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崩盤

小胖鈞看着黃驥滿張紙的算式,宛如看天書一樣,他疑惑的問道:“爲什麼?”

黃驥放下筆說道:

“殿下可知道,這京師的大糧商背後都是什麼人?”

朱翊鈞搖頭,黃驥說道:

“能在京師開糧行的,都是背景深厚的,不少都是與國同休的勳貴。”

朱翊鈞點點頭。

黃驥又說道:

“可勳貴也不可能直接去管糧行,京師這些糧行的掌櫃的,都是他們的管事,或者外僱的掌櫃。”

“殿下也知道的,這店鋪無論交給誰經營,總是少不了吃裡扒外的蠹蟲。”

這點朱翊鈞連連點頭。

前陣子的“大富翁”遊戲,教會朱翊鈞的道理就是,人是經不起誘惑的。

無論看起來多麼老實的人,放在經手那麼多錢財的掌櫃位置上,很難不萌生貪慾。

蘇澤教給自己的辦法,就是用監察制度來懲罰人,再用一定比例的利潤獎賞來獎勵人。

當身在這些位置上的人明白,自己一旦伸手所得到的,和最後損失的不成正比的時候,正常人都會權衡利弊,放棄伸手的想法。

而東宮的店鋪能盈利,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用了龍門帳法,管理制度先進。

黃驥說道:

“不少勳貴不懂貨殖,但是他們也有辦法。”

“糧行是一筆穩定的買賣,利潤也都是比較穩定的。”

“所以很多糧行的東家都不插手具體的賬目,只要求每個月固定上交一筆定額利潤就行了。”

黃驥這麼說,小胖鈞就明白了。

哄擡糧價的事情,有些糧行就是掌櫃的要賺外快,他們的東家未必知情。

這等於這些糧行的掌櫃,拿着糧行的公款賭博。

一旦虧損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糧行的正常運轉,那他們做的事情就要被發現了。

所以當虧損達到一定程度,他們一定會拋售跑路。

朱翊鈞掰着手指說道:

“可是隻虧這麼點,會不會太便宜他們了?”

蘇澤則說道:

“不會的,他們絕對要比這個價格虧得更多。”

黃驥對於經濟的理解不深,他也有點疑惑的看向蘇澤。

蘇澤說道:

“殿下,您知道戰場上,死人最多的時候不是破陣的時候,而是逃跑的時候嗎?”

“戰局已定的時候,士兵們都開始逃跑,如果不慎跌倒就會被後面的士兵踩死。”

“糧食價格崩盤的時候,也是同樣的道理,糧商們會互相踩踏離場,那價格就不是黃少史算的那個數字了。”

朱翊鈞聽懂了蘇澤的比喻,他摩拳擦掌,就等着看這場好戲。

——

七月十二日,京師裡開始流傳消息,城外雨災嚴重,大量逃難的災民涌入城內搶糧。

京師這麼大,雖然大部分百姓也沒有見過這些災民,但是不妨礙周圍糧行的價格一路走高。

而隨着《新君子報》一篇報道,講述了京郊一家逃難百姓的悲慘遭遇,城外雨災的消息不脛而走,京師城內的恐慌加劇。

各種離譜的傳言在坊間出現,有說有數萬人遭災的,還有說不僅僅是京畿遭災,就連河北山東也遭災了,有百萬災民在涌向京師。

這些離譜的傳言下,京師百姓紛紛涌入周圍的糧行搶購糧食。

京師的糧食價格一路走高。

緊接着,更讓人恐慌的消息出現了,不少糧行都掛出了限購的招牌,有的糧行早上開門一會兒就被搶空了。

問到這些糧行,回答都是缺糧。

這下子京師更加恐慌了,有百姓連夜排隊就爲了購糧,而糧食價格又開始瘋狂上漲。

京師的糧食商人們,在這樣的“好形勢”下,再一次開會。

范寬從山西會館裡出來,來到範氏糧行的倉庫,京師幾大糧行的掌櫃紛紛向他行禮。

范寬坦然受禮。

一名掌櫃的上來說道:“範先生,這報紙的效果可比原本僱人撒佈謠言好太多了!”

衆人紛紛向范寬表示敬佩。

范寬也得意起來。

哄擡糧價這種事情,糧商也不是第一次做了,早就有成熟的經驗了。

但是以往要僱人傳播,效果不好,時間還長。

范寬這一次提議使用了報紙來傳播消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范寬有些得意。

通過報紙傳播消息是他的創意,但是范寬也沒想到報紙傳播消息的能力這麼強。

他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說服東家,在京師也創辦一份自己的報紙。

衆人彈冠相慶的時候,突然有人問道:

“聽說陳御史出事了?”

范寬嘆息一聲說道:

“陳御史上書引得陛下震怒,已經被貶謫了。”

衆人聽到這裡紛紛嘆氣,少了五門巡城御史這個靠山,以後的日子可沒這麼好過了。

范寬也很遺憾,誰也沒想到太子會進獻戲班給陳皇后,還讓帝后關係複合。

外朝大臣都對太子稱讚不已,偏偏這個時候陳景的奏疏送到了皇帝面前。

這也是隆慶皇帝寬厚,如果先帝嘉靖,陳景已經是被錦衣衛打死了。

陳景又遭貶謫,范寬又失去了靠山,他也有些惆悵。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人衝進來。

“不好了,《樂府新報》登報闢謠,說城外雨災子虛烏有,城裡沒有多少災民。”

衆人看向范寬,報紙的威力他們已經看到了,如今發行量第一的《樂府新報》出來闢謠,糧食價格豈不是要穩不住了。

范寬卻笑着說道:

“諸位莫慌,這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就《樂府新報》這麼一篇文章,又如何能讓百姓徹底打消疑慮呢?”

“如果真的遇到災荒,他報館可是不放糧的。”

“大家繼續屯糧就是了。”

范寬這句話衆人紛紛點頭,恐慌性的流言豈是這麼容易撲滅的,糧食和其他商品又不一樣。

普通的商品短缺,大不了就不買了。

但是糧食短缺,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衆人商議完畢,各自回到店鋪,又掛上了限購的牌子。

——

七月十三日,京師糧價再一次上漲。

緊接着京師又傳來了一個消息,順天府官員請奏放糧,但是被戶部駁回了,京郊沒有出現災情,戶部的常平倉沒有開倉的理由。

其實戶部這個理由也正當,律法上規定的常平倉是在災年放糧,現在又不是災年,開倉了責任是誰的?

萬一今年再遇到災情怎麼辦?

這個消息傳來,京師百姓最後的希望也破滅。

京師糧價開始瘋狂上漲。

范寬從牀上醒來,會館的管事送來了最新的報紙。

昨天他又參加了宴會,幾家糧行的掌櫃輪流敬酒,范寬還感覺有些宿醉,腦袋嗡嗡作響。喝下了解酒湯,范寬的宿醉感沒有好轉,他還是拿起報紙。

當他看到《樂府新報》本地新聞版塊後,突然看到了一則消息。

東宮旗下的商行平價出售糧食?

范寬皺眉,東宮也賣糧食?

他們之前又沒做糧食的業務,難道是以前留下來的存糧?

平價出售?

京師這麼多聯手哄擡,東宮幾家鋪子能壓下來嗎?

范寬冷笑,他沒有將這則消息放在心上。

不過范寬還是決定去大同糧行看看,他把這些年積攢的銀子也投到了囤積糧食的買賣裡,雖然昨天安慰了掌櫃的,但是錢不落在袋子裡還是不安心。

范寬走到大同糧行,看到排着長隊的人羣,又安心了很多。

糧行掌櫃的惴惴不安的說道:

“範先生,如今糧食價格已經足夠高了,要不就先賣一部分再說?”

范寬卻說道:

“別啊,掌櫃的,不是說好等漲到那個數字再賣嗎?糧價還沒到頂呢!”

從大同糧行出來,范寬又怕其他糧行提前跑路,又跑了幾個糧行,穩住這些掌櫃的軍心。

緊接着范寬又到了附近一家東宮的商行,看到商行掛着“平價出售”的招牌,也有一些百姓排隊,他又折返到了大同糧行。

“掌櫃的,快派人去東宮的商鋪買糧!”

掌櫃的聽聞嚇了一跳,范寬卻說道:

“這定是之前東宮進的糧食,現在拿出來賣,各太子博一個愛民的名聲。”

“如今京師附近,哪裡還有這麼廉價的糧食,買回來轉手一賣可都是銀子啊!”

聽到范寬這麼說,掌櫃的也有意動,但是他還是有些謹慎的問道:

“萬一太子手上的糧食多呢?”

“太子能有多少糧食?”

范寬說道:

“京師周圍的城市有糧但是不多,但是販運過來至少要十天。”

聽到范寬這麼說,掌櫃的終於放心,他連忙派遣夥計去東宮的商鋪購糧。

等到夥計買回來糧食,范寬更加高興了,果然太子不會做生意,輕易將糧食低價變賣,這不是助自己發財?

就在范寬和掌櫃彈冠相慶的時候,突然有夥計說道:“掌櫃的,不好了!糧船進城了!”

范寬一下子站起來道:

“胡說!現在又不是漕糧入京的時間,怎麼會有糧船進城!?”

夥計結結巴巴的說道:

“範先生,不是從南邊來的。”

“不是南邊來的?”

“是從東面來的!從直沽來的糧船!”

范寬愣了一下,連忙衝出去,他騎上馬就向城外的永定河碼頭而去。

等到范寬來到城外的時候,就見到碼頭邊上擠着密密麻麻的人,碼頭力夫們將一袋袋糧食搬運上騾馬車。

范寬疑惑這到底是哪裡來的糧食,就聽到一個太監站在碼頭上喊道:

“太子仁德,不忍京師糧價上漲傷民,這些是用海船運到直沽的糧食,大夥兒放心,要多少有多少!”

范寬眼前一黑,他看着河面上的漕船,這纔想起來直沽開埠的事情。

直沽是有天然良港的,距離京師有運河相連。

范寬光是想着陸運,卻沒想過從直沽海運,再用運河送到京師,這樣運糧無論是速度還是效率都要快上幾倍!

這麼多的糧食入京,糧價還能挺住嗎?

范寬想到了自己多年的積蓄,咬牙騎馬返回城裡。

他拉着大同糧行的掌櫃說道:“拋!全賣了!”

掌櫃的嚇了一跳,剛剛范寬還勸他收糧,怎麼突然來了個大轉彎。

范寬臉色鐵青說道:

“太子早就佈局了,咱們現在跑還能活命!再晚點就全完了!”

“那其他糧行呢?”

范寬都快要罵出聲來:

“死道友不死貧道,還管他們死活?”

——

接下來兩天,京師的價格開始狂降。

其實靠着從登萊海運,一時之間也朱翊鈞也沒能弄來太多的糧食。

但是蘇澤讓人在傍晚卸糧運回城內,然後夜裡再偷偷送出城,第二天一大早再運回城內。

這樣造成糧食充足的感覺,徹底擊垮了糧商的信心。

當大同商行開始拋售糧食的時候,糧價就徹底撐不住了。

而糧食一旦開始下跌,百姓也就不搶着購糧了。

原本這個時候就不是缺糧的時候,糧食價格開始大跌,更多的糧商開始拋售回本。

踩踏下,糧食的價格再也撐不住了,只用了兩天就跌去了這些日子累計的漲幅。

就在小胖鈞摩拳擦掌,想要乘勝追擊的時候,蘇澤攔住了他。

“殿下,糧價已經穩了,不用再降了。”

朱翊鈞不解的問道:

“蘇師傅,我們用海運運糧,成本要低很多,再降價也能賺錢,爲什麼不賣了?”

“繼續降價,就能徹底壓垮這些無良奸商。”

蘇澤搖頭說道:

“殿下,谷賤也傷民,糧食價格大漲大跌,都是不利的。”

聽到蘇澤這麼說,小胖鈞也決定停手。

蘇澤繼續說道:

“殿下可以派人問問,有沒有要出售糧行的,殿下可以盤下來。”

這一次東宮商鋪順利插足糧食生意,已經是很大的收穫了。

朱翊鈞連忙吩咐張宏去打探消息,如果能再買下幾家糧行,東宮就能徹底站穩腳跟了。

而蘇澤這番操作,讓朱翊鈞明白了什麼叫做“商戰”,這感覺要比戰場還刺激!

蘇澤接着說道:

“殿下,這京師糧食波動大,也是不利民生的。”

食品得不到保證,就無從推進工商業,所以蘇澤也一直在想着如何穩定糧價。

蘇澤繼續說道:

“經營糧食細碎繁雜,並不是很好的產業,殿下乃是一國儲君,不應該看着這點蠅頭小利。”

朱翊鈞正色說道:

“蘇師傅所言極是。”

蘇澤又說道:

“但是糧食干係國本,東宮也不能放任。”

聽到蘇澤這樣前後矛盾的話,朱翊鈞也搞不明白他到底什麼意思。

蘇澤說道:

“臣請辦大宗糧食交易市場。”

第31章 大明神劍第304章 鐵路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50章 辦報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78章 公私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95章 崩盤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8章 會館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81章 清田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83章 親親尊尊第52章 貢監第63章 車營之法第156章 大婚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78章 公私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8章 奸佞是我?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8章 奸佞是我?第86章 【事後畫冊】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55章 壓力怪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6章 立人設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54章 蒸汽機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156章 大婚第64章 邊關告急第81章 清田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87章 齊發力第22章 升遷途徑
第31章 大明神劍第304章 鐵路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50章 辦報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78章 公私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95章 崩盤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8章 會館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81章 清田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83章 親親尊尊第52章 貢監第63章 車營之法第156章 大婚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78章 公私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8章 奸佞是我?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8章 奸佞是我?第86章 【事後畫冊】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55章 壓力怪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6章 立人設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54章 蒸汽機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156章 大婚第64章 邊關告急第81章 清田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87章 齊發力第22章 升遷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