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襲職盛況

第74章 襲職盛況

次日,蘇澤穿着綠色官袍,來到了兵部之外。

雖然昨天在沈一貫面前表現得很淡定,但今天出門後,蘇澤才意識到這是前世和今世第一次參加最高決策層的會議。

前世他只是部裡的一個基層公務員,別說最高決策層了,部門高層他都沒有列席資格。

閣部會議,這可是僅次於御前會議的決策會議,而且比起定調子的御前會議,閣部會議討論的更多的是實際的執行過程,近距離觀察這個時代最高層的政務是如何決策運轉的,這也是不可多得的體驗。

想着想着,蘇澤來到了兵部衙門前。

兵部是六部中的下三部,但這也是署理大明軍務的重要部門,掌管了大明百萬軍隊的超級部門,整個兵部門前都站滿戍衛的士兵,而在兵部大門外,又擺着大量的茶攤,不少身穿錦衣的人都坐在茶攤裡,焦急的看着兵部大門。

這些人當中,不乏還有一些和蘇澤一樣,身穿低品文武官服的人,也坐在茶攤上眼巴巴的看着兵部大門。

蘇澤穿越以來,一直都在皇城內的翰林院上班,偶爾去過幾次禮部,門口都很冷清。

兵部這番熱鬧的樣子,讓蘇澤有些詫異。

蘇澤試圖找出一條進入兵部的道路,卻發現這羣人把道路都佔滿了。

就在蘇澤束手無策的時候,從兵部內又衝出了一羣兵丁,他們手持武器開始驅散兵部大門口聚集的這幫人。

“部閣大臣議事,閒雜人等退散!”

領兵的軍頭喊着,門前這幫人被迅速驅趕開,但是這幫人卻更不肯散去了,他們硬生生的擠在路邊上,眼巴巴的看着街道盡頭。

蘇澤本想要亮明身份進去,卻被這羣人擠到了手持武器的士兵面前。

蘇澤的臉都快要貼在這些士兵的甲冑上了,後面的人卻又更來勁了,他們大呼道:

“高閣老來了!”

就在蘇澤快要窒息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這不是蘇翰林嗎?快把蘇大人放進來!”

這時候一雙大手伸進來,將蘇澤從人羣中拉了進來,蘇澤大口的喘氣,自己差點就被擠得重新穿越了。

“郭舍人?”

蘇澤大口的呼吸,認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正是昨日來史館傳令的中書舍人郭準。

昨天已經從沈一貫那邊打聽到了,這郭準是恩蔭官,他能做到兩房舍人,是因爲他的父親是致仕閣老郭樸。

《我的閣老父親》?

郭樸,和李春芳一樣,都是靠着青詞,在嘉靖年入閣,郭樸長於吏治,曾經擔任多年的吏部尚書,算是高拱的政治盟友。

郭樸是高拱的盟友,在隆慶元年與高拱一同被罷相回鄉,後來高拱返朝也想過重新啓用郭樸,但是郭樸已經無心做官。

父親是前任閣老,又是當今次輔的親密戰友,郭準這個中書舍人就等於高拱的貼身秘書。

“多謝郭舍人救命之恩!”

不管郭準什麼身份,自己剛纔差點被擠死,答謝了對方救命之恩後,蘇澤才發現郭準是跟在一輛華麗的馬車後面的。

蘇澤認出,這是隆慶皇帝御賜給高拱的馬車,就看到馬車的簾子打開,蘇澤看到了高拱那張標誌性的圓臉。

蘇澤連忙行禮:“高閣老。”

高拱只是示意點頭,而周圍的那些人見到高拱,更是狂呼起來。

有的放聲哭泣,有的則大聲喊着什麼,還有的做出各種古怪的動作,試圖吸引高拱的注意力。

高拱不堪其擾,從馬車上下來,直接扯着袖子大步走進了兵部。

蘇澤被這個動靜看傻了,他疑惑向身邊郭準問道:

“郭舍人,這是唱得哪一齣?” 郭準一邊帶着蘇澤跟上高拱,一邊說道:

“蘇翰林是今科進士,沒見過這‘襲職’的陣仗。”

“襲職?”

郭準雖然只是一箇中書舍人,但是他作爲兩房舍人,經常往來大小九卿衙門傳達內閣的指令。

郭準說道:

“《大明會典》有規定,天下衛所軍戶襲職,都要兵部武選司覈准勘驗,這些都是來襲職的,或者爲了爭奪軍職上京告狀的。”

聽到郭準這麼一說,蘇澤就明白了。

太祖朱元璋建立衛所制度,軍戶世襲,而軍戶的職位也是世襲的。

指揮使的兒子還是指揮使,千戶的兒子還是千戶。

比如戚繼光,他就是戚繼光襲父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

俞大猷也是襲父職任泉州百戶,然後在抗倭戰爭中積攢軍功升上去的。

按照《大明會典》規定,原軍戶死亡後,家屬需要向上級都司衙門提交襲職申請,再由都司衙門出結保文書,送到兵部勘驗,覈准後再讓子嗣襲職。

這其中自然就有各種特殊情況。

比如嫡長子未成年的時候,襲職者就要等成年後完成兵部的考覈,才能承襲父職。

再比如遇到絕嗣的情況,確定由近支哪一支來承襲職位,這就是兵部的工作了。

此外還有狀告襲職者不是親生兒子的,次子狀告嫡長子不孝,要求朝廷取消襲職的。

這些人日夜聚集在兵部門前,就形成了“襲職”的“盛況”。

郭準繼續說道:

“等下次蘇翰林去吏部,見到‘補闕’的盛況,可要比兵部還熱鬧上三分。”

蘇澤默默點頭,說起補闕蘇澤就明白了,這是取得功名的讀書人,在吏部等候授職的程序。

理論上科舉到了舉人就能做官,比如海瑞就是舉人出仕做官的。

但是到了隆慶朝,有功名的人越來越多,官位已經不夠用了,很多舉人都要等到官職空缺。

還有因爲父母去世,丁憂結束的官員,也需要在吏部等待補闕。

這些候補官員排隊在吏部門口補闕的盛況,在明代官場筆記中也多有描述。

蘇澤穿越以來,見到的都是閣老重臣,原本他對兵部不以爲然。

到了這時候他才明白,原來自己看不上的“下三部”,原來也是能決定無數人命運的頂級部門。

要知道門口等待襲職的千戶,那也是正五品的武官,這些人可是連兵部的大門都進不來的。

蘇澤走進兵部大門,只見到一名身穿硃紅色官袍的官員正在迎接高拱。

郭準低聲說道:

“這位就是兵部的霍部堂。”

(本章完)

第11章 風暴再起第87章 齊發力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48章 流黜(加更!)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63章 車營之法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31章 莫須有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96章 三策(五更)第41章 冊立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84章 邊亂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56章 大婚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38章 徐文長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75章 引子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75章 引子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83章 羊吃人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78章 國本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4章 高拱第275章 楚宗案第89章 兩級分化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54章 蒸汽機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5章 圈子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45章 大鬧天宮第130章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69章 寡斷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78章 公私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40章 盛世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96章 三策(五更)第51章 國祚減二
第11章 風暴再起第87章 齊發力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48章 流黜(加更!)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63章 車營之法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31章 莫須有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96章 三策(五更)第41章 冊立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84章 邊亂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56章 大婚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38章 徐文長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75章 引子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75章 引子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83章 羊吃人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78章 國本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4章 高拱第275章 楚宗案第89章 兩級分化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54章 蒸汽機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5章 圈子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45章 大鬧天宮第130章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69章 寡斷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78章 公私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40章 盛世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96章 三策(五更)第51章 國祚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