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海上京觀

七月五日。

吳紹祖站在碼頭上,看着大明的艦隊開拔起航。

他身後的官員知道這位經歷官心情不好,等到艦隊消失在地平線上,吳紹祖這才停止眺望。

大明的艦隊已經離開,他們將要前往澎湖巡航,停靠澎湖巡檢司後再返回登萊。

艦隊還能歸航,吳紹祖這個通政署的主司,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返回母國。

一想到這裡,吳紹祖心中就來氣。

如果不是倭人在琉球作亂,自己也不會被派到這個地方!

吳紹祖心中充滿了對倭人的仇恨!

這次艦隊抵達琉球,琉球小朝廷中,和倭人勾結的臣子都被處理。

其中,十三家之一的毛氏家族,其家主暗中前往薩摩拜見島津貴久,和島津家暗中勾結,密謀控制國主尚氏,向倭國稱臣。

在大明艦隊抵達後,提督李超親自帶領親衛,突襲了毛氏家族的宅邸,從毛氏家裡蒐集到了大量的書信證據。

接着在大明宣慰使宸昊的指揮下,琉球興大獄,將和毛氏勾結的琉球貴族全部抓捕處決。

一想到宣慰使宸昊的手段,吳紹祖都心中發寒。

這位執掌內廷刑罰的大太監,在處理藩屬國內部叛徒的時候毫不手軟。

毛氏原本是琉球最頂級的權貴,世代佔據類似琉球國相的位置,但是在宸昊的指揮下被連根拔起。

毛氏家族,包括旁支和姻親,都被迅速審結定案。

毛氏家核心成員,家中男丁四十三口全部被宸昊拉到港口處決,而剩餘的毛氏罪人,都被當做奴隸帶離琉球,聽說要送到澎湖種植園中當苦工。

這還只是毛氏一家。

琉球十三家,有六家都和倭國有勾結。

宸宣慰使毫不手軟,將剩餘五家也連同毛氏一樣連根拔起。

如此酷烈的手段,就連琉球國主尚氏都嚇破了膽。

以至於現在琉球的上層都對宸宣慰有了應激反應,見到沒有鬍鬚的大明人都會本能下跪。

這期間,自然也有琉球貴族勾結倭人反抗的。

但是顯然在提督李超面前,這些反抗都毫無意義。

還是毛氏的反抗最激烈,在李超攻打毛氏大宅的時候,毛氏竟然拿出了二十具倭國鎧甲,毛家還藏着三十名倭人武士,試圖和李超殊死一搏。

但是李超顯然沒有給他們的機會,在圍攻毛氏大宅的時候,李超拆下了艦船上的艦炮,用火炮轟開了毛氏自以爲堅固的木質圍牆。

而這些身穿倭甲,臉上戴着鬼面具的武士,大概還以爲他們的華麗倭甲能擋住火器,直勾勾的衝着大明的霰彈炮就來了。

這些裝備了特殊霰彈的火炮,點燃後會發射無數的鐵丸,在近距離的炮擊下,這些衝上來的倭甲武士全部被打成了血霧。

這場面過於殘酷,以至於開炮之後毛氏家主毛國鼎就精神崩潰了,在拉到港口斬首的時候,口中依然高喊着“妖魔”,祈求着媽祖娘娘的保佑。

監斬的李超覺得他玷污了自己的媽祖信仰,親自從劊子手裡奪來大刀,斬下了毛國鼎的腦袋。

如今這些腦袋還掛在港口上的燈塔上,每一個進出港口的船都能看到燈塔上掛滿的腦袋,這些腦袋在海風中吹蕩着,警示着所有進出港口的商船。

琉球人都稱呼爲海上京觀,但是在吳紹祖看來,這才幾個人頭,也能稱之爲京觀?

同樣前來送行的琉球君臣,還在碼頭邊上上演“依依不捨”的戲碼,但是吳紹祖知道,琉球上下早就盼着艦隊開拔了。

吳紹祖不願意繼續陪着琉球君臣演戲,直接坐上馬車,返回通政署。

碼頭邊上,是一座熱鬧的工地,這是琉球國主和剩餘貴族出資建造的媽祖廟。

吳紹祖聽說這是琉球國主爲了討好李超這位戰神一樣的提督,甚至還有琉球大臣提議要將李超做成泥塑神像擡進廟裡,當做戰神來崇拜。

吳紹祖這下子明白了,當年蘇翰林在報紙上說的,這些蕞爾小國都是“畏威而不懷德”。

以往大明客客氣氣,琉球和倭人暗通款曲。

ωωω✿ тTk ān✿ ¢ o

如今大明艦隊殺到,清洗琉球朝堂的人,卻被他們當做神靈來崇拜。

吳紹祖似乎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回到通政署後,吳紹祖看着這座院子。

通政署就在琉球王宮邊上,據說原本是琉球世子的宮殿,所以還有一座小門和琉球王宮連接。

琉球的建築風格其實和福建差不多,偏愛華麗的琉璃瓦,加上這裡本來也算是王宮的一部分,所以整體上十分華麗。

大明琉球通政署的衙門大小,已經超過了琉球所有的官署。

當然,琉球通政署的人員也超過了琉球自己的官署。

通政署有主司吳紹祖一人,此外他還有兩名副手。

錦衣衛百戶徐錦,是吳紹祖的副手,負責通政署的安保和琉球反諜工作。

市舶太監唐員,琉球市舶司虛設,也在通政署下,專門負責在琉球漢人商人的事宜,保護華商利益,並且督促琉球緝捕私掠和海盜。

除此之外,還有一名飛剪特快官,這是通政司的官員,負責使用和維護通政署的飛剪船,及時向大明遞送情報消息。

這些是官,另外還有錦衣衛二十人,這些都聽從徐錦的命令,負責保護通政署的安全。

吏員二十人,這些都是通政署的文員,負責相關的文書工作。

其實在來的時候,吳紹祖和副手們不算太愉快。

一個文官,一個錦衣衛,一個太監。

這樣的組合,放在京師任何一個衙門,都要天天打出狗腦子來。

但是到了琉球之後,大概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共情,讓三人放下了成見,開始通力合作起來。

有關琉球國內貴族暗通倭國的情報,就是三人合作蒐集來的。

吳紹祖看着兩個難兄難弟,咳嗽了一下說道:

“水師走了,但是我們的任務還要繼續。”

錦衣衛百戶徐錦殺氣騰騰的一笑,市舶太監唐員也露出陰惻惻的笑容。

吳紹祖說道:

“雖然琉球上層的親倭勢力都被剷除,但是民間也有不少和倭國往來密切的。”

“肯定還有不少倭人潛伏在琉球,密謀作亂,所以接下來我們通政署還要繼續努力,將琉球的倭人細作全部抓出來!”

吳紹祖的語氣中也是殺氣滿滿,既然是倭人害的自己發配來琉球,那就別怪自己對倭人不客氣了!

吳紹祖想起了燈塔掛着的人頭,他決定將倭人細作的人頭都掛在上面,讓琉球人見識下什麼叫做京觀。

——

南直隸,金陵城外,一羣皁吏正看着田間兩名官員。

其中一箇中年人穿着七品知縣的官袍,而另外一個穿着不入流官袍的中年人,則大步在田間走着。

不入流倒不是罵人的話,大明官階九品,但是總有一些沒有官品的職位。

學政就是最典型的不入流官位,他們的官袍沒有文武官員的補子,但是其他都和正常官袍一樣。

兩個腳踏官靴的大老爺站在田裡,一羣皁吏卻站在田間,這場景怎麼看怎麼違和。 不入流的官員在田間一邊走一邊口中唸唸有詞,過了半天對着七品知縣說道:

“沈大人,田契上的面積錯了。”

“帥兄,少了多少?”

“周氏家的土地,要比賬上的土地少了七十五頃。”

田間的皁吏們額頭都是汗水,周氏是金陵城外的大戶,他家田畝少報造假,這些皁吏都是參與的。

但新上任的這位沈知縣,聽說是海瑞海巡撫的門生,也學着海巡撫鐵面無私,上任就拿着周氏開刀,要清查周氏的土地。

本來這些皁吏自以爲做的天衣無縫,周氏的土地分成了很多塊,他們是將隱田藏在這些零碎的土地中,如果不實地測量,是很難測出少報的土地的。

而且周氏的土地都被切割成不規則的形狀,這又給計算土地面積製造了難度。

按理說,新官上任遇到這樣的打擊,大概也就偃旗息鼓了。

縣裡最大的戶拿不下來,剩下的清田工作就是做做樣子了。

但是不知道這位沈縣令找來的這位帥嘉謨帥學政,這位學政不幹學政的事情,偏偏多管閒事幫着沈縣令清田。

更讓所有老吏驚懼的,是這位帥學政只要在田間走上一圈,就能算出土地的精確面積。

他算出來的結果,跟整個金陵附近最好的輿師算出來分毫不差!

等皁吏們離開,沈縣令對着帥嘉謨說道:

“帥兄,你的推步聚頂法又進步了。”

帥嘉謨卻搖頭說道:

“沈大人,下官這次不是用的推步聚頂法。”

“啊?”

“這是黃少史的微分積分之法。”

沈大人還是滿臉的茫然,無論是推步聚頂法,還是微分積分,這都不是他能理解的領域。

但是帥嘉謨所說的那位黃少史,沈縣令卻知道。

他有些激動的問道:

“少史大人收你爲徒了?”

帥嘉謨連連點頭。

沈縣令有些羨慕的看向帥嘉謨。

少史黃驥,聽說是爲了編纂新的歷法,才從京師來到南京。

這位執掌太史局的官員,還是太子的老師,聽說是蘇翰林的密友,南京的官員都知道這位黃少史,日後必定要飛黃騰達的。

但是這位黃少史性格實在古怪,到任南京時候不愛去槳聲燈影裡秦淮湖,整日躲在山上的天文臺裡看星星。

也有人試圖用天文和算學來討好這位黃少史,但是這些人根本聽不懂黃少史講的內容,別說是巴結了,就是正常交流都困難。

這麼多官員中,只有帥嘉謨上了天文臺,和黃驥暢聊了一日夜。

這之後,帥嘉謨每隔一段時間就上山和黃驥討論算學。

今日聽說黃驥已經正式收了帥嘉謨爲弟子,就連沈縣令都露出羨慕的表情。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官差疾馳而來,沈縣令認出了這些是巡撫衙門的差役。

緊接着沈縣令又看到了一名行人司的官員,這是朝廷有什麼旨意嗎?

可這行人司官員直接找上了帥嘉謨。

但聽說朝廷任命了帥嘉謨爲湖州長興縣的

第75章 引子第78章 公私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5章 圈子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30章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68章 傳承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18章 會館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178章 國本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52章 貢監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7章 錢法不通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6章 畫餅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5章 馮保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8章 會館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41章 冊立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83章 羊吃人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304章 鐵路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5章 再升官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83章 羊吃人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6章 立人設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78章 國本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140章 盛世第254章 蒸汽機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00章 舌戰第157章 立成法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65章 海上京觀
第75章 引子第78章 公私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5章 圈子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30章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68章 傳承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18章 會館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178章 國本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52章 貢監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7章 錢法不通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6章 畫餅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5章 馮保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8章 會館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41章 冊立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83章 羊吃人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304章 鐵路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5章 再升官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83章 羊吃人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6章 立人設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78章 國本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140章 盛世第254章 蒸汽機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00章 舌戰第157章 立成法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65章 海上京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