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祿山殞命

安祿山自知自己罪人無數,想要他性命的人不在少數,李瑁也一向視安祿山爲眼中釘,若是安祿山易殺,以李瑁的能耐,安祿山已經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安祿山防備心極重,對自己的安全自然也極爲重視,安祿山身旁有六層侍衛,各層互不統屬,各不交流,沒有安祿山的許可,想要近身難上加難,就連他的親子安慶緒都是如此。

不過就算是這天下再嚴密的堡壘也有縫隙,更何況想找這個縫隙的人還是安祿山的親子安慶緒。

安祿山身邊守衛的縫隙不在他處,就在安祿山的身邊,最爲親近他的人。

安祿山多疑,信不過他的臣子甚至親子,但他偏偏對一個人頗爲信任,甚至是依賴,這個人就是他的近侍李豬兒。

李豬兒乃契丹人,原爲安祿山身旁的親兵,自十歲起便在安祿山的身邊伺候,後安祿山爲了效仿李隆基,覺得宦官無後,對自己勢必會更加忠心,於是便自己做主命人閹割了李豬兒。

安祿山身邊都是粗人,閹割李豬兒時用的也都是粗暴手段,將李豬兒的要害部位盡數割下,李豬兒流血數升,疼得昏死了過去。而後安祿山又用火灰敷住他的傷口,過了整整一天他才甦醒過來。

按理說,安祿山如此對待李豬兒,李豬兒心中自然難免生恨,安祿山該小心提防纔是,可安祿山卻偏偏因爲李豬兒成了宦官,越加地寵信李豬兒,更爲重用。

安祿山肥胖,且年近五旬,身體老邁,每每更衣無法自行穿戴,便需有人代而爲之。每次安祿山更衣需兩人擡起安祿山的肚子,而後李豬兒用頭將安祿山的肚子頂起,跪於地上爲安祿山系上腰帶。

安祿山留李豬兒自有大用,可安祿山偏偏又不能似李瑁那般善待下屬,收買人心。自打他北歸河北後,便視視身邊左右如豬狗,打罵由心,李豬兒作爲安祿山的身邊人,自然深受其害,動輒便是一腳踢在其腹部甚至是垮下,疼地李豬兒半日直不起身。

“閣下事陛下十數載,所犯之過豈能歷數,近來陛下性情尤暴,若不行大事,身死只在數日。”

這一日,李豬兒又被安祿山拳腳相加,打得如蝦子縮着身子走出了安祿山的寢殿,李豬兒的心中不禁再一次浮想起昨日安慶緒對自己說的話,慢慢地咬起了牙關。

安慶緒說的對,以安祿山眼下的情狀,恐怕要不了幾日,自己就算不被殺頭,也被安祿山活活打死了,暗地裡,李豬兒已經將安慶緒的話聽到了心裡,爲了自保和泄憤,李豬兒準備依計行事。

李豬兒將消息放了出去,安慶緒自有人與他接頭,將諸事準備妥當。

入了夜,暮色漸濃,天上烏雲也將僅有的一絲月光遮擋地嚴嚴實實,范陽的大燕皇宮內漆黑一片。

雖然已經到了深夜,但安祿山身邊的守衛卻絲毫沒有鬆懈,與白日裡一般無二,只是這看似嚴密寧靜的皇宮內,卻醞釀着一件顛覆河北,乃至整個天下局勢的刺殺。

深夜子時,李豬兒穿着一身便衣出現在了安祿山寢殿的門外。

“李內侍在此作甚?”門外守衛親兵看見李豬兒出現,於是徇例盤問道。

李豬兒輕輕噓了一聲,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對守門的親兵低聲道:“陛下夜裡興許要小解,我先在此預備伺候着,免得到時候陛下尋不得人,大發雷霆。”

守門的親兵聞言,神色頓時一凜。

就在前些天,安祿山午夜小解尋不到伺候的人,一怒之下還將守門的幾個親兵責打了一頓泄憤,那班親兵險些丟了性命,如今李豬兒這麼說,他們生怕自己如之前那班人那樣受波及,自然不敢輕慢,連忙讓開了路。

“李內侍請。”親兵們讓開了路,對李豬兒道。

李豬兒問道:“怎麼,你們不查驗一番嗎?”

親兵聞言,互相對視了一眼,輕聲笑道:“李內侍眼中,您是陛下身邊伺候,半日都離不開的人,自然對陛下忠心耿耿,豈用查驗。”

他們那知李豬兒心中所想爲何,他們只道李豬兒乃安祿山身邊親信,寵愛異常,怎會加害安祿山。而且安祿山的內宮守衛森嚴,李豬兒能走到這裡,想必是在外面的幾層守衛中查驗過的,自然不必再多加覈查。

李豬兒笑了笑,拱手道:“既然如此,我便進去了。”

說完,李豬兒輕輕地踏着步子,走進了內殿。

李豬兒敢通過幾道關卡,這麼正大光明地走進來,身上自然不會帶有利刃兇器,因爲他要用的東西就在安祿山的內殿。

安祿山多疑,又時常夢見有人夜間行刺,於是便在自己的牀頭掛上了一柄鋒利異常的短刀。

李豬兒時候安祿山多年,自然知道這柄短刀,所以這柄短刀便成了李豬兒首選的兇器。

李豬兒躡手躡腳地走進了內殿,緩緩地看着步子,生怕發出一絲聲響,驚動了安祿山。

安祿山肥胖嗜睡,睡地倒也頗沉,當李豬兒走到安祿山的宮帳旁時,安祿山還沒有絲毫的意識。

安祿山雖未醒,但李豬兒透着微薄的夜光,看着安祿山熟睡的身形,攝於他往日餘威,心中卻無比地驚慌。

安祿山睡着時只是手臂微微地一個無意識的擺動,便嚇地李豬兒瑟瑟發抖,面色蒼白,險些奪路而逃,自己平息了半晌,才緩了過來。

李豬兒將心提在嗓子眼兒,幾乎是屏着呼吸,走到了安祿山的牀邊,就只這短短十餘步,李豬兒竟覺得自己似乎走了許久。

當李豬兒來到安祿山的牀邊,手心和後背早已被汗水浸透,他緩緩拿起牀頭的短刀,看着安祿山肥胖如山的身軀,緩緩抽出了短刀。

“錚...”

短刀出鞘,發出一陣輕微的金屬撞擊聲。

安祿山雖體胖,但卻警覺如狐,就這麼一絲及其細小的聲音,安祿山便被驚醒了過來。

“誰!”

安祿山見自己的牀頭站了個拿刀的人,當即大駭,驚呼道。

李豬兒見安祿山清醒,手臂一抖,險些將短刀嚇地驚落到地上。

李豬兒看着手中的刀,生怕安祿山將親兵驚來,剎那間也不知哪來的勇氣,竟一刀猛地紮了下去。

刀光一閃,劃過安祿山猙獰的面容,短刀扎進了他的腹部要害,一連數十刀,直扎地李豬兒自己精疲力盡,安祿山也早已死地不能再死了。

一代梟雄,就這樣在睡夢中糊里糊塗地死在了親信之人的手中。

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十二章 危機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三章 謀算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十四章 楊昭儀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十九章 賑災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九章 城破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六章 名將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十五章 退封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十六章 中毒第三十章 威逼利誘第十七章 小道第六章 盧婠婠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章 緣起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十章 胡兒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十一章 定議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四章 結盟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五章 離間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十八章 襲城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十九章 決裂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十五章 紛爭第十八章 鎖拿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九章 春獵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二章 緣起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七章 入城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九章 城破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三章 問安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七章 救人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六章 名將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
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十二章 危機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三章 謀算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十四章 楊昭儀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十九章 賑災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九章 城破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六章 名將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十五章 退封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十六章 中毒第三十章 威逼利誘第十七章 小道第六章 盧婠婠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章 緣起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十章 胡兒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十一章 定議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四章 結盟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五章 離間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十八章 襲城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十九章 決裂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十五章 紛爭第十八章 鎖拿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九章 春獵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二章 緣起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七章 入城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九章 城破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三章 問安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七章 救人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六章 名將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