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宮宴

次日正午,吐蕃使團離京的日子逐漸靠近,李隆基爲表天朝隆恩,於太液池畔長安殿,宴請吐蕃二皇子結鬆力和副相兀論樣郭,還有禮部、鴻臚寺、光祿寺等一衆卿一同商談和親事宜。

太華公主是李瑁的親妹,一旦太華公主日後嫁進吐蕃,那李瑁便是結鬆力的姐夫,李隆基得知李瑁和結鬆力有怨,於是便也趁着這個機會叫來李瑁作陪,一方面消除兩人的誤會,一方面作爲朝中重臣參與商談兩國和親事宜。

本來結鬆力得知李瑁要來參加午宴,還擔心李瑁會當衆給自己難堪。結果午宴之中李瑁的態度倒是好地出乎他的意料,李瑁非但沒有半點的疏遠,反倒當真待他如自己的妹夫一般,熱絡地讓他有些不適應。

若非他身上的淤青還未消散,舉手投足間還有些疼痛,他幾乎要認爲幾天前在安國寺戲場的衝突是自己臆想出來的了。

午宴纔剛一開始,幾句開場話一說,李瑁便開始瘋狂給結鬆力灌酒。

“結鬆力皇子,我敬你。”

“來,結鬆力皇子,請滿飲此杯。”

“來,再飲一杯。”

“哈哈,吐蕃漢子果然好爽,與我關中男兒幾有一較,來,我們再飲。”

“結鬆力皇子,今日可算是半個家宴了,咱們可是不醉不歸啊。”

“誒,姚尚書、季正卿、伊正卿,你們怎麼不同二皇子飲酒,二皇子遠道而來,你們可得陪好了。”

所謂客隨主便,午宴開始不過半個時辰,結鬆力已經被熱情地過分的李瑁找着各種各樣的理由,各種各樣的人物灌了至少二十杯酒。

午宴中所用之酒乃是西域進貢的葡萄酒,俱是陳釀,比起一般的河東葡萄酒要烈上一些,喝起來也較爲醉人。

二十多杯酒下肚,喝地又猛,結鬆力雖然酒量尚可,但也隱隱有些頭暈,有了些許醉感。再過了片刻,因爲就喝多的緣故,結鬆力已經覺得小腹有些脹痛,想要去茅房解手了。

結鬆力忍着腹部的脹痛向李隆基告了聲罪,剛想要起身如廁,李瑁便站了起來:“二皇子第一次入宮宴飲,恐怕不熟悉路途,不如我陪二皇子同去,如何?”

結鬆力一聽李瑁這麼一說,連忙擺了擺手,推辭道:“區區小事豈敢勞煩殿下,我自去便可。”

說完,在宮女程芊的帶領下便暈乎乎地匆匆離席了。

開玩笑,李瑁雖然面子上對結鬆力極爲熱情,但結鬆力怎麼看着都覺得心裡沒底,畢竟自己剛剛算計過他一道,萬一李瑁趁着自己酒醉,找個坡子絆上他一腳,自己就算不摔死也是個殘廢了。大唐皇室爾虞我詐,遠勝吐蕃百倍,在這裡出生長大的能是什麼良善之輩,見識過李琮嘴臉的結鬆力對這些大唐皇子的人品可沒有半點信心。

大明宮建於龍首原之上,長安殿一帶地勢本就不太平坦,彎彎繞繞的小路也有不少。

結鬆力在宮女的指引下出去了長安殿的宴廳,一路拐繞,盡挑着小路走,走了約摸半盞茶的功夫,結鬆力終於有些忍不住了,額頭留着冷汗便向婢女問道:“這位姑娘,爲什麼上個茅房要走這麼久,到底還有多遠?”

程芊指了指四周的方向,對結鬆力道:“二皇子莫急,馬上就到了,此地乃是皇宮,四處都是後宮妃嬪的居所,可隨意衝撞不得。”

大唐的規矩多,結鬆力也是知道的,他忍着腹部的脹痛,昏昏沉沉地也就跟着婢女身後去了。

宮女帶着他又走了一小會兒,一直走到一處側門,婢女指了指裡面道:“結鬆力皇子,茅房就在裡面。”

“多謝。”

一來結鬆力以爲程芊是皇帝身邊的人,應該可以信任,二來生理緊急也來不得考慮這麼多,結鬆力道了聲謝,擦着滿頭的大汗埋頭進去了。

待解完手,過了片刻,結鬆力從茅房中出來,感覺身上輕鬆了許多,渾身通泰。可當他回頭再找帶她來的宮女程芊的時候,人已經不見了。

“姑娘,姑娘。”結鬆力四處張望了幾眼,四處尋人不得,心中忽然覺得有些不對,隱隱有些陰謀的味道。

結鬆力從外面繞過側門,徑直走到了前面,擡頭一看,只看到三個莊肅端正的燙金大字橫亙在他的頭頂--承香殿。

結鬆力不曾聽過這個殿宇的名字,心中正在納悶的時候,突然,一聲女子的尖叫從大殿中傳來。

轟!

結鬆力只覺得自己腦海中如驚雷般炸了一下,面色瞬間變得蒼白,幾乎站立不穩。

圈套,這肯定是一個圈套。

----------

長安殿宴廳中,吐蕃副相兀論樣郭見結鬆力遲遲沒有回來,心中已經開始覺得有些不妥,就在他考慮是否要請示外出尋找的時候,帶着結鬆力外出的宮女突然快步衝進了殿中。

“奴婢參加陛下。”宮女程芊跪地拜道。

李隆基見宮女慌慌張張的樣子,面色稍有不悅,問道:“如此冒失,成何體統。”

程芊告了聲罪道:“啓稟陛下,方纔奴婢帶結鬆力皇子外出,了事後結鬆力皇子說自己有些酒醉,想四處走走,於是奴婢便帶着結鬆力皇子在長安殿四周轉了轉,誰知結鬆力皇子竟然徑直去了內宮的方向,奴婢拉都拉不住。”

“砰!”

李隆基猛的一拍桌案,怒火中燒地盯着兀論樣郭,呵斥道:“結鬆力好大的膽子,竟然擅闖內宮。”

兀論樣郭見李隆基動怒,來不及多想,連忙跪地道:“請陛下息怒,結鬆力皇子生於吐蕃,不識天朝禮儀,想必是一時酒醉糊塗,絕非有意。”

原本安坐在一旁李瑁也上前求情道:“父皇稍安勿躁,兒臣以爲兀論樣郭的話有些道理,結鬆力皇子心向大唐,想必不會有意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的。”

有人爲結鬆力求情,兀論樣郭本該是高興的,但求情這個人偏偏是和結鬆力結怨最大的李瑁。兀論樣郭擡頭看着李瑁俊美無濤,人畜無害的臉龐,心裡反倒越加地沒底了。

什麼寬容大度,盡釋前嫌,久在官場的兀論樣郭對這些話半個字都不相信。李瑁長於大唐皇室,李琮等人又對他這般忌憚,若是他當真是這樣的寬厚君子,恐怕早就被吞地連個渣都不剩了。

李隆基聽了愛子的勸告,臉色明顯稍稍平靜了下來,呼吸也緩和了許多。

可還沒等兀論樣郭將提着的那顆心放下,一個將軍模樣的人就大步走進了宴廳,躬身拜道:“啓稟陛下,方纔有一番國男子徘徊承香殿外,意圖不軌,甚至還驚到了貴妃娘娘。末將已將此人緝拿,請陛下發落。”

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三十五章 破關南歸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十三章 安祿山加官第四十六章 下馬威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十四章 重賞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十八章 襲城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十六章 大捷第九章 寧王第六章 鳳棲梧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十五章 官學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四十六章 返京第三章 國事家事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九章 春獵第十七章 新軍第十九章 破城第十九章 決裂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十章 韋清兒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二十五章 刺客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三章 謀算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六章 盧婠婠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四章 美人玉環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九章 密謀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十章 逐鹿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十七章 小道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四十八章 芙蓉園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二十章 叮囑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七章 救人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十六章 世家女第六章 名將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十七章 論戰第十六章 人選第三章 謀算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十七章 論戰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十一章 盤算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
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三十五章 破關南歸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十三章 安祿山加官第四十六章 下馬威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十四章 重賞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十八章 襲城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十六章 大捷第九章 寧王第六章 鳳棲梧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十五章 官學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四十六章 返京第三章 國事家事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九章 春獵第十七章 新軍第十九章 破城第十九章 決裂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十章 韋清兒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二十五章 刺客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三章 謀算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六章 盧婠婠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四章 美人玉環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九章 密謀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十章 逐鹿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十七章 小道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四十八章 芙蓉園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二十章 叮囑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七章 救人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十六章 世家女第六章 名將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十七章 論戰第十六章 人選第三章 謀算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十七章 論戰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十一章 盤算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