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

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

林秉正也沒想到,這幫學政官員竟然這麼搞。

他也沒明白了這些學政官員的心思。

縣試競爭也很激烈,將這些聰明的寒門子弟送去國子監預科,也能賣給當地鄉紳一個人情,讓他們的子弟更容易考上秀才。

而這些沒有家族撐腰的寒門子弟,能讀書都已經不容易了,也無法反抗地方學政老爺的命令,只能乖乖的去京師讀書。

林秉正心中覺得對不起蘇澤,但是自己在山西開展工作,由離不開手下的官員,他想了想,最後只能給蘇澤寄去一封信件說明緣由。

反正這些蒙童的學識他也已經考覈過了,也滿足了國子監預科的入學標準,自己也不算辜負蘇翰林的信任了。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山東地區。

相比林秉正,登萊巡撫涂澤民和蘇澤關係更密切。

他很快就從手下得到了消息,然後扣下了這些蒙童,用【飛鴿傳書】給蘇澤送去了消息。

但是蘇澤的反應也很奇怪,他感謝了涂澤民的責任心,又請求他將這些蒙童安全送到京師來。

果然不出蘇澤所料,這樣的事情同樣在順天府發生着。

蘇澤心中冷笑,任何涉及科舉制度的改革,自然會被舊的知識階層排斥。

正如清末選派留學生的時候,地方上有勢力的大族都盡力不讓子弟出國留洋,也不讓子弟上新式學堂。

但是等到清末搞了新政,給這些留洋學子和新式學堂的畢業生授官了,這些老舊的知識分子才反應過來。

等那時候,新的知識階層已經形成氣候,他們再反對改革也無濟於事了。

歷史變革的時候,也是重新洗牌的時候。

——

就在蘇澤籌辦國子監預科,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

張敬修也在家中過完年,在弟弟妹妹不捨的目光中,辭別父親張居正,跟着水師提督李超等水師軍官返回萊州港。

張敬修本來是要返回直沽號的,但是他回到萊州後,卻被水師提督李超喊了過去。

“聽說你是舉人?”

張敬修有些緊張,難道李超在京師聽到了消息,知道自己是當朝閣老的兒子?

但是張敬修也不敢欺瞞上級。

李超說道:

“舉人好,咱們水師就要會讀書的人!”

“這次召你過來,是爲了水師學堂的事情。”

水師學堂?

年前海務教習所升格爲水師學堂,皇帝還專門從內帑撥了一萬銀元,用來擴建校舍招募師生。

李超說道:

“年前兩艘新船下水,現在我們水師缺軍官缺水手,所以本官想要讓你去水師學堂教書。”

“屬下去教書?”

李超說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你也知道水師多缺人。”

張敬修也跟着嘆息,確實如此。

只能說大明的產能太誇張。

自從海貿恢復後,沿海船隻的數量急速增長。

這種增長可以說是指數級的。

在開海之前,沿海的遠洋船基本上都是外國船。

但是現在的萊州港上,十艘船裡七艘都是大明的船。

船的數量增長,對於海員的需求也在激增。

海務教習所,原本是登萊市舶司所設,培養軍民兩用航海人才的學校。

當時大明水師剛剛籌建,所以從海務教習所招募軍官。

現在皇帝撥款,將海務教習所升格爲水師學堂。

人才是頭等大事,所以李超一回萊州港,就開始建設水師學堂。

首先是學堂的地址。

原本海務教習所在萊州城的碼頭區,那時候是爲了方便招生,也方便學員去碼頭熟悉船務。

但是軍校建造在碼頭區還是不太方便,管理起來也有難度。

反正要重新開始,提督李超和宣慰使宸昊,乾脆直接將水師學堂搬到了萊州外的一座島上。

李超沒太多文化,於是乾脆命名蓬萊島,直接由大明水師運送工匠和建材,在島上開始建設學堂。

而原本的海務教習所,被李超又還給了登萊市舶司,改爲培養商船船員的教習所。

但這樣一來,海務教習所的很多教師和學員,留在了市舶司的學校,原因也很簡單,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做海軍的。

對此李超大怒,他和海務教習所的上級,也是登萊市舶司打起了官司。

可登萊市舶司也不是好惹的,一番官司下來,水師也沒佔到便宜。

其實李超自己也知道理虧,水師原本借用了市舶司的資源,現在還要搶人家的教師,輸了之後也沒再爭。

可這樣一來,水師學堂又面臨人才短缺,就等於要重頭開始了。

學員還好說,大明水師的待遇不錯,而且去年剛剛巡航琉球澎湖呂宋立威,加上報紙上的宣傳,只要水師學堂招人,應該能招到學生。

但是老師的問題就難辦了。

李超思來想去,想到水師中只有張敬修這麼一個舉人,於是將他喊過來,讓他去新辦的水師學堂教書。

張敬修也沒想到,自己轉了一圈,竟然又被派去了水師學堂教書。

但是李超還不止如此。

他又說道:

“你是我們水師不可多得的人才,只讓你教書實在是太浪費了。”

“本督和宸宣慰使也商議過了,咱們水師學堂也要仿武監先例,請陛下擔任水師學堂的監正。”

“由本督出任監副,宸宣慰使任教務長。”

“此外再按照現在學堂的舊制,設置一名教學長,就由你來出任。”

張敬修也沒想到,自己去了一趟京師回來,怎麼就成了水師學堂的教學長了?

教學長張敬修也知道,現在很多學校仿照武監。

學校的監正(校長),一般都請社會名流擔任,掛名不負責具體的事務。

監副纔是實際的學校事務管理者。

教務長則是負責學校制度,日常風紀的三把手。

但是爲了日常教學,又會再設教學長,這是負責教學事務的。 李超走下座位,拍了拍張敬修的肩膀說道:

“水師草創,有些事情就能先辦起來再說,有什麼困難可以來找我和宸宣慰使。”

張敬修剛剛準備開口,李超又說道:“但是教官的事情就不要開口了,這件事本督和宣慰使也沒辦法。”

等李超說完,張敬修也閉嘴了。

合着就給自己這個教學長就是個光桿司令啊!

李超可能也覺得自己做的有些不地道,摸着頭說道:

“你也知道的,現在海上人才緊缺,但是朝廷那邊也緊缺,咱們大明水師,還是不要給朝廷添麻煩了吧。”

張敬修回到家裡,想了想最後還是張開紙來。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這時候能怎麼辦?

只能請出他的閣老父親了。

——

京師,武監。

“班正,隔壁有完沒完?整日叮叮哐哐的,還讓不讓人看書了!”

武監騎兵二班的夏忠孝,向着身邊的李如鬆抱怨道。

上次校場閱兵後不久,兵部來武監做了期末考覈,李如鬆這樣武測文測優秀的,得到了兵部的嘉獎。

夏忠孝年底武測過關,但是兵法考試沒通過。

所以整個過年期間也沒能休息,天天留在宿舍讀書準備補考。

兩測過後,勳貴們都回去過年了,距離京師比較近的武監生也都返鄉,李如松本來想要回去的,但是自己老爹寫信過來,讓自己不要浪費時間在路上,留在京師好好學習。

李如鬆也不敢違抗父命,只好留在武監宿舍過年。

好在大家都是年輕人,聚集在一起也熱鬧。

除夕當天,定國公徐文壁還代表皇帝來慰問了武監留下的學生,還帶來了皇帝賜下的酒菜。

過年期間武監也讓武監生外出,李如鬆體驗了京師過年的熱鬧,對於老家的思念也淡了很多。

只不過武監生的好日子,從前幾天開始結束了。

爲了國子監預科招生做準備,前幾天開始國子監就開始大興土木,重修校舍。

這下子武監生也知道什麼叫做因果輪迴報應不爽了。

去年爲了演武,他們日夜操練,吵隔壁國子監出來抗議,那時候夏忠孝還是站出來嘲笑國子監生最囂張的那個。

可剛過完年,輪到國子監那邊大興土木了。

李如鬆想笑,但是看到夏忠孝痛苦的樣子,只能寬慰道:

“聽說國子監預科是教務長上奏請辦的,是朝廷的大事,你就忍忍吧。”

聽到教務長三個字,夏忠孝也不敢再抱怨了。

武監之中,監正監副之外,就是蘇澤這個教務長最大。

武監生對他是又敬又畏,對於蘇澤制定校規都不敢違抗。

夏忠孝又看了一遍書,實在是讀不下去,只能趴在桌案上說道:“咱們帶兵打仗的,讀這些勞什子書幹什麼?”

夏忠孝放下書,拉着李如鬆說道:“班正,你說咱們會分到哪裡?”

年後武監生要去京營掛職三個月,這是年前兵部來考覈的時候,兵部官員宣佈的事情。

夏忠孝從年前就開始惦記這件事。

李如鬆冷冷的說道:

“教官說了,你補考不合格,就不能去掛職。”

夏忠孝如同被潑了一盆冷水,又重新拿起書。

李如鬆笑了笑,他拿起書離開學舍,剛出門卻被人叫住。

“子茂兄。”

聽到這個稱呼,李如鬆就知道是誰了。

在整個武監,二班都稱呼他班正,別人都稱呼他大名。

文縐縐稱呼他表字的,也就只有騎兵科一班班正朱時坤一個人。

果然是朱時坤。

李如鬆上前打了一個招呼。

兩個班競爭,但是朱時坤是成國公的弟弟,也是父親交代不能得罪的人。

“子茂兄,掛職的事情你怎麼看。”

李如鬆語氣平淡的說道:“朱班正,在下自然是聽從兵部的安排。”

朱時坤看向李如鬆,然後低聲說道:“子茂兄,你也是軍衛世家,應該也清楚京營的情況吧?”

李如鬆還是謹慎的保持沉默,他不知道朱時坤來找自己的目的,自然不會提前表露自己的態度。

這也是李如鬆這段時間學習總結出來的“兵法”,在敵人行動之後再動,這才能佔據優勢。

朱時坤看到李如鬆沉默,他只好先表達自己的立場。

“子茂兄,京營積弊叢生,兵部讓吾等去京營掛職,就是想要藉着我們的眼看到京營的真實情況,想辦法解決京營積弊。”

“這件事我也和兄長商議過了,這次掛職中無論發現什麼弊政,都要如實向朝廷報告!”

李如鬆知道,朱時坤的兄長成國公朱時泰,還兼任後軍都督府都督,這也是京營名義上的統帥之一。

武監之中,勳臣子弟的家人,也多有在京營任職的。

看這樣子這些勳貴也達成了默契,不再庇護京營中的弊政。

那朱時坤告訴自己這個消息,到底是什麼意思?

是向自己示好?

是要讓世兵子弟也要不留情面,揭露京營的弊政?

李如鬆沒有表態,他在京師一年多,性格也穩重了很多。

武監生掛職的事情,涉及多方,其中的水很深。

教官就向李如鬆說過,這件事是蘇教務長推動的。

李如鬆還是不迴應,朱時坤說道:“子茂兄,我們武監生是一榮俱榮的關係,我這次也是真心來提醒你,掛職的時候可不能糊塗,誤了朝廷的大事!”

朱時坤雖然不知道京營基層到底腐敗成什麼樣子,但是他怕這些世兵子弟經受不住誘惑,壞了大事。

這下子李如松明白朱時坤的態度了,他也說道:

“朱班正,在下明白你的意思!”

“大家都是武監生,怎麼可能辜負陛下的信任。掛職是教務長推動的事情,我等也不會讓教務長蒙羞,這件事我會提醒大家的。”

朱時坤拱手說道:“子茂兄如果遇到什麼事情,也可以託人來找我,大家都是武監子弟,現在是一致對外的時候!”

這下子就連李如鬆都有些感動了,兩個騎兵班相互競爭,但是日日一起吃住訓練,實際上關係並不差。

李如鬆回去之後,立刻讓夏忠孝召集騎兵二班的學生,又向他們重申了軍紀,等掛職的時候一定不能給武監丟人。

轉眼之間,就到了月底,武監生全部按期返校。

兵部,京營高層,齊齊來到武監,接下來是決定衆人掛職去向的時候了。

(本章完)

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83章 親親尊尊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66章 殃及池魚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33章 考成法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25章 再升官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74章 襲職盛況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8章 奸佞是我?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78章 國本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81章 清田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95章 崩盤第16章 立人設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39章 支線任務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16章 立人設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6章 立人設第39章 支線任務第45章 大鬧天宮第47章 助攻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95章 崩盤
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83章 親親尊尊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66章 殃及池魚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33章 考成法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25章 再升官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74章 襲職盛況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8章 奸佞是我?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78章 國本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81章 清田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95章 崩盤第16章 立人設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39章 支線任務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16章 立人設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6章 立人設第39章 支線任務第45章 大鬧天宮第47章 助攻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95章 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