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

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

等蘇澤從戶部出來,中書舍人夏煒壓低聲音說道:“蘇翰林,張閣老請您晚上過府一敘。”

“啊?這不太合適吧。”

蘇澤果斷拒絕,這不是不給張居正面子,而是他要遵守官場的規矩。

他已經站隊高拱了,這已經是京師都知道的事情了,如果這時候再上張居正的門,那豈不是三姓家奴了?

任何一個有前途的官員,都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夏煒顯然是給張居正傳話的,他說道:

“張閣老說他已經和高閣老通過氣了,高閣老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看到蘇澤還在猶豫,夏煒又壓低聲音說道:“是爲了勘遼的事情。”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

張居正要扳倒遼王,所以請有着倒藩經驗的蘇澤過府商議。

張居正爲了倒遼,向高拱開口“借”了蘇澤參謀,高拱也已經同意了。

其實張居正也沒辦法,這次借蘇澤,又讓他欠了高拱一個“人情”。

閣老之間,利益交換是正常的,人情纔是最難得的。

今天欠了高拱的人情,在別的地方就要償還。

沒辦法,誰讓滿朝上下,只有蘇澤一個人有倒藩經驗呢!

上一個有着倒藩經驗的,就是帶兵平定了寧王朱宸濠的王陽明瞭。

陽明先生已經作古,張居正也沒辦法和他商量啊!

張居正都做到這個地步了,蘇澤自然也不好拒絕,只好答應下來。

——

蘇澤返回史館,卻發現每天都準時來這裡報道的沈一貫不在。

羅萬化說道:

“子霖兄這次上疏在登萊開港,肩吾兄有些不痛快。”

蘇澤明白了羅萬化的意思。

沈一貫是寧波人,是親歷過倭亂的,他家族中就有多人死於倭亂。

他的家族投身於抗倭戰爭,叔父沈明臣也爲了抗倭戰爭奔走。

現在蘇澤提議在登萊開港,要重開對倭貿易,沈一貫自然有心結。

政治就是這樣,就算是同一個政治派別,內部也會因爲經歷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想法。

而任何一項國策,都會影響其中一部分人的利益。

蘇澤也不想要失去沈一貫這個朋友,他說道:“今日放衙,請一甫兄陪我去拜訪一下肩吾兄,我要當面向他說明利害。”

羅萬化也點點頭,作爲兩人共同的好友,他也不願意蘇澤因爲這件事和沈一貫鬧僵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班,蘇澤和羅萬化帶着禮物,來到了沈一貫的家。

聽到敲門,沈一貫打開門,見到是羅萬化和蘇澤,他微微愣住了。

“夫君?”

聽到門口突然沒了動靜,沈一貫的妻子從屋內出來,卻見到丈夫呆在門口。

沈一貫的妻子杜氏才從老家搬來京師,在喬遷的時候也見過蘇澤和羅萬化,見到是丈夫的同僚,連忙招呼兩人進來。

佈置完宴席,杜氏又見到丈夫神態不對,連忙從席間離開,留下三人談事。

羅萬化坐在席間,左邊是一言不發的沈一貫,右邊是隻顧吃菜的蘇澤,夾在中間的羅萬化只能嘗試着活躍氣氛。

可憐羅大狀元,本來就不擅長言辭,卻要強行說道:

“肩吾兄,泰鴻已經在京師中找到塾師了嗎?”

羅萬化說的是沈一貫的兒子沈泰鴻。

沈一貫今年三十二歲,這在進士中也算是年輕的,但是他的長子更厲害。

沈泰鴻今年十三歲,已經在縣試中考中了秀才。

沈泰鴻也隨着杜氏來了京師,明年作爲在京官員的子弟,要參加順天府的鄉試。

所以這些日子沈一貫都在託人尋找合適的老師。

說到兒子,沈一貫逐漸打開了話匣子,但是蘇澤依然不置一詞。

這下子反而是沈一貫忍不住了,他向蘇澤問道:

“子霖兄,你登門卻不發一辭,是看不起我嗎?”

蘇澤站起來,對着沈一貫躬身說道:

“這次上疏前沒有和肩吾兄商議,是蘇某的過錯,蘇某向肩吾兄賠罪了。”

蘇澤上來就賠罪,沈一貫反而不好再發脾氣。

加上喝了一點酒,他說道:

“我也不是氣這個,子霖兄上疏,自然不用和我說什麼,但是倭人狼子野心,登萊通商,我怕再現寧波爭貢的慘劇,到時候子霖兄被言官彈劾,那要如何是好?”

聽到沈一貫這麼說,蘇澤也知道他是真的爲自己着想了。

蘇澤坦誠的說道:

“肩吾兄以爲,我是怎麼看倭人的?”

沈一貫轉開頭,蘇澤說道:

“嘉靖三十四年,倭寇殺至應天城下,劫掠蘇州松江二府,那時候蘇某年幼,可此事至今依然在蘇州城內傳蕩,小兒聞之止啼。”

聽到蘇澤說起這場倭亂,沈一貫轉過頭來。

嘉靖三十四年,不到百人的倭寇,從浙江紹興登岸後,洗劫浙、皖、蘇三省,攻掠杭、嚴、徽、寧、太平等州縣二十餘處,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橫行80餘日。

這幾十倭寇自然不是超人,但是當時大明東南地區承平已久,被這幫倭寇嚇破了膽子,加上一些匪盜乘機作亂,對江南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蘇澤的老家蘇州府,也差點被這夥倭寇攻破。

蘇澤又說道:

“東南平倭,朝廷耗費物資無數,也只是打退了倭人。”

“如今倭國內亂,這才約束浪人,加上亂首被胡部堂誅除,這才得了安寧,可肩吾兄,你覺得這安寧能有多久?”

沈一貫愣住了。

這和平其實並不久。

如今倭國是所謂的“戰國”時代,各路大名爭奪最高權力大打出手。

等到二十四年後,豐臣秀吉在統一倭國後,發動了侵朝戰爭。

作爲大明的屬國,也爲了打擊豐成秀吉進一步入侵中原的野心,萬曆朝開啓了抗倭援朝戰爭。

而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正好就是沈一貫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主持了這場戰爭。

這場戰爭最後以大明慘勝收場,但是也大大虛弱了大明的實力,也是女真崛起的誘因之一。 再往後,德川幕府執行鎖國令,消停了兩個世紀。但是近代倭國從明治維新後再次野心膨脹,然後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了。

蘇澤提議在登萊通商,是要吸收倭國的白銀,但是對倭國,蘇澤可沒有半分好感。

蘇澤說道:

“肩吾兄,倭人在我大明如入無人之境,除了漢奸引路之外,也是因爲倭人在大明通商,熟悉大明的山川地理。”

“如今我提議在登萊開關,不僅僅要讓倭國的船來,也要讓大明的船去,繪製倭國的地形,瞭解倭國山川。”

沈一貫和羅萬化都傻了。

沈一貫說道:“子霖兄,難道你要徵倭?”

蘇澤站起來說道:

“是!難道就只能讓倭國劫掠大明,我大明就不能打回去?”

“倭國內亂,如此良機怎麼能坐視?難道等到倭人休養生息後,再來一次抗倭戰爭嗎?”

沈一貫這下子傻了,他以爲自己是對倭強硬,可沒想到蘇澤竟然這麼激進!

沈一貫反過來要勸說蘇澤說道:

“子霖兄,攻打倭國不易,前元就曾經渡海攻倭,折在了壹岐島上。”

沈一貫說的是元代攻打倭國之戰,那一戰蒙古大軍佔領了對馬島,但是在攻打壹岐島的時候,遭遇了罕見的大風,元軍的戰船損失殆盡,最後撤回了大陸。

這場大風被倭人奉爲神風,這之後元明都沒有再攻打倭國。

蘇澤說道:

ωwш¤ тт kán¤ Сo

“前元攻打倭國失利,就是因爲戰船不利,水師不興,在登萊開港,同樣也是操練水師,培養熟悉大海的水手,並且建造更大更穩的船隻。”

“當然,這不是一時一刻的事情,但只要海貿發展,必然會出現萬載鉅艦,我大明再查探清楚倭國內部的情況,就可以征伐倭國,徹底解決倭亂了!”

沈一貫傻了,到底誰纔是激進派?

但是蘇澤說的真誠,沈一貫也不認爲蘇澤要在這件事上欺騙自己。

蘇澤真的想要攻倭?

沈一貫離開席,羞愧的對蘇澤行禮道:

“子霖兄,是我誤會你了,子霖兄是爲國上書進策,是我不能理解子霖兄的宏圖。”

蘇澤連忙扶起沈一貫說道:

“是我沒有事先和肩吾兄通氣,徵倭之事,也不是一年兩年內就成的,說不定要數年乃至於數十年之功,說不定要等肩吾兄入閣才能實現了!”

沈一貫只當是蘇澤開玩笑說道:

“子霖兄是戲謔我了,就我這個科場第次,怕是這輩子沒機會入閣了。”

“等到子霖兄一甫兄入閣後,提點我做個九卿就足矣!”

蘇澤只是神秘一笑,這場宴席的氣氛逐漸歡快起來。

只是沈一貫並不知道,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狀元羅萬化反而沒能入閣,官路止步於禮部尚書。

而他沈一貫卻入主內閣,擔任了內閣首輔。

只不過萬曆朝的內閣,那可是一言難盡,沈一貫入閣後隔三差五就想着跑路,日後還被東林黨描述成了奸相。

——

從沈一貫府上離開,蘇澤又趕往張居正的府邸。

比起高拱的府邸,張居正的府邸就要氣派多了。

當然,後世一些野史中說的,張居正出門就要八擡大轎,家裡養着乳母給擠奶給他喝,這都是張居正的對頭,文學家王世貞瞎編的。

不過張居正確實要比清貧的高拱更注重生活品質,閣老的氣場也是內閣四人中最強的。

在張府門口迎接蘇澤的,是張居正的兒子張敬修。

張府也是家規森嚴,面對父親交代的貴客,張敬修恭敬的帶着蘇澤來到了張居正的書房。

等蘇澤進了書房後,張居正對着兒子說道:“敬修啊,你能在順天府參加鄉試,多虧了蘇翰林的上書,你要好好感謝蘇翰林。”

張敬修連忙向蘇澤行禮,蘇澤受了禮後,張居正又說道:

“蘇翰林深得高閣老器重,說不定明年就要出任順天府鄉試主考官,你說不定就是他的門生了。”

聽到這裡,蘇澤的冷汗都要下來了。

張居正倒臺後,留下的黑材料很多,除了他主政時間長,又改革觸動了很多利益集團外,他本人確實也有點問題。

除了奪情事件外,張居正主政期間被言官攻擊最多的,就是他三個兒子科舉的問題。

眼前的張敬修和弟弟張懋修一起參加萬曆八年的科舉,同中進士,張懋修還中了狀元。

二弟張嗣修更是在萬曆五年高中榜眼。

宰相一門三公子,一門三進士,還是一狀元一榜眼。

別說是大明瞭,就是現代也要被噴死!

同樣是首輔,自己的好兄弟沈一貫就要好多了,他死死壓着兒子沈泰鴻,不讓兒子參加科舉,就是爲了避免因爲這個被言官攻擊。

蘇澤突然覺得,高拱讓自己主持明年的順天府鄉試,這是一個燙手山芋。

好在張居正倒是沒有在這件事上多糾纏,也許對於張居正這樣的閣老來說,區區鄉試不值得他過多囑咐。

等到張敬修離開後,張居正這才說道:

“請你過來,還是爲了勘遼的事情。”

張居正沒有廢話,而是單刀直入的說道:

“臨行前,刑部侍郎洪朝選就多次進言,認爲遼王就算有罪,也罪不至除藩,在京的時候就多爲遼王開脫。”

“陛下以洪朝選爲主審官,若是讓遼王脫罪,荊州難安。”

“張某爲了荊州父老,也要像子霖革除代藩那樣,將遼藩革除!”

張居正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訴求,然後看向蘇澤問道:

“子霖多有奇計,這件事你怎麼看?”

我怎麼看?

您不是已經把申時行塞進勘遼的團隊了嗎?

副使施篤臣不也是您張閣老的人嗎?

看來張閣老不僅僅要審判遼王,而是要將整個遼藩革除才罷休。

對於除藩,蘇澤自然是贊同的,他說道:

“遼藩在荊州多爲不法,革除遼藩是利國利民之事,蘇某自然支持。”

“遼王多行不義,閣老待其自斃就行了!”

張居正看向蘇澤,但是蘇澤依然是一副“遼王自有天收”的表態,張居正也當是蘇澤也對遼王不瞭解。

張居正自嘲一聲,自己也是革除遼藩的心太急迫了,竟然將全部希望寄託在蘇澤頭上。

蘇澤再怎麼,也只是詹事府左中允而已。

張居正嘆息一聲說道:“等議遼藩案的時候,子霖上書請陛下革除遼藩就是了。”

蘇澤義正言辭的說道:

“張閣老放心,就是閣老不囑咐,蘇某也是主張革除遼藩的!”

(本章完)

第96章 三策(五更)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8章 會館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57章 思退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9章 藍色道具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82章 代王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78章 國本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27章 錢法不通第78章 公私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25章 實學第44章 拆臺子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58章 斷章狗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9章 藍色道具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45章 大鬧天宮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56章 大婚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4章 高拱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00章 舌戰第125章 實學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8章 徐文長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8章 徐階罷相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55章 壓力怪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178章 國本第281章 跳幫戰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7章 威望增加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87章 齊發力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88章 《請廢代藩疏》
第96章 三策(五更)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8章 會館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57章 思退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9章 藍色道具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82章 代王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78章 國本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27章 錢法不通第78章 公私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25章 實學第44章 拆臺子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58章 斷章狗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9章 藍色道具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45章 大鬧天宮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56章 大婚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4章 高拱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00章 舌戰第125章 實學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8章 徐文長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8章 徐階罷相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55章 壓力怪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178章 國本第281章 跳幫戰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7章 威望增加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87章 齊發力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88章 《請廢代藩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