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破城

南詔王宮之中有着老王皮邏閣搜刮六詔所得的財寶,是他日後開疆拓土的資本,王宮中更儲藏着六萬大軍半年的口糧,若是王宮丟了,非但他以後的志向化作烏有,就連眼下都守不住大和城。

只是王宮戒備森嚴,有一萬將士把守,又怎麼會被唐軍幾千人攻破,難不成他們都長了翅膀會飛嗎?

“我在王宮囤了一萬禁軍,怎麼會被唐軍攻破!”閣羅鳳極近瘋狂地拉過守門軍士的衣襟,喝問道。

軍士戰戰兢兢地回道:“回稟大王,是夫人,是夫人帶人打開了宮門,放唐軍進來的。”

“啊!”閣羅鳳聽到這個消息周身猛地一顫,幾乎昏厥了過去。

南詔國的王后,那個與他同牀共枕數年的女人居然背叛了他,居然帶着唐軍攻陷了他的腹地。

這一剎那,閣羅鳳終於明白了過來,難怪唐軍能夠偷渡蒼山,難怪唐軍能夠成功地襲擊永昌軍,原來這裡面都是香花夫人的功勞!有這樣一個權勢極高的內鬼在王宮之中,李瑁想不勝都難。

沒有王宮,大和城絕難久守,沒有大和城,光憑王宮也擋不住唐軍的步伐,兩者缺一不可。

閣羅鳳看了看城外氣勢洶洶的唐軍,又看了看城中燃起的濃煙,兩邊都難以取捨,心中大急。

他喚過身旁的伽白令,急道:“城防這邊的事情交給你了,你帶三萬大軍死守城池,我帶着八千人去王宮救援,城防若是有失,你便提頭來見。”

閣羅鳳衡量再三,這是他能做出的最好決定了。

閣羅鳳聲嚴色厲地叮囑完伽白令,帶着八千守軍殺氣騰騰地往王宮趕去。

閣羅鳳一門心思地在意伽白令能否在唐軍的猛攻下守住城池,他卻沒有想過,自己帶去的八千守軍能否擋住三千背嵬的兵鋒。

當天天下有善用精兵者,少有能比馬璘之人。正如十年後李光弼所言:“吾用兵三十年,未見以少擊衆,有雄捷如馬將軍者。”

十年後,一個帶着五百騎兵便敢衝陣十萬的主兒,如今手握三千精銳,哪還會將八千常卒看在眼中?

馬璘從軍,戰必先登,悍不畏死,閣羅鳳領着八千援軍剛入王宮,馬璘帶着背嵬軍便迎面衝了上去。

背嵬軍前面是閣羅鳳率領的八千守軍,後面是熊熊大火,馬璘本是被前後圍困之局,誰曾想他竟衝殺地如此兇猛,一下子把南詔軍打楞住了。

王宮本就地勢狹窄,縱有十萬大軍也難以伸展,能征善戰,裝備精良的背嵬軍在此時便顯出了極大的優勢。

明明是數倍與背嵬軍的南詔軍,竟被背嵬軍壓着打,只能被動地防衛,甚至還在漸漸敗退。

在這種情況下,閣羅鳳第一次覺得如此無力,在背嵬軍的面前,南詔軍隊就像是身體還沒張開的孩童,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只是閣羅鳳不知道,此處背嵬軍還不是進城的全部,還有五百精騎已經在馬璘的副將段秀實的率領下襲擾城牆去了。

伽白令滿心以爲唐軍已經被閣羅鳳死死困在了王宮,帶着南詔軍盡心防衛,全部的心思都在外面的唐軍身上,誰曾想竟被五百背嵬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背嵬軍繞上城頭,對着城防的南詔守軍便是一陣衝擊,守軍沒想到會被別人襲後,以爲城門已經被唐軍攻破,忽然慌亂了起來。

背嵬軍人數有限,能侵擾的時間不長,但就是這片刻的慌亂,對李瑁和攻城的唐軍來說便已經足夠了。

背嵬軍的出現使得大和城的城牆像是一座出現了缺口的河堤,唐軍如水流一般衝上城頭,很快便站住了腳。

城下的李瑁又怎會錯過這樣的良機,他見城頭已經出現亂像,對身旁的南霽雲道:“南八,登城!”

南霽雲重重地應了一聲,率領八百死士攀上了城頭。

南霽雲武藝極高,他一上城頭,手中一杆長槍便如銀蛇出洞般四處噬咬,如入無人之境,很快便在城頭殺出了一塊白地。

八百死士的加入讓南詔的形勢越發地危及,很快,唐軍所佔的面積越來越大,漸漸地壓制住了城上的南詔軍。

伽白令受閣羅鳳嚴令,死守大和城,雖然唐軍優勢以顯,但南詔還不至於一敗塗地,伽白令身先士卒,帶着南詔軍做殊死一搏。

南詔軍的舉動確實給唐軍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南霽雲看着伽白令,眉頭皺了皺,從後背取出弓箭,對準備了伽白令的脖頸。

“咻!”

弓箭破空之聲在這嘈雜的城頭上並不明顯,也很難被人察覺,這一次伽白令再也沒能將南霽雲的箭擋下,這一次直接射穿了他的喉嚨,射在了身後士卒的身上。

“呃...”

伽白令甚至叫不出聲,喉嚨冒着汩汩鮮血便不甘地倒了下去。

“南將軍神箭!”

南霽雲一箭立功,城頭上的唐軍士氣大振,齊齊呼喝起來。

士氣本就是此消彼長的東西,南詔本來守城不易,主帥一死,南詔軍的鬥志便越發地低迷,很快便在唐軍的掩殺了節節敗退,讓出了城牆。

李瑁看着城牆上緩緩升起的“唐”字大旗,提了半天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李瑁重重地一扔鼓槌,高舉承影劍,激動地喝道:“將士們進城!”

“吱呀吱呀。”

厚重的城門緩緩打開,唐軍入城,追着撤退的南詔軍便直奔而去。

李瑁看到一個個已經殺紅了眼的唐軍,心中隱隱有些擔憂。

他是要將雲南作爲劍南鎮的大後方規劃,不是簡單的劫掠,絕不能任由士卒燒殺搶掠,壞了自己的聲望。

李瑁對身旁指揮作戰的崔乾佑道:“傳本王令,兩軍作戰,百姓無辜,任何人不得擅闖民宅,不得姦淫擄掠,違者斬!”

作爲李瑁的心腹,崔乾佑多少知道李瑁的心思,他連忙應了一聲,派人下去傳令了。

唐軍進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入宮支援背嵬軍和副帥馬璘,可當他們趕到皇宮時,他們卻驚奇地發現,王宮中的戰局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般艱難,反倒是馬璘帶着背嵬軍壓着閣羅鳳在打。

閣羅鳳看到大批進城的唐軍,知道城樓已失,他自知再無力阻擋李瑁,阻擋唐軍,於是棄了猶在奮戰的南詔軍,獨自一人往王宮深處逃了。

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十六章 人選第七章 救人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十九章 破城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六章 請帖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十五章 授首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五章 立儲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八章 瑛娘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三十一章 糧價終章 盛世再起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十四章 重賞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九章 高仙芝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十一章 叛亂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七章 救人第十六章 中毒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三十章 請封第十章 胡兒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十八章 鎖拿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一章 面聖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十五章 入宮第十一章 激將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一章 水淹第五十七章 夜襲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十章 逐鹿第二十章 平叛人選第三章 心機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七章 入城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十四章 平亂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十一章 冷箭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二章 神箭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
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十六章 人選第七章 救人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十九章 破城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六章 請帖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十五章 授首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五章 立儲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八章 瑛娘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三十一章 糧價終章 盛世再起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十四章 重賞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九章 高仙芝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十一章 叛亂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七章 救人第十六章 中毒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三十章 請封第十章 胡兒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十八章 鎖拿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一章 面聖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十五章 入宮第十一章 激將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一章 水淹第五十七章 夜襲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十章 逐鹿第二十章 平叛人選第三章 心機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七章 入城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十四章 平亂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十一章 冷箭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二章 神箭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