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95章 崩盤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55章 壓力怪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63章 車營之法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00章 舌戰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