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

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

臨近年關,在李春芳門口等待拜門的官員自然不少。

蘇澤也不是第一次來李春芳家了,但是這一次依然被門口排隊的人給驚到了。

別看李春芳這位首輔在內閣的存在感不強,但是人家怎麼都是內閣首輔,門生故吏還是不少的。

再加上逢迎巴結的人,李春芳家門口前甚至成了一個小型集市。

但是李春芳治家森嚴,門房都只是收下拜帖,堅決不肯收下禮物。

只有少數官員送上拜帖後,能夠被李春芳親自接見,這才能踏入李春芳的府上。

而每一個能走進李春芳府上的人,都會迎接沿途官員羨慕的眼神。

還是那句話,堂堂大明內閣首輔,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門路,多少事情只需要李春芳這個首輔點頭就能輕鬆辦了,如果能得到李春芳的青睞,仕途可要少走十幾年彎路。

蘇澤看着沿街的盛況,幾乎不亞於吏部門口候闕的時候。

蘇澤實在是沒辦法,將這個在內閣摸魚寫小說的李春芳,和外面這些等待官員眼中威嚴的大明首輔聯繫起來。

果然,尊重是需要距離的。

徐渭作爲門客,擠到門房遞上了蘇澤的拜帖。

蘇澤本以爲要等很久,卻沒想到才一會兒的工夫,李府的側門打開,李府管事從門內走了出來。

見到李府的側門開了,衆官員紛紛注視,心想是誰這麼大的面子,能讓堂堂宰輔家開側門。

李府一共三扇門。

一扇朱漆的正門,一扇側門,還有一扇連接着門房的偏門。

剛剛進出拜見李春芳的,都是從門房的偏門走的。

朱漆正門是李春芳自己出入用的,如果待客,估計也只有皇帝御駕親至纔會開正門。

別看只是側門,但這可是首輔家的側門。

要麼是內閣輔臣,六部尚書這樣的人;要麼就是李春芳最親近的門生弟子,才能讓李春芳開側門迎接。

管事迎接上徐渭,接着向蘇澤走過來。

“蘇翰林。”

管事臉上堆着笑容,迎着蘇澤走向側門道:

“閣老吩咐,請您入府一敘。”

衆人的眼神紛紛落在蘇澤的身上,開始議論蘇澤到底是什麼來頭,能讓當朝首輔開側門迎接。

有認識蘇澤的人,則向周圍人解釋蘇澤的來歷。

更多的人則是用嫉妒的眼神看着蘇澤,眼看着蘇澤走入李春芳的府上。

進入李春芳府內,就和門外是完全兩個世界了。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爲什麼都說李春芳治府嚴謹了。

府邸內像是一個精密的機器,正在爲年節做準備。

遇到往來的府內家丁和侍女,都會避讓蘇澤一行人,就這樣蘇澤順暢的來到了李春芳的書房前。

上一次蘇澤來李春芳家是晚上,今天蘇澤才發現李春芳的書齋建在十分雅緻的園林中,書齋上書“無爲堂”三個字,看落款是李春芳親手所書。

蘇澤留下徐渭,一個人提着匣子走入李春芳的書房。

就見到這位大明首輔,穿着普通儒衫,正在書桌前讀着一本書。

李春芳的書桌十分的乾淨,蘇澤想到高拱那張堆滿了各種紙稿的書桌,也不知道是李首輔整潔,還是他愛摸魚。

今天蘇澤來拜門,自然是感謝李春芳的幫助的。

可蘇澤是通過系統,才知道是李春芳出手幫忙的,蘇澤必須要裝着這個糊塗,悄無聲息的將馬屁拍了。

蘇澤暗暗慶幸,在徐渭的提醒下,他早早爲四位內閣輔臣準備了禮物,這纔不會顯得自己怠慢。

蘇澤打開匣子,從中取出一本書來。

這是一本精美的刺繡底本的書,蘇澤恭恭敬敬的將它放在書桌上,李春芳看到封面上的《西遊記》,立刻接了過去。

“李總裁,上次您送來報社的話本《西遊記》,可是救了我們《樂府新報》,如今大半的讀者都是衝着這篇小說購報的。”

蘇澤說的誇張,《樂府新報》的財政一向良好,李春芳這個總裁官當然是清楚的。

但是蘇澤這麼說,李春芳十分的受用。

刺繡底本,就是用刺繡在絲絹的紙張上,繡出文字和插圖。

這樣一本書,耗時耗力不說,非要是最厲害的江南繡娘才能製作。

蘇澤爲了準備這本書,專門求到了申時行頭上,也虧着申時行的妻子吳氏出自織紡世家,蘇澤又請蘇州會館的黃管事,找來幾個在京師的蘇州繡娘幫忙,這才完成了西遊記的四分之一章節的刺繡本。

之所以是四分之一,是因爲上次李春芳給蘇澤的,就只有西遊記的前四分之一。

出了正本都是刺繡之外,蘇澤還請徐渭給每一個章回都繪製了插圖。

這些插圖也全部被繡娘繡出,插在了章節之中。

李春芳看到如此精美的刺繡書,眼睛都要挪不開了。

蘇澤知道自己送對了禮物,又說道:

“李總裁,卑職最擔心的是手裡的章回就要發完了,您上次說的第二冊,什麼時候能給卑職啊?”

李春芳裝作平靜的說道:

“急什麼!等年節過後,自然會給你。”

蘇澤連忙說道:

“那卑職就替《樂府新報》的萬千讀者,感謝總裁大人了!”

李春芳愛不釋手的翻着刺繡本,等全部翻完後,這才放下書說道:

“你這廝做事橫衝直撞的,這次是老夫讓通政司壓下了你的奏疏,你可明白是什麼道理?”

蘇澤立刻說道:

“卑職明白!多謝閣揆出手相助!”

李春芳看蘇澤的表情真摯,就知道他是真的明白了,心中更加的滿意。

如此資質,若是能習黃老,定然能成一代大家。

只可惜這猢猻的路數,是申韓那一路的,再怎麼也是高拱那一路的。

可惜。

李春芳有些悵然,想要找一個衣鉢弟子,是何其難也。

蘇澤沒看出李春芳的悵然,又說了一些過年的吉祥話。

李春芳又詳細詢問了蘇澤的考成法細節,就讓他離開了自己的府邸。

蘇澤明白,李春芳已經決定推進針對六科和都察院的考成法,改革言官的職權。

想到這位首輔的手段,蘇澤只能爲六科和都察院哀悼了。

——

等從李春芳的府邸出來,接下來就是高拱家了。

但是出乎意料的,高拱家門口卻門口羅雀。

這不應該啊,高拱好歹是內閣次輔,吏部尚書,怎麼可能沒人來拜門?

蘇澤對於高拱的府邸也是輕車熟路了,他和高拱府上的門房管事都已經混熟了,一到門口管事就熱情的打開側門,將蘇澤迎接了進去。

“高管事,師相門前怎麼這麼冷清。”

管事立刻說道: “蘇翰林是不知道,閣老之前就放出話,凡是年前上門拜會的都要打入另冊,在京的官員哪個還敢貿然拜見啊。”

果然是高拱的性格啊。

蘇澤笑着說道:“看來我也要被師相打入另冊了。”

管事連忙賠笑起來說道:

“蘇翰林說的哪裡話,閣老再不見外客,也不會不見您的,快去書齋吧,閣老已經在等您了。”

蘇澤雖然沒見過高拱脾氣暴躁的時候,但是也清楚這位師相的風評,那絕對是說到做到的。

李春芳是上善若水,那高拱就是野火餘燼。

普通人剛剛入官場的時候,都是幹勁十足,想要改天換地,一展政治抱負的。

但是很快就被現實打擊,明白了自己力量的渺小,一部分人就會屈服現實,變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一部分人則會放棄初時的理想,變成韜光養晦的日子人。

但是和高拱這樣,從進入官場至今,始終風風火火,從來都爲了自己理想而衝鋒的人,實在是太罕見了。

世人都說高拱爲政急躁,但是蘇澤卻知道,高拱是覺得時不我予,必須要儘快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

他這種試圖燃盡自己,也要推動變革的想法,就如同野火餘燼一樣,試圖點燃整個大明官場。

蘇澤也不知道自己穿越前的歷史上高拱是怎麼想的,他最終點燃了張居正,引發了那場轟轟烈烈的張居正變法。

而這一世的高拱,則發現了“實學”這個工具。

於是高拱這些日子,都在想盡辦法完善實學。

蘇澤登門的時候,高拱手裡拿着放大鏡,在書桌前苦思冥想。

“子霖來了?坐。”

高拱這一次沒有放下手裡的紙,而是直接吩咐蘇澤坐下。

“你看看這篇文章。”

蘇澤恭敬的起身,接過了高拱手裡的這篇文章。

蘇澤一看署名,是高拱的得意門生張四維,他認真的讀了起來,卻發現這是一篇經典的訓詁學文章。

所謂訓詁,就是註釋的意思。

這門學問,主要就是研究古代的詞義,尤其着重於研究漢魏以前古書中的詞義、語法、修辭等語文現象。

然後通過這種類比對比研究,再結合文章的上下文和背景,解釋古文的含義。

這是因爲中華語言,經歷了兩次斷裂。

一次是秦漢之季的大斷裂,原因自然是焚書坑儒後,不少先秦典籍失傳。

秦末戰亂又讓大量讀書人死亡,漢初的時候爲了蒐集典籍,很多都是官員去找存世的學者口錄,這其中就有很多粗陋和筆誤,卻又被漢儒傳下來。

漢代儒生還特別喜歡假託古人編書,或者在古書中添加自己的私貨。

從魏晉到唐宋,都在爲這些內容爭論不休,所以誕生了訓詁學。

第二次大斷裂,是元末明初的時候。

這次的斷裂,是語音上的。

唐宋的詩詞都是連續的,宋代的詞人能唱唐詩,語音和平仄都是一致的。

但是經歷過了元代和元末的混亂,唐宋的官話發生了變化。

所以明代開始就無法再彈唱唐詩宋詞,很多唐詩宋詞的格律,在明代讀起來都是違反聲律的。

而且明代開始白話文流行,這種變化更是加強了理解古籍的難度。

歷史上,清代考據學,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誕生的一門學問,類似於“原本主義”,就是放棄從漢儒到宋儒明儒在典籍中摻雜的私貨,追尋聖賢最初的語義上。

而張四維這篇小文,就是從訓詁學出發,重新註釋了《尚書》中的這句話——“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張四維洋洋灑灑論述了半天,從《白虎通義》到《書序》《爾雅釋訓》,又是分析了半天,最後得出“時日害喪”,是“何時太陽滅亡”的意思。

蘇澤看了半天,立刻頭疼起來。

高拱也說道:

“張四維這學問做的不錯,但如果實學落入這個地步,那不是又成了小學了?”

小學,就是訓詁學的意思。

顯然這不是高拱想要的結果。

蘇澤立刻明白了高拱的意思。

歷史上的實學,從明末開始,到了清代興文字獄,就開始轉入訓詁學。

這時候的實學,已經失去了原本求實的初衷,反而成了一種在古籍中解謎的文字遊戲,成了文人躲避現實的地方。

其實也正常,實學要求結合現實世界,這必然會碰到很多阻力,還不如研究這些古籍更安全。

不過蘇澤也思考過答案。

蘇澤立刻說道:

“師相,此乃小道。”

高拱皺眉說道:

“窮究先賢的本意,求實求本源,難道不是實學嗎?”

蘇澤搖頭說道:

“先聖著書立作的本意是什麼?是爲了傳下義理,不研究先賢的義理,卻咬文嚼字,反而是失了先賢之道。”

高拱眼睛一亮,示意蘇澤繼續說下去。

蘇澤說道:

“學生以爲,這先賢的義理還要再分。”

“再分?”

蘇澤點頭說道:

“善惡人心,典章制度,貨殖輕重,詩詞歌賦,這些是一部分。”

“日月盈虧,天地之理,算術尺規,這些又是另外一部分。”

“實學,要研究的就是這些東西。”

“研究義理人心,能匡扶人間正道,明道德,立法度。”

“研究天地之理,可以格物致知,也能解決民生之難。”

蘇澤從匣子裡掏出了一副眼鏡。

高拱疑惑的看着眼鏡,蘇澤示範戴上了眼鏡後,高拱接過眼鏡,戴在了臉上。

高拱也上了年紀,老花眼日益嚴重,戴上眼鏡後,紙上的字跡立刻清晰起來。

“此物和放大鏡同理,正是弟子研究天地之理做出來的,可抒解師相一難嗎?”

(本章完)

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83章 羊吃人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82章 代王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66章 殃及池魚第66章 殃及池魚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23章 丹術第48章 流黜(加更!)第58章 斷章狗第18章 會館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44章 拆臺子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81章 清田第69章 寡斷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50章 辦報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58章 斷章狗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63章 車營之法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54章 蒸汽機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254章 蒸汽機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52章 貢監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25章 實學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87章 齊發力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38章 徐文長
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83章 羊吃人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82章 代王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66章 殃及池魚第66章 殃及池魚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23章 丹術第48章 流黜(加更!)第58章 斷章狗第18章 會館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44章 拆臺子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81章 清田第69章 寡斷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50章 辦報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58章 斷章狗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63章 車營之法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54章 蒸汽機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254章 蒸汽機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52章 貢監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25章 實學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87章 齊發力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38章 徐文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