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春獵

天寶十年三月,春,李瑁進京已滿三月,春獵終於如約而至,而春獵的地點便是上林苑。。

上林苑,原爲秦漢時宮殿,而後屢經戰亂被廢棄,便成了唐朝皇室打獵的御場。

春獵的意義除了皇帝取樂,更多的還是爲了煊赫武力,威懾四夷,其價值與軍演無異,所以長安城中的權貴,三省、五監、六部、十寺、各鎮節度使,還有在京的王侯國公,除了身體不便的幾乎盡數伴駕而出。

上林苑外三萬禁軍披甲執銳,於上林苑外安營結陣,嚴格把控着來往的一應人等,如果沒有特授的令牌,連只蚊子都飛不進去。

李瑁身着明光鎧,帶着南霽雲還有數十名王府親衛也出現在了上林苑的轅門外,李瑁剛到門外便看到了一個極爲熟悉,又極爲顯眼的身影。

那個身影不是別人,正是李瑁想不注意到都不行的安祿山。

之所以李瑁想不注意到安祿山都不行,原因有二:其一,安祿山肥胖,而且近年來安祿山養尊處優,比之前些年又胖了許多,如一座小山般壓在馬背上;其二,安祿山爲了譁衆取寵,討得李隆基開心,竟穿了一件着了大紅色的明光鎧,紅豔豔的一片,襯着安祿山暗色的皮膚,彷彿唱戲一般可笑。

李瑁不屑看了前方的安祿山一眼,對同行的南霽雲打笑道:“南八,自打浪穹詔一戰後,你半年未經戰陣,箭法應該還能拿出手吧。”

李瑁的話音剛落,南霽雲還未來得及回答,倒是李瑁身後的王府親衛都紛紛笑了起來。

南霽雲射術之高,劍南、南詔上下近二十萬大軍,無處其右者,劍南神箭又豈是徒有虛名?若是連南霽雲的箭法都拿不出手,普天之下還有誰敢號稱善射。

李瑁一向待下屬親善,也沒有親王的架子,所以聽到李瑁這麼說,親衛們都不禁笑了出來。

南霽雲自信地對李瑁笑道:“殿下放心,門下一定竭盡全力,助殿下打獵,拔得頭籌。”

李瑁聽着南霽雲的話,搖了搖頭道:“本王並非此意,本王可不是要你射鹿。”

今日乃是春獵,誰若是得了首名必可在李隆基的面前露臉,而且還可以得到李隆基的獎賞,所以衆人都是鉚足了勁,想要得了那頭名,可是李瑁竟然不是這個意思。

“那殿下的意思是?”南霽雲不解地問道。

李瑁指着前面扮相滑稽的安祿山,對南霽雲小聲道:“本王要你射的是這隻赤豬。”

南霽雲聽了李瑁的話,先是微微一愣,緊接着便知道了李瑁的意思。

安祿山有反心,李瑁數次進諫均無成效,想要通過李隆基的手殺安祿山已不可能,現在想要除掉安祿山,只有通過這些手段了。

在稍後的射獵中,南霽雲躲在暗處以冷箭射殺安祿山,到時候誰都不知道這支冷箭是誰放的,若是安祿山被射殺了,那自然萬事大吉,殺人滅口,可若是被安祿山察覺了,叫他僥倖逃了一命,那也最多是一個誤射。

南霽雲聽了李瑁的話,神色一凜,沉聲回道:“門下領命。”

李瑁乃是親王,又是李隆基最爲寵愛的幾個皇子之一,李瑁這張臉,十萬禁軍中不認識的還真沒有幾個。

李瑁方一走到轅門口,也不必他亮出令牌和身份,守門的禁軍就紛紛讓開了一條路,給李瑁放行。

“末將安祿山拜見靖王殿下。”李瑁方一露面,安祿山便看到了他,安祿山對着李瑁拱手拜道。

李瑁笑着回道:“本王道是誰穿的這般喜慶,原來竟是西平郡王。”

安祿山看了眼李瑁,注意到了李瑁身旁的南霽雲,笑道:“沁陽伯神射,有沁陽伯在此,我等算是奪魁無望了。”

天寶八年,李林甫作亂,南霽雲一箭射殺阿布思,力挽狂瀾的事蹟至今人在禁軍中流傳,安祿山也是當事人之一,自然知道南霽雲的威名。

“安大帥客氣了,在下射術低微,在殿下的麾下不過中人之資罷了。”南霽雲拱了拱手謙虛道。

能否奪魁,對於李瑁和安祿山這等人已經是無掛緊要了,最多也就是錦上添花罷了,其實真正叫安祿山在意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安祿山試探着對李瑁道:“安某聽聞殿下近日與盧氏交好,來往密切,可是有好事將近。”

李瑁耳目聰穎,在河北探子衆多,若是剛出事的時候李瑁不知也就罷了,可如今已經過了月餘,以李瑁的手段不可能不知道安祿山曾向盧氏求親之事。

安祿山此來多半也是想要個說法,畢竟同朝爲臣,李瑁雖是後來居上,但是這種做法未免太叫安祿山難看了。

李瑁截胡安祿山之事如今朝堂已經大多知曉,衆人看着安祿山的眼神都帶些其他的色彩,雖說安祿山賣乖弄醜慣了,但那也僅僅是在李隆基和楊玉瑤面前,還輪不到他人來嘲笑他。

不過李瑁又何曾將安祿山看在眼中,他自打見到安祿山第一眼起,就沒打算與他和平共處。

李瑁一副不知道安祿山提過親的樣子,對安祿山笑道:“盧氏女郎早在十年前就與本王有過緣分,此次聯姻也在情理之中,本王與盧氏正在商定婚期,待本王的好事定了,一定邀請安帥前來觀禮。”

李瑁和盧婠婠相識與十年的確是真的,但聽在安祿山的耳中就有些故意羞辱他的意思了,十年前盧婠婠只是一個六七歲的女娃,能懂什麼?難不成李瑁真拿他安祿山當傻子耍了嗎?

而且李瑁竟然放言邀請安祿山前往觀禮,安祿山若是真的去了,那他可就真的淪爲天下人的笑柄了。

安祿山面露笑容,但眼神卻陰冷地盯了李瑁一眼,回道:“殿下美意安某銘記於心,不過安某軍務繁忙,恐怕是去不了了,此事來日若有機會,安某再好生向殿下‘賠罪’。”

“哈哈,好說,好說,本王等着。”

李瑁拿餘光瞥了眼安祿山,放肆一笑,策馬當先過了轅門。

蝨子多了不怕癢,李瑁和安祿山早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又豈會在乎多些糾葛。

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六章 盧婠婠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十五章 紛爭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八章 瑛娘第十章 決策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五章 離間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章 請封第五章 再遇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十二章 危機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第四章 美人玉環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二章 緣起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五章 離間第十五章 授首第十六章 大捷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八章 瑛娘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三十章 內鬥第二十五章 刺客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八章 李林甫的試探第六章 南詔入京第六章 請帖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十二章 危機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四十章 建佛第三章 國事家事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十五章 入宮第九章 寧王第十七章 論志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十七章 新軍第十四章 危局第十章 謠言四起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五章 攬玉樓宴第四章 徵前
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六章 盧婠婠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十五章 紛爭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八章 瑛娘第十章 決策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五章 離間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章 請封第五章 再遇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十二章 危機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第四章 美人玉環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二章 緣起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五章 離間第十五章 授首第十六章 大捷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八章 瑛娘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三十章 內鬥第二十五章 刺客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八章 李林甫的試探第六章 南詔入京第六章 請帖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十二章 危機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四十章 建佛第三章 國事家事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十五章 入宮第九章 寧王第十七章 論志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十七章 新軍第十四章 危局第十章 謠言四起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五章 攬玉樓宴第四章 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