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殃及池魚

第66章 殃及池魚

蘇澤也沒想到,自己老老實實在報館編報,竟然也會被言官的攻擊波及到。

六科和都察院的言官們,又從將通政司送來的官員題本進行了統計,接着就對主張鬆弛邊禁,和俺答部互市的官員進行了人身攻擊。

尤其是領頭的山西參政鄭洛,他的爲官經歷都被言官們翻出來,甚至連他寫過的文章都被找出來,逐條尋找他的罪行。

可就算是這樣,這些言官還嫌不夠,他們又對在京官員的奏本進行了統計,又將在這次俺答入寇問題上沒有表態的官員找了出來。

當看到蘇澤的名字後,六科都察院的言官眼睛都亮了!

都察院御史詹仰庇起手一個彈劾,上奏彈劾詹事府蘇澤在內的京官員二十五人,在陛下聖旨要求百官上疏的時候抗命不尊,不上疏表態,是準備見風使舵的政治投機者!

言官的意思是,“別人都上疏,你爲什麼不上疏?”

你一定是不站在羣臣這邊,就等着皇帝和內閣表態,然後再跟着附和!

當蘇澤從沈一貫那邊聽說自己被彈劾的時候,差點都被氣笑了,上疏被你們言官彈劾?這次不上疏也被彈劾?

大明的言官是屬瘋狗的吧?

不表態就是不站在羣臣一邊?

你們科道就能代表羣臣了?

沈一貫也勸道:

“子霖兄,還是快點上疏表態吧!”

蘇澤問道:

“如今朝堂上是什麼風向?”

沈一貫苦着臉說道:

“這一次言官還是佔着點理的,大小九卿衙門有品級的官員基本上都贊同遷界禁邊,主張弛緩邊禁的人數太少,但基本上都是山西籍的官員,或者曾經經歷過邊務的官員。”

蘇澤冷笑說道:“是啊,遷界禁邊苦的是山西官員百姓,所以他們當然要反對。”

沈一貫也是長嘆一聲,作爲浙江人,他當然深有體會。

當年倭亂嚴重的時候,朝中也曾經有言官提議,要在東南進行遷界禁海。

好在嘉靖皇帝沒有糊塗,駁斥了這些言官的說法。

如果東南真的遷界禁海,那就算是倭亂平定了,東南的繁華也毀了。

但這次的情況有所不同。

東南是大明最富裕的地區,皇帝當然不會因爲家裡進了賊,就將家裡值錢的東西都砸了。

但是在大同執行遷界禁邊,對朝廷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這樣的事情也是有先例的。

宣德九年,明廷裁撤奴兒干都司,但保留了建州衛等羈縻衛所。

更有名的則是關西七衛。

明初的時候,明朝在嘉峪關以西(今甘肅西北、青海北部及新疆)設立的七個羈縻衛,成化年間,哈密被吐魯番汗國所佔領,在明廷經歷了與吐魯番汗國的長期拉鋸戰之後,最後放棄了關西七衛,退守嘉峪關。

當然,大同是北方邊防重鎮,是戍衛京師的門戶,再怎麼也不會放棄的。

但是放棄大同的百姓,將百姓內遷禁邊,還是可以的。

至於以大明現在的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這些百姓內遷的過程中會死傷多少,內遷後的百姓能不能妥善安置,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將邊疆百姓內遷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南北朝遷六鎮軍民於河北。

蘇澤不準備上疏,原本是覺得沒必要。

隆慶二年這次的邊關動亂,根本沒記載在史書上,但是這一年大明朝廷也沒有調整邊關政策。

蘇澤判斷,這個時候高拱張居正應該已經在籌備俺答封貢的事情了。

但是朝堂上的反對聲浪太大,所以內閣對這次的事情進行了冷處理。

如果歷史不發生改變,俺答封貢應該是隆慶五年才最終得以實現。

這是讓蘇澤沒想到,這幫言官竟然如此瘋狗,沒表態竟然也成了過錯?

沈一貫焦急的說道:

“子霖兄,還是上疏吧!” 蘇澤卻依然拿着手裡的毛筆,寫着第三期《樂府新報》的文章,他說道:

“還是等下個月再說吧。”

沈一貫想想,還有幾天就是下個月了,將勸說的話吞了下去。

——

九月一日,都察院中。

御史詹仰庇邁入公房,其他御史紛紛起身和他打招呼,詹仰庇一一回禮,內心十分的得意。

這一次詹仰庇掀起這麼大的聲勢,這就是他言官生涯寶貴的資歷,如果最終朝廷採用他的政策,那日後就可以靠着這項功勞平步青雲。

所以詹仰庇纔不遺餘力的打壓反對聲音,逼迫內閣和中立官員表態。

吵過羣架的朋友都知道,聲浪大的那一方不一定佔理,但是一定贏。

都察院和六科的升遷途徑還不一樣。

御史是一個很靈活的職位,都察院也和六科不一樣,六科的官品都很低,也沒有部門領導,所以六科升遷只能外任。

都察院從正二品的左右都御史,到正七品的十三道監察御史,升官臺階是十分平緩的。

此外,御史還可以外放。

都察院還有一個幾乎無所不包的地方派出系統,即巡撫系統。舉凡地方政務、軍務、財務,以及與此有關的一些特殊事務如鹽政、茶政、馬政等等,均由這個系統掌管。

比如海瑞這個應天巡撫,實際上他也算是都察院的編制,他現在就是正四品的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只是他的差事。

所以都察院的升遷之路非常廣闊,而且一旦外放軍務鹽務,都是超級肥缺,這也是御史們瘋狂內卷的原因。

一名年輕的御史走進來,對着詹仰庇說道:

“詹御史,在京大小官員除了詹事府蘇澤外,全部都已經上疏表態了!”

“內閣呢?”

這名年輕的御史說道:

“首輔李大人昨日乞病休,陛下準了。”

詹仰庇輕笑道:

“咱們這位李閣老,果然只能當甘草。”

衆御史也紛紛笑了起來,甘草在大部分藥方中都是可有可無的輔料,這裡詹仰庇說起李春芳的外號,就是說他不能擔事,不能承擔佐弼君王的職責。

“高閣老、張閣老都沒有表態,四輔趙閣老上疏請求朝廷整飭邊務。”

詹仰庇鄙夷的說道:“趙閣老還是老樣子,屬泥鰍的。”

衆人紛紛跟着笑起來,趙貞吉這就是上疏說正確的廢話了。

廢話,俺答入寇,整飭邊關軍務自然是必要的,說了等於沒說。

詹仰庇想了想,還是說道:

“聽說蘇澤是高閣老的黨徒,我們繼續彈劾蘇澤,用他來逼迫高閣老表態!”

詹仰庇說得好聽,實際上是他慫了。

因爲言官對內閣的攻擊,首輔李春芳乞病休,閣部事務都被耽誤了下來。

如果繼續彈劾內閣輔臣,反而會讓皇帝厭惡。

詹仰庇能在御史臺混出頭,自然明白見好就收的道理,攻擊內閣只不過爲了直諫的名聲,彈劾下了四位內閣大學士,也輪不到他詹仰庇入閣。

正好科道深恨蘇澤,就拿他當做靶子好了!

就在這時候,有一名都察院官員衝進來道:

“蘇澤上疏了!”

(本章完)

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75章 楚宗案第168章 傳承第86章 【事後畫冊】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81章 清田第242章 樹典型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68章 傳承第4章 高拱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33章 考成法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37章 講讀東宮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46章 叩闕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70章 倦鬼之說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130章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41章 冊立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57章 立成法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68章 傳承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83章 親親尊尊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
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75章 楚宗案第168章 傳承第86章 【事後畫冊】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81章 清田第242章 樹典型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68章 傳承第4章 高拱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33章 考成法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37章 講讀東宮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46章 叩闕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70章 倦鬼之說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130章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41章 冊立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57章 立成法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68章 傳承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83章 親親尊尊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