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萬騎叩邊!

範寶賢聽完了范寬的話,用手指叩着桌面問道:“蔗酒?”

范寬從腰間解下一個酒葫蘆遞給範寶賢。

範寶賢打開酒葫蘆,一股香甜的酒味衝出來。

範寶賢也不是沒有喝過好酒,但是卻沒有聞到過這麼甜膩的酒。

仰頭喝了一口,範寶賢面露驚喜。

作爲一名成功的商人,範寶賢知道這蔗酒的品質不高。

但是入口甘甜和酒氣濃烈,竟然能夠完美的融合在一種酒上,範寶賢覺得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幾乎是一瞬間,範寶賢脫口而出:

“草原!”

范寬點點頭,他說道:

“上個月,我在京師買了蔗酒,僱傭商隊送到了草原上,族長您猜猜,這蔗酒翻了幾倍利?”

範寶賢用盡了自己的想象力道:

“三倍?”

范寬搖頭說道:

“十倍!”

聽到十倍這個詞,作爲商人的範寶賢呼吸都急促起來。

範寶賢站起來問道:

“這蔗酒是在太子的大宗糧食交易市場買的?市場是競價,價高者得?”

範寶賢直接拿起算盤,開始哐哐算賬起來:

“這次你撿了便宜,等其他商人發現蔗酒好賣,價格就不會這麼低了。”

“前往草原的商路危險,有可能被馬匪打劫,還需要額外的護衛支出,你這次運氣好。”

“現在是夏季,草原上馬的價格低,所以販賣回來纔多賺了錢。”

將這些干擾因素去掉後,範寶賢放下算盤道:

“五倍利。”

范寬看向族長,範寶賢站起來,作爲一名商人,他當然知道五倍利意味着什麼。

五倍利足夠商人將祠堂都賣了!

範寶賢也知道,這樣的利潤是不可持續的,如果大量的蔗酒涌入草原,兩邊價格勢必會平衡。

但是蔗酒絕對是一項穩定的賺錢買賣。

沒有人比經常出入草原的範氏知道,草原是多麼需要烈酒。

苦寒的冬季,香甜的烈酒能祛除寒冷,更能驅散積蓄在草原男兒心中的擔子。

雖然這不過是酒醉的幻夢,但是有的是人願意花費全部身家,換這麼一場幻夢。

等到了冬季,蔗酒還要更好賣!

範寶賢放下算盤,看向對面的范寬。

范寬說道:

“返回京師後,我就在大宗糧食市場下了十單的蔗酒。”

範寶賢看向范寬問道:“你要什麼?”

范寬說道:“這批酒我可以按照原價都賣給族裡,但是族長,我要辦報。”

“辦報?”

范寬說道:

“族長,我不是做生意的料,您也是知道的。”

“但是在京師這些日子,我發現我們這種人也能賺錢。”

“京師的三大報紙,《樂府新報》是官報暫且不談,《新君子報》和《新樂府報》估算下來,一年都有幾百兩銀子的純利。”

範寶賢皺眉說道:“才幾百兩銀子。”

范寬說道:

“族長,幾百兩銀子是不多,但這是穩定的純利,是扣除了報社運營費用後的利潤。”

范寬掰着手指算道:“報社需要雕版印刷,需要僱傭報童發行,需要編輯辦報,還需要支付稿酬。”

“扣掉這些費用,還能有幾百兩銀子的純利。”

范寬又說道:

“可這幾百兩銀子的純利,得到了的是一份能夠影響巨大的報紙。”

聽到這裡,範寶賢立刻明白了范寬的意思。

“辦!族裡按照京師價格的兩倍買下你手裡的蔗酒,公中再出錢支持你在京師辦報!”

范寬終於得償所願,他說道:

“族長,但是這份報紙不在京師辦。”

“不在京師?”

范寬點頭說道:

“京師的三大報,已經佔領了市場,這個月開始很多跟風的小報已經倒閉了。”

“而且京師有緝私御史緝拿盜版,辦報的成本也高。”

“京師的讀書人,基本上都已經訂報了,很難再出一份大報了。”

範寶賢問道:

“那你準備去哪裡辦報。”

“直沽。”

“直沽?”

范寬說道:

“直沽開埠以來,已經聚集了大量的商人。”

“按照最新的貢例,除了朝鮮琉球商人可以進入大明外,剩餘的外國商人都只能在港口活動。”

“所以直沽迅速聚集了大量的商人。”

“除了直接海貿的商船外,東南很多物資現在也用海輸,還有登萊送入京師的貨物。”

“直沽聚集了大量的商人,所以我準備在直沽辦一份商報。”

“直沽的商報,還可以運到登萊、東南銷售,肯定要比擠在京師辦報容易。”

聽完了范寬的計劃,範寶賢欣慰的說道:

“以往族裡說你不擅長經商,現在看來他們都錯了,你纔是經商的奇才。”

“這樣,這份報紙,公中佔四分,剩下五分算是你的,我私人再出一千兩銀子佔股一分,如何?”

大同範氏之所以能坐大,就是給的股份大方。

入股做生意的說法,唐宋就有了,宋代就有非常複雜的股權合同了。

大同範氏是商人家族,知道激勵的重要性,對於族內的人才給股份是十分大方的。

一些經營店鋪的大掌櫃,年底分紅到手的錢,甚至要比範寶賢這個族長還要多。

辦報是范寬的想法,族裡也就只有他懂得辦報。

甚至范寬手裡的錢也足夠辦報了,只不過范寬的野心比較大,他想要辦成和三大報一樣的大報,這才返回族裡尋求幫助。

范寬向範寶賢表示感謝,緊接着說道:

“族長,這大宗糧食市場也是蘇澤的主意,族裡還能和他鬥嘛?”

範寶賢立刻說道:

“不鬥了!誰要是不肯清退馬場的土地,就將他開革出宗籍!”

範寶賢又拍了拍范寬的肩膀說道:

“好好辦報,年底祭祖的時候你站在我身後,第一排。”一直故作平淡的范寬立刻激動起來,他臉色漲紅,鼻孔呼出一口氣,彷佛是將這些年在家族受的委屈全部都呼了出來,他大聲說道:“族長!范寬一定辦好報紙!”

——

【使用200點威望值,強行通過奏疏。】

【根據山西會計錄的粗稿,大同巡撫王用汲加清田使,負責清丈秀榮馬場的土地。】

【晉王派遣宗令前往秀榮,退還被晉王府宗室侵佔的土地。】

【大同範氏主動上繳不法土地。】

【其他豪強見到晉王府和大同範氏服軟,也主動清退土地。】

【十年後,秀榮馬場在羣牧監王三的領導下,成爲北方最大的軍馬場,養馬萬匹。】

【大明國祚+2】

竟然加了兩點國祚。

也對,養馬是國家大事,這年頭馬就等於坦克,秀榮馬場從五百匹變成萬匹,可不是要加國祚嗎?

等等,羣牧使王三?

蘇澤想起來王三,不就是城外養象所的那個錦衣衛嗎?

蘇澤想起那日在養象所的時候,王三馴馬的風采,他好像說過自己世代養馬?

既然這樣,蘇澤想了想,寫下一份給定國公徐文壁的推薦信。

如今定國公徐文壁是勳貴班首重臣了,由他推薦王三去秀榮養馬正好。

——

一晃就到了九月九日。

今年朝廷政務繁多,禮部到了八月底纔算有了空閒,秋闈的日期定在九月二十五日。

申時行出任順天府主考官,他的好友王錫爵擔任監考官。

九月九日重陽踏秋,朝廷多放了一天假期,蘇澤和好友出城踏秋。

登上城外的小山,申時行和王錫爵都略帶愁容,但是兩人都不提秋闈的事情,蘇澤也不方便開口詢問。

蘇澤又看看身邊,隨着大家在官場時間久了,齊聚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

朝鮮使臣回程了,作爲主客司郎中的沈一貫要送他們出山海關,月初就已經離京了。

王家屏請假省親,返回山西老家去了,庶吉士階段的日子還是很悠閒的,張居正在翰林院的時候就經常請假。

衆人在山上插上茱萸,又應答賦了幾首詩,各自回到家中。

沒了沈一貫打聽消息,報館也冷清了不少。

但是這冷清的日子也沒持續多久,九月十二日,就在上旬休沐剛過兩天,中書舍人劉珺就來到了報館。

“李首輔讓我去兵部?”

蘇澤看到劉珺嚴肅的樣子,就是到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他連忙站起身,跟着劉珺來到了兵部。

果不其然,兵部門前站滿了值守的士兵,官員將領們進進出出。

“這是兵部的腰牌,你且拿着,這些日子怕是要經常來了。”

蘇澤接過腰牌,掛在了腰間的布袋子裡,現在他已經有四枚腰牌了。

雖然蘇澤是被印君舍人劉珺帶來的,但是兵部守衛依然詳細盤查了他的身份,這才放他進入兵部。

蘇澤又看向劉珺的腰牌,這位印君舍人要經常出入六部各司衙門,布兜鼓鼓囊囊的。

看來自己還需要繼續努力啊。

從兵部的氛圍,蘇澤已經猜出了大概。

果不其然,等踏入兵部節堂,蘇澤見到了內閣四位閣老,兵部尚書和兵部侍郎,以及一衆身穿將袍的勳貴重臣。

大佬們繼續議事,兵部侍郎曹邦輔則帶着蘇澤來到角落說道:

“東勝衛軍情。”

果不其然。

蘇澤不敢打擾大佬們議事,低聲問道:

“是俺答哪一部入寇?黃臺吉部?還是東蒙諸部?”

曹邦輔說道:

“都不是,是套虜兀慎部。”

蘇澤一想,這個結果也是不出所料。

兀慎部是原本盤踞在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算是俺答部的附庸。

接羔期搜套,戚繼光大破兀慎部,兀慎部退回到河套以北。

草原上的土地本來就是緊張的,要不然兀慎部也不會冒險侵入河套放牧,這些套虜本身就是被殘酷的草原“擠”到河套地區的。

雖然俺答汗接納了他們,但是草原殘酷的競爭,讓兀慎部的日子很難熬。

當然,更難熬的事情是,馬上要到冬天了。

草原的冬季是十分殘酷的,如果沒有物資過冬,兀慎部要比被戚繼光攻打時候死更多的人。

所以在俺答上層明裡暗裡的暗示下,兀慎部做了不得不做的選擇。

兀慎部被當做試探大明軍事實力的炮灰,在入冬前推到了東勝衛之前。

真是好算計啊!

蘇澤也承認,俺達汗雖然已經老了,但是權術手段已經到了巔峰造極的境界。

好消息就是俺達汗已經老了。

他的繼承人黃臺吉明顯沒有父汗的手段,他甚至都看不清俺達汗的佈置。

恐怕唯一能夠理解俺達汗的,就是那位三娘子了。

兀慎部能打贏自然好,俺答部就會撕毀和大明的和平協議,摧毀東勝衛棱堡,拔掉這根釘進草原的釘子。

如果打輸了,俺答部就會將責任扣在兀慎部獨走上,兀慎部和戚繼光有仇,俺達汗也控制不住他們。

“少司馬,前線情況如何?”

曹邦輔說道:

“兀慎部糾集了套虜五萬,當然這個數字是有水分的,但是萬騎有的。”

萬騎,也難怪大明這麼緊張。

大明對於俺答部的估算就是“控弦之士十八萬。”

這和草原巔峰時期不能比,甚至連瓦剌時期都比不了。

嘉靖年間北方氣候急劇變化,草原連續多年發生白災,陰山以北的自然環境已經惡劣到遊牧民族都無法生存的地步。

蘇澤其實也明白,俺答部更需要大明,這也是爲什麼俺達汗一直謀求封貢的原因。

草原已經養不活這麼多人了,只有和中原形成經濟互補,才能讓草原人口活下來。

俺達汗明白這個道理,大明的閣老們也明白。

如今雙方的爭議,就是這個關係的主動權。

是大明羈縻控制草原,還是草原用武力威脅大明開貢,這其中的差別就大了。

戰爭是無法避免的。

蘇澤也放棄了幻想,草原上不見血,是不可能認輸的,就是俺達汗再有政治智慧,也無法抵抗傳統。

所以俺答汗選擇了讓兀慎部來送死。

這時候,一名傳令的士兵舉着軍情急報送入節堂。

四輔趙貞吉親自宣讀了軍情:

戚繼光的遊騎已經在兔毛川附近發現了蒙古人的遊騎,戚繼光親自帶領車營駐紮大同右衛,五座東勝棱堡也已經準備就位。

蘇澤掃視一圈,大同已經備戰一年多了,四位閣老的表情輕鬆。

接下來就要看棱堡顯威了!

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1章 風暴再起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52章 貢監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54章 蒸汽機第98章 捷報(七更)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78章 公私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47章 助攻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9章 藍色道具第87章 齊發力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41章 冊立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123章 丹術第254章 蒸汽機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4章 高拱第47章 助攻第66章 殃及池魚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21章 立儲之功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25章 實學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78章 公私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8章 奸佞是我?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33章 考成法第72章 內閣的眼藥
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1章 風暴再起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52章 貢監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54章 蒸汽機第98章 捷報(七更)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78章 公私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47章 助攻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9章 藍色道具第87章 齊發力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41章 冊立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123章 丹術第254章 蒸汽機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4章 高拱第47章 助攻第66章 殃及池魚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21章 立儲之功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25章 實學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78章 公私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8章 奸佞是我?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33章 考成法第72章 內閣的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