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豎纛鳴冤

第118章 豎纛鳴冤

內閣。

通政司官員將新一批奏疏送到內閣,就趕忙從內閣離開,近日京師的政治氛圍緊張,通政司官員也不願意在內閣多留。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此時的內閣氣氛卻很輕鬆。

首輔李春芳結束了告病,返回到內閣,但是依然和泥塑的佛像一樣,對內閣的事情不聞不問,只是高高坐在首輔的位置上寫寫畫畫什麼。

這一次閣部之爭的主角是張居正,但是張居正的表情卻很輕鬆,他正在處理戶部有關登萊開港事務的奏疏。

另外一個被波及的閣老,也是作風一貫霸道的高拱。

但是這一次外朝的攻擊主要是針對張居正的,而且高拱自己就是吏部尚書,對於吏部的掌控很深,所以吏部官員沒有隨大流加入這場朝爭中,高拱反而要比前幾次受到的衝擊都要小。

高拱的神情也很輕鬆,他身邊的中書舍人郭準卻一臉緊張得登記今天的奏疏。

趙貞吉的態度就更輕鬆了,他和張居正的關係本來就一般,他只是專心處理禮部的奏疏,其他時間都在準備自家侄孫女的婚禮。

“閣老,這是蘇子霖的奏疏。”

高拱從郭準手裡接過了奏疏,果然蘇澤的態度是支持除遼藩,但這一次蘇澤的奏疏中沒什麼新意。

高拱簡單的看完了之後,卻沒有票擬意見,而是讓郭準交給了張居正。

張居正接過蘇澤的奏疏,取下揭紙,詢問郭準說道:

“近些日子來,旗幟鮮明支持除遼藩的奏疏,就只有蘇子霖一本吧?”

郭準連忙點頭,張居正說道:

“敢他人不敢爲,蘇子霖有大臣本色也。”

張居正也只是簡單的寫下了支持的意見,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接着又將奏疏遞給郭準。

郭準拿過了蘇澤的奏疏,然後拿出一個冊子,將包括蘇澤在內署名的三人,謄抄在這本冊子上。

這本冊子的封面是紅的,登記的人名並不多,還有一些人名被劃去。

高拱又帶來一份奏疏說道:

“又是一份支持刑部的奏疏。”

郭準連忙接過了這本奏疏,然後又掏出一本藍色的冊子。

這本冊子上的人名可要比紅冊上的多多了,郭准將這本奏疏的上疏者登記在藍冊上,又寫下這人的職位,這才合上了藍冊。

對於高拱的動作,內閣其他輔臣都看在眼裡。

高拱正好處理完了早上的奏疏,對着郭準問道:

“藍冊上多少人,紅冊上多少人?”

郭準這個中書舍人還是很專業的,他立刻說道:

“回高閣老,紅冊合計二十二人,藍冊七十人,再有另冊十五人。”

高拱滿意的點頭,他對着首輔位置上的李春芳說道:

“李首輔,明年的京察,就先處理另冊和藍冊上的名字。”

李春芳放下手裡的筆,點頭說道:

“知道了,朝局才穩定下來,還是不要株連太廣爲上。”

高拱說道:

“首輔放心,這次京察吏部肯定公平公正,不會給那些言官抓到錯處。”

高拱這明顯矛盾的兩句話,在場的閣臣卻都紛紛點頭。

合上冊子的郭準,手指微微顫抖,外朝這些大臣鬧得兇,卻不知道一切都在內閣的掌控中。

京察!

這些外臣似乎忘記了,明年就是京察年。

京察,是六年一次對京官的考覈。

京察以吏部爲主,六科十三道監督,按照四格八法,也就是四個大方向,八條紀律紅線,對在京所有的官員進行考覈評定。

然後朝廷會根據京察的結果,對其中不合格的官員進行相應的處理。

其中考覈評定結果差的官員,甚至會被勒令提前退休,或者乾脆革職罷官。

郭準所記錄的紅冊,就是這次閣部之爭的時候,站在內閣立場的大臣。

而藍冊上的名字,則是在閣部之爭中進攻內閣的大臣。

此外還有一本另冊,那是先上疏支持內閣,接着又調轉立場站在六部這邊的大臣。

這種首鼠兩端的人,是高閣老最痛恨的政治投機客,另冊上的人,甚至會被藍冊上的人得到更嚴重的處分。

京察是內閣主導,吏部執行的國家大計,內閣已經統一意見,而吏部又被高拱牢牢掌握在手裡。

所以這些外朝大臣現在鬧得越厲害,等到了京察的時候就越慘。

當然,大部分大臣在這次政治風波中還是謹守中立的,不敢輕易陷入到內閣和六部的爭鬥中。

這也是外面疾風驟雨,但內閣內卻溫暖如春的原因。

郭準又看了一眼張居正,更是感慨這位張閣老也是能忍。

張居正在湖廣不是沒有影響力,但是他寧可忍氣吞聲,也要引誘這些六部科道官員跳出來,就是爲了徹底將這些部權派大臣清掃出去。

而其中很多人,都是他的老師徐階在朝堂上僅存的親信。

比如這次硬抗內閣的刑部侍郎洪朝選,就和張居正同爲徐階的弟子。

當然,洪朝選和張居正是有私仇的。

這一次進攻內閣的大臣中,有不少都和張居正的關係不錯,甚至在徐階倒臺後,都已經開始倒向張居正了。

但是張居正卻毫不在意,而是配合高拱演了這場戲。

明年三月的京察,纔是真正的腥風血雨!

郭準雙股顫顫,本屆內閣的閣臣個個精幹強悍,就是首輔李春芳也是老狐狸,真不知道這些部院派的大臣,到底是吃了什麼熊心豹子膽,敢跳出來和內閣打擂臺。

但是郭準又仔細想想,這幾個月來,好像都是蘇澤在和外朝戰鬥,而內閣則在淡化影響力,難道這是引蛇出洞,早就計劃好的?

如果是這樣,那也太可怕了!

郭準終於知道,爲什麼自己的父親,前任內閣輔臣郭樸,爲什麼說自己不是做官的材料。

官場之上當真是步步驚心,就這一次遼藩案,不知道多少人的前途就此葬送。

而記錄在紅冊上的人,必然在這次京察中考覈優異,很快就能青雲直上。

而另冊上的人,首鼠兩端,那就是永世不得翻生了。

政治鬥爭如此殘酷,一次站隊失誤就前途盡毀,郭準確定了自己沒有當官的才能。 看着紅冊上的名字,能在紛亂的朝局中看清楚風向,纔有入閣的希望。

郭準想到這半年來,每一次都能在政治鬥爭中站對的蘇澤,不由感慨當真有當官的天才!——

荊州。

申時行從巡案衙門中醒來,他推開房間的門,披上衣服出門洗漱。

勘遼使團是欽差,所以住在巡案衙門中。

明代經常會有上級官員巡查地方,巡案衙門就是專門用來讓這些巡案御史居住辦公的地方。

巡撫巡案這種職位,在明代還不是常設官,所以巡案衙門大部分時候都是空着的,也都建造在城內比較偏僻的地方。

荊州的巡案衙門,就在距離城牆不遠的地方,周圍都能看到農田。

而就是這麼偏僻的地方,周圍的土地也基本上都是遼王府的,遼王半荊州的說法,也絕非是空穴來風。

洗漱完畢,申時行換上官袍走入公房,就見到了副使施篤臣又在和正使洪朝選針鋒相對。

兩人的不和,已經是使團上下皆知的事情了,而整個勘遼使團,也因此分成了兩部分。

人數多的,是以洪朝選爲首的刑部和禮部官員們。

申時行這些,被張居正塞進使團的是少數派。

施篤臣久在地方任職,根本不是洪朝選這刑部侍郎的對手,很快就敗下陣來。

申時行搖搖頭,就算是吵過能怎麼樣,洪朝選是勘遼使團的正使,只要他當着,施篤臣根本沒辦法審訊遼王,就更不要提定罪了。

申時行更是覺得這場荊州之行毫無意義,他早早結束了公務返回了自己的房間。

一回到房間,申時行就看到了一隻鴿子,正在啄他的書稿。

申時行連忙上前保護自己的書稿,卻發現這隻鴿子有些眼熟。

又看到鴿子腿上的信籠,申時行纔想起來,這不就是前幾天飛入自己書房,都帶來蘇澤來信的那隻鴿子嗎?

申時行連忙上前,走近書桌,這隻鴿子也一點不怕人,直接跳進了他的手裡。

申時行解開信籠,果然拿出了一團捲起來的信。

這是蘇澤的回信!

申時行也不明白,這信鴿到到底是如何找到自己的,難道蘇子霖真有馴鴿的異術?

這也太神奇了!

申時行搖頭,現在不是深究這件事的時候,他連忙打開字條,閱讀起蘇澤的回信。

蘇澤在回信上,自己在京師已經上疏請求罷除遼藩,請申時行密切關注遼王府的動態。

而這隻鴿子就留在申時行身邊,只要遼王府有什麼新的動向,申時行就可以將消息放進信籠,鴿子就會自己飛回京師。

申時行看向鴿子,鴿子的眼睛也盯着申時行,一人一鴿就這樣互相看着。

申時行實在是繃不住了,這才放棄了和鴿子對視,自己這段日子還真是過傻了,竟然和鴿子鬥氣。

就這樣,一隻鴿子大爺,就在申時行的房間裡住了下來。

——

十一月十日,遼王府。

wωω•тtkan•¢ ○

遼王朱憲煒又在王府內夜宴。

爲什麼用‘又’,是因爲自從勘遼使團抵達荊州後,遼王朱憲煒日日都在王府和賓客護衛夜宴。

遼王朱憲煒是壞,但是不算傻。

他也感受到了洪朝選的態度,雖然朱憲煒想不通,爲什麼洪朝選要幫自己,但是他也明白自己這次算是過關了,只要幾個大的指控不能定罪,那以大明朝對待宗藩的傳統,大概也就是罰俸思過之內的懲罰。

這對於遼王來說,完全是不痛不癢,他身爲宗王,也不靠那點祿米過日子。

所以遼王在驚慌了一段日子後,又故態復萌,重新開始在王府醉生夢死。

遼王府賓客唐佐低着頭,偷偷看向遼王,眼睛中閃過了仇恨的光芒。

唐佐是遼王府賓客,但是他和那些阿諛奉承,陪着遼王走馬鬥犬的賓客不同,他是真的有幾分才學,在荊楚名望頗高。

因爲屢次科舉失利,唐佐這才接受了遼王的聘請,擔任遼王府的賓客。

唐佐這類的賓客還有一些,基本上都是遼王爲了裝點門面聘請的。

唐佐和王府賓客李世榮關係親密,但是前幾日李世榮向勘遼使團舉報遼王罪行,正使卻不受理案件,當日李世榮就橫死在家中。

唐佐當然明白這是遼王派出去的殺手所爲,他對遼王恨得咬牙切齒,他摸了摸袖子裡的匕首,又看到遼王身邊的護衛,又不由苦笑了一下。

自己不過是文弱書生,又如何能行刺遼王。

唐佐也知道行刺無望,更是覺得這場夜宴噁心,就在他準備離去的時候,就聽到遼王朱憲煒說道:

“朝廷的使團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離去,本王困守府內,當真是無趣!”

遼王朱憲煒自從承襲王爵後,一直都無法無天,荊州城內無人敢制。

如果不是代藩被革除,加上張居正的威脅,遼王根本不可能自囚在府內這麼長時間。

這纔不到一個月,遼王又想着離府出去享樂了。

唐佐靈機一動,找了個機會,向遼王說道:

“王爺,唐某有一策,可以助您脫困!”

朱憲煒眯着眼睛看向唐佐,他和嘉靖一樣酷愛煉丹,今日又喝了不少酒,腦子昏昏沉沉的。

朱憲煒依稀記得唐佐是荊州有名的秀才,進府以後一向低調少言。

但是遼王名聲太臭,他身邊除了馬屁精就是阿諛奉承之輩,真的事到臨頭,卻沒有出謀劃策的人。

唐佐摸了摸自己袖子裡的匕首,還是放棄了刺殺遼王的計劃,雖然他已經接近了遼王,但是自己並非死士,萬一不能擊中要害,反而白白送命。

唐佐收起了匕首,他決定用文人的辦法復仇。

唐佐繼續說到:“王爺蒙受冤屈,正使洪侍郎是清楚的,但那副使施篤臣相迫,才遲遲無法結案。”

遼王連連點頭,他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使團正使副使不和的事情。

唐佐說道:

“王爺,夜長夢多,若是這麼查下去,萬一真查出點什麼來?”

遼王滿臉的愁容,他擔心的也是這個,自己犯過的罪狀太多,在荊州全是破綻。

唐佐繼續說道:

“王爺若想讓朝廷撤回勘遼使團,還需要給朝廷加點壓力。”

“代藩革除,天下藩王都惶惶不安,如今王爺又受不白之冤,其實宗室勳貴,包括洪侍郎這些正直官員,都是心中向着您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您可以在王府內豎纛鳴冤,則天下人都會響應王爺,朝廷自然會撤去勘遼使團!”

(本章完)

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49章 暗中博弈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59章 日用之道?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53章 化緣禮部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2章 升遷途徑第38章 徐文長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1章 大明神劍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83章 羊吃人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58章 斷章狗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57章 思退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140章 盛世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25章 實學第178章 國本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42章 經筵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42章 經筵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59章 日用之道?第46章 叩闕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50章 辦報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96章 三策(五更)第75章 引子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30章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1章 立儲之功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53章 化緣禮部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96章 三策(五更)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254章 蒸汽機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71章 父母之愛兒
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49章 暗中博弈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59章 日用之道?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53章 化緣禮部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2章 升遷途徑第38章 徐文長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1章 大明神劍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83章 羊吃人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58章 斷章狗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57章 思退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140章 盛世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25章 實學第178章 國本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42章 經筵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42章 經筵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59章 日用之道?第46章 叩闕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50章 辦報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96章 三策(五更)第75章 引子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30章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1章 立儲之功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53章 化緣禮部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96章 三策(五更)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254章 蒸汽機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71章 父母之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