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請修國史

第13章 請修國史

——【模擬開始】——

一天後,《請修國史疏》送到內閣,被內閣首輔徐階票擬爲“妄議國朝大計”。

兩天後,《請修國史疏》被司禮監批紅,翰林院編修蘇澤妄言國朝大計,罰俸三個月。

——【模擬結束】——

果然如此。

如果按照一般程序,自己這份奏疏也是沒辦法通過的。

但是蘇澤可是有系統的人。

【是否消耗20點威望值,確保《請修國史疏》一定被執行?】

果然!

蘇澤對系統的猜想沒錯,這個系統消耗的“威望值”,是和執行難度掛鉤的。

請罷早朝這件事難度比較大,雖然隆慶皇帝自己不願意上早朝,但是羣臣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但是自己這份《請修國史疏》,皇帝其實是不會反對的,最大的難處是繞過徐階這個首輔。

所以只需要20點威望值,就能強行通過這份奏疏。

而蘇澤升任翰林編修後,每天增長的威望值變成了“+2”,到今天剛好存下了22點威望值。

“是!”

【叮!威望值已扣除,請宿主在現實中提交奏疏,模擬結算將在奏疏執行後進行!】

蘇澤將自己的奏章交給通政司的官員,接下來繼續返回自己的公房等待。

——

內閣。

張居正剛剛結束了給皇帝的經筵,返回到內閣就聽到了爭吵聲。

只聽到高拱那標誌性的大嗓門,正在鏗鏘有力的說道:

“徐閣老!這幫言官整日盯着蘇澤彈劾,翻來覆去都是這些內容,牘擾聖上,我們內閣應當爲陛下分憂,不該將這些奏章送上去。”

可是徐階卻說道:

“高閣老此言差也,吾等內閣輔臣,不過是幫着陛下分憂,襄理政務的諮政罷了。當年就是奸臣嚴嵩當權,高閣老你彈劾他的奏章,也都是能送到先帝御案上的。”

“如今聖天子在朝,吾等又怎麼能閉塞言路,阻攔言官上書的權力呢!”

張居正不由的爲自己的老師喝彩,不愧是徐閣老啊!

就連一向咄咄逼人的高拱,也被徐階這幾句話給擋了下來,只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生悶氣。

張居正返回內閣,向徐階這個首輔打了招呼,也返回座位上票擬奏章。

又是一份彈劾蘇澤的奏章。

今日經筵的時候,張居正已經試探過皇帝的態度。

面對言官無休止的攻擊,一向耳根子軟的隆慶皇帝,也已經開始動搖,準備找個理由將蘇澤調出京師了。

張居正在裕王府的時候,就經常給隆慶講學,自然對他的性格十分的瞭解。

隆慶皇帝優柔寡斷,雖然有仁心,但是做事很難堅持,不像是先帝嘉靖皇帝,認準的事情從不回頭。

反正不上早朝的目的已經達成,先讓蘇澤抗一下,大不了過幾年再補償他。

張居正大概能猜到皇帝的想法,當年徐階用先帝遺詔逼走高拱的時候,隆慶皇帝也就是這麼想的。

後來雖然回過神來,將高拱召回朝中,但是對於高拱的支持也是不堅決,以至於徐階依然能壓制高拱。

就在這個時候,通政司的官員又送來一批奏章。

張居正瞥見蘇澤的奏章,他剛準備拿走,卻突然被高拱拿了過去。 張居正心中涌起了一股不妙的預感,果不其然,在高拱讀完了蘇澤的奏章後,立刻站起來說道:

“好!”

說完這些,高拱直接拿出揭紙,寫下了自己的意見,然後走向徐階。

“徐閣老,這份奏章請您票擬,儘快送到宮裡去吧。”

徐階接過了奏章,剛看到蘇澤的名字,徐階心中輕笑。

這大概是蘇澤頂不住了,所上的請罪奏章。

可等到徐階看到奏章的標題,《請修國史疏》,他的臉色有些變化。

等到徐階翻開奏章,讀完了第一段後,以他的城府心機,竟然也掌心冒出汗來!

這並不是一封請罪奏章!

而是蘇澤請求隆慶皇帝,從本朝太祖皇帝開始,編纂一本《明史》出來!

蘇澤在奏章中說的理由也很簡單,本朝有起居注,有實錄,但是卻沒有一本紀傳體的國史。

官修國史這件事,歷朝歷代也都是有先例的。宋代就做的很好,北宋的史書,宋人自己已經修完了。

現在自己給自己修史,總比後人再修要好。

而且我朝野史氾濫,這都是因爲國家沒有正史的原因,有正纔能有邪,正史一出,那些野史歪史自然就消散了。

蘇澤又在奏章中寫道:

“國史一成,則聖祖之豐功峻德,懸日月而無窮;良臣之鴻猷嘉謨,炳天壤而不朽。”

最後蘇澤又說道:

“國史一成,可以史爲鑑,爲後世子孫之師;國史一成,也可讓後世銘記陛下之功業,爲萬世之鉅業!”

看到這裡,徐階就知道,如果這份奏章送到隆慶皇帝的案頭,皇帝是什麼反應了。

哪個皇帝能夠忍受這樣的誘惑?

別說是皇帝了,如果將史館的工作從編修實錄變成編修國史,那總裁官肯定就不會是內閣次輔陳以勤了,皇帝必然要任命自己這個內閣首輔親自擔任總裁官。

國史一成,作爲總裁官的自己,就和《永樂大典》的總裁官解縉一樣名流千古了!

可是蘇澤突然上這樣一份奏章,到底有什麼深意?

徐階的直覺告訴他,這件事有些不對勁。

但徐階畢竟老了,他腦子一時無法轉過來,於是對高拱說道:

“肅卿啊,這樣的大事,還是先在內閣議一下,形成合論再送入宮中吧。”

徐階這是緩兵之計,他是想要拖延,等回去再找自己的門生弟子好好探討一下,斟酌蘇澤這份奏章有沒有什麼坑。

但是高拱顯然不給他思考的時間,他拿出剛剛徐階的理由說道:

“如今聖天子在朝,吾等又怎麼能閉塞言路?此等大事,自然要立刻送到陛下面前,恭請聖裁!”

被高拱用自己的話頂了,徐階也無可奈何,高拱乾脆貼上了自己的票擬意見,直接喊來通政司官員,將這份奏章火速送進皇宮。

果不其然,隆慶皇帝見到這份奏章,立刻親自批示,下令將史館變成國史館。

改由內閣首輔,建極殿大學士徐階擔任總裁官,張居正、陳以勤擔任副總裁官,監修國史。

朝野上下,都被蘇澤這套騷操作給驚到了,而更多的人則是扼腕嘆息,這樣一個拍皇帝內閣馬屁的好機會,怎麼就被蘇澤抓住了呢?

國史一成,這又是多大的功勞?

陸樹德更是恨得牙癢癢,再次賭咒發誓要將蘇澤趕出史館。

陸樹德和同僚商議完畢,繼續加大力度彈劾蘇澤後,醉醺醺的返回家裡,卻看到了震驚的一幕。

(本章完)

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8章 會館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83章 羊吃人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77章 一錘定音第46章 叩闕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68章 傳承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91章 上架感言第41章 冊立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57章 立成法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63章 車營之法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84章 邊亂第26章 紫色道具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50章 辦報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
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8章 會館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83章 羊吃人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77章 一錘定音第46章 叩闕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68章 傳承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91章 上架感言第41章 冊立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57章 立成法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63章 車營之法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84章 邊亂第26章 紫色道具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50章 辦報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