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烏思藏爭貢

第30章 烏思藏爭貢

烏思藏,就是後世的藏地,也是大明的藩屬國之一。

趙貞吉吩咐完畢任務,也沒有在詹事府過多停留,而是直接返回了內閣。

詹事府新成立,領了差事的人,都想要在趙貞吉這個詹事面前表現,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一樣,殺向禮部開始工作。

申時行和沈一貫則拉住了蘇澤,最瞭解情況的申時行說道:

“子霖兄,這烏思藏貢事可是很難辦的啊。”

不用想,自己又被穿小鞋了。

這是什麼?先天穿小鞋聖體?

你趙貞吉看着濃眉大眼,怎麼也搞穿小鞋這一套啊?

蘇澤無奈的嘆氣,自己身上這個高拱黨羽的標記太明顯了,趙貞吉是在徐階推薦下入閣的,順手打壓一下自己也是正常的。

部門一把手,很多時候並不需要特意針對屬下,只需要將一些難辦的任務交給手下辦,再美其名曰“鍛鍊年輕人”,就可以輕鬆斷掉年輕人的前途。

蘇澤前世就見過不少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折在這一手上。

關鍵是你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大家都領了任務,怎麼就你辦不好呢?

你說工作難辦?天底下工作哪有不難辦的?工作還要挑肥揀瘦嗎?

蘇澤向申時行問道:“請汝默兄賜教。”

申時行簡明扼要的說道:

“烏思藏自先帝朝就爭貢不斷,每次入貢動輒遣使千人,索要貢禮。先帝已經御批嚴令禁止烏思藏多貢,但是依然無法禁絕貢使。”

“這次冊立東宮,烏思藏又來爭貢。”

爭貢,蘇澤終於明白爲什麼申時行說烏思藏的事情難辦了。

說起朝貢體系,後人想到的是萬國來朝,是天朝上國的大明當爹。

當爹是真當爹,但是兒子向爹要錢,爹也是要給生活費的。

和現代人所想的不同,大明的藩屬國是很樂於朝貢的。

首先每次朝貢後,大明都會給不菲的獎勵。

這就等於兒子給老爹拜年,老爹就要給壓歲錢一樣,藩屬國只需要朝貢一些當地特產,大明給的賞賜,遠遠超過貢物的價值。

而這些朝貢使者把收到的錢用來購置中國商品,然後拿到他們本國出賣,獲取大利。

而且朝貢使者一登上中國的土地,他們的開支就都由公款報銷。

因此這些藩屬國爭相來貢,大明只能限制他們來貢的次數。

其中最貪婪的就是朝鮮了,朝鮮對明朝的朝貢十分頻繁,雖然明朝明確規定朝鮮三年一貢,但朝鮮對一年三貢、甚至四貢仍不滿意,有時達到六貢。

此外就是倭國,嘉靖年的東南倭亂,起因之一,就是因爲“爭貢”。

日本大名細川氏和大內氏,各自派遣對明朝貿易使團來華貿易,兩團在抵達浙江寧波後因爲勘合真僞之辯而引發衝突,在浙江寧波爆發了武力殺戮事件。

這場爭貢事件,讓嘉靖皇帝斷絕了倭國朝貢的資格,倭國爲了和中原貿易,滋生出大量的倭寇,然後就有了東南倭亂。

聽到爭貢,蘇澤就知道事情難辦了。

趙貞吉果然將難辦的事情交給自己來辦了。

蘇澤又疑惑的問道:

“這次冊立大典時間這麼緊,烏思藏的貢使怎麼來的這麼快?”

申時行說道:

“這次不是正趕巧了嗎?烏思藏格魯派法王去世,內部爲了新法王爭的頭破血流,甘丹寺和哲蚌寺,分別尋得轉世靈童,派遣使者前往京師請求陛下聖裁,這些使者聽說要辦冊立大典,就立刻改稱貢使。” “到底哪一派纔是轉世法王,爲了這件事,禮部也爭論不休。”

哈?

蘇澤聽到這裡,也覺得頭疼。

烏思藏以宗教治民,法王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大明朝對烏思藏的控制還是很強的,這次烏思藏新任法王人選出現爭議,請求上國仲裁也無可厚非。

可偏偏在東宮冊立大典上來這一出,還爭着來貢,這就變成政治問題了。

接受哪一派的貢使,就等於承認哪一派的正統性。

可烏思藏內部情況複雜,涉及到法王轉世又有很多宗教和政治因素,要大明朝在短時間內裁決,這就是給朝廷出難題了。

趙貞吉這個老陰比,上來就給自己穿這麼小的鞋。

沈一貫也將自己聽說到的消息,向蘇澤說道:

“甘丹寺和哲蚌寺,都是格魯派根基三大寺,按照格魯派的傳統,法王應該在三大寺之間輪轉,上一代法王出自甘丹寺,這一代法王應該出自哲蚌寺,但是上代法王留下轉世箴言,甘丹寺和哲蚌寺都說找到轉世靈童,兩派爭論不休,據說都快要起刀兵衝突了。”

“按照傳統應該由哲蚌寺尋得轉世靈童,但是甘丹寺說是有上代法王箴言,無論確認哪個靈童,對方都不服氣。”

蘇澤聽完了申時行和沈一貫的話,明白了這件事的棘手程度。

烏思藏殺了大明一個措手不及,要利用大明冊立太子典禮,來處理自己內部的爭端。

藩屬國的事務屬於外交事務,外交無小事,若是處理不當引起了烏思藏內部的動亂,那負責官員就要倒黴了。

如果是平時,這件事屬於禮部主客司的事務。

顯然禮部主客司是不願意背鍋,所以趁機推了出去,蘇澤就成了背鍋的人。

職場戰爭,就是甩鍋和背鍋之間的戰爭,在鍋的總數保持一致的情況下,各部門的主要任務就是將本部門的鍋甩出去,擋住別人扣下來的鍋。

很顯然,被趙貞吉拿捏的蘇澤,是沒有甩鍋的能力的。

蘇澤內心冷笑,如果是別人,剛剛入職場就被扣上這麼一口大鍋,怕是沒辦法翻身了。

但是蘇澤在轉瞬之間已經想好了對策,況且他還是有系統的人。

趙貞吉這面不粘鍋,蘇澤算是將他記下了。

看到好友們擔憂的樣子,蘇澤淡定的說道:

“諸位不用擔心,蘇某已經有了定計,大家還是忙自己份內的事情,切莫延誤了大典,引得上官生厭。”

看到蘇澤胸有成竹的樣子,申時行、沈一貫和羅萬化還是不放心。

但烏思藏的事情複雜,他們也是一知半解。

申時行說道:

“子霖兄,我在主客司認識點人,可以請他來講一講烏思藏的事情。”

沈一貫也說道:

“子霖兄,我叔父認識大隆善護國寺的主持,我可以幫你引薦。”

就連羅萬化也說道:

“子霖兄,我在翰林院讀到過太宗時期烏思藏入貢的奏疏,可以幫你找出來作爲參考。”

蘇澤感激的說道:

“諸位兄臺的好意蘇某領了,蘇某已經有了辦法,諸位無須多慮。”

(本章完)

第25章 再升官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57章 立成法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86章 【事後畫冊】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87章 齊發力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48章 流黜(加更!)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52章 貢監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23章 丹術第130章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4章 高拱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30章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82章 代王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58章 斷章狗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81章 清田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75章 楚宗案第140章 盛世第56章 宰輔之才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304章 鐵路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23章 丹術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5章 再升官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69章 寡斷第27章 錢法不通
第25章 再升官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57章 立成法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86章 【事後畫冊】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87章 齊發力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48章 流黜(加更!)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52章 貢監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23章 丹術第130章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4章 高拱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30章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82章 代王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58章 斷章狗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81章 清田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75章 楚宗案第140章 盛世第56章 宰輔之才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304章 鐵路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23章 丹術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5章 再升官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69章 寡斷第27章 錢法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