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世家女

一聽得崔嶠自報家門,公孫大娘的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異樣,不過很快便被隱藏了起來。

反倒是李瑁,聽得崔嶠竟是太子黨老對頭崔琳的三子,頓時樂了起來。

“原來崔兄竟是出自滿牀疊芴的清河崔氏,在下失敬。”李瑁站起身子,拱手笑道。

清河崔氏乃是山東傳承千年的門閥世家,書香門第,崔家子弟中爲官者衆多。開元年間,崔琳之父,崔嶠的爺爺禮部侍郎,崔家家主崔神慶過七十大壽時,在京爲官的崔家子弟盡數到訪,羣從數十人,組佩輝映,用於上朝手持的象牙芴板竟堆疊滿了滿滿一牀,可見崔家昌盛,一時間傳爲天下美談。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崔嶠見李瑁說出這番話,只當他已經服了軟,於是笑着回道:“所謂滿牀疊芴都是旁人之言,着實謬讚了。對了,崔某還不知公子之名?”

李瑁回道:“在下姓李,名壽。”

“李壽。”崔嶠在口中輕聲唸叨了兩句,稍稍想了想,可在他的印象中長安並沒有叫李壽的世家公子。

“公子的名字倒是有些意思,直白地很。”年輕女子輕聲道。

李瑁回道:“在下年少時體格太弱,爹孃生怕長不大,故而取了這個名字。”

“崔某見公子氣度不凡,可是隴西李氏子弟?”崔嶠試探着問道。

李瑁搖了搖頭道:“我並非隴西人士。”

“那公子可是出自趙郡李氏?”崔嶠接着問道。

當今天下,世家中最爲尊貴者莫過於七宗五姓,分別爲: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這七宗俱是世家翹首,當世名望所在。

在崔嶠眼中,這“李壽”若當真是隴西李氏抑或是趙郡李氏子弟,那倒也不妨與之相交。

不過李瑁卻依舊搖了搖頭,回道:“我亦不是趙郡人士。”

一聽李瑁這麼一說,崔嶠的臉上頓時有了些許輕視之色,問道:“那不知閣下是哪裡人士?”

“在下祖上長居太原。”李瑁淡淡回道。

李家自太原起兵立國,祖上又曾封唐國公,封地就在太原,故而李瑁有此一說。

“太原,太原李氏。”崔嶠點了點頭,自以爲猜到了李瑁的出身,心裡已經有了計較。

這太原李氏不過是最爲尋常的地方世家,排在二流之列,若是幾百年前與當今的皇室沾點親戚,恐怕早就被排出世家之列了,比起清河崔氏這樣的世家翹楚那是多有不如。

不過崔嶠身旁的年輕女子瞥了眼李瑁的腰間,稍稍思索了須臾:“李公子是太原人嗎?我在太原倒是有幾個朋友,可能李公子還會認識呢。”

李瑁搖了搖頭道:“我李家自太原遷來長安已久,許多親朋已久不聯絡了,不提也罷。不過這位姑娘似乎交友頗爲廣泛,恐怕也不是出自尋人人家吧。”

“果然。”年輕女子聽了李瑁的話,眼中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麼,正想要說話時,卻被崔嶠插上了嘴。

崔嶠用手引了引年輕女子的方向,對李瑁道:“好叫李兄知道,這位小娘子乃是崔某待嫁之妻,范陽盧氏嫡女盧秋韻。今日崔某伴盧姑娘外出遊玩,恰好看到了這個彩蝶步搖,只要李公子能夠割愛,崔某便認了你這個朋友,如何?”

在崔嶠的眼中,以他清河崔家子弟的身份願意折節結交“李壽”這個朋友已經是極大的恩賜了,這“李壽”無論如何都不會拒絕的。

不過他哪知道李瑁的真實身份,李瑁貴爲壽王,就算是他的父親,現在的崔氏家主崔琳見了都是要躬身稱一聲殿下的,豈會將他這樣的膏粱子弟看在眼中。

“朋友就不必交了,我還是喜歡盧家女娃兒價高者得這句話。”李瑁看了崔嶠一眼,用平淡如水的語氣拒絕道。

原本自以爲十拿九穩的事情,結果竟是這樣的結果,而且看李瑁的樣子,似乎對自己這個崔家嫡子的身份毫不在意。這樣一向以崔家子弟爲傲的崔嶠受到了難以接受的羞辱,白淨的臉一下子變作赤紅。

李瑁身旁的公孫大娘受崔琳管束,沒少被他訓斥,一見崔家子弟被李瑁這般戲弄,心裡竟莫名覺得有趣地很。就連看向李瑁的眼神都親近了許多。

反倒是盧家的小丫頭盧婠婠一聽了李瑁的話中的稱呼,頓時不樂意了,嘟着個嘴道:“婠婠已經是大姑娘了,不許叫我女娃子。”

李瑁看了眼樣貌靈秀可人的盧婠婠,情不自禁地摸了摸她的頭頂,玩笑道:“現在說了不算,等你什麼時候像姐姐這樣談婚論嫁了,你就是大姑娘了。”

盧婠婠認真道:“那等婠婠成親了,一定請你過來觀禮。”

“好,一言爲定。”李瑁倒是和小丫頭盧婠婠說笑了起來,將崔嶠晾在了一邊。

崔嶠在佳人面前失了面子,心中極爲惱火,面色少有不悅道:“如此說來李公子是不願想讓了。”

“價高者得,這也是崔公子自己要求的。”李瑁不卑不亢地回道。

崔嶠仗着自家門第,從小到大何曾被人這般小視過,尤其還是當着盧秋韻的面,心中一把火一下子燒了起來,便想要發作。

不過好在盧秋韻似乎看出了什麼,連忙拉住了崔嶠,對李瑁道:“這步搖本就是李公子先看上的,既然公子不願相讓我們就不再勉強了,我們這就告辭。”

說着,拉着崔嶠就要離去。

崔嶠沒能幫佳人達成所願,心中自然不悅,但連盧秋韻自己都堅持要放棄了,他也就沒有立場再去挑事了。

“哼!你給我記着。”崔嶠重重地哼了一聲,瞪了李瑁一眼便甩袖離去了。

盧秋韻見崔嶠離去,也拉着小妹盧婠婠屈膝一拜,行的竟是極爲標準的宮禮。

“今日之事秋韻多有冒犯,還望壽公子見諒。”

好聰明的女子!

李瑁一聽盧秋韻的話,知道盧秋韻已經猜出了自己的身份。

這范陽盧氏位處河北,反而能在將來的安史之亂中安然度過,而且越發昌盛,果然有自己的底蘊,這范陽盧氏的一個女子就連一個竟都有這般眼色。

“哈哈,盧姑娘果然聰慧,難怪昔年宰相薛元超會將未能娶五姓女引爲生平一大憾事了,今日我算是知道了。”李瑁將盧秋韻扶起,朗聲笑道。

盧秋韻別有深意地看了李瑁一眼,嫣然笑道:“壽公子身份尊貴又兼文武雙全,難道也會有此抱憾嗎?”

“一番感慨而已,盧姑娘當不得真。”李瑁微微一笑,一副不置可否的樣子。

不過小女娃盧婠婠倒是將話聽了進去。

“我姓盧,也是五姓女,將來我嫁給你好嗎?”盧婠婠年紀尚小,不通情愛,但她卻不喜歡傲慢的崔嶠,倒是對處事雲淡風輕的李瑁頗有好感。

童言無忌,李瑁也不曾當了真,只是當做玩笑一笑置之。

“小妹頑劣,公子勿怪。改日若有機會,秋韻一定帶着族中長輩前往入苑坊向壽公子賠禮”盧秋韻也拍了拍盧婠婠的手,示意她不要胡言。

“此間區區小事犯不着勞動盧氏長者,李某還不會放在心上。”李瑁大度道。

“多謝壽公子大度,秋韻告辭。”盧秋韻道了聲謝,帶着小妹也離去了。

作者的話:

今晚加班較晚,本章發的有些遲了,向大家道個歉。

感謝紫茶可樂的打賞,多謝大家的支持。新的一年,謹言會更加努力地創作,給大家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回報大家的支持。

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十二章 斬將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四章 交易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六章 鳳棲梧第十一章 定議第三章 謀算第三十五章 破關南歸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三章 問安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十六章 世家女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二十六章 終破僵局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六章 盧婠婠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八章 起兵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十四章 楊昭儀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十四章 平亂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八章 提點第六章 名將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十九章 決裂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二十八章 靖王納妃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四章 密信第八章 議政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十八章 返程第三十九章 起兵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十六章 人選第三十七章 陳倉古道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八章 起兵第九章 寧王第十章 胡兒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十五章 授首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十一章 定議
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十二章 斬將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四章 交易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六章 鳳棲梧第十一章 定議第三章 謀算第三十五章 破關南歸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三章 問安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十六章 世家女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二十六章 終破僵局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六章 盧婠婠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八章 起兵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十四章 楊昭儀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十四章 平亂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八章 提點第六章 名將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十九章 決裂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二十八章 靖王納妃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四章 密信第八章 議政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十八章 返程第三十九章 起兵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十六章 人選第三十七章 陳倉古道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八章 起兵第九章 寧王第十章 胡兒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十五章 授首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十一章 定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