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春分賭約

第159章 春分賭約

衆人紛紛看向沈一貫,沈一貫喘勻了氣說道:

“那黃翰林和欽天監的周相在營造學社內吵起來了,周相先動的手!”

聽到這裡,蘇澤一下子站起來,衆人看向蘇澤,沈一貫說道:

“子霖兄,快去看看吧!”

王家屏和張位躍躍欲試,整日泡在這報館中,不是編報就是編書,實在是將兩人無聊壞了,能有這個看熱鬧的機會,兩人都想要去看,但是又引起蘇澤不快。

沒想到蘇澤卻說道:

“看什麼熱鬧!咱們翰林被打了,還不快去助拳!”

助拳?

衆人愣了一下,接着也被蘇澤這句話激得同仇敵愾起來!

是啊,就算是衆人不是很喜歡黃驥,那也是翰林!是堂堂清貴華選,是國之儲相!

竟然被一個欽天監的官員打了?

衆人在蘇澤的帶領下,來到了六科邊上的營造學社前。

就在這時候,蘇澤看到一羣面生的官員,急匆匆的向營造學社而去。

蘇澤停下腳步一想,欽天監是皇帝內臣,辦事處也設在皇宮內,於是他對沈一貫說道:

“肩吾兄,速速去翰林院搖人!”

“啊?”

蘇澤一指剛剛走過去的官員說道:“那些人一定是欽天監的人,他們人多勢衆,你速速去翰林院喊人幫忙!”

“那子霖兄你呢?”

蘇澤將官袍袖子提起來說道:

“我先去拖延時間,肩吾兄快去!”

——

“什麼?”

次輔高拱聽到了中書舍人郭準的彙報,拍案站了起來。

張居正和趙貞吉也面面相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翰林院和欽天監在營造學社幹架,最後還是人數更多的翰林院稍占上風,就連聞訊過來勸架的六科給事中都被揍了?

高拱怒不可遏的問道:

“起因是什麼?”

郭準來之前已經找人問清楚了情況,他連忙說道:

“是翰林黃驥說欽天監的歷法不準,欽天監周相和他理論,兩人說了半天周相辯駁不過就動了手。”

聽到不是翰林先動手的,張居正和趙貞吉微微鬆了口氣。

至於原因,那自然是因爲兩人也都是翰林出身了。

翰林和欽天監在皇宮幹架,高拱也頭疼萬分,他先對着趙貞吉說道:

“請趙閣老面聖說明此事。”

趙貞吉點點頭也站起來,稽首後離開內閣。

高拱又對張居正說道:

“張閣老掌翰林院事,請隨我一起去吧。”

張居正也點頭站起來,但是張居正又說道:

“高閣老,要不要讓中書科隨行?”

高拱連忙點頭,萬一這幫人再打起來,中書科也能上去拉架。

於是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營造學社。

來到營造學社內,高拱看了一圈,微微鬆口氣。

見到兩位閣老來了,兩邊官員互相攙扶站起來,見到地上也沒有明顯的血跡,那這場鬥毆的烈度還不大。

情況還算是可控。

高拱沉着臉,這時候從翰林人羣中走出一人,對着高拱和張居正說道:

“高閣老,張閣老,請爲我們翰林做主!”

高拱和張居正看到蘇澤,腦袋有點大,高拱狠狠瞪了身邊的郭準一眼,眼神中滿是指責!

蘇澤也參與幹架這麼重要的情報竟然不彙報!

郭準也只能低下頭,他來的匆忙,只是瞭解了基本情況,哪裡知道這麼多細節。

果不其然,蘇澤這一招先告狀,惹得欽天監那邊也騷亂起來。

高拱在上首坐下,冷冷的說道:

“肅靜!”

“兩邊輪流說,蘇澤你先講!”

蘇澤指着人羣中鼻青臉腫的黃驥說道:

“黃翰林爲了籌建營造學社的事情,和欽天監周相相約商議,兩人談論到曆法問題上,雙方有所分歧,那周相就悍然動手!”

蘇澤說完,周相也跳出來說道:

“高閣老!那黃驥妄議曆法!還污衊欽天監,下官是實在忍不住才動手的!”

蘇澤冷笑說道:

“你們欽天監算的不對,還不讓說了?”

“你!”

這下子欽天監羣情激奮起來,開始將矛頭對準蘇澤。

高拱一甩袖子說道:

“肅靜!”

接着高拱看了一眼周相,只見他身上的傷勢不如黃驥,先入爲主已經有了不好的觀感。

高拱爲了顯示公平,還是說道:

“周相你也說說。”

周相站出來說道:

“高閣老,原本我和那黃驥討論的是營造學社的事情,他卻突然說起了曆法,還說我欽天監用的《大統曆法通軌》有誤,這《大統曆法通軌》乃是太祖欽定,又怎麼可能出錯!”

蘇澤立刻插嘴說道:

“《大統曆法通軌》沒錯,是你們欽天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無法領會太祖制定《大統曆法通軌》的原理,才屢次算錯!”

周相漲紅了臉,高拱對着蘇澤說道:

“閉嘴!”

蘇澤裝作委屈的低下頭,周相接着說道:

“那黃驥口出狂言,說我們欽天監數算水平太低,下官世代習天文,實在氣不過才和他打了起來。”

蘇澤又說道:

“那你們算準了嗎?”

“你!”

周相怒視蘇澤,但是蘇澤還是說道:

“去歲的夏至,欽天監的歷書足足偏差了三刻!雨水更是偏差了三天,你們算準了嗎?”

周相身後的欽天監官員也都怒視蘇澤,但是蘇澤還是一句話:

“你們就是算不準!”

可偏偏這句話殺傷力巨大,在場的欽天監官員都漲紅臉,說不出反駁的話來。

高拱再次瞥了一眼自己的得意門生,但是這次卻沒有訓斥蘇澤。

這時候張居正站出來說道:

“黃驥,你說欽天監算不準,你能算準?”

黃驥連忙在沈一貫的攙扶下站出來說道:

“掌院,下官能算準!”

張居正看了一眼黃驥,他是翰林院的掌院,雖然不怎麼去,但是對翰林院的事情瞭如指掌。

他也知道黃驥很得到太子的器重,擅長輕重財貨之術,所以才被皇帝點名,列入了營造學社講官名單。

可沒想到他還會曆法?

不對,張居正看了一眼蘇澤,總覺得這事情和蘇澤有關。

黃驥站出來,欽天監那邊又開始亂罵,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傳來太監的聲音:

“陛下到!太子到!”

只見到隆慶皇帝在李芳的陪伴下走進了營造學社,身後跟着蘇澤和黃驥的好弟子朱翊鈞。

趙貞吉跟在最後,他一進門就看到了蘇澤,然後狠狠的瞪了蘇澤一眼。

朱翊鈞原本是入宮請安的,卻聽到了太監稟告這件事。

好熱鬧的小胖鈞又怎麼能錯過這樣的好戲,於是央求着皇帝帶他一起過來看看。

隆慶皇帝也是架不住兒子的請求,於是領着他一起來到了營造學社。

見到黃驥,朱翊鈞戲精附體,立刻上前說道:

“黃師傅!是誰把你打成這樣的!”

接着朱翊鈞就哭起來,這下子連裝傷的黃驥都整不會了。

“殿下,臣還死不了。”

黃驥心中感動,又怕太子太傷心,於是低聲說道。

小胖鈞也低聲說道:

“黃師傅,孤哭的慘一點,父皇就不會太過責罰你了。” 黃驥也覺得太子說的有道理,又被太子的心意感動,也配合得叫疼起來。

隆慶皇帝看到這一幕,其實內心也是很開心的,因爲他也是來看熱鬧的。

當然,作爲皇帝就不能表現出來了,高拱讓出位置,皇帝坐下後說道:

“成何體統!”

在場衆人,連同高拱和張居正一起都開始請罪。

隆慶皇帝免禮說道:

“高愛卿,事情清楚了嗎?”

高拱將剛剛詢問的結果彙報給皇帝,隆慶皇帝也皺眉。

大明曆法失準,也都是老問題了。

幾乎每一代皇帝,都試圖重修曆法。

隆慶皇帝登基的時候,也下令給欽天監重修曆法。

但是欽天監當時的回覆是:

“國初定大統歷頒行天下至精至密,若更歲差求合天度事體重大,非臣下所能爲也。”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欽天監光是維持曆法就已經竭盡全力了,想要重訂曆法實在是做不到啊!

問明白了緣由,隆慶皇帝心中對欽天監又多了一份不滿。

讓你們重訂曆法無能爲力,打架都是挺厲害的。

隆慶皇帝又看向蘇澤,也覺得這件事和蘇澤有關,於是問道:

“蘇卿,你說欽天監曆法不準,你能算準?”

蘇澤說道:

“陛下,臣不能算。”

隆慶皇帝有些失望,但是蘇澤接着說道:

“黃翰林能算。”

隆慶皇帝看着黃驥問道:

“黃卿能算?”

黃驥這是第一次直接面對皇帝,他緊張到有些說不出話來。

還是蘇澤說道:

“陛下,不如讓黃翰林和欽天監比試。”

“比試?怎麼比試?”

蘇澤說道:

“比試誰算得準,陛下,按照欽天監所推,本月二十一日是春分之時。”

“春分之時,晝夜等長,是最好測算的。”

衆人點頭,大家都是讀過書的,這個自然是明白的。

蘇澤接下來一句話,卻讓衆人驚訝。

蘇澤說道:

“但是黃翰林曾經對臣說,本月十九日纔是春分!”

“啊!?”

“胡說!”

這下欽天監官員再也忍不了了,也不顧御前儀態,周相更是直接說道:

“陛下,黃驥蘇澤妄議曆法,請重懲二人!”

隆慶皇帝看了看蘇澤,又看了看黃驥,接着問道:

“黃驥,你可確定?”

黃驥想到自己這些日子的觀察和計算結果,咬牙說道:

“臣以官職作保,確定!”

隆慶皇帝這下子也遲疑了,他又看向自己兩位輔臣。

高拱和張居正對視了一眼,高拱站出來說道:

“翰林院和欽天監御前失儀,罰俸一個月。”

高拱又說道:

“欽天監,今年春分是哪一日?”

周相說道:

“大統歷所算,是二十一日。”

高拱看向黃驥,黃驥堅定的說道:

“下官測算,是本月十九日,晝夜等長!”

這下子皇帝下了決心說道:“那就在十九日和二十一日,命令各監分計晝夜,看看到底是誰算的準。”

說完這些,皇帝直接帶着太子離開了。

皇帝一走,高拱、張居正和趙貞吉也離開。

兩邊也不敢繼續打了,欽天監先離開後,沈一貫拉着蘇澤問道:

“子霖兄,陛下也沒說算準如何啊?”

蘇澤微微一笑說道:

“陛下的意思還不簡單?”

衆人看向蘇澤,蘇澤說道:

“若是黃翰林算的對,那就要讓我們翰林院負責重訂曆法了!”

這下子衆人紛紛喧譁起來,衆人死死的盯着黃驥。

重訂曆法!

修史和修歷,這都是青史留名的事情啊!

實際上修歷更留名!

二十四史,除了太史公和幾名史官外,很多史書的編纂者其實也不出名,特別是從唐以後的史書都是很多人一起編的,總編官才能留下名字被後人記住。

但是修歷!

元代郭守敬,唐代的僧一行,這些都是明明白白記錄的。

而且一旦新曆編成,那是要刊發全國,要用上百年的!

黃驥的呼吸都要停止了,如果皇帝真的讓自己主持修歷?

但是蘇澤又潑了冷水說道:

“當然,這曆法不是這麼容易修的,前朝郭守敬四海測驗,耗時四年,方纔成《授時歷》。”

“如果要成更準的曆法,蘇某也要上奏陛下,再測四海!”

再測四海!

蘇澤幽幽的說道:

“測四海以正曆法,承千古而啓新章。”

說完這句,蘇澤領着沈一貫等人離開,只留下充滿遐想的黃驥在原地發愣。

——

三月十八日,這場營造學社內的羣架風波,僅僅在京師中下級官員嘴邊停留了幾天,很快就被各種有關京察的留言給取代了。

比如刑部侍郎洪朝選要在京察中黜落,還有不少官員都被京察問責的消息,迅速佔據了京師的頭條。

這次京察蘇澤並不關心,這次京察內閣和六部都是有默契的。

隆慶年的京察,還沒到明末那樣成爲黨爭的工具,大體上還算是公允,黜落的也都是一些確實有問題的官員。

比如洪朝選這樣的官員,黜落之前就早有傳聞了,並不會引起太大的爭議。

所以在中高級官員那邊,這場春分賭約,反而是更被重視的事情。

原因自然也簡單,曆法是決定了農業生產的大事,曆法準確與否,甚至會關係到王朝的正統性。

元代耗費那麼大力氣修訂授時歷,絕對不僅僅是爲了面子工程,而是曆法是一種統治工具,元代給周邊國家授予準確的歷法,確定自己正朔的地位。

終於到了三月十九日!

京師城外山上的日出觀測點,在日出後立刻對空中射出了火藥信彈。

接到信彈的皇宮內,水漏和沙漏分別開啓計時!

(本章完)

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95章 崩盤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42章 經筵第38章 徐文長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83章 羊吃人第133章 考成法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55章 壓力怪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47章 助攻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38章 徐文長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168章 傳承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57章 立成法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47章 助攻第242章 樹典型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77章 一錘定音第4章 高拱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46章 叩闕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253章 水毒病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31章 莫須有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8章 奸佞是我?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
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95章 崩盤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42章 經筵第38章 徐文長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83章 羊吃人第133章 考成法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55章 壓力怪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47章 助攻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38章 徐文長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168章 傳承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57章 立成法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47章 助攻第242章 樹典型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77章 一錘定音第4章 高拱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46章 叩闕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253章 水毒病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31章 莫須有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8章 奸佞是我?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