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兩疏同上

第269章 兩疏同上

曲阜孔家,就是蘇澤選擇的軟柿子。

原因也很簡單,這是阻力最小的方向。

和其他牽涉甚廣的問題不同,曲阜孔家的問題,其實也就是一個典型的不法豪強的問題。

當代衍聖公孔尚賢的罪證可以說是一抓一大把,根本不需要朝廷費力氣找茬子,孔尚賢就會自己將罪行漏出來。

而處置孔家的辦法也簡單,就是嚴格按照法令,重新釐定孔家的田產,並且限制孔家在曲阜當地的不法行爲。

但是要做到這些,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曲阜縣令。

曲阜縣令,世代都掌握在曲阜孔家的手裡。

現任曲阜縣令孔承厚,就是孔家旁支,而他能夠當上這個曲阜縣令,自然是由於來自當代衍聖公孔尚賢的舉薦。

孔家人世代擔任曲阜縣令,這算是一種政治默契。

默契不同於規則,雖然要比死板的規則更容易打破,但是這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同樣有着類似於誓言一樣的效應。

對於皇帝來說,要打破這種政治默契,同樣也是需要契機的。

如果隨隨便便打破政治默契,那就會讓所有人感到不安,從而引發整個體系的反對。

上一個這麼做的,就是“遇水即溶”的正德皇帝了。

爲了節省下威望值開銷,蘇澤在上疏之後,還需要給皇帝制造一個打破政治默契的契機。

所以在正式上書之前,蘇澤還需要先製造這樣一個契機。

——

刑部。

“少司寇。”

刑部侍郎也許是在通政使任上的心理陰影,他很抗拒見到蘇澤,但是他也很清楚不見蘇澤的代價。

在經過了反覆的心理鬥爭後,李一元還是選擇了見了蘇澤。

面對蘇澤周全的禮數,李一元依然沒有放下戒心,反而因爲蘇澤越是恭敬,他心中的不安越是厲害。

“蘇翰林怎麼撥冗來刑部的?《巡捕公案》的初版不是已經送到武監了嗎?”

李一元不愧是編書能手,在他的主持下,這本用來指導巡警破案的教科書《巡捕公案》,只用了幾個月就編纂完畢,送到蘇澤的案頭上。

只可惜雖然少司寇李一元“極力”求情,在編纂這本書的時候起到巨大作用的刑部浙江司主司,卻因爲當年審理胡宗憲案中的“瑕疵”,被迫“請辭”歸鄉。

而這一次胡宗憲案件的平反過程中,李一元這位刑部侍郎也從中獲益,提拔了一批自己人來填充空缺的位置。

蘇澤也感慨,李一元也是玩政治的老手。

在編纂《大明民律》的時候,李一元慧眼識珠,在刑部挖掘了很多懷才不遇的中低級官員,將他們囊括進了自己的編纂組內。

《大明民律》編修完成,衆人都得了獎勵,雖然很多人也沒有立刻升官,但是得到了升遷的資歷。

更重要的是,通過編書的過程,他們成爲刑部侍郎李一元的自己人。

就這樣,李一元通過編書,從刑部選出了一批有業務能力的“自己人”。

編書又爲這些官員攢夠了升遷的資歷。

接下來的事情就理所當然了。

比如這次浙江司主司的空缺,李一元立刻就用“自己人”補上,那些隨着李一元編書的人,紛紛得到了升遷。

當然,李一元能夠玩的這麼順滑,也和刑部尚書毛凱的不管事有關。

刑部尚書毛凱,是嘉靖十四年的進士,如今已經七十多歲了,隨時可能致仕歸鄉。

這種老尚書少侍郎的組合,也是常見的“交棒”的人事安排,一旦毛凱真的致仕,那李一元隨時可能扶正。

李一元談起了《巡捕公案》,蘇澤也就順着他的話談下去說道:

“也多虧了少司寇的書,如今巡捕修習班終於有課可授了。”

蘇澤確實對《巡捕公案》十分的滿意。

這本書按照蘇澤的要求,不是長長的法條,而是從刑部精選的典型案例,通過案例來制定的巡捕營辦案流程。

這就類似於後世的“以案說法”。

刑部還專門選擇了一些有噱頭有名氣的案件,挑選了這些案件作爲例案,激發巡捕們的學習興趣。

效果自然是非常好,參加巡捕修習班的巡捕,很多原本都不識字,讓他們直接從《大明律》開始學習,實在是太爲難他們了。

《巡捕公案》就要簡單多了,而且書中的例案都是現實中發生過的案件,只要將這些案件都背熟,也就能滿足京師巡捕營的需求了。

所以蘇澤這次來,也是真心來感謝李一元的。

聽完了蘇澤一頓彩虹屁,李一元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寒暄結束,蘇澤終於說起了正事。

李一元聽完了蘇澤的請求,皺起眉頭說道:

“曲阜的冤案?”

蘇澤微微點頭,李一元也迅速明白了蘇澤的意圖,這是要對曲阜孔家動手了?

也對,會計錄公佈後,光祿寺那筆被孔家套取的銀元又被京師輿論重新炒熱,果然蘇澤在這個時候出手了。

而且蘇澤的目標,就是曲阜知縣,這個負責曲阜民生治安的重要職位。

李一元明白了蘇澤的意思,他自然也樂意賣蘇澤這個人情。

大明刑部擁有所有重案的檔案,地方上的大案要案都是要遞送刑部留存的。

孔承厚這曲阜知縣已經在任十年,刑部山東司的架閣庫中,不缺乏曲阜縣衙的案件資料。

爲官十載,難道就沒有辦砸的案子?

身爲刑部侍郎,李一元很有自信,能從這十年的檔案中,找到孔承厚辦錯的案子。

談完了蘇澤能夠得到的,接下來輪到李一元開價了。

他默契的說道:

“蘇翰林,你聽說順天府和民案司爭權的事情了嗎?”

蘇澤愣了一下,他立刻明白這是李一元開價了。

自從蘇澤改組錦衣衛鎮撫司,在鎮撫司下設立民案司,專門負責民事案件後,京師的環境確實好了很多。

民案司都是經濟案件,不用抓捕用刑,所以有關金錢的案件,商人百姓都樂意去民案司打官司。

這其中自然也有不公正的事情發生,但是還是那句話,好歹不會因爲打官司家破人亡了。

但是這項改革,自然影響了順天府的利益。

對於刀筆吏來說,審案就是他們的權力來源,如果都不打官司了,他們哪裡來的好處?

治安和重刑案件,素來都是燙手的山芋。

這些案件操作難度大,責任也大,冤案翻供後也要被牽連追究。

如果遇到一些無頭案件,還要限期破案,勞心勞累不說,還要被上級訓斥。

民事案件就好多了,可以吃了原告吃被告。

不甘心坐以待斃的順天府刀筆吏,於是想到了新的辦法。 他們也拿起了法律武器。

刑民分離,說起來很容易,但實際上區分刑民就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

比如詐騙這類的案件,到底算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

如果詐騙算是民事案件,那搶劫呢?

就算是法學家,這個問題也能辯論上三天都辯論不出結果來。

再比如,一起案件中涉及到民事又涉及到刑事,這案件要怎麼處理?

順天府開始向鎮撫司民案司“搶”案子,這也導致了京師司法混亂。

等到李一元講完了自己的難題,蘇澤思考了一下說道:

“少司寇,這樣如何,在刑部下設專司,負責勘驗爭議案件到底由民案司還是順天府處理。”

“若遇到大案要案,再由刑部牽頭,會同民案司和順天府會審,如何?”

李一元滿意的點頭,顯然這就是他想要的。

新的權力意味着新的位置,李一元手裡多了籌碼,還擁有了介入京畿司法的抓手,成爲民案司和順天府之上的仲裁部門。

這顯然是大大加強了刑部的權力。

這所謂的“仲裁”,也不僅僅是拉偏架這麼簡單。

這也就意味着,刑部擁有了介入京畿地區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抓手。

不過這同樣也是蘇澤想要的,刑民分離後,也確實需要這樣一個仲裁機構來裁決糾紛。

說白了,作爲刑部侍郎的李一元,他需要的就是擴張刑部的權利,給自己的屬下更多的職位和權力,那屬下自然也會推着他往上走。

無論是楊思忠還是李一元,他們也都看到了這個變革時代中的機遇。

隨着時代發展出來的更多治理問題,必然也會誕生更多的權力真空。

原本沒有商稅,現在有了商稅徵收的部門,自然有了徵收商稅的權力。

原本沒有刑民之分,現在了刑民之分,鎮撫司民案司也成了和順天府法司衙門掰手腕的衙門。

這場權力洗牌中,六部九卿衙門,必然有的衙門會升起,如同通政郵遞司獲得新的位置。

也必然有衙門因此沉淪,從原本的位置滑落,成爲安置養老人選的閒差衙門。

顯然在李一元這位未來的刑部尚書看來,他需要刑部走上更高的位置。

蘇澤滿意的從刑部離開,他收穫了刑部的支持,而自己要做的,不過是多寫一封奏疏,正好將本月最後一次模擬機會用掉。

——

就在七月的最後一天,有關刑部重勘曲阜李茂案件的消息,刊登在京師幾個小報上。

這場案件的案情其實並不複雜。

李茂是曲阜本地的一名惡霸,也不知道怎麼搭上了曲阜知縣孔承厚的路子,在曲阜爲非作歹。

然後就是欺男霸女的事情,苦主李全也是李茂的同宗,其嫂被李茂霸佔後,兄長在和李茂理論的時候被殺死。

苦主李全狀告李茂,卻被李茂串通其嫂反誣李全通匪。

曲阜縣令孔承厚也已經被李茂買通,反而將李全收監。

這件事也引發了曲阜當地的反抗。

李全兄弟在本地很有名望,一百多名佃戶請了狀師,畫押血狀向巡撫衙門告狀。

這案子就這麼一路踢皮球,最後提到了刑部,但最後也成爲架閣庫中的蒙塵檔案。

至今爲止,李全已經在牢獄中待了九年。

可刑部重啓冤案調查的速度要快得多。

九年前曲阜知縣孔承厚到任不久,這場案件判決也很草率,光是文書上的漏洞就不少。

就比如這個通匪的罪行,連匪盜是誰在文書中都沒有列明,一看就是隨便羅織了一個罪行草草結案的。

而且本地佃戶聯名的血狀中,也記錄了李全之兄被殺的命案,但是這場命案卻沒有卷宗。

就在這個時候,蘇澤出手了。

《爲聖裔積弊日深乞敕嚴革以彰至德事疏》

——【模擬開始】——

《爲聖裔積弊日深乞敕嚴革以彰至德事疏》送到內閣,閣老們都票擬贊同你的奏疏。

你請求剝離曲阜孔家壟斷的曲阜知縣職位,追查現任曲阜知縣孔承厚的罪責。

因爲會計錄的賬目,加上京師的輿論,皇帝有心對曲阜孔氏動手,但是又顧忌影響,遲遲不願意下決定。

皇帝留中了你的奏疏,只同意調查孔承厚的罪責,卻沒有免去孔家子弟擔任曲阜知縣的默契。

——【模擬結束】——

【剩餘威望:2250。】

【若要完全通過你的奏疏,需要支付300點威望值,是否支付?】

果然阻力不大,只需要300點威望,蘇澤果斷選擇了“是”。

【威望點已扣除,剩餘威望點:1950點,請在現實中完成上書。】

緊接着,蘇澤又上一疏。

《陳情擬刑部核司民刑分案疏》

“竊惟刑獄乃生民司命,權責不明則獄訟壅滯。”

“近因京師民案司、順天府爭權角力,刑民二事混淆莫辨,或互諉奸猾之隙,或迭爭財貨之訟。”

“胥吏舞文弄法,黎庶無所適從。以致訟庭淆亂,王章失序。”

“臣請設核案專司,設於刑部,專司勘驗刑民爭議之案。凡遇權屬不明者,即由該司據律裁定歸屬。”

“會審協同之制,若遇重案牽連刑民,責成刑部侍郎親領,會同民案司、順天府共勘。三衙堂官畫押結案,以杜偏私。”

爲了完成對李一元的承諾,蘇澤依然將奏疏塞進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擬開始】——

《陳情擬刑部核司民刑分案疏》送到內閣,閣老們都票擬贊同你的奏疏。

皇帝通過了你的奏疏。

——【模擬結束】——

【剩餘威望點:1950點。】

【本次模擬不消耗本月模擬次數。】

接下來就要看系統的表現,如何讓孔府的奏疏通過了。

(本章完)

第47章 助攻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9章 藍色道具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96章 三策(五更)第178章 國本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56章 宰輔之才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253章 水毒病第157章 立成法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59章 日用之道?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9章 藍色道具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58章 斷章狗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57章 思退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47章 助攻第9章 藍色道具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123章 丹術第22章 升遷途徑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78章 公私第41章 冊立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38章 徐文長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8章 徐階罷相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78章 公私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72章 內閣的眼藥
第47章 助攻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9章 藍色道具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96章 三策(五更)第178章 國本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56章 宰輔之才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253章 水毒病第157章 立成法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59章 日用之道?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9章 藍色道具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58章 斷章狗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57章 思退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47章 助攻第9章 藍色道具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123章 丹術第22章 升遷途徑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78章 公私第41章 冊立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38章 徐文長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8章 徐階罷相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78章 公私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72章 內閣的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