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熱血難涼

第314章 熱血難涼

隆慶五年,二月。

報館之中,羅萬化的座位空着。

這些日子,羅萬化都在爲了《樂府新報》的事情忙碌着。

羅萬化聽了蘇澤的建議,準備擴編《樂府新報》的編輯部,寫出幾篇有深度的文章來,衝高《樂府新報》的銷量。

但是這第一步就遇到了麻煩。

原因也很簡單,沒錢。

按理說,《樂府新報》是大明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又有官方機構訂報的保底收入,不應該缺錢。

但是享受了官報的好處,《樂府新報》也要承擔官報的義務。

作爲官報,《樂府新報》就要和邸報一樣,儘量覆蓋大明的主要城市。

如果放在京師、直沽、江南等城市來算,《樂府新報》自然是盈利的。

可如果算上其他城市,《樂府新報》就只能算是盈虧平衡了。

而且作爲官報,羅萬化也不願意和《商報》等民間報紙一樣刊登廣告賺錢。

再加上《樂府新報》給的稿費也是最優厚的,報紙張數也是最多的,所以報社賬戶上一直沒有多少盈餘。

面對編輯不足的問題,羅萬化也用到了蘇澤當年成立報社的時候的辦法——白嫖。

他靠着自己狀元的身份,在京師同年中還真的網羅到了一些同年。

羅萬化首先拉來了同年的探花趙志皋。

除此之外,還有二甲進士于慎行,他通過館選也留在翰林院爲官。

除了兩位翰林之外,羅萬化還拉了五名在六部都察院中任職的同年,還真的就將這個編輯部搭起來了。

這下子就連素來自詡人緣好的沈一貫都不理解了。

見到羅萬化不在,沈一貫一邊喝着茶一邊說道:

“子霖兄,一甫兄平日裡都不參加同年的聚會,竟然能拉這麼多人幫他幹活?”

蘇澤笑着說道:

“肩吾兄是不是不理解,爲什麼那些同年不要薪水,也願意給一甫兄白乾?”

沈一貫連連點頭。

能讓人甘心給自己幹活,這是蘇澤的“拿手絕技”。

沈一貫大概是以爲羅萬化得了蘇澤私傳的“秘笈”,也學會了這個本事。

對於這個本事,沈一貫自然也是很羨慕的。

蘇澤笑着說道:

“肩吾兄不要想太多了,一甫兄能聚集這麼多同年,還是出於公義二字。”

“公義?”

蘇澤問道:

“你知道一甫兄忙着的這篇文章是關於什麼的嗎?”

沈一貫搖頭。

蘇澤正色說道:

“一甫兄正在寫房山縣礦工的報告。”

“自從房山重新開礦之後,官礦私礦日益火熱,但是房山縣的礦洞事故不斷,當地官府還多次隱瞞事故。”

“一甫兄和幾名同年潛入房山縣,房山官礦挖掘不當,發生了燃氣爆炸,一下子死了十個礦工,當地縣衙不僅幫着礦監瞞報,沒有上報工部,還將幾個準備去京師告狀的死者家屬給抓進了大牢。”

“官礦尚且如此,私礦就更可怕了。”

“房山一座私礦奴役礦工,將二十三名礦工囚禁在礦山挖礦。”

“爲了防止礦工逃跑,這傢俬礦的礦主喪心病狂,用繩索將礦工捆住,後來這座礦洞發生燃氣爆炸,二十三名礦工本有機會逃生,卻因被繩索所困全部葬身礦內。”

“房山的縣令得到消息,也只是關閉這座私礦,根本沒有追責礦主。”

沈一貫聽到這裡,也忍不住拍桌道:

“豈有此理!天子腳下,朗朗乾坤!房山縣竟然發生這樣的罪行!”

沈一貫接着說道:“等等,子霖兄,你的意思是,一甫兄能讓同年不要薪水幫他做事,就是因爲他要在報紙上宣揚公義的?”

蘇澤點點頭。

蘇澤這幫同年,還算是官場新人。

用原時空的話說,這些人“血還是熱的”。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羅萬化挑選的這些同年,也都想爲天下做點事情。

報紙能成爲戰場,刀筆可以作爲武器,用來揭露這世道的不公,爲不平而鳴,爲死者伸冤。

蘇澤點點頭,沈一貫也嘆息一聲。

他和羅萬化不是一類人,無法用這種理想主義來聚集同道,看來羅萬化的辦法他是學不了了。

說完了羅萬化的事情,沈一貫又說起了武監的事情。

這次兵部倒是沒有帶上蘇澤。

對於此沈一貫憤憤不平的說道:

“子霖兄給兵部獻策,兵部卻直接上來摘果子,兵部當真是不厚道!”

蘇澤倒是不在意。

兵部的打算,蘇澤自然很清楚。

兵部想要通過武監生掛職的機會,着手解決京營的問題。

之所以不喊蘇澤,是不想要讓蘇澤再佔功勞了。

整頓京營這件事,蘇澤也知道阻力有多大。

既然兵部願意帶頭衝,蘇澤自然也不會和他們搶功勞。

但是無論如此,蘇澤也是武監的教務長,計劃也是他提出來的,首倡之功也是跑不了的。

沈一貫湊過來說道:

“子霖兄的意思,是等兵部出了問題,你再出手嗎?”

沈一貫擊拳說道:

“也是,子霖兄料事如神,定是算定了兵部會遇到麻煩,到時候再請你出山,那兵部就要出讓更多了!”

WWW¤тт kΛn¤co

“子霖兄當真是好計策!”

蘇澤無語的看向沈一貫,自己都沒說話,沈一貫就腦補了這麼多計劃,他問道:

“我在肩吾兄心裡,就是這樣的人嗎?”

沈一貫連連點頭,蘇澤也懶得解釋了,他反問道:

“肩吾兄,你鴻臚寺裡沒有公務嗎?”

沈一貫立刻說道:“有啊!對了,我來報館,就是請子霖兄幫幫忙的!”

蘇澤後悔自己多嘴。

沈一貫說道:

“朝鮮國主又遣使者來京,說是倭寇海盜又猖獗起來,甚至有零星倭寇渡海滋擾朝鮮本土,更是有大量倭寇在朝鮮附近劫掠商船。” “朝鮮國主請求我大明發水師助其剿倭。”

蘇澤問道:

“王鴻臚怎麼看?”

沈一貫說道:

“大鴻臚自然是認爲應該出兵,朝鮮我大明藩屬國,而且倭寇滋擾海上貿易,也有我大明商船被劫掠,不應該坐視不理。”

“那有什麼難處嗎?”

沈一貫說道:

“兵部、禮部和戶部都反對。”

“兵部說是水師剛剛歸航,現在水師學堂新建,又有新船下水試航,此時騰不出手來幫助朝鮮。”

“戶部的意思也差不多,又說遠航耗資巨大,總不能我大明幫着朝鮮護航吧?”

“禮部的意思也差不多,而且朝鮮通政署傳回來的情報,登陸朝鮮的只是零散倭寇,朝鮮國書故意誇大倭亂的規模,也有藉着我們大明幫助其保護商路的意圖。”

蘇澤點頭。

朝鮮通政署的情報應該是真實的。

隆慶五年,是倭國內部局勢最混亂的時候,也就是倭國各派打成一鍋粥的時候。

武田信玄正在“上洛”,一邊和上杉謙信對峙,一邊組織包圍網,阻擋織田信長的擴張。

這個時候,倭國是不可能進攻朝鮮的。

所以前往朝鮮的倭寇,最多就是一些沿海大名組織的搶劫團,不可能和朝鮮國主說的那樣,是倭國要入寇朝鮮。

至於倭寇海盜氾濫,這也不是今年的事情。

也是現在的商業活動更頻繁了,所以報告遇到海盜的記錄也更多了。

但實際上,隨着大明商船的升級換代,加上不少商船也開始武裝,總體上倭寇對於大明商船的襲擊還是減少的。

可朝鮮的商船卻還是很落後,於是朝鮮商船成了倭寇海盜的重點目標,甚至倭寇囂張到藏在朝鮮港口邊上,等着朝鮮商船出港就襲擊。

而朝鮮的那點水師也沒什麼戰鬥力,根本沒能力保護自家的商船。

這纔有了朝鮮國主向大明求援。

“所以肩吾兄要我幫你什麼?”

沈一貫摸頭說道:

“子霖兄,朝鮮國主求援這件事你怎麼看?”

蘇澤直接說道:“倭寇滋擾的是朝鮮,如果讓水師每次都從萊州出海,那怕是船還沒開到,倭寇就跑了。”

沈一貫也點頭。

他和大鴻臚王世貞的態度一致,也認爲大明應該出手。

但是具體要怎麼幫,他也沒有具體的辦法。

正如蘇澤所說的,大明和朝鮮隔海相望,等大明艦隊開拔,倭寇海盜早就跑了。

至於那些登陸朝鮮的流寇,總不能派大明軍隊去朝鮮剿匪吧?

也正是因爲鴻臚寺拿不出具體方案,所以在和兵部禮部戶部的對陣中,一直都處於下風。

聽完了沈一貫的話,蘇澤隨口說道:

“這還不簡單,如果朝鮮要大明幫忙,那就讓大明在濟州島上建立軍港,由朝鮮人負責軍港的補給和俸祿,大明派駐一支艦隊在此,專門打擊倭寇海盜。”

沈一貫愣了一下說道:“子霖兄,這濟州島可是朝鮮國敏感的地區,大明要駐軍,有折辱上國風範?”

蘇澤不屑的說道:“朝鮮是我大明藩屬,藩屬國求援,大明自當伸出援手,這是出兵的‘義’。”

“可若是隻顧‘義’,不顧大明的利益,由大明出兵出錢保護朝鮮,那就丟了‘利’。”

“朝鮮既然要大明出兵,自然也要付出點什麼,這又不是大明搶奪濟州島,何損上國風範?”

這下子沈一貫眼睛亮了。

濟州島,是位於朝鮮半島南側偏西海域的島嶼,是朝鮮最大的島。

這座島位於大明、朝鮮、倭國之間,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

元代的時候,濟州島作爲攻打倭國的跳板,元朝兩次東征日本,濟州既是中轉站,也是造船之地、牧馬之地。

朝鮮國主也知道濟州島的重要性,多次討要濟州島,元庭自然不理睬,反而在濟州島上建立了都護府。

元朝滅亡後,明太祖朱元璋也重新控制濟州島。

但是朝鮮這一次爲了收回濟州島,趁着元明交替的時機,動員全國兵力奪回了濟州島。

緊接着朝鮮又迅速向大明稱臣,朱元璋失去了佔領濟州島的理由,然後大明開始禁海,就再也不提濟州島的事情了。

其實此時的濟州島,也是一個荒島。

因爲朝鮮也效法大明執行過禁海令,還將濟州島的百姓遷回朝鮮本土,只在濟州島設置軍衛戍守。

而朝鮮國內武力廢弛,濟州島軍衛也逃亡嚴重,現在的濟州島成了海盜、走私販、商人的聚集地。

倭國海盜以濟州島爲跳板,劫掠朝鮮的商船,也可以說是朝鮮咎由自取。

既然如此,蘇澤提出要求大明水師駐軍濟州島,並且由朝鮮承擔軍費,也是理所當然了。

沈一貫連連說道:

“妙哉!我這就去將子霖兄的提議告訴大鴻臚!”

★Tтkā n ★C 〇

——

倭國,九州島。

“黃博,黃兄,我們接下來怎麼辦?”

飄落到倭國的黃文彬和朱儁棠,兩人被島津家的武士發現,立刻稟告給了島津氏的現任家主島津貴久。

島津貴久立刻命令武士將兩人送到了島津家的城堡裡,並且盛情款待了他們。

黃文彬和朱儁棠謊稱是隨船的讀書人,沒有說明自己的真實身份,島津貴久還是將他們奉爲上賓,但是不允許他們離開島津家的城堡。

黃文彬和朱儁棠卻沒有絲毫的高興,島津貴久是被吊在京師城門的島津義弘之父,大明水師也下達了命令,只要是島津家的船,無論是戰船還是商船一律擊沉。

總而言之,島津家就是大明的逆賊,自己被逆賊禮遇,那返回大明要怎麼辦?

而且島津家如此善待兩人,肯定是不安好心。

爲了不暴露身份,兩人以兄弟相稱呼。

黃文彬也嘆息說道:“朱兄,爲今之計只能韜光養晦,找機會逃出了。”

倒是朱儁棠卻絕望的說道:

“黃兄,我們可是在倭國的土地上,要怎麼逃出去啊?”

黃文彬說道:

“朱兄,其實我懂倭語。”

“啊?”

朱儁棠驚訝的看着黃文彬,這些日子島津貴久都是通過漢人翻譯和他們交流,黃文彬竟然懂倭語?

黃文彬說道:

“朱兄知道,我之前在通政司,當時擔憂會被外派,就學了幾門外語。”

“這倭語也沒什麼難學的,這些日子我都在偷偷聽消息。”

原來如此,怪不得黃文彬隱瞞自己會倭語,原來是爲了方便竊聽。

島津貴久有時候當着他們面和下屬用倭語交流,卻不知道都被黃文彬聽了去。

黃文斌說道:

“我聽到的消息,如今島津家日子可不好過啊!我大概知道島津貴久禮遇我們的原因了。”

(本章完)

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123章 丹術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95章 崩盤第8章 奸佞是我?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30章第133章 考成法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45章 大鬧天宮第57章 思退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31章 莫須有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35章 馮保第83章 親親尊尊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18章 會館第156章 大婚第58章 斷章狗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5章 再升官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57章 思退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9章 藍色道具第140章 盛世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78章 國本第31章 大明神劍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25章 實學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
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123章 丹術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95章 崩盤第8章 奸佞是我?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30章第133章 考成法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45章 大鬧天宮第57章 思退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31章 莫須有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35章 馮保第83章 親親尊尊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18章 會館第156章 大婚第58章 斷章狗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5章 再升官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57章 思退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9章 藍色道具第140章 盛世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78章 國本第31章 大明神劍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25章 實學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