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

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

沈一貫也不知道,蘇澤是用了什麼惑心妖術,三言兩語就說服了徐渭。

兩人甚至連聘金都沒有訂好,也沒有起草契書,徐渭就這樣答應給他做幕客。

不過徐渭說自己還有一些事情要處理,要等到下個月才能搬去蘇澤府上。

蘇澤倒是也不在乎一兩個月,爽快的同意了徐渭的請求,甚至還提前給了他一點銀子,讓他處理手頭上的事情。

等到沈一貫將蘇澤送回家裡,他登上馬車,連忙向着諸大綬的府上而去。

這些日子,沈一貫經常往來於諸大綬的府上,府上的管事小廝都已經將他當做諸大綬的門生,一路上暢通無阻來到諸大綬的書房,沈一貫這才老老實實的在偏廳等待諸大綬的召喚。

不過沈一貫沒等太久,就被諸大綬召入書房中。

放下手裡的筆,諸大綬問道:

“徐文長應下了?”

沈一貫連連點頭,又一五一十的將徐渭小院子中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諸大綬喃喃說道:

“好一個‘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當真是道盡了徐文長半生!”

其實諸大綬本來準備資助徐渭,讓他留在京師,但又知道他自尊心強,寧可變賣祖產,也要償還欠朋友的解聘金。

最後諸大綬纔想出這個辦法,給徐渭再介紹一個東主,好讓他留在京師。

如果徐渭返回紹興,那些想要升遷的地方官,還不知道要怎麼炮製他呢。

諸大綬看向沈一貫,欣賞的說道:“這次事情辦的不錯,你有什麼想要問的嗎?”

沈一貫自然是滿腦子的疑問,但是他知道諸大綬的性格,所以只挑了一件他最想要問的問題,說道:

“諸叔父,爲什麼是蘇澤?”

諸大綬擡起頭,讚許的說道:“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你抄《資治通鑑》,還是有些長進的。”

“是蘇澤,但也不是全爲了蘇澤。”

沈一貫知道這是諸大綬在鍛鍊自己,全力思考起來。

這就是從政有人帶和沒人帶的區別了。

政治,是人和人的關係。

人心是最難測的,明白誰是敵人誰是盟友,自古以來就是政治上的第一難題。

初入官場的人,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得罪不該得罪的人,進而處處碰壁。

沈一貫沒事做就賴在諸大綬的府上,就是要從他身上學習爲政的智慧。

“是高閣老?”

諸大綬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這才說道:

“不僅僅是高閣老,張閣老也很看重蘇澤,徐文長入幕蘇澤,可以看做是一次試探。”

“試探?”

諸大綬說道:

“胡宗憲舊部的試探。”

看到沈一貫還是不懂,諸大綬這一次難得耐心解釋道:

“當年浙江平叛,牽涉多少人和事,徐文長都不算是牽涉深的。”

“文有譚綸,武有俞大猷、戚繼光,哪個不是胡宗憲舊交舊部?”

諸大綬又說道:

“都說胡宗憲是嚴嵩舊黨,可當年那個朝局,真的要做點事實,誰又能繞開嚴嵩?” “就說清流,如今內閣中的那位趙閣老,不是也誇讚過嚴嵩‘文才本朝第一’?”

“胡宗憲已經倒臺,但是他的舊交舊部不是。現在嚴氏父子倒臺這麼久了,徐閣老也致仕了,這些人自然也需要一個去處。”

這下子沈一貫也清楚了,徐渭是一個幕客,但是也代表了朝堂的風向。

這代表了朝堂對於胡宗憲舊交舊部的態度。

譚綸如今就任兩廣總督,俞大猷任廣東總兵,戚繼光是福建總兵。

這些人都是實打實有軍功在身,不是輕易能夠打倒的。

但是他們的功勞這麼大,級別這麼高,在朝中沒有靠山,又是絕對混不下去的。

李春芳是什麼人?當朝首輔,難道還真的缺徐渭一點聘金?

爲了這點錢非要追討,難道是李閣老缺錢?

不過是李春芳表明自己的態度,他還是要堅持徐階的路線,不願意收留胡宗憲的這些舊部餘黨。

可你李閣老不收,高閣老呢?張閣老呢?

嚴嵩已經被打倒了,連打倒嚴嵩的徐階也已經下臺。

對於胡宗憲舊交舊部來說,這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如果能重新找到朝中靠山,那說不定還有發光發熱的機會。

如果一直都找不到靠山,那隻能被越調越偏遠,最後被逼着致仕。

政治鬥爭就是如此可怕,站錯隊遠遠要比做錯事的後果更嚴重。

沈一貫也驚出冷汗,也感受到了朝堂政局背後的刀光血影。

諸大綬今天心情不錯,所以忍不住又提點了沈一貫幾句:

“翰林院之所以清貴,就是在局勢明朗之前,你有不站隊的機會。”

“這一點申時行就做的不錯,他雖然是張閣老的弟子,但是在政見上未必完全依附張閣老,和外朝關係都不錯。”

“反觀蘇澤,站隊太快太急,未必是一件好事。”

沈一貫想到蘇澤兩次被國子監生圍家,也有些心有慼慼,如今蘇澤儼然成了科道的公敵,一旦高拱失勢,後果不堪設想。

諸大綬又說道:“不過你和他們交友,也不用太有功利心。”

諸大綬彷佛回憶起少年歲月,淡淡的說道:

“當年我和你叔父徐文長他們交遊,結交了沈純甫(沈煉)這樣的友人,我們臧否時政,暢論英雄,也說了不少蠢話,放了不少狂言。”

“可到了這個年紀,老友再聚,卻再沒有當年的意氣。”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沈一貫連忙向諸大綬稽首表示受教,其實這是諸大綬提醒自己,剛入官場不要太功利,現在交往的朋友更加純粹,比起日後因爲利益在一起的人更值得交往。

——

蘇澤現在不知道,徐渭入幕這件事,背後還有這麼多的關竅。

此時他看着【家庭裝種植毯】上的棉花,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豐收的喜悅。

花期半年的棉花,在【家庭裝種植毯】只用了半個月就開花了。

只是看着稀稀疏疏的棉花,蘇澤皺起了眉頭,怎麼和自己穿越前看到的那些大團的棉花不一樣?

這產量也太低了吧。

蘇澤嘆息一聲,果然任何技術變革,都是漸進式的,而不是說發現了某個物種或者發明了某個機器,人類的歷史就飛躍式的發展。

而工業革命出現前的基礎,前提是完成農業上的革命。

肥鳥也知道自己更新太少,清明節家裡的事情太多,等明天上班開始爭取加更!

(本章完)

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38章 徐文長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16章 立人設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50章 辦報第140章 盛世第281章 跳幫戰第4章 高拱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81章 清田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78章 公私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15章 圈子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70章 倦鬼之說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4章 高拱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25章 實學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75章 引子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
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38章 徐文長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16章 立人設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50章 辦報第140章 盛世第281章 跳幫戰第4章 高拱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81章 清田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78章 公私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15章 圈子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70章 倦鬼之說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4章 高拱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25章 實學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75章 引子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